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上《司马光》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0032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上《司马光》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上《司马光》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上《司马光》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上《司马光》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上《司马光》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上《司马光》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三上《司马光》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上《司马光》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三上《司马光》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三上《司马光》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皮玮

【教学目标】

1.认识“司、瓮”等5个生字,通过比较观察的方法,会写右上包围和左上包围的“司、庭”两个字;

2.通过跟老师读、画节奏等方法学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通过接读、提示读、变化读等方法逐步学会背诵。

3.借助注释、组词、插图、讲故事等方法,理解课文大意。

4.紧扣重点词句,在朗读中感悟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跟老师读、画节奏等方法学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通过接读、提示读、变化读等方法逐步学会背诵。

2.借助注释、组词、插图、讲故事等方法,理解课文大意。

3.紧扣重点词句,在朗读中感悟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1.借助注释、组词、插图、讲故事等方法,理解课文大意。

2.紧扣重点词句,在朗读中感悟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趣:

初识文言文

1.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生根据已知内容讲故事。

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记录这个故事的吗?

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司马光》。

2.齐读课题,了解复姓。

3.初识文言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02页,数一数古人用几句话记录了这个故事?

有多少字呢?

(2句话,30个字)

(2)古人用他们的语言写了这个故事,用这种语言写出来的文章就是文言文。

(齐读:

文言文)

【设计意图:

充分了解、尊重孩子的已知学习经验,通过讲故事,回忆复姓,建立旧知与新知的桥梁,自然而然地进入文言文的学习。

二、读顺:

读准字音,读好断句

1.师范读,生关注难读字音。

2.师范读,生跟读课文,关注停顿。

(1)这一次我们一起读,我读一小句,你们读一小句。

(2)这一次加大难度,我读一整句,你们再读这一句。

(3)这一次挑战升级,我读完了,你们才能读,敢挑战吗?

3.听读,尝试画出节奏线。

(1)生边听边尝试画节奏线。

读古文有一些讲究,读的时候得有停顿,这样听的人才容易听懂。

拿出笔,一边听,一边试着像这样在有停顿的地方画出节奏线。

(2)抽生反馈。

你刚才在哪个地方听出了停顿?

(3)同桌互读。

相信有了节奏线的帮助,你一定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4)抽生读,关注字音和停顿。

【设计意图:

学习文言文,朗读是基本,更是关键。

在读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降低读的难度。

从听老师读,正音,跟读一小句、一整句、一篇,再到听读画节奏,这样循序渐进地指导降低了读的难度,让学生感受到显性的进步。

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地带着学生进入文言文的世界。

三、读懂:

理解课文大意

(一)合作学习,整体感知古文

1.出示学习提示。

默读小古文,借助注释,想一想:

这个故事是怎么开始的?

(用横线画出)接着发生了什么?

(用波浪线画出)结果又如何?

(用双横线画出)

2.把你勾画的语句和同桌的小伙伴交流。

3.全班交流反馈。

(二)学习故事的开头

1.出示故事开头,抽生读,齐读。

这些小朋友在哪里干什么呢?

(在庭院做游戏)你看,结合了注释就知道了意思。

2.可是,正当这群小朋友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什么事呢?

相机理解:

“跌”“没”。

(运用组词的方法去理解)

3.这个小朋友爬瓮,跌入了水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

(淘气、顽皮)

4.眼看这个顽皮的小朋友马上就要被水淹没了,假如你在现场,你的心里会怎样?

生:

害怕、担心、恐惧……(师板书)

(三)学习故事的经过

1.学习“众皆弃去”。

(1)是啊,孩子们都很害怕,所以他们——(抽生读:

众皆弃去)

(2)理解“众”。

“众”指的是哪些小朋友呢?

(板书:

众)理解“众皆弃去”。

(3)想象情景,加深理解。

这些孩子跑去干什么了?

抽生交流。

出示:

大家很害怕,纷纷离开了,有的……有的……还有的……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2.学习“光持石击瓮破之”。

(1)这时候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读。

(板书:

司马光)

(2)想象动作,理解“持石击瓮”,完成学习单。

司马光究竟是怎样持石,怎样破瓮的呢?

