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光现象》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8988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光现象》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光现象》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光现象》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光现象》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光现象》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光现象》教学设计.docx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光现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光现象》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光现象》教学设计.docx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光现象》教学设计

《声现象》教学设计

课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重点:

1、声的产生;

2、声的传播。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5分钟)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声音的世界里,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令我们心旷神怡,可恶的噪声却可能干扰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使我们心情烦躁。

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些有关声音的知识呢?

好,那么就请允许我做一名导游,伴随同学们来探究声音知识的宝库吧!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各种各样的声音打交道,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声音居然会和现代战争中的高科技联系在一起。

美国加州的一家公司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式武器──声波枪,它可不是普通的枪,因为它发射的不是子弹,而是一种能量强大的声波,而且它专门用来袭击人类,被袭击者往往会感到胸闷、头痛、休克甚至死亡。

如果说机枪大炮来得更光明磊落的话,声波枪则显得有些暗箭伤人。

为什么呢?

因为声波枪所发射的声波不在我们人耳的听力范围之中,它看不到、听不见也摸不着,来去无踪。

不知道同学们听到这则消息后心里会不会感到紧张?

我们暂且不去考虑美国人要拿声波枪去对付谁,但是,面对可能到来的伤害,我们能够束手无策吗?

大家有没有防御声波枪的好办法?

作为十几岁的初中生,我们还没有能力去主动进攻,那么,我们今天就象科学家一样去探究一下防御声波枪的好办法。

《孙子兵法》上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声波枪如此厉害,要想有效地防御它,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声波?

声波是怎样产生的?

它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身边来的?

做一个简单、富有音乐美的实习。

大米也能“跳舞”:

用一部录音机外接一只八寸嗽叭,大米数粒。

当学生看到这些器材,顿时高兴起来,有的就叫起来,能听音乐了。

将大米放入嗽叭“纸盆”上,让某一个学生触摸一下纸盆,然后放一段音乐。

教师引导:

眼看到什么?

耳听到什么?

此时,让同一个学生再触摸一下“纸盆”,请学生把两次触摸“纸盆”的感觉说出来。

二、学习目标(2分钟)

1.通过观察和实习,知道声是由物体产生的;

2.知道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3.知道声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和有关。

三、指导学生自学(5分钟)

1.共同体验:

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

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

问题:

是不是物体发声时一定在振动?

2.演示:

课本第14页图1.1-4,这个实习过程说明什么?

3.声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或者说声传播的速度大小是怎样的?

四、学生自学(15分钟)

(一)探究性活动一

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

直尺、音叉等,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

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

活动过程中体验:

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

思考:

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结论:

声是由物体产生的。

(二)探究性活动二

情景创设:

医生的听诊器,心脏跳动或者肺部的声音是靠什么传到人耳中的?

猜想:

声音的传播可能需要做媒介。

做个最简单的小实习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就用我们的课桌做传声物。

如何操作?

发声体(声源)──人耳(接受体),中间为传声物质(即课桌)。

活动:

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轻敲桌面或抓桌子,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

感受听到的声音。

再把两张桌子分开一条缝,进行实习,前后对比。

从以上的活动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可以传声,小学里曾经制作的土电话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

  

问题:

那么液体是否也可以传声呢?

器材:

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两块石头

讨论:

怎样设计和进行实习?

活动:

方案设计好以后,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习。

教师巡视。

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事例。

问题:

空气可以传声吗

1. 2. 3.

进一步猜想:

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呢?

声音能不能传播呢?

联想课本第14页图1.1-4,实习。

引导:

通过刚才这一段的学习,大家对声的传播有了怎样的认识,用你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

结论:

声的传播需要。

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

(三)声速

提出问题:

声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生活实例:

距离不同的两个喇叭,我们听起来的声音是不同的,总感觉近处发声早

说明声的传播需要;声传播的快慢用描述。

阅读下面表格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1.声速与和有关。

2.写出两条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规律。

                             

                                 

3.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

原因是

利用回声可以原声或(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五、检查学生自学效果(3分钟)

[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探究,并分组讨论.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讨论.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5分钟)

(一)探究性活动一

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振动

(二)探究性活动二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三)声速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七、学生汇报小结(5分钟)

1.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声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

3.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八、当堂检测(5分钟)

1.如图1甲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

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

如图1乙,笛子发出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音叉,用手按住后,发声停止,这是因为____  。

 

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啾啾”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3.下列关于声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增大 

B.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不变

  C.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不变  

D.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

九、课下探究活动

1.敲打桌子时,听到了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2.通过查阅教材中的声速表我们可以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但是同学们能不能想出其它办法来测量一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应该怎么办?

