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演讲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8742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卫黄河演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保卫黄河演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保卫黄河演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保卫黄河演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保卫黄河演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卫黄河演讲稿.docx

《保卫黄河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卫黄河演讲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卫黄河演讲稿.docx

保卫黄河演讲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保卫黄河演讲稿

  篇一:

黄河大合唱讲稿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第二讲

  导入:

上课之前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

→提问:

这首作品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吧!

有谁能说出它的名字?

这是《黄河大合唱》其中的一个乐章《保卫黄河》。

我们今

  天所要赏析的就是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

  提问:

我想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声乐演唱有哪些形式吗?

  好的。

总的来说,声乐演唱主要有独唱、齐唱、对唱、轮唱、合唱等等形式。

今天我们所要赏析的《黄河大合唱》就是一部经典的大型声乐作品。

那么,什么是大型的声乐作品呢?

  一、了解大型声乐作品、大合唱的概念(展示)

  大型声乐作品:

是指作品在结构上各自独立,情节上互相有一定联系的多乐章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

包括:

弥撒曲、安魂曲、清唱剧、组曲、康塔塔(大合唱)、声乐协奏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西方大合唱的有关知识。

  

(一)西方大合唱简介

  大合唱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一种音乐体裁,包括独唱、领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还有朗诵,擅长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富于史诗性与戏剧性,通常用管弦乐队伴奏。

  西方大合唱简介:

欧洲的大合唱自十七世纪起开始形成,主要有圣乐大合唱、清唱剧(也称神剧)、康塔塔等形式。

像亨德尔创作了《弥赛亚》,《桑拾》等32部清唱剧,巴赫写有200多部康塔塔。

古典主义时期以来也出现了许多不朽的名作。

像莫扎特的“安魂曲”,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等。

贝多芬在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创造性的加入了大合唱的形式,并命名这部交响曲为“合唱交响曲”。

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播放《哈利路亚》)

  西方合唱音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品类繁多。

在巴洛克以前,主要是无伴奏合唱教会音乐,如弥撒、安魂曲、圣母悼歌、圣母颂歌、感恩赞、哀歌等,都是在礼拜仪式中用拉丁语演唱的。

于此同时,还有世俗体裁或半宗教、半世俗题材的复调合唱曲如克拉苏拉、经文歌、牧歌等,常用母语(法语、意大利语)等或混用拉丁语和母语演唱,有时采用乐器伴奏。

  

(二)中国大合唱简介

  自二十年代以来,立足于民族的土壤,借鉴西方的作曲技巧,我国音乐家开始了中国大合唱的创作历程,其中出现了如赵元任的《海韵》、黄自的《长恨歌》等著名作品。

《黄河大合唱》无疑是中国大合唱创作的乃至中国音乐创作的一个高峰。

解放后,瞿希贤的《红军根据地大合唱》,肖白、王强、张英民的《幸福河大合唱》,肖华作词及晨耕、生茂、唐诃、遇秋谱曲的《长征组歌》等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大合唱”。

所谓“大合唱”就是“康塔塔”(contata),是欧洲巴罗克时期重要的声乐体裁。

“康塔塔”虽然不具有歌剧那么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戏剧性还是存在的。

《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中国的“康塔塔”,也具有这种戏剧性。

《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每一章节,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为背景串联起来。

虽然每个乐章在从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都各有侧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个作品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这就是“抗日救亡”,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二、简介作品、作者、及创作背景《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中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

  《黄河大合唱》演出后,轰动了整个延安。

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校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毛泽东观看了冼星海亲自指挥的演出,连声称赞。

在星海的日记中曾这样写道:

“毛主席都跳了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

”同年7月,周恩来也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并亲笔给冼星海题词:

“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出呼声!

”郭沫若在《黄河大合唱》的序中写道:

“《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个新型歌曲。

音节的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的心魄。

  《黄河大合唱》的问世,对抗日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作者简介曲作家

  冼星海(1905—1945),人民音乐家,作曲家

  曾化名“黄训”,原籍广东番禺,1905年生于澳门贫苦的船工家庭。

我们称之为“疍家人”,就是指在船上生活的渔民家庭。

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靠母亲做佣工和祖父接济生活。

他6岁进私塾。

祖父病逝后,他失学而随母亲去了新加坡。

他于1918年回国,因交不起学费而入了广州的岭南大学基督教青年会所办的义学,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

此时,他已经表现出音乐方面的天赋。

冼星海在音乐上可谓大器晚成。

1926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小提琴,同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

