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州二师附中届高二级上学期中段测试.docx
《语文广州二师附中届高二级上学期中段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广州二师附中届高二级上学期中段测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广州二师附中届高二级上学期中段测试
广州二师附中2013届高二级上学期中段测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考生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A.渣滓(zǐ)缴械(xiè)琐屑(xiè)自给自足(jǐ)
B.角逐(jué)瞭望(liào)毗邻(pí)睚眦必报(zì)
C.粗犷(ɡuǎnɡ)歼灭(qiān)悼念(dào)恪守不渝(kè)
D.干瘪(biě)拙劣(zhuō)战栗(lì)海市蜃楼(shè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的人真心地宣传科学启蒙民众,也有的人利用科学以售其奸,一时间,令人真假难辨,莫衷一是。
B.我们公司的灯光设计师,在室内灯光设计大赛中拿过一等奖,他的设计一定会让您的新居蓬筚生辉。
C.尽管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音乐仍深得观众喜爱。
D.林林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当死;判林林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同样有损法律的公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虎妈”、“狼爸”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对孩子爱一点还是严一点,是穷养还是富养,不同的家庭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B.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设计充满了想象力。
C.针对广大百姓关注的住房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
D.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是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的最新明确证据,公布以来,在海内外影响巨大。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是一种所谓幽默的态度,真正的幽默恰恰是从平凡渺小里发掘价值。
;
。
。
。
幽默是冷隽,然而在冷隽的背后与里面有“热”。
①以深的角度窥探“平凡渺小”的,则发现它里面未尝没有宝藏
②以高的角度测量那“煊赫伟大”的,则认为它不过如此
③一种愉悦、满意、含笑与超脱,支配了幽默的心襟
④幽默不是漫骂,也不是讥刺
A.④③①②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
“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张良曰:
“谁为大王此计者?
”曰:
“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良曰:
“长于臣。
”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
“诺。
”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
“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
“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亡去不义亡:
逃跑
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
拼力厮杀
C.秦时与臣游,游:
交游
D.籍吏民,封府库籍:
登记造册
6.下面加点字解释,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臣为韩王送沛公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孰与君少长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D.所以遣将守关者……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倶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沛公“善于应变”和项羽“优柔寡断”的一组是(3分)
A.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B.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②项王默然不应
C.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D.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②项王默然不应
8.下列对选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沛公为项伯的侠义所感动,于是就与他结拜为兄弟,并结成儿女亲家。
B.项羽为人善良,宽容大度,所以不计前嫌,接受刘邦道歉,与之和解。
C.范增老谋深算,深知刘邦有称王的野心,所以多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
D.项伯为人仗义,主持公道,所以他在项庄舞剑时挺身而出,保护刘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题。
(10分)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晞一营大噪,尽甲。
孝德震恐,召太尉曰:
“将奈何?
”太尉曰:
“无伤也!
请辞于军。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
“杀一老卒,何甲也?
吾戴吾头来矣!
”甲者愕。
因谕曰:
“尚书固负若属耶?
副元帅固负若属耶?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
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
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曰:
“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
”顾叱左右曰: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太尉曰:
“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既食,曰:
“吾疾作,愿留宿门下。
”命持马者去,旦日来。
遂卧军中。
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
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
邠州由是无祸。
9.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段中的划波浪线部分断句。
(3分)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
(2)翻译上面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7分)
①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3分)
②晞再拜曰:
“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
”(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如梦令①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②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
①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在途中驿亭所写。
②驿亭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休息之所。
⑴该词精于炼字。
请赏析“紧”字的妙处。
(3分)
⑵请从情和景的角度简要赏析“门外马嘶人起”。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密《陈情表》)
(4)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本大题8小题,共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16分)
体贴
——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
张再林
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体贴”,这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
按明代学者杨复的解释:
“恕者,如心之谓,人己之心一如也。
”故“恕”即将心比心,以心度心,也即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然而,在这里,我却宁愿使用“体贴”这个词。
在我看来,我与他人的真正交流与沟通,与其说是一种“心思”的运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践履;与其说是一种人心思的“移情”,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命的“互动”。
我们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
医生给人看病,不是辅以诸如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视病人为“看的对象”,而是贴入对方的身体,即所谓的“望、闻、问、切”,调动自己身体的一切感觉器官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以期使自己的生命与病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并在这种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
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
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说明了为什么医生自身的“麻木不仁”成为医家之大忌,说明了中医为什么可以运用气功进行生命互植的“介入疗法”,因为在这里,医患双方业已形成为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
医患关系是如此,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也不例外。
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
