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解析与测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7675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解析与测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同步解析与测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同步解析与测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同步解析与测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同步解析与测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步解析与测评.docx

《同步解析与测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解析与测评.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步解析与测评.docx

同步解析与测评

同步解析与测评

一、选择题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C

D

B

C

A

B

D

A

A

A

C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C

D

C

B

C

D

C

D

B

A

A

D

题号

27

28

29

30

 

 

 

 

 

 

 

 

 

答案

A

B

B

C

 

 

 

 

 

 

 

 

 

 

二、非选择题

 

31.

(1)给国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大量白银外流,造成清朝的财政危机;官员吸食鸦片,愈加腐败;士兵吸食鸦片,丧失战斗力。

 

(2)禁毒是正确的决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

青少年不仅应该珍惜生命,更要远离毒品,也应该大力宣传等等。

 

32.

(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2)圆明园,掠夺珍宝,砸碎文物;为了掩饰罪行,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3)对英法联军的罪行感到气愤,并揭露他们的罪行。

 

(4)对英法联军的罪行感到气愤,为圆明园的毁坏惋惜等等。

 

33.

(1)《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

 

(2)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3)割地使中国的领土更加不完整,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款使清政府财政更加吃紧,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增加;清王朝只有加紧搜刮百姓或向列强贷款。

这样,列强通过贷款不仅控制了中国的财政,而且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34.

 

 

 

35.虎门销烟鸦片战争黄海海战英、法、美、德、日、意、奥、俄

 

36.《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

 

题号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A

C

A

A

D

A

C

B

D

A

D

A

B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D

D

B

A

D

D

D

D

B

A

D

B

C

C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C

D

A

D

B

D

B

B

C

D

D

 

 

 

二、非选择题

 

41.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

 

(2)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3)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4)中国总共要支付赔款2100万元。

 

(5)这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因为鸦片战争的失败而签定。

 

42.

(1)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

 

(2)以武力为后盾,用威胁恐吓的方式。

 

(3)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投降。

 

43.

(1)李鸿章认为中国清军与日本相比“相形见绌”的原因有两条:

一条是日本“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而清朝“未能撒手举办”;再一条是日本“倾其国力,购制船械,愈出愈精”,而清朝“限于财力”,“海军快船快炮太少”。

 

 

(2)不同意。

日本在军事装备和人员方面并不占优势。

李鸿章是为其消极抵抗的行径辩护。

 

(3)清政府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要工具。

 

(4)通过中日军事实力的对比,中国有获胜的可能,只是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妥协投降才使得中国在战争中失败。

(清政府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则长期准备充分。

 

44.

(1)材料一对应的是图一,材料二对应的是图二。

 

(2)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英国和法国。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英、法、俄、美、日、德、意、奥八个国家。

 

(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侵略者的贪婪残暴等等。

 

(5)言之有理即可。

 

45.

(1)“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反入侵”的斗争有:

太平天国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等。

 

(3)可从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等方面来谈,也可从“落后就要挨打”等方面来谈。

 

46.要求:

文字准确,语句通顺,观点明确,积极向上。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单元基础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A

B

D

C

A

C

B

A

B

B

D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B

B

A

C

A

C

C

D

D

A

 

 

二、非选择题

 

26.识图题:

(1)李大钊。

《新青年》(每问1分,共2分)

 

(2)青年杂志。

陈独秀。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每问1分,共3分)

 

(3)《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分)

 

27.

(1)光绪帝。

1898年(每问1分,共2分)

 

(2)戊戌变法(1分)

 

(3)慈禧太后。

她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因为变法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每问1分,共4分)

 

(4)袁世凯。

袁世凯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

(每问1分,共2分)

 

28.

(1)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说的。

(2分)

 

(2)因为北洋舰队被日本打得全军覆没。

(2分)

 

(3)北洋舰队(1分)

 

(4)洋务运动(1分)

 

(5)结果方面,没有使中国富强。

(2分)因为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

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同时西方列强也不会让中国富强,在引进的技术中,有些是不能用的。

(2分)

 

29.

(1)1911年(1分)

 

(2)辛亥革命。

孙中山。

(每问1分,共2分)

 

(3)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分)

 

(4)创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等。

(3分)

 

(5)略。

(4分)

 

30.

(1)材料一中的“戊戌政变”应改为“戊戌变法”。

材料二中的“北京”应改为“南京”。

材料三中的“自由”应改为“科学”。

材料四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应改为“师夷长技”。

(8分)

 

(2)排列顺序应是:

材料四、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2分)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D

B

A

B

D

D

B

C

A

A

C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C

A

D

A

B

D

C

D

B

D

 

 

二、非选择题

 

26.

(1)谭嗣同,梁启超,谭嗣同,梁启超。

(每问1分,共4分)

 

(2)A(图A),B(图B)。

(每问1分,共2分)

 

(3)维新派,戊戌变法。

(每问1分,共2分)

 

(4)略。

(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

)(2分)

 

27.

(1)李鸿章认为中国的工业技术(如兵器制造)落后于西方,但不缺人才,应引进西方先进技术(2分);洋务派(1分)。

 

(2)梁启超则认为是思想方法的问题,中国人只顾眼前利益,而不去创新,所以贫穷、落后(2分);维新派(1分)。

 

(3)略(要言之有理,论据充足。

)(3分)

 

28.