1928年秋到上海国立音乐院主修小提琴。

他在20岁左右才开始学拉小提琴,被同事们戏谑地称为“宰鸡能手”———拉小提琴像杀鸡一样难听。

1929年10月离沪出国,1930年到达巴黎,他刚到巴黎时,也是大部分时间用于解决温饱。

他靠在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等维持生活,在塞纳河畔梧桐树下几次晕倒,险些被法国警察送进陈尸所。

后来,他遇到那里的中国留

  学生马思聪,并由他引见了法国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奥别多菲尔和音乐大师加隆。

大师们钦佩他的毅力,破例免去了他每月各200法郎(约合10块银元)的学费。

他根据唐朝诗人杜甫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创作的奏鸣曲《风》,排上了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节目单,并在电台播出,从此有了名气。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兼学指挥,师从著名提琴家奥别多菲尔和印象派著名作曲家杜卡斯,写下了早期作品《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风》等。

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的第一个中国考生,由于衣着不够华丽,险些被法国门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场。

考试后,主考老师杜卡斯代表全体评委宣布:

“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

”冼星海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冼星海在西方求学期间,饱受西方列强对弱小民族的歧视。

1935年夏,他谢绝了巴黎音乐学院的挽留,回国投入抗日救亡。

回国途经伦敦时,英国海关竟不准他入境,被扣几个小时。

回国后,他曾指挥上海工部局的管弦乐队演奏贝多芬《第八交响曲》,可这个乐队从指挥到演奏者却没有一个中国人。

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学成回国成了名人。

国民党想利用他写颂歌,惟利是图的商人也重金收买让他写“桃花窝里美人多”之类的商业歌曲,他都不为之所动。

他深切体会到民族受压迫的苦难,从而走上追求革命的道路,并以音乐发出了解放的呐喊。

1938年冬赴延安,1939年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在延安时期,冼星海不仅在组织上入了党,艺术创作也达到了崭新的境界。

在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情况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创作,而且为党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干部。

应该说,这也恰恰是他周围革命环境影响的结果。

冼星海与聂耳一样,把音乐当成争取大众解放的武器,人民也在歌声中永远记住了他们。

1940年因工作需要去苏联。

不久苏德战争爆发,未能回国,被迫在阿拉木图定居,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

  他坚持继承和发展聂耳的战斗传统,为人民音乐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冼星海是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的先锋,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首大众歌曲,如《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黄河》、《生产》等4部大合唱;2部歌剧(其中一部未完成)、2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一部交响诗、一部管弦乐狂想曲,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奏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还写了许多音乐方面的论文。

  词作家

  光未然(1913.11.1—20XX.1.28),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

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0世纪30年代初,在武汉读书,教书,并从事进步的戏剧文学活动。

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普西抗日游击区赴延安。

1940年在重庆从事文艺活动,皖南事变后被迫出走缅甸,团结华侨从事反法西斯的文化活动。

1942年回云南,后和李公朴、闻一多从事反帝反蒋的民主运动和诗歌朗诵活动。

1945年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迫害,离开昆明,次年由北平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主持教学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剧本》、《文艺报》的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

其作品除歌词《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等以外,还有《街头剧创作集》、诗集《五月花》、长篇叙事诗《屈原》等等。

  创作背景

  乐曲诞生于抗战最惨烈的那段日子,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

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李焕之,回忆当年在延安演出《黄河大合唱》,有这样一段很生动的描述:

“在物质条件极缺乏的边区,要组成一个完备的乐队是谈不上的,当时有什么乐器都尽可能地用上,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和打击乐器。

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当谱架。

没有低音乐器,就自己动手制作。

你看那乐队的右角,立着一具新的“武器”,那是用汽油铁桶改造的低音胡琴,它发出了雄浑且带有金属共鸣的声音,歌唱黄河的宏伟气概;你再看在这具新式“武器”的侧面,又是一具新型“武器”,它是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里面摆了十几二十把吃饭用的勺子。

当“黄河船夫曲”的朗诵“那么你听吧!

”一完,指挥者的手臂一挥,这具新式打击乐器就发出“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齐鸣,配合着合唱队的“咳哟,划哟!

?

?

