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无处不在地能量知识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985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地能量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地能量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地能量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地能量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地能量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地能量知识点.docx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地能量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无处不在地能量知识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地能量知识点.docx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地能量知识点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生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

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2、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

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需要。

3、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去向就是变成热能散发。

4、让身体热起来最常用的方法是:

运动、烤火、补充食物、吃火锅、多穿衣服等。

其中运动是使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5、吃火锅或者辣椒时,身体会感到发热,这是由于(刺激使血液循环加快)引起的。

6、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

像荡秋千这样的运动叫做摆动。

7、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8、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线的长短),而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9、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

(1)荡秋千;

(2)钟摆;(3)荡船;(4)摇篮。

10、摆在摆动过程中能量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11、古人取火的方法有:

钻木取火,阳燧取火,火镰和火石取火等。

12、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火的使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是人类在文明的征程上迈进的一大步。

13、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14钻木取火利用了(摩擦生热)的原理。

15、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16、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

17、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铃)、(磁悬浮列车)、(马达)、(听筒)等都利用了电磁铁。

18、电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有南极和北极,也有指示南北的性质。

19、在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获得的磁力就(越大)。

20、灯泡的能量来自于(电能),灯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21、太阳能的优点:

环保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应用范围广泛。

22、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能源。

23、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水力等这些已经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

24、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25、

1、每餐摄入的食物当中应当以(五谷)类最多,其次是(瓜菜水果)类,适量吃些(奶品以及肉、鱼、蛋类),(油、糖和盐类)要少吃。

10、12、发现惯性定律的科学家是(牛顿)。

13、发现电能生磁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二、选择题:

1、15秒内,下面的摆摆动的次数最多的是(D)

A、摆线长30厘米,摆重15克B、摆线长15厘米,摆重20克

C、摆线长25厘米,摆重20克D、摆线长10厘米,摆重50克

2、下面现象属于摩擦生热的是(A)

A、冬天摩擦双手取暖B、冬天脚冷时跺跺脚

C、汽车轮胎需要有花纹D、火车在刹车时发出尖锐的声音

2、下列能量转化由热能转化为动能的是(D)

A、风力发电B、用塑料摩擦头发产生静电

C、小朋友从滑梯顶端滑下D、汽车燃烧汽油产生动力。

3、轮胎上沟纹的主要作用是(A)

A、增加与地面的摩擦B、排出雨水和泥水C、增加车身的缓冲

4、下列维生素有利于儿童骨骼生长的是(B)

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E

6、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B)

A、动力B、阻力C、牵引力

6、下面不属于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是(C)

A、流星发出光芒B、钻木取火C、摆的摆动

7、下列机械利用了电磁铁的是(A)

A、电铃B、汽车发动机C、吊车的滑轮

8、灯泡是将(C)

A、热能转化为电能B、光能转化为热能C、电能转化为光能

10、摩擦产生热量的多少与(C)无关。

A、摩擦面的粗糙程度B、接触面的大小C、接触面的温度

11、下面现象不属于能量转化的是(C)

A、从滑梯上滑下,屁股发热B、从音响中听到音乐C、杠杆使工作变得省力

三、判断题:

1、为了获得能量,人们需要不停的进食,特别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要大量补充。

(×)

2、人在乘坐电梯上下楼时不需要能量的转化。

(×)

3、摆的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就越快。

(√)

4、电磁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

5、鹰可以不费力气的展开翅膀在天空滑翔,因此,鹰在滑翔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

6、电磁铁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不借助能源自己工作。

(×)

7、摆锤的重量越大,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就越多。

(×)

8、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

9、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有可能造出永动机。

(×)

10钻木取火是将动能转化为热能。

(√)

四、简答题:

1、十字路口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轿车相撞,两位司机都说是对方超速。

通过交警勘察,交警发现轿车身后有长长的刹车痕迹,而面包车后面的刹车痕迹很短。

请你帮助交警判断这场车祸是由于谁超速造成的?