说出你的实习方案。

课题: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双耳效应及其应用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见,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

2、组织学生讨论:

关于耳朵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学习目

标:

1、结合人耳的构造,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三、指导学生自学

1、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p16“人耳的构造”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画出人耳感知声音的流程图:

 

②人失去听觉,可能是哪部分出现了问题?

③失聪的人一定感知不到声音了吗?

2、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p17“骨传声”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什么是骨传导?

②骨传导可以使哪类失聪的人听到声音?

3、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p18科学世界中的内容,小组交流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什么是双耳效应?

 

②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判断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听到的声音是

③如何让声音的立体声效果更好?

 

四、学生自学

(一)人耳如何感知声音

1.写出人耳感知声音的流程图

2.人失去听觉,可能是哪部分出现了问题?

3.失聪的人一定感知不到声音了吗?

(二)骨传声

讨论P17的”想想做做”,三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1.骨传导指

2.骨传导可以使哪类失聪的人听到声音?

(三)双耳效应

1.双耳效应指

2.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断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听到的声音是

3.如何让声音的立体声效果更好?

五、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七、学生汇报小结

(一)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

外界的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二)骨传声与人耳的失聪

1.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引起的耳聋叫神经性耳聋,它不易治愈;

如果耳聋是由非神经性引起的,而只是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耳膜损坏),叫做非神经性耳聋,它是比较容易治疗的。

可以利用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2.骨传声: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三)双耳效应

1.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

2.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3.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体声音效果,可以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对应地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会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更。

八、当堂检测

1.声波传入人而的顺序是(   )

A、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B、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C、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关于骨导式助听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骨导式助听器种声音的传播速度更快,会使声音加强

B、传统助听器中,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C、骨导式助听器的制造原理是利用头骨、颌骨能较好传声的原理制成的

D、助听器适宜于各种耳聋的病人

3.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而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主要是因为(   )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旁边的人离人太远了 

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D.饼干太干了

4.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

A、他的内功深厚                      

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由于双耳效应,来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  

D、是一种条件反射

5.蛇经常将头贴在地面上,对外界的声音刺激非常灵敏,但蛇没有耳朵,你猜想出蛇是通过         来感知声音的。

九、课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写在作业本上。

课题:

《声音的特性》

教学重点:

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习,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

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

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播放一段音乐;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用黑板擦在讲台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声。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二、学习目

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指导学生自学

(一)声音的音调

(师):

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激发学生自我发现,追求过程和方法体验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

1.你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

2.用一张硬纸片拨动梳子,怎样做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声音的高低不同时,梳齿的振动情况有何不同?

4.猜想:

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什么关系?

5.怎样检验你的猜想?

(生):

感受过程,抽象思维,体验知识发生

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

(师):

多媒体课件放映:

齿轮敲打塑料片、示波器显示声音的高低、弦乐器的音调

(生):

阅读课本(信息快递),认知概念。

(二)响度

(师):

创设问题,引发表现欲和求知欲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

(以打鼓为例)

1.鼓声是怎样产生的?

2.怎样能显示出鼓面的振动?

3.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

4.鼓声的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5.怎样做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生):

首战告捷,获得心理满足

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

(师):

多媒体课件放映并解说:

示波器显示声音的强弱

(三)音色

(师)(生):

(乐器演奏表演、少数学生发音,其余学生闭目静听、识别)

1.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2.辨别不同人的声音

(生):

阅读课本:

(1)体验声音的另一特征──音色

(2)感受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四、学生自学

(一)音调

1、【提出问题】同样是唱歌,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响亮有的不太响亮,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用音调来描述。

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2、【猜想】与物体振动的有关。

3、【设计实习】用同样大的力,让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感知声音的不同。

4、【实习器材】钢直尺(或塑料尺)

5、〖实习方案〗按P19图1.3--1,将钢直尺(或塑料尺)压在桌子边,使之露出的长度不同,然后用同样的力拨动钢直尺(或塑料尺),比较所听声音的不同。

6、结论:

物体振动越快,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我们把声音的称为音调。

即音调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来描述。

7、频率:

物体在的次数。

单位是赫兹(Hz)。

8、认识一般声音的频率范围:

通过看课本上的图1.3-2,自己总结出

(1)人的发声频率范围;

(2)人的听觉频率范围;(3)听声的频率最低的是,最高的是;

9、超声:

人们把高于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次声:

人们把低于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二)响度

1、【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除了有高低的不同外,还有大小的差异,这大小的差异,我们就说它们的响度是不同的,那么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我们该怎样描述它呢?

