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危害因素和事故预防.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69284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压机危害因素和事故预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空压机危害因素和事故预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空压机危害因素和事故预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压机危害因素和事故预防.docx

《空压机危害因素和事故预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压机危害因素和事故预防.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压机危害因素和事故预防.docx

空压机爆炸的危险因素            

(1)空气过滤器过滤效果不好,空气中含尘量大易形成积炭;分子筛吸附效果下降,使碳氢化合物进入后续的精馏塔中,过量积聚就可能发生燃爆事故。

(2)冷却水系统故障。

空气压缩机冷却水终端、供水量不足或水温过高冷却效果不好,压缩机内温度超高,导致润滑油热裂解形成积炭,积炭在高温过热、机械撞击、气流冲击下可导致自燃,产生的碳氧化物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3)注油泵或润滑油系统故障。

空气压缩机主油泵或润滑油系统故障可导致润滑油供油不足或中断,压缩机机械润滑效果差磨擦发热,成为空压机系统火灾爆炸的点火源。

空压机危险性分析及事故预测            

(1)空气具有氧化性能,在输送系统又具有较高的流速,决定了系统的危险既具有氧化(热)的危险,又具有高速磨损及摩擦的危险。

压缩机的气缸、贮气器、空气输送(排气)管线因超温、超压可以发生爆炸。

因此,压缩机各部件的机械温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雾化的润滑油或其分解物与压缩空气混合可以引起爆炸。

(3)压缩机油封和润滑系统或空气入口气体不符合要求,使大量油类、烃类等进入,沉积于系统低洼处,例如法兰、阀门、波纹管、变径处等,在高压气体作用下,逐渐被雾化、氧化、结焦、炭化、分解,成为爆炸的潜在条件。

(4)潮解的空气和系统的不规范清洁、冷热交替的作业都可能使管内壁产生铁锈,在高速气体作用下剥落,成为引燃源。

(5)空气压缩过程中的不稳定和喘振状态可以导致介质温度突然升高。

(6)在修理安装工作时,擦拭物、煤油、汽油等易燃液体落入汽缸、贮气器及空气导管内,空压机起动时可以导致爆炸。

(7)压缩系统受压部分的机械强度不符合标准。

(8)空压机压缩空气超压而保护失灵,引起风包、管路爆炸。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造成空压机故障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空压机事故的预防            

(1)空气压缩机及其配套的贮罐、管系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大型空压机吸气管前,应安装干式过滤器。

(2)空气压缩后,温度急剧升高,空压机必须配置有效的冷却系统。

大型空压机冷却水系统,防断水保护装置须灵敏可靠。

如运行中给水中断,严禁强行给水,需停车处理。

(3)空气贮罐的设计和运行应当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安装必要的压力显示及超压调节、报警系统,必要时,应当设计联锁装置。

(4)大型空压机应根据设备特性设喘振、振动、油压、供水、轴位移及轴承温度等报警联锁装置。

开车前应做空投试验。

(5)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空气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要严格防止润滑油及其它有机物混入其内部,以免油类及其它有机物质被氧化,在系统内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

(6)空气在高速流动过程中,铁锈及机械杂质可能成为炽热的火种,因此,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空气入口的位置及其高度应当符合安全要求,防止异物进入。

(7)空压机运行中如声响异常立即停车检查处理。

(8)大型空压机连续冷启动不宜超过三次,热启动不宜超过二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