答:

应该是轿车超速,因为速度快,紧急刹车才会留下比较长的刹车痕迹。

2、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1)北极熊有厚厚的皮毛,具有保温作用,可以抵御严寒。

(2)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能够抵御严寒。

(3)以富含脂肪的动物为食。

3、大约在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秘密:

⑴对于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⑵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⑶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

4、生活中机械能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1)钻木取火;

(2)擦燃火柴;(3)双手互相摩擦会发热;

(4)流星下落过程发光发热。

5、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例如:

(1)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

(2)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6、电磁铁的特性:

(1)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与电池的电极方向和线圈的绕制方向有关;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个数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3)电磁铁在通电情况下有磁性,在断电的情况下没有磁性。

7、电磁起重机

(1)工作原理:

主要部分是电磁铁,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搬运钢铁物品的机器。

(2)工作过程:

接通电流时,电磁起重机能产生强大的磁场力,能够将过重的铁料收集和搬运到指定的地方。

切断电流时,重物就会被放下来。

(3)应用范围:

使用十分方便,可以用在废钢铁回收部门、炼钢车间。

8、电可以产生磁,磁可以产生电吗?

电能生磁,磁能生电。

例如变压器就是先把电能转化成磁能,然后再把磁能转化成电能。

9、

(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没有能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也不会发光。

(2)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化。

(3)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

(4)灯泡能发光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成了热能。

10、电视的声与像和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声:

太阳能—电能—电磁能—声能

像:

太阳能—电能—电磁能—光能

11、目前人类开发了那些新能源?

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氢能等

12、我国在冻土区发现“可燃冰”有何意义?

我国在冻土去区发现的可燃冰,必将极大地开拓人类寻找新能源的视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科学实验

一、(1、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我的材料:

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酒。

 

我的方案:

1、准备好显微镜。

 

2、将洋葱切开,掰下一块嫩的鳞片,用刀片在麟叶表面轻轻画个井字,用镊子在井字中间轻轻撕下一块洋葱鳞片表皮。

 

3、在载玻片上滴几滴水,用镊子夹住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中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上,注意不要有气泡。

 

 4、在盖玻片的左边有水处滴一滴稀释的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右边将碘液吸过来,给洋葱表皮染色。

 

5、将经过上述步骤做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夹好。

         

 6、利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视频)

 我的发现:

图 

我的结论:

发现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 

二(6、摆的秘密)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摆幅大小、摆线长度不变)  

我的材料:

细线、钩码、秒表、铁架台(带支架) 

我的方案:

1、用细线一端拴住钩码,另一端系在铁架台支架上,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三次,保证准确性) 

3.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 

 4.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再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表格) 

我的发现:

在改变摆锤重量的情况下,10秒内摆动次数相同。

 

我的结论:

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二)、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摆锤重量、摆线长度不变)

我的材料:

细线、钩码、秒表、铁架台(带支架) 

我的方案:

 

1、用细线一端拴住钩码,另一端系在铁架台支架上,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三次,保证准确性)    

3、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 

4、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再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表格) 

我的发现:

在改变摆幅的情况下,10秒内摆动次数相同。

 我的结论:

摆摆动快慢与摆幅无关。

  

(三)改变摆线长度的实验(摆锤重量、摆幅大小不变) 

我的材料:

细线、钩码、秒表、铁架台(带支架)

我的方案:

 

1、用细线一端拴住钩码,另一端系在铁架台支架上,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三次,保证准确性) 

 3、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线缩短一半,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 

4、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线再缩短一半,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表格) 我的发现:

摆线长摆动慢,摆线短摆动快。

 

我的结论:

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 

三、(7、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实验 

方法一:

 

我的材料:

木板,手钻。

 

我的方案:

1、一同学用双手将木板固定好。

 

 2、另一同学双手持手钻在木板上钻。

           

3、一段时间后,用手摸钻头的温度。

 我的发现:

钻头发热 

我的结论:

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注意:

1、注意安全。

2、用手摸钻头时防止烫伤。

)   

方法二:

 

我的材料:

双手 

我的方案:

两手相互摩擦, 我的发现:

感觉手发热 

我的结论:

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       转化成热能。

  方法三:

 

我的材料:

砂纸、铁条。

 

我的方案:

用砂纸包住铁条反复快速摩擦一段时间,然后用手摸铁条。

 我的发现:

铁条发热 

我的结论:

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注意:

手摸铁条以防烫伤) 方法四:

 

我的材料:

火柴 

我的方案:

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头 我的发现:

火柴能燃起来 

我的结论:

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 

四、(8、通电的线圈

(一)) 

制作电磁铁 

我的材料:

电池、电池夹、包皮细电线、铁钉、大头针、小刀、胶带。

 

我的方法:

1、用绝缘包皮细电线在铁钉一端打结,然后将包皮细电线缠绕在铁钉上。

 

      2、如果想缠绕圈数增加,可缠绕几层,方向必须一致。

 

     3、将绝缘包皮细电线两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