”,烘托出万马奔腾之势。

  或许在今日重温一下冼星海于一九四三年至四五年间,在苏联所写的“创作札记”中关于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对欣赏这部作品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这首大合唱在一九三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写,三月三十一日完成,写于陕北抗日根据地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时际演剧第三队来延,光未然同志把黄河歌词写好后即交我去谱,写成后由第三队邬析零指挥,四月十三日第一次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演出,其后鲁艺周年纪念晚会在五月十一日和十二日举行了两次表演,均得延安各界的好评。

  以后延安遇到有大的晚会,如欢迎周副主席、朱总司令、邓宝珊将军、茅盾、沈志远和蒙古代表及国民政府的调查团、慰劳队、西北摄影团等,都是以《黄河大合唱》为中心。

这曲是在鲁迅艺术学院一个小窑洞(鲁艺旧址)里写成的,为着第三队要离延安,我就以五、六天的时间连总谱和合唱写成了。

因为各地不论前线和后方都欢迎这个大合唱,所以我老早就有意思把它写成五线谱,用交响乐队伴奏合唱,比较简谱所写的更好些,但因为忙于教务和创作,一时未能执笔。

但一九四一年春,我很顺利地把它完成了。

这种配器法是欧美和各国都可采用,比较以前的简谱更国际化,但同时这个作品是民族形式和具有进步的技巧。

  这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曾屡次由我指挥,合唱队由一百起增加到五百,乐队二十余人,多用中国乐器。

大礼堂几乎容纳不下,声音远远可以听到。

  还在延安的时候,人们就告诉我,重庆和国内各报都有说及《黄河大合唱》是抗战期中新音乐的创举。

当我一九四零年夏天在西安办事处时,萧三告诉我,他的老婆在莫斯科看到了英文报报导我和《黄河大合唱》;苏联名记者和摄影师卡尔门先后在“国际文学”和一九四零年莫斯科出版的“旗帜”写了一篇文章,名《在中国的一年》,其中也有关于我和《黄河大合唱》的评论。

我当然不会因为这样就满足。

尤其是有一天,吴玉章同志当全体鲁艺术学生教员集合时,说及我的努力和《黄河大合唱》得到国际上的嘉许,我听了之后,自问渐愧,因为我历年所想创作的作品,一方面要多产,一方面又要精练,一个《黄河大合唱》的

  篇二:

黄河大合唱第一次课讲稿

  一、自我介绍

  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八院人文系的教员,这个学期由我给大家来上《中外名曲赏析》这门选修课,很高兴大家选修这门课程。

  二、这门课的性质、要求、考核方式

  《中外名曲赏析》是我校新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其实在地方院校中早已经开设了这门课程,例如北大、清华。

这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课程,在很多高校,这是一门必选的选修课。

  上这门课,我需要同学们的配合,同学们上课的时候不要像上其他课一样紧张,同学们尽量放轻松,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我们这个课的宗旨是享受音乐之美,目标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口号是为大家生产快乐!

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考试,考试时采用笔试,但是是开卷考试。

所以大家上我的课的时候不要感觉很有负担,我希望大家上了这门课以后,对自己其他课程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了解学生结构

  上课之前,我想问一下同学们,有选过音乐类的选修课吗?

有没有以前学过音乐的同学?

  好,大多数同学都没有选修过音乐类的课程,甚至是很少接触音乐。

这都不是问题!

我们这个课是让大家欣赏音乐,不是告诉你什么是1234567,也不是告诉你音程和弦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更不用让你去学习识该死的蝌蚪文。

我们要做的就是全身心的欣赏音乐,跟着老师的节奏慢慢的进入音乐的世界。

  这次课我们主要弄清楚一下几个问题:

一、音乐是什么?

二、音

  乐的基本特性;三、音乐作品意义实现的三个阶段;四、什么是音乐欣赏?

五、如何欣赏音乐?

六、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导入

  “航天之父”钱学森晚年在病床上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过:

“人不但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文化、艺术跟音乐”。

钱学森先生跟大家一样也是搞理工科的,他为什么会说音乐很重要呢?

因为钱学森的一生都有音乐的陪伴,他的夫人蒋英就是一名优秀的歌唱家。

  我们现在的生活跟音乐息息相关。

请大家观看视频(播放视频)有同学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吗?

《婚礼进行曲》,几乎每个人都会哼上两句,在婚礼现场经常听到。

下面再让大家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

这首乐曲是不是和刚才的好像啊?

