第九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063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九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九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九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九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x

《第九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x

第九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2016高考导航

考纲展示

1.电磁感应现象Ⅰ

2.磁通量Ⅰ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

4.楞次定律Ⅱ

5.自感、涡流Ⅰ

说明:

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

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

电势的高低.

3.不要求用自感系数计算自感电动势.

热点视角

1.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方向判断和电动势的简单计算,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电动势、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及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随线框位移变化的图象,是高频考点,以选择题为主.

2.滑轨类问题、线框穿越有界匀强磁场、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等综合问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能力,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

 

第一节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一、磁通量

1.定义:

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积S和B的乘积.

2.公式:

Φ=B·S.

3.单位:

1Wb=1_T·m2.

4.标矢性:

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

 1.(多选)如图所示,ab是水平面上一个圆的直径,cd为平行于ab的弦,在过ab的竖直平面内有一通电导线ef,且ef平行于ab,下列情况下,穿过圆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是(  )

A.导线中电流变大

B.ef竖直向上平移

C.以ab为轴转过90°

D.ef水平移动到弦cd上方

答案:

CD

二、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电路闭合;

(2)磁通量变化.

3.能量转化

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特别提醒:

无论回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

 2.(多选)下列情形中金属框或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答案:

BCD

三、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1.楞次定律

(1)内容: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适用情况:

所有的电磁感应现象.

2.右手定则

(1)内容:

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2)适用情况:

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3.(多选)下列各图是验证楞次定律实验的示意图,竖直放置的线圈固定不动,将磁铁从线圈上方插入或拔出,由线圈和电流表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各图中分别标出了磁铁的极性、磁铁相对线圈的运动方向以及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等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D

考点一 电磁感应现象的判断

判断电路中能否产生感应电流的一般流程:

 (单选)如图所示,一个U形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其上放有一个金属导体棒ab,有一个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斜向上穿过轨道平面,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下列各过程中,一定能在轨道回路里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ab向右运动,同时使θ减小

B.使磁感应强度B减小,θ角同时也减小

C.ab向左运动,同时增大磁感应强度B

D.ab向右运动,同时增大磁感应强度B和θ角(0°<θ<90°)

[解析] ab向右运动,回路面积增大,θ减小,cosθ增大,由Φ=BScosθ知,Φ增大,故A正确.同理可判断B、C、D中Φ不一定变化,不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答案] A

[总结提升] 判断能否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关键是看回路的磁通量是否发生了变化.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Φ2-Φ1有多种形式,主要有:

(1)S、θ不变,B改变,这时ΔΦ=ΔB·Ssinθ;

(2)B、θ不变,S改变,这时ΔΦ=ΔS·Bsinθ;

(3)B、S不变,θ改变,这时ΔΦ=BS(sinθ2-sinθ1).

 1.(单选)如图所示的条形磁铁的上方放置一矩形线框,线框平面水平且与条形磁铁平行,则线框在由N端匀速平移到S端的过程中,线框中的感应电流的情况是(  )

A.线框中始终无感应电流

B.线框中始终有感应电流

C.线框中开始有感应电流,当线框运动到磁铁中部上方时无感应电流,以后又有了感应电流

D.开始无感应电流,当运动到磁铁中部上方时有感应电流,后来又没有感应电流

答案:

B

考点二 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学生用书P175]

1.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多选)(2015·南京模拟)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规定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为正,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甲所示.在磁场中有一细金属圆环,圆环平面位于纸面内,如图乙所示.令I1、I2、I3分别表示Oa、ab、bc段的感应电流,f1、f2、f3分别表示电流为I1、I2、I3时,金属环上很小一段受到的安培力.则(  )

A.I1沿逆时针方向,I2沿顺时针方向

B.I2沿逆时针方向,I3沿顺时针方向

C.f1方向指向圆心,f2方向指向圆心

D.f2方向背离圆心向外,f3方向指向圆心

[解析] 在Oa段,磁场垂直纸面向里且均匀增强,根据楞次定律可判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逆时针的,同理,ab、bc段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的,A正确,B错;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Oa、ab、bc段对应金属圆环上很小一段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f1、f3方向指向圆心,而f2背离圆心向外,C错,D正确.

[答案] AD

 2.(单选)(2015·南昌模拟)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

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粒子,即“磁单极子”.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布莱设计了一个寻找磁单极子的实验,他设想,如果一个只有N极的磁单极子从上向下穿过如图所示的超导线圈,那么,从上向下看,超导线圈上将出现(  )

A.先是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然后是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先是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然后是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顺时针方向持续流动的感应电流

D.逆时针方向持续流动的感应电流

解析:

选D.当磁单极子从上向下靠近超导线圈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增加,且磁场方向从上向下,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从下向上,再由安培定则可确定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当磁单极子远离超导线圈时,超导线圈中的磁通量减少,且磁场方向从下向上,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从下向上,再由安培定则可确定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因此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不变,又由于超导线圈没有电阻,不消耗电能,所以超导线圈中的电流不会消失,选项D正确,A、B、C均错误.

