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瘤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9249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瘤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科学瘤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科学瘤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科学瘤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科学瘤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学瘤上.docx

《外科学瘤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瘤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学瘤上.docx

外科学瘤上

外科学——瘤(上)

1、脂瘤独有的特征是

A.数目不等,大小不一,肿形如馒,推之可移

B.青筋垒垒,盘曲成团,质地柔软,表面青蓝

C.瘤中心有粗大毛囊孔,可挤出臭味脂浆

D.瘤体单发,质地硬韧,界限清楚,推之可移

E.瘤体深隐,质地坚硬,境界清楚,推之不移

2、患者,男,48岁。

肩背皮肤浅层肿块,与皮肤粘连,瘤体表面中心有黑色粗大毛孔,挤压时有臭味脂浆溢出。

其诊断是

A.脂瘤

B.肉瘤

C.流痰

D.血瘤

E.筋瘤

3、患者,男,36岁。

背部左侧肿物约3年,大小约3cmx3cmx3cm,经常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

检查后确诊为脂瘤。

其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

A.中药外敷

B.中药内服

C.神灯照法

D.针刺治疗

E.手术摘除

4、患者,男,45岁。

左上臂内侧有一肿块,呈半球形,暗红色,质地柔软,状如海绵,压之可缩小。

应首先考虑的是

A.气瘤

B.筋瘤

C.脂瘤

D.血瘤

E.肉瘤

5、内治心肾火毒证型血瘤的代表方剂是

A.苓连二母丸

B.丹栀逍遥散

C.顺气归脾丸

D.清肝芦荟丸

E.归脾汤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脂瘤是皮脂腺中皮脂潴留郁积而形成的囊肿,又称粉瘤。

其临床特点是皮肤间出现圆形质软的肿块,中央有粗大毛孔,可挤出有臭味的粉渣样物。

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患者肩背皮肤浅层肿块,与皮肤粘连,瘤体表面中心有黑色粗大毛孔,挤压时有臭味脂浆溢出,这是脂瘤的典型特征。

3、【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将脂瘤完整手术切除,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4、【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血瘤是指体表血络扩张,纵横丛集而形成的肿瘤。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大多数为先天性,其特点是病变局部色泽鲜红或暗紫,或呈局限性柔软肿块,边界不清,触之如海绵状。

5、【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心肾火毒型血瘤的治法为清心泻火,凉血解毒,所选用的方剂为芩连二母丸合凉血地黄汤加减。

 

第七单元瘤、岩

 

细目一脂瘤

 

要点一脂瘤的概念

脂瘤是皮脂腺中皮脂潴留郁积而形成的囊肿,又称粉瘤。

其临床特点是皮肤间出现圆形质软的肿块,中央有粗大毛孔,可挤出有臭味的粉渣样物。

脂瘤并非体表肿瘤,相当于西医的皮脂腺囊肿。

要点二脂瘤的诊断

本病好发于青春期。

多见于头面部、臀部、背部等皮脂腺、汗腺丰富的部位,生长缓慢,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表皮紧张,中央导管开口处呈青黑色小孔,挤压后可有粉渣样内容物溢出,有臭味。

脂瘤染毒后可有局部红肿、增大、疼痛,破溃流脓等。

要点三脂瘤的治疗

脂瘤之小如豆粒者,可暂行观察,不予特殊治疗。

脂瘤较大而未染毒者,宜首选手术疗法予以完整切除。

脂瘤染毒成脓者要及时予切开引流。

伴有全身症状者,可予内服药物治疗。

 

(一)辨证论治

1.内治

(1)痰气凝结

证候:

脂瘤表皮中央有黑点;伴咽喉如有梅核堵塞,胸膈痞闷,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舌淡,苔腻,脉滑。

治法:

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

二陈汤合四七汤加减。

(2)痰湿化热

证候:

瘤体红肿、灼热、疼痛,甚至跳痛化脓;伴发热,恶寒,头痛,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

清热化湿,和营解毒。

方药:

龙胆泻肝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2.外治

(1)脂瘤染毒而未成脓者,予金黄膏、玉露膏外敷。

(2)脂瘤染毒成脓者,予十字切开引流,清除皮脂、脓液后,用棉球蘸七三丹填塞腔内,待囊壁被腐蚀脱落后,再子生肌散生肌收口,以免复发。

(二)其他疗法

将脂瘤完整手术切除,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细目二血瘤

 

要点一血瘤的概念

血瘤是指体表血络扩张,纵横丛集而形成的肿瘤。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大多数为先天性,其特点是病变局部色泽鲜红或暗紫,或呈局限性柔软肿块,边界不清,触之如海绵状。

相当于西医的血管瘤。

常见的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要点二血瘤的诊断

1.毛细血管瘤

多在出生后1~2个月内出现,部分在5岁左右自行消失,多发生在颜面、颈部,可单发,也可多发。

多数表现为在皮肤上有红色丘疹或小的红斑,逐渐长大,界限清楚,大小不等,质软可被压缩,色泽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压之可退色,抬手复原。

2.海绵状血管瘤

表现为质地柔软似海绵,常呈局限性半球形、扁平或高出皮面的隆起物,肿物有很大压缩性,可因体位下垂而充盈,或随患肢抬高而缩小,在痛内有时可打及颗粒状的静脉石硬结,外伤后可引起出血,维继发感染,可形成慢性出血性溃疡。

要点三血瘤的治疗

瘤体局限者可行手术切除,中医可辨证论治,或配合外治和其他疗法。

(一)辨证论治

1.内治

(1)心肾火毒证

证候:

多见于初生婴儿。

肿块大小不一,色泽鲜红,边界不清,不痛不痒,伴五心烦热,面赤口渴,尿黄便干,易口舌生疮。

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等。

治法:

清心泻火,凉血解毒。

方药:

芩连二母丸合凉血地黄汤加减。

(2)肝经火旺证

证候:

多发于头面或胸胁部,肿块呈丘疹或结节状,表面呈红色,易出血,常因情志不遂或郁怒而发生胀痛,可伴心烦易怒,咽干口苦等症。

舌质红,苔微黄,脉弦细数。

治法:

清肝泻火,祛瘀解毒。

方药:

丹梔逍遥散合清肝芦荟丸加减。

(3)脾统失司证

证候:

肿瘤体积不大,边界不清,表面色红,好发于下肢,质地柔软易出血,无疼痛,伴肢软乏力,面色萎黄,纳食不佳等。

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细。

治法:

健脾益气,化湿解毒。

方药:

顺气归脾丸加减。

2.外治

(1)对小面积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可用五妙水仙膏外搽。

(2)清凉膏合藤黄膏外敷,包扎固定,1日换药1次,以促其消散。

(3)若肿瘤出血,可用云南白药掺敷伤口,既可止血,又具消散作用。

(二)其他疗法

1.注射疗法

消痔灵注射液加1%普鲁卡因按1:

1混合后注入瘤体,缓慢注入,至整个瘤体稍高起为止。

每次用药3~6mL。

隔1周可再注射1次。

若瘤体尚未发硬萎缩,可用消痔灵2份,普鲁卡因1份,如上法进行注射。

2.手术疗法

孤立病变可行手术切除。

对病在头面部者要注意美容,以防术后瘢痕过大。

3.冷冻疗法

适用于浅表较小的血瘤。

4.放射疗法

适用于范围较大的血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