这首也叫《婚礼进行曲》。

它有两个版本,前面那首是瓦格纳的,后面是门德尔松的。

我们平常听的是后面的那个版本。

其实在西方国家,通常是两首一起用的。

这两首《婚礼进行曲》氛围是不一样的,瓦格纳那首仪式性强、庄严肃穆,作为新人入场时举行婚礼的庆典音乐;门德尔松那首比较欢快激情,一般作为礼成之后新人退场的音乐。

我们一般不太讲究,只用一首。

  一、音乐是什么?

  说了这么多,那音乐到底是什么呢?

向同学们提问?

最基本的解释就是: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它是人类用声音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行为方式。

音乐和语言都是用声音来表达情感,他们的区别在于:

语言在表达情感时,更多承担着表达思想、概念、意义的任务,而音乐只注重直接

  地情感表达。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的起点。

《诗经﹒毛诗序》中讲: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内心的感情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语调平平还不能充分表达的话,就拉长了声音来说,拉长了声音还觉得不够充分,就用惊叹的语调来说,如果惊叹的语调还不够充分,那就只能唱起来了。

  音乐四大基本要素:

旋律、节奏、和声与音色。

此外还有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结构,织体等。

  我们说一首歌好听,最主要的是觉得它的旋律好听。

所以,旋律是音乐语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是作曲家表达情感、塑造音乐形象的最基本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例如:

艾尔加《爱的致意》

  旋律按其进行方向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上行、平行、下行。

上行----适于表现开朗、激动、高昂的意境或情绪,或祈求疑问。

如《国歌》等。

  平行----适于表现坚定、呆滞的情绪或加强语气。

如《《怒吼吧,黄河》等。

  下行----适于表现伤感悲痛的情绪或放松。

如《小白菜》等。

旋律的起伏变化是与人的语调、情感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要说到的是声音的长短,它构成了我们音乐语言——节奏与节拍(:

保卫黄河演讲稿)。

  我们先了解一下节拍,节拍是指音乐中强、弱音有规律的反复。

  节拍分为单拍子和复拍子。

常见的单拍子有2/43/43/8,复拍子有4/46/8。

音乐中的节拍最基本的只有两种:

2拍子和3拍子。

2拍子的强弱运动规律是一强一弱,交替鲜明,适宜于表现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队列歌曲或进行曲。

《保卫黄河》。

3拍子的强弱运动规律是强弱弱,强拍推迟出现,显得比较柔和,适于表现比较优美抒情的内容。

《乘着歌声的翅膀》。

  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音乐中的节奏来源于生活。

悠长的节奏可以给人以宽广、舒展、平静、安祥、伤感等感受。

例如《牧歌》;短促的节奏可以给人以紧张、急促、不安、兴奋、欢快、热烈等感受.例如《野蜂飞舞》

  和声

  两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在一起同时发响,就叫和声。

请同学们分别唱出“la”“dol”音,老师在此基础上唱“mi”音。

  和声在听觉上又可分为协和与不协和两种,柴可夫斯基说:

“不协和音是音乐中最伟大的力量,没有不协和音,音乐就会变成永久的祝福,无法表现一切受难和痛苦。

”我们以《半个月亮爬上来》为例。

(先范唱然后播放音乐)《放牛班的春天》童声合唱

  音色

  音色即指人声或乐器的音质。

它犹如绘画中的色彩,是音乐形态中直接作用于人类听觉器官最为感性的要素。

音色主要分为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两大类。

  曲式

  音乐是有一定的形式结构的,这种形式结构叫做“曲式”,曲式对于音乐的构成,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因为音乐艺术的曲式和内容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曲式就无法表现它的内容。

正像著名作曲家舒曼所说:

“除非了解曲式,否则永远不会了解音乐。

”关于曲式结构的问题,我们在后面的欣赏的时候再具体结合作品分析。

  二、音乐的基本特性

  音乐就是艺术的一个种类。

那么,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呢?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与文学、美术、雕塑等艺术形式是不同的,它是一门听觉的艺术。

一般我们欣赏音乐必须运用人的听觉器官(也就是耳朵)才能进行。

音乐家的演唱或演奏产生的乐音形成声波,传送到我们的耳朵里。

我们对音乐的听觉感受,直接影响到人我们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音响的艺术。

为什么说在时间中展开呢?

