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8166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x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x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明确考向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本讲主要讲述了英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确立了以法治为核心的代议制民主政治。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至上的原则,对近现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考纲要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理一理

一、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阻碍。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

2.过程

(1)爆发: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胜,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2)复辟:

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倒行逆施,尽失人心。

(3)结果:

1688年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史称“光荣革命”。

二、确立过程

1.开始形成: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

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作用:

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最终确立: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形成过程:

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召开秘密会议,称为内阁会议;1721年,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

(2)权利职责: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主要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政党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3.逐步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

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

(2)意义:

①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②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历史意义

巩固了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新的政体模式。

 想一想

1.英国国王成为“虚君”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吗?

提示:

不是。

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英王逐渐失去行政权是在责任制内阁形成以后。

2.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内阁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

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是封建王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并无实权。

英国的内阁是国家行政机关,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掌握实权。

3.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工业革命。

4.试着做一张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知识导图。

提示:

(1)1689年《权利法案》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探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史料一 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英国的武装部队是“皇帝部队”。

史料二 英国某议员话语:

“议会除了不能使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史料三 首相的职权虽然大部分没有法律正式规定,但根据惯例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

主要有:

任命内阁成员和其他非内阁大臣,领导内阁……

史料四 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因此,首相有责任回答议会的质询,向议会报告政府工作的。

——以上均摘自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

问题: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内阁首相须经国王任命,但要对议会负责”这种现象的?

[史料导读]

(1)史料一体现了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具有象征性的特殊地位。

(2)史料二体现了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3)史料三体现了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

(4)史料四反映了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的特点。

[探究答案]

理解:

英国国王虽然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却是国家元首,因而内阁首相需要国王形式上的任命,方可行使国家权力。

首相是经议会选举出来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因而要对议会负责。

[史论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②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③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④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英国政治制度演进的特点

1.连续性

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

2.渐进性

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渐进式的,民众斗争和政府妥协相结合,尊重传统和遵循惯例;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

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

[针对训练]

(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职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对国王惟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

由此可知( D )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解析] 英国政党政治是以两党制的形成为标志,与材料内容无关,故A项错误;18世纪英国国王权力受到《权利法案》的限制,英王权力膨胀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王拉拢议员,而不是英王操纵议员选举,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本应限制监督君主的议员反而被英王拉拢,反映出英国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故D项正确。

1.(2017·海南高考·16)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

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C )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材料中这一事件没有反映出人民的权力的来源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没有体现出天赋人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这一事件保留了世袭的君主,而民主共和下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的,故B项错误;材料“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表明世袭的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体现君主立宪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出议会、法律对王权的单向限制,不符合双向的权力制衡,故D项错误。

2.(2017·江苏高考·16)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

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C )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

“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

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D项错误。

3.(2016·全国卷Ⅰ·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B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题干1702年是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权利法案》等法律文件表明议会有权利制约国王,A项错误;材料说明在当时英国国王权力还很大,可以随便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还没有“统而不治”,因而君主立宪制尚有待完善,B项正确;内阁制基本确立于18世纪中期,不符合时间限制,C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然拥有最高行政权,其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并没有破坏《权利法案》,D项错误。

4.(2016·浙江高考·21)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

“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

”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

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 )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据材料可知,各国效仿的理由是英国的国王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的政治传统,推动英国从落后农业国家变成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正确;材料中主要提及英国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没有提到殖民主义和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的相关内容,故B项错误;“光荣革命”由于革命没有流血而被各国所推崇,其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奠定基础,只能说宣告了英国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但不能说宣告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故C项错误;材料讲的是英国的传统的政治制度推动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没有涉及到英国启蒙思想及其影响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

【备考方略】

1.注意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中的《权利法案》与内阁制度、政党政治等内容。

2.注意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关系,英国政体与雅典、美国、法国、德国政体以及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比较。

1.(2018·河南许昌、平顶山一模)18世纪初期,在汉诺威过惯了小朝廷生活的德意志君主乔治一世父子,依据《王位继承法》先后继任了英国国王,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

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C )

A.已经建立了责任内阁制政府

B.限制王权获得了重大进展

C.出现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良机

D.尊重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

[解析] 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是在1714年,而英国正式建立责任内阁制则是在1721年,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看出,英王在此时的英国仍然具有实质上的行政决定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8世纪初期,在汉诺威过惯了小朝廷生活的德意志君主乔治一世父子,依据《王位继承法》先后继任了英国国王,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可知,英王不再参与大政方针的制定,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良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乔治一世之所以不参与国务决策,是因为其个人因素而非英国传统,故D项错误。

2.(2018·广东深圳一模)“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

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

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 D )

A.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

B.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C.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D.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

[解析] 材料中“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说明英国内阁的形成适应了英国宪政(君主立宪制)发展的需求,材料强调的是内阁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的作用,并未说明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的形成主要是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发挥了沟通的桥梁的作用,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增强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故B项错误;内阁的形成有利于协调议会和国王的关系,但不能完全解决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故C项错误;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3.(2018·河南八市测评)英国1882年制定关于议会议事程序《普通规程》:

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

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

这表明英国( C )

A.内阁掌握立法权          B.政治民主化的退化

C.行政权力的上升           D.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解析] 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故A项错误;议会开会应有政府人员的参加,体现了权力制衡,故B项错误;《普通规程》中政府成员参加议会,且比例高达84.5%,故C项正确;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是在1721年沃尔波尔时期,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