考点三 “一定律三定则”的综合应用

1.“三个定则与一个定律”的比较

名称

基本现象

应用的定

则或定律

电流的磁效应

运动电荷、电流产生磁场

安培定则

磁场对电流

的作用

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作用力

左手定则

电磁

感应

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右手定则

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

楞次定律

2.应用技巧

无论是“安培力”还是“洛伦兹力”,只要是涉及磁力都用左手判断.

“电生磁”或“磁生电”均用右手判断.

 (单选)置于匀强磁场中的金属圆盘中央和边缘各引出一根导线,与套在铁芯上部的线圈A相连.套在铁芯下部的线圈B引出两根导线接在两根水平导轨上,如图所示.导轨上有一根金属棒ab处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盘顺时针加速转动时,ab棒将向右运动

B.圆盘顺时针匀速转动时,ab棒将向右运动

C.圆盘顺时针减速转动时,ab棒将向右运动

D.圆盘逆时针加速转动时,ab棒将向左运动

[解析] 由右手定则知,圆盘顺时针加速转动时,感应电流从圆心流向边缘,线圈A中产生的磁场方向向下且磁场增强.由楞次定律知,线圈B中的感应磁场方向向上,由右手螺旋定则知,ab棒中感应电流方向由a→b.由左手定则知,ab棒受的安培力方向向左,将向左运动.故A错;同理B、D错,C对.

[答案] C

 3.(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条光滑轨道上有可自由移动的金属棒PQ、MN,MN的左边有一闭合电路,当PQ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时,MN向右运动,则PQ所做的运动可能是(  )

A.向右加速运动     B.向左加速运动

C.向右减速运动D.向左减速运动

解析:

选BC.MN向右运动,说明MN受到向右的安培力,因为ab在MN处的磁场垂直纸面向里MN中的感应电流由M→NL1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上;若L2中磁场方向向上减弱PQ中电流为Q→P且减小向右减速运动;若L2中磁场方向向下增强PQ中电流为P→Q且增大向左加速运动.

方法技巧——楞次定律推论的应用

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推论如下:

(1)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增反减同”;

(2)阻碍相对运动——“来拒去留”;

(3)使线圈面积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增缩减扩”;

(4)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自感现象)——“增反减同”.

 (多选)如图所示,光滑固定的金属导轨M、N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P、Q平行放置在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一条形磁铁从高处下落接近回路时(  )

A.P、Q将相互靠拢

B.P、Q将相互远离

C.磁铁的加速度仍为g

D.磁铁的加速度小于g

[解析] 法一:

设磁铁下端为N极,如图所示,根据楞决定律可判断出P、Q中的感应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P、Q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可见,P、Q将相互靠拢.由于回路所受安培力的合力向下,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磁铁将受到

向上的反作用力,因而加速度小于g.当磁铁下端为S极时,根据类似的分析可得到相同的结果,所以,本题应选A、D;

法二:

根据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感应电流的效果总要反抗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本题中“原因”是回路中磁通量的增加,归根结底是磁铁靠近回路,“效果”便是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和磁铁的靠近.所以,P、Q将相互靠拢且磁铁的加速度小于g,应选A、D.

[答案] AD

 4.(单选)(2014·高考广东卷)如图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

A.在P和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

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

解析:

选C.小磁块在铜管中下落,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根据楞次定律的推论——阻碍相对运动可知,小磁块下落过程中受到向上的电磁阻力,而在塑料管中下落,没有电磁感应现象,小磁块做自由落体运动,故C正确.

 

1.(单选)(2015·惠州调研)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矩形线圈同处在纸面内,甲的ab边与乙的cd边平行且靠得较近,甲、乙两线圈分别处在垂直纸面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穿过甲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方向指向纸面内,穿过乙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2,方向指向纸面外,两个磁场可同时变化,当发现ab边和cd边之间有排斥力时,磁场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

A.B1变小,B2变大

B.B1变大,B2变大

C.B1变小,B2变小

D.B1不变,B2变小

解析:

选A.ab边与cd边有斥力,则两边通过的电流方向一定相反,由楞次定律可知,当B1变小,B2变大时,ab边与cd边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2.(单选)(2015·北京朝阳模拟)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磁冲击钻,其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若发现钻头M突然向右运动,则可能是(  )

A.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的瞬间

B.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的瞬间

C.保持开关S闭合,变阻器滑片P加速向右滑动

D.保持开关S闭合,变阻器滑片P匀速向右滑动

解析:

选A.若发现钻头M突然向右运动,则两螺线管互相排斥,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