音乐的陈述具有时间性,它是以动态的形式展开和完成的,这中间离不开时间。

在一部作品中,音乐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塑造它的音乐形象的,离开了时间,音乐不可能存在。

所以,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20世纪先锋派音乐的代表——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不得不说。

作曲家约翰·凯奇请钢琴家上台在钢琴前坐下。

观众们坐在台下安静地等着。

1分钟,没有动静,2分钟没有动静,3分钟,

  篇三:

红歌会演讲稿

  广场红歌会上的讲话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唱响过去,描画未来。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唱支歌儿给党听”大型广场歌会,

  共同庆祝建党90周年。

首先,我谨代表市政府,向这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出席

  红歌会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位老同志、老

  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红歌,是时代的旋律,是历史的见证,伴随着党和伟大祖国的诞生、成长和壮大,浓缩

  了岁月的历史,蕴含着光荣的传统,体现了民族气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人民

  的解放、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而勇往直前、艰苦奋斗。

红歌,记录了90年的党的峥嵘岁

  月,承载了60多年的共和国的光辉历程,更见证了30余年的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红歌,

  是民族魂,旗帜颂,更是英雄赞,中华情!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教育事业经过几代教育人的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实现“一无两有”,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合格学校建设,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

  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实现了“学有所教”,并在和谐教育、满意教育的征途上迈出了

  坚实的步伐。

当前,我市教育事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我市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

  以优质均衡教育为目标,以教育布局调整为突破,启动了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确定了多个教育

  重点项目,目前这些建设项目正积极有序推进。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队伍建设、特色创

  建、课程改革等软件建设也正在深入推进之中。

我们相信,经过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

  努力,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和建党90

  周年的大喜日子,今天,我们以红歌会的形式迎接党代会的召开、庆祝党的生日。

希望同学

  们唱出风采,唱响时代主旋律,唱出对党的一片深情,更希望同学们在红色经典的感召下,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让我们重温

  红色经典,继承革命传统,汲取奋斗力量,把豪情壮志转化为工作动力,以饱满的激情和崭

  新的姿态推进我市教育事业更加优质、均衡、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跨越,

  为我市实现“五年再来一次大跨越”和“两个率先”目标而努力奋斗!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篇二:

红歌会串词“青春飞扬,红歌唱响”红歌会主持词

  (男)清风拂柳,四月里,我们一起歌唱,唱一曲青春豪迈。

(女)激情澎湃,四月里,我们一起歌唱,唱一曲盛世欢腾。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欢迎来到文学与新闻学院“青春飞扬、红歌唱响”大型红歌会的比赛现场。

我是主持人于淼淼,我是主持人刘羿飞。

(女)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今天莅临现场的各位评委。

他们是:

?

?

?

?

?

?

让我们以热烈的

  掌声对他们表示欢迎(男)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还有:

?

?

?

?

?

?

?

?

?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欢迎(男)经典,是唱百遍千遍也不厌烦的旋律。

(女)红歌,是民族情感与爱国情结的表达。

  (男)今天在这里,让我们重温经典,追忆那硝烟炮火中激情燃烧的岁月。

(女)今天在这里,让我们共唱红歌,歌颂那历经艰难后得之不易的富强。

(男)下面我宣布,“青春飞扬、红歌唱响”大型红歌会。

(合)正式开始。

  —————————————————掌声——————————————(女)任军装变革,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帽上红星的光芒却从未暗淡过,千千万万的志士

  仁人在它的照耀下抛头颅洒热血,绘出一片锦绣河山。

下面请欣赏由10新闻一班带来的《红

  星照我去战斗》,聆听他们对革命战士的颂扬。

(男)听,激昂的歌声中山河尽复;看,白鸽穿过崇山峻岭,衔来麦穗与橄榄,又一年

  盛世太平,让我们共同欢庆祖国生日,有请11广告一班为我们带来《今天是你的生日》。

(女)一二三四,简单的旋律,不平凡的赞扬,穿上军装,把青春洒向祖国的大江南北,

  守望的只是那一份家国太平,《一二三四歌》,让我们来一起欣赏10新闻二班演绎的自信与豪

  迈。

  (女)上世纪九十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大中国》将再次被搬上舞台,有国才有家,让

  我们与11中文二班一起重温那温情的旋律,一起祝福祖国母亲,不用千言和万语。

现在,我手中已经拿到前三个班级的分数,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得分。

?

10新闻1班?

11广告1班?

10新闻2班(女)在七十余年前的中国大地上,活跃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是神枪手,飞行军,他

  们辗转于深山平原,期许着把敌人击败,笑看世界和平,云淡风轻。

下面请欣赏10广告二班

  带来的《游击队之歌》。

④11中文2班(女)风在怒吼,马在嘶鸣,黄河携着一个民族的咆哮东流而去,华夏大地上,无数有

  识之士站了起来,听,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