2、【猜想】响度可能与的大小有关。

3、【设计实习】用不同的力让物体振动的幅度不同,感知声音的不同。

4、【实习器材】钢锯条(或塑料尺)、鼓、碎纸屑、音叉、小用细线悬吊的乒乓球

5、〖方案1〗取一钢锯条,让其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另一端,使钢锯条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钢锯条振动的幅度。

〖方案2〗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用不同的力敲鼓时,通过鼓所发出声音的不同,观察碎纸屑振动起来的高度。

〖方案3〗课本上图1.3-4所示的实习,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然后将发声的音叉靠近小球,观察小球被弹起的距离。

6、结论:

我们把物体振动时的幅度就做,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响就。

结合平时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实际,响度还与有关。

(三)音色

1、【提出问题】如果声音振动的频率和振幅都相同,这两个声音就是一样的吗?

2、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个曲子,听起来一样吗?

3、音色:

有别于其他声音的声音的特色,它因发声体的、的不同而不同。

(四)三种典型的乐器

1、打击乐器

通过打击物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鼓、锣等。

打击乐器的音调、响度各与什么有关?

2、弦乐器

通过拨动弦,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二胡、琵琶、小提琴等。

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

3、管乐器

通过管中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笛、萧、号等。

管乐器的音调与什么有关?

五、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七、学生汇报小结

(一)声音的分类:

声音可分为乐音与噪声

乐音的三特性:

响度、音调、音色。

(二)音调:

声音的高低。

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频率:

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

超声:

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次声:

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三)响度:

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振幅:

物体振动时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听者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四)音色:

声音的特色。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五)三种典型的乐器

1、打击乐器:

通过打击物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鼓、锣等。

2、弦乐器:

通过拨动弦,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二胡、琵琶、小提琴等。

3、管乐器:

通过管中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笛、萧、号等。

八、当堂检测

1.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是

2.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要大点声,自习课研究问题时要小点声,指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3、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

  A.说话声的响度  B.说话声的音调  

C.说话声的音色  D.敲门声音的不同

4.找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往玻璃杯里装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

当用金属汤勺敲击玻璃杯时,听到的声音有高有低,试试看,并将音调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A      B      C      D

5.“震耳欲聋”是指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是指_______很高。

6.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

7.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

(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九、课下探究活动:

课本P24T1、T2

 

课题: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重点: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

防治噪声的思路;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4、介绍以下报道:

 

5、我们这节课将知道什么是噪声?

噪声是从哪里来的?

噪声有什么危害?

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

二、学习目

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自学

1.将课前刻印好的本课阅读提纲分发给每位学生(或板书在小黑板上)。

阅读提纲!

(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认识什么是噪声?

(2)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教室里和教室周围有无噪声?

如果有噪声,这些噪声是从哪里来的?

(5)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

(7)说一说你知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控制噪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你自己在减弱噪声上将做些什么?

2.可以让学生自己制造一些噪声来,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对噪声危害的学习,启发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利用实例引出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

   噪声能否被人们利用?

四、学生自学

(一)噪声及其来源

阅读25页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指

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P21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初步了解噪声与乐音的区别。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指

2.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生活中有哪些噪声?

练:

完成P28T2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请同学们观看“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多媒体,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__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强为____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声强为____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____dB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

2.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师生共同活动:

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影响:

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

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练:

完成P28T4

思考:

讨厌的噪声能否被利用?

(三)控制噪声

阅读26页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课本图1.4—4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

练:

完成P28T3

五、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七、学生汇报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噪声的来源及其波形的特点.

2.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分别指什么.

3.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4.根据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来知道和理解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

5.噪声的利用:

噪声也能利用,例如,利用噪声发电、制冷、除尘、除杂草、噪声克敌等。

八、当堂检测

1.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D.一切声音都可能成为噪声

2.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

C.让家人把耳朵塞住

D.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或减小音量

3.在立交桥的两侧一般都装有隔板,这是为什么?

九、课下探究活动

完成P31“网络互动”T1

 

课题:

《声的利用》

教学重点: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学习声在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