“礼”就其原初义而言,与其说是今人所理解一种专制社会中旨在强化一种统治的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共同体中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它同样是古人的“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故《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体现了年少者对年老者的体贴,“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则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体贴。
在这里,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身体的一个姿态,脸部的一个表情,已不再是纯粹做作客套的东西,而是以一种既亲切可感又沉默无声的动作语言,传达着人们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他人的体贴与关爱,并使社会借以形成为一个温情脉脉、相濡以沫的爱的共同体。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古人不仅用“体贴”这一方式把握人际关系,而且从“天人合一”之道出发,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
因此,古人对自然事物的把握,不是像西人那样,把其看作是异己于人的“自在之物”,用科学的逻辑分析之,剖析之,用工业的机器征服之,利用之,而是把其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并使之最终成为与自己息息相通、休戚相关乃至生死与共的生命伴侣。
故在古人的心目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有生老病死,乃至人有两性,自然有阴阳,人有四体,自然有四时,人有五伦,自然有五行,乃至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被视为所谓的“天的震怒”,所谓的“天象示儆”,乃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的生命的每一次感动,都会同体感通地在自然现象中引起微妙的连锁反应。
因此,“体贴”是洞开中国文化神秘大门的一把钥匙,舍此我们就不能理解中国的“人我不二”的伦理观、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乃至中国的“神美同义”的宗教观。
舍此我们也就不能理解古人的“无之不体”的人生境界和追求。
乃至于可以用“手足”喻兄弟,用“腹心”喻朋友,用“同胞”喻众生,用“父母”喻天地,乃至其使无论我们人类还是整个宇宙都成为我自身生命机体的生动的隐喻和象征。
当然,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孔子的“恕”、孟子的“恻隐”、王阳明的“良知”这些概念同等的重要性。
它仅仅是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一切其他概念将失去了其解释的生命学依据,并有流于“唯心主义”的嫌疑,因为真正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近取诸身”、“反求诸身”的文化,一旦舍弃了这种“身体”,中国文化中的任何东西都无从谈起,因为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莫明其真正的内涵。
(选自《民办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有删节)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是指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B.因为中国的医患双方构成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所以,中医疗法能在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
C.“礼”也可以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一种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是中国古人“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D.中国古人把“体贴”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
E.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人我不二”“天人合一”等概念将失去其解释的生命学依据,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泥潭。
13.下列选项与文中“体贴”的概念不一致的一项的是 (3分)
A.借助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对病人进行诊断。
B.中医的“望、闻、问、切”。
C.《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D.用“手足”喻兄弟,用“父母”喻天地。
14.请概述本文所阐述的中西方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不同见解。
(4分)
15.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15分)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铁凝)
①那时在冀中乡村,我常在清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
看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
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
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
②后来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
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在城市的雾里,我再也看不见雾中的草垛、墙头,再也想不到雾散后大地会是怎样一派玲珑剔透。
城市有了雾,会即刻不知所措起来。
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了,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③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的前后左右只有不到一米远的清楚。
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
④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象呢?
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
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
原来雾不只染白了草垛、冻土,不只染湿了衣着肌肤,雾还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
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
⑤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
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
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你那被雾染着的发梢和围巾,你那由腹中升起的温暖的哈气。
⑥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
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不得不暂时忘掉脸上的怡人表情,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⑦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一个老太太赶集:
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
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两条腿是僵硬和平衡的;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
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
胳膊摆起来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嘴里得叨念着“呛呛呛,七呛七……”;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
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
都走一遍还走什么?
何不走个小疯子?
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
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动了我自己。
⑧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
你是醉着自己,还是疯着自己?
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只有在雾里你我近在咫尺才发现彼此,这突然的发现使你我无法叫自己戛然而止。
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宛如你与我共享着一个久远的默契。
从你的笑容里我看见了我,从我的笑容里我猜你也看见了你。
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⑨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
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
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⑩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
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⑾然而意义又是什么?
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
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⑿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大雾不只会让你悠然地欣赏屋檐、冻土和草垛,大雾其实会将你挟裹进来与它融为一体。
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
16.下列对标题“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你”指的是不期而遇的那位和文中的“我”。
B 用第二人称“你”增加了与读者沟通交流的亲切感。
C 大雾是一种消除了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阻隔的象征。
D “得意忘形”表明“你”已处在自我陶醉的境界中。
E 标题陈述的事实意味深长,激发了读者遐想与思考。
17、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叠词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3分)
18、第②段中多次用“不知所措”的作用是什么?