谁来填一填?

司马光先石头,向上,再对着水瓮使劲地下去,只听见哐当一声,水瓮破了。

(3)抽生交流学习单。

(4)师读学习单,生做动作,加深理解。

我们一起来扮作司马光,救救水瓮中的小朋友。

(5)感悟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大家都很惊慌的时候,司马光却能想到办法救人,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想怎么夸他呢?

生:

聪明、冷静、机智……(师板书)

(6)情境朗读,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①是啊,每当人们谈起司马光的勇敢、机智时,都会想到他是这样救人的。

(抽生读)

②每当孩子们一起玩耍时,也会讲司马光是这样救下伙伴的。

(男生读)

③年轻的书生谈起这个只有7岁的孩子时,还是会说他是这样破瓮救人的。

(女生读)

④无论是年老的、年幼的人,每当谈到这个故事时,都会说司马光是这样救人的。

(齐读)

(四)学习故事的结果

1.出示原文。

抽生读,齐读。

2.相机理解“水迸”。

什么叫“水迸”?

3.小结:

水涌出来,小孩得救了。

(五)简单讲故事,检测理解

1.试试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2.抽生讲故事。

【设计意图:

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切忌逐句翻译。

以“故事”为切入点,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整体感知文本,再以“故事”为线索,理清文本。

董志斌老师曾说:

“在文本的‘语辞世界’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因此,学生在理解文本时要渗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通过句式练习、填写动作等形式帮助学生体会司马光的美好品质,以读促悟,悟中再读,既训练了朗读,又增进了理解。

四、读好:

熟读成诵

司马光的故事从宋代一直流传至今,人们用雕刻、剪纸等多种方式来纪念他。

2004年还专门发行了一套邮票“司马光砸缸”。

这三张邮票分别描述了落水、击瓮、获救的过程。

你能在小古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吗?

1.出示“司马光砸缸”的邮票,在小古文中找到描写“落水、击瓮、获救”的相关句子。

2.师生合作朗读。

这简单的三张邮票就把这个故事讲清楚了。

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

我读蓝色部分,你们读黑色部分。

3.读竖式小古文,自读。

我们跟随司马光穿越一下,还可以这样读。

4.去掉标点读,抽生读。

其实,古人的文字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谁再来试试?

5.出示甲骨文,同桌互背,全班齐背。

6.生谈学习小古文的收获。

孩子们,学文言文好不好玩啊?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

“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和反思。

”用邮票拉近文言文和学生的距离,显性地感知传承的意义。

巧妙地还原古文的样式、书写方式、呈现形式,让文言文不断地和孩子见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背诵全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隐性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五、指导书写“司、庭”

1.出示“司、庭”这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生观察结构。

以前学过写半包围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

2.生观察生字细节,抽生交流。

注意“庭”字里面的笔顺和横画的长短。

3.师范写,生书空。

4.学生自主练写,同桌互评修改。

【设计意图:

本节课书写的两个生字“司、庭”都是有规律可寻的,学生也已经掌握了半包围生字的书写规律和技巧。

因此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练习和互评,以学生真实的学习为前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书写效率。

六、总结(略)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义务教育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

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冷静沉着。

它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小男孩的形象。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是为文眼,突显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朗读和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

这篇文言文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了解不深,学习本课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了解这种文体,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机智勇敢、遇事沉着冷静、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并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感悟司马光机智勇敢、遇事沉着冷静、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1.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并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感悟司马光机智勇敢、遇事沉着冷静、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

教法:

点拨法、引导法、讲授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有感情有节奏齐读课文。

过渡:

同学们读得真响亮,可是学习文言文不仅要会读还得理解课文的大意,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本课,理解课文内容。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生自主学习,理解大意。

1.出示学习要求

(1)小声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插图等多种方式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将故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通过对比体会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

2.学生按照学习要求自主学习五分钟。

(二)理解大意,品读感悟。

1.生进行成果汇报。

2.师解疑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1)出示课件“群儿戏于庭”

讲解:

“群儿”指一群孩子;“戏”指游戏;“于”在的意思;“庭”指庭院。

(2)根据这句话的学习引导生总结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3)出示课件:

方法:

借助注释、插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意思——句子意思——全文大意。

为了使语句更加通顺,内容连贯,可以加入恰当的内容或调整字词顺序。

3.根据方法继续学习理解大意。

4.生齐读全文

5.出示全文翻译,生齐读:

有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开心地玩游戏。

一个孩子爬到水缸上玩,一不小心失足掉进水缸中淹没了。

其他的小孩子都被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水缸砸破。

最后,水涌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6.出示问题,生思考感悟:

(1)小伙伴溺水后,司马光和其他小伙伴的反应一样吗?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乐于助人)

(三)感悟形象,复述故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注意说清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过渡:

师:

同学们把故事讲得真生动,老师讲你们讲的用现代文的形式整理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现代文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文言文在字数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四)比较差异,熟读成诵。

1.生思考:

文言文和现代文在字数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文言文:

字数少,语句精短,概括性强。

现代文:

字数多,语句生动具体形象。

过渡:

那让我们再把这精短的课文有感情有节奏再读一遍。

2.生齐读课文。

过渡:

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肯定收获满满,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吧!

三、课堂小结

问: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1)生畅所欲言

(2)师生共同总结回顾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以及本文主题。

过渡: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收获满满。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课堂接近了尾声,让我们看看本节课的课后作业。

四、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

2.和家人朋友讲讲这个故事。

3.用本节课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学习《五官争功》。

师:

学无止境,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爱上有趣的文言文。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24.司马光

小伙伴:

众皆弃去

司马光:

光持石击瓮破之

【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对于如何理解文言文是有一定的疑惑和难度。

在这方面我引导学生回顾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课文的方法(看注释和插图、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难句多读等),然后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

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样的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己先理解师再解疑释疑,在学生理解大意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通过朗读品读理解,感悟和学习司马光的精神品质。

不足之处:

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要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动脑筋思考,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司马光(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

2.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知道司马光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结合课文朗读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懂得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的道理。

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

突破方法:

在课文中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认读,识记。

仔细观察、比较要求会写的生字,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写字方法。

难点:

感悟司马光的勇敢和机智。

突破方法:

找出重点进行对比读,抓住司马光和其它小朋友不同表现的词语在朗读中感悟。

教法与学法:

师:

对比法、朗读教学法。

生:

读读、画画、想想、议议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掌握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揭题

1.今天老师想给你们介绍一位聪明、勇敢的小朋友,你猜他会是谁呢?

揭题。

(板书课题:

司马光)

2.简介:

司马光是我国古时候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小时候很爱学习,也很聪明。

这篇课文就是写他小时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老师的语气。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把难写的字标出来,多读几遍。

3.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用手势表示出来。

4.指各分段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2.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些生字,拼一拼,连成词语读一读。

3.指名认读,正音。

4.讨论交流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1)换偏旁识字:

快—块  球—救  经—劲

(2)猜字迷识字: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学丢掉一小竖(司)

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

(砸)

(3)组词识字:

假——真假,假装     使——使劲,使用

5.打乱顺序指名认读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2.指名认读、组词。

3.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别、到”都是力刀旁,写得左窄右宽,立刀旁的竖钩要正,直。

“吓,叫”都是口字旁,写得左窄右宽,“口”要写得高而小。

“那,都”都是双耳旁,竖为悬针。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描写、临写。

五、读读说说

1.读题明确要求。

2.开展词语比读竞赛。

六、板书设计

              20  司马光

            砸  (机智、勇敢)

                掉     水缸     得救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多种形式朗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出停顿和节奏,尝试背诵。

2. 通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等方法理解字词意思,理解这篇文言文的内容,感悟司马光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3.反复朗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读准、读通,读出停顿和节奏,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初读,感知文本特点

1. 同学们,你知道吗?

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长河里,有一些少年,他们智慧的光芒点亮了我们的童年,想认识他们吗?

2.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生说。

(板书:

司马光)司马是姓,光是名。

亲切地叫一叫。

大声喊喊他。

生读课题。

像这样由两个字组成的姓,你还知道吗?

生说。

听说过“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吗?

3. 读过了吗?

和平时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说。

4. 师小结:

你们发现得真好,这是古人写的文章,我们把它叫做——文言文(板书:

文言文)。

那什么是文言文呢?

让我们简单了解下。

生观看微课视频,初步了解文言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

细读,把握停顿节奏

1.朗读生字。

小老师带读。

“瓮”字的读音强调,“瓮”长什么样子?

图片出示瓮和缸,让学生来猜,说出理由。

(板书:

插图)补充和瓮有关的成语:

请君入瓮,瓮中之鳖。

2.一读,意在正音。

要求:

两分钟时间,用自己的速度,朗读课文,能读几遍就读几遍。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自由读。

指名读。

师相机引导正音。

3.二读,重在停顿。

引言:

读古文讲究“断句”。

我们知道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

有标点的地方当然要停顿,但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没有标点的地方需要拖个长音。

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

请大家拿出笔来,听老师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

(板书画斜线“/”)为了便于大家听和画,我读的慢一点,拖音也放长一些,明白吗?

师范读。

指名读。

课件出示: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生校对修正。

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要求:

不但要读正确,更要注意句子的停顿。

男女生读。

2.三读,贵在节奏。

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

(师示范)读出滋味来的人都是这样,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

自由读。

齐读。

第三板块:

品读,理解文本含义

1.课文读通读顺了,那你是否读懂了呢?

我来考考大家?

出示电子课文。

 老师刚才读了课文内容,发现没有司马光这个名字啊?

(生说)光就是司马光,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说,师板书:

注释)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借助注释,我们还理解了这些字的意思。

(课件出示注释)

文中就只有司马光一个孩子吗?

还有哪些人,用横线划一划。

(群儿、一儿、众、儿)生说,并理解意思。

这些孩子在干什么?

请用笔圈出文中人物的动作。

(戏、登、跌、去、持、破)指名说。

师圈画。

2.品读句一: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戏”是什么意思?

生说。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玩耍,用古文来写就是——群儿戏于庭。

那么,如果一群孩子在园中玩耍呢?

就叫——(群儿戏于园),在树林中嬉戏呢?

叫——(戏于林),在池塘里嬉戏呢?

原来,这“戏于什么地方”就是在什么地方嬉戏、玩耍!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玩耍,玩得多开心哪!

读——群儿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一不小心,脚下一滑,“呯——”地一声,掉进了瓮中,水很深,一下没过了头顶!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一眨眼的工夫哪!

所以,“跌没/水中”你不妨读得快、急。

3.品读句二: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猜猜看这一句大致是什么意思?

生说。

当看见有人掉进瓮中,其他的小孩有怎样的反应?

能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样子吗?

有的孩子……有的孩子……还有的孩子……小朋友们,让我们穿越时空,也来当一回古人,把刚才的话用简短的文字说一说。

试着用“众皆弃去,一儿_______,一儿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

(一儿呼救,一儿大叫,一儿惊走,一儿狂叫,一儿大哭……)

  当小伙伴们惊慌失措的时候,司马光在干什么?

生说。

这“持石击瓮”要读得迅速有力,才能显得司马光做事果断、利落!

“破之”呢?

你就长舒一口气吧,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所以读地慢些——破——之——,结局皆大欢喜,所以要缓,语气上扬,儿——得活——。

4.师生合作带着语气读课文。

5.从司马光破瓮救友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指名说。

生说师板书。

6.司马光真了不起,想记住这个故事吗?

自己先试着背一背。

生自由背诵。

填空形式集体尝试背诵。

小结延伸

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司马光》这篇课文,从司马光破瓮救友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一个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孩子;我们还第一次学习了文言文,初步了解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可以借助注释、插图,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

延伸:

还记得以前学过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老师这儿有一篇用文言文写的《曹冲称象》,想不想读一读?

(下发课外阅读:

文言文的《曹冲称象》)喜欢的话课后去读一读吧!

 

 

板书设计

司马光                     

 文言文 

   机智勇敢               插图

   冷静沉着               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