(3分)
19、结合作者在雾中的感悟,简析《荷塘月色》中月夜下的荷塘对朱自清的意义。
(4分)
四、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0.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语意逐步加强。
一朵浪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是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是一部欢乐生命的乐章。
(6分)
21. “亲”即“亲爱的”一词的简称,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买家的称呼,后逐渐在网上走红。
2011年高考结束,南京理工大学用“淘宝体”向被其录取的学生发出了短信:
“亲,祝贺你哦!
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
”此后, 8月1日外交部微博上出现这样的招聘广告:
“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
亲,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
亲,英语交流顺溜不?
……”可见“亲”字火到了什么程度。
请结合上述语段,对“亲”的流行发表你的看法,阐明两点理由。
要求态度鲜明,语言简洁,不超过80字。
(6分)
五、本大题1小题,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
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
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
“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
”
大师回答道:
“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
“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
C
命题目的:
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
解析: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
其中“歼灭”的“歼”应读为“jiān”。
2、D
3、B(A.表意不明。
“肯定的回答”并没有指明是爱还是严,是穷养还是富养。
C.成分残缺。
“满足”后应加上宾语“需求”。
D.结构混乱。
前面主语是“研究人员”,后面变成了“文献原件”,应把“了”改为“的”。
)
4、B(②①两句在语义上构成一种转折关系,②应该在前。
从“幽默是冷隽”可知上句应接“幽默不是漫骂,也不是讥刺”。
)
5、B(戮力:
合力)
6、D(所以:
……的原因)
7、B(“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是沛公向张良询问办法时所说的话,不能表现其“善于应变”的个性;“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只能表现项羽的“胸无城府”和“轻信寡谋”的特点,不能表现其“优柔寡断”的个性)
8、C(A刘邦不是被项伯的义举所感动才与他结拜,而是为了拉拢他。
B项羽听了刘邦的辩解后,以为刘邦忠于自己,只是有小人挑拨离间,两人才产生很深的误会;没有“不计前嫌”之意。
D项伯保护刘邦不是为了“主持公道”,而是因为鸿门宴之前他已与刘邦结成了儿女亲家)
9、
(1)断句:
晞出见太尉。
太尉曰:
“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罪且及副元帅。
(每划错3处扣1分)
(2)翻译:
①段太尉布置士兵去抓获这十七人,全都砍头,把头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外。
(4分)(“列”、“植”各1分,省略“于”1分,大意1分)
②郭晞拜了两拜说:
“承蒙您用大道理开导我,恩情真大,我愿意率领部下听从您。
”(“再拜”、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大意1分)
10、(7分)
(1)“紧”字,这里是“狂”或“大”之意(字意1分,放在句中描绘为“驿门深闭也隔不断呼啸的风声”亦可)该字以动衬静(以风声之大衬托出四周之冷寂亦可),渲染了一种冷清死寂的氛围(写出手法或者写出渲染怎样的氛围,其中一点给1分),突出了诗人贬谪后的落寞哀伤(情感1分)。
(2)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
该句乐景衬哀情(手法1分,写到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乐景衬哀情的任何一个皆可),用门外的喧闹之景(景物特征1分,答道“喧闹”或与之接近的词语即可。
)反衬门内之凄清,将诗人彻夜难眠后的身心俱疲之状展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门外马嘶人起”暗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贬谪生活又将开始,含蓄地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怨愤之情。
[情感2分,身心俱疲(疲累倦怠、孤苦凄凉等)1分,无奈与怨愤(或无奈与厌倦)1分。
11、
(1)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2)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3)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BE(B强加因果,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将原文的主语“医生”偷换成“我国的中医疗法”。
E项,原文“有流于‘唯心主义’的嫌疑”是或然、可能判断,“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泥潭”是必然、肯定判断。
)
13、A(A项“借助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对病人进行诊断”借助的是外物而非“身体语言”,不符合文中“体贴”的意思。
)
14.(4分)
中方:
“体贴”自然,视其为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
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并使之最终成为与自己息息相通、休戚相关乃至生死与共的生命伴侣。
西方:
视其为异己于人的“自在之物”,用科学的逻辑分析之、剖析之,用工业的机器征服之、利用之。
评分标准:
中方观点2分,其中“‘体贴’自然,视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