(1)孙中山(1分)。

 

(2)武昌起义(1分);1911年10月10日(1分);材料一对武昌起义持肯定态度,材料二对武昌起义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乱党叛乱(2分);因为这两则材料的作者站的立场不同,材料一的作者是站在革命派一方的,而材料二的作者是站在清政府一方的,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同(1分)。

 

(3)上网、历史书籍(2分)。

 

29.

(1)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

(每问1分,共3分)

 

(2)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分)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1分)

 

30.(每空0.5分,共6分)

 

错误之处

理由

1.京师大学堂

当时未建立

2.江南制造总局

当时未成立

3.湖北织布局

当时未成立

4.北洋舰队

当时未成立

5.华尔

早在1862年被太平军打死

6.太平天国的都城天津

太平天国的都城应在天京

 

31.

(1)洋务运动(1分)

 

(2)“自强”是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求富”是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南洋、北洋和福建”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

(6分)

 

(3)评价:

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分)

 

第三单元基础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C

A

D

A

B

A

B

A

C

D

C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C

C

A

A

D

D

B

A

C

A

 

 

26.连线题

 

 

 

27.

(1)五四运动

 

(2)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3)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

 

28. 

(1)黄埔军校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广州黄埔

 

(2)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3)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9.

(1)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的卖国和军阀混战

 

(2)蒋介石

 

(3)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国民党

 

30.北伐战争 1926年击溃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达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但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31.D

 

32.图四是毛泽东图五是董必武图六是李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3.略

 

第三单元综合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A

D

D

C

B

D

D

D

C

A

D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B

B

B

B

B

C

A

B

C

A

 

 

二、非选择题

 

26.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3)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

 

(4)取得初步的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销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5)略

 

27.

(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工农红军第四军

 

(2)79年

 

28.

(1)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富;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有较好的革命基础

 

(2)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29.

(1)红军长征之初

 

(2)原定去湘西,因为红军在渡湘江的战役中损失很大,敌人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口袋阵,等待红军前去,所以改变原计划。

 

(3)毛泽东,他认为这个地区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后来红军夺取了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

 

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A

D

A

D

D

C

B

C

B

D

B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B

B

C

C

D

B

B

A

D

D

A

B

题号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D

 

 

 

 

 

 

 

 

 

 

二、非选择题

 

31.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2)中国共产党的政权代表农民群众的利益。

 

(3)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军纪严明;中国共产党与群众关系融洽;等等。

 

32.

(1)新文化运动。

原因:

新旧思潮之间的冲突;辛亥革命的教训使陈独秀等人认识到改造国民性的重要。

 

(2)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

 

(3)内涵:

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精神。

 

作用:

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民族复兴。

 

33.

(1)封建专制制度;或者答封建制度下公私不分。

 

(2)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有蓄谋的。

 

(3)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单元基础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C

B

D

D

B

C

B

A

D

D

A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C

D

A

D

D

C

C

D

B

 

 

二、非选择题

 

26.连线题

 

 

 

27.材料分析题

 

(1)“七七”事变

 

(2)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而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守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的唯一通道。

 

(3)二十九军

 

(4)标志着中国全国性的抗战开始了。

 

(5)要求:

语言生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28.材料分析题

 

(1)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人达30万人以上。

 

(2)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制造南京大屠杀;对沦陷区实行残暴统治;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在华实施细菌战等。

 

(3)①查找相关书籍,掌握历史史实:

日军用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对平民和被俘士兵进行血腥屠杀,多达30万人以上。

②用历史照片或历史纪录片等历史资料,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掌握南京大屠杀确凿的证据。

③采访南京大屠杀的当事人或见证人,证明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29.问答题

 

可从战役目标、规模、战绩来综合评价百团大战,它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战绩辉煌,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百团大战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值得肯定。

 

30.问答题

 

同学A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同学B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同学C认为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说法都对,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抗战胜利意义的认识。

将上述的观点综合起来就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B

B

A

C

D

C

B

D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D

B

C

A

B

A

A

B

D

A

 

 

二、非选择题

 

26.归纳列举题

 

(1)台儿庄战役

(2)平型关大捷(3)百团大战

 

27.材料分析

 

(1)九一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3)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4)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我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

 

28.阅读下列材料

 

(1)列出一点史实即可。

①日本在满洲国以建设“王道东土”为名,实际上实行的是残酷的殖民统治,东北人民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②吞并全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卢沟桥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日本找借口不断扩大事端,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③日军在占领南京后的六个星期内,用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对平民和被俘士兵进行血腥屠杀,多达30万人以上。

南京大屠杀的证据确凿,真实性不容否认。

 

(2)企图歪曲、否定侵华战争史实,竭力美化侵略,妄图复活军国主义。

得到的基本认识:

说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有所抬头,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他们总是极力对其侵略的行为进行掩盖、诡辩,伺机而动。

 

(3)日本出现参拜靖国神社、篡改侵华历史、否定大屠杀、修改教科书等一系列的事情,说明日本政府依然缺乏反省战争的诚意。

我国政府对日本政府这一顽固立场,表示坚决抗议。

在表示强烈愤慨的同时,更应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言之有理,观点正确即可)

 

29.问答题

 

应该和平解决:

因为西安事变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动荡,如果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入群雄割据的内战局面,使虎视眈眈的日本有机可乘,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30.问答题

 

“共工”最符合谜面。

理由:

①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②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③国际援助。

④“共工”的含义是共同努力和合作,意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所以选择“共工”最合适。

 

第五单元基础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D

A

A

A

C

A

D

C

B

D

D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B

D

C

A

B

C

C

B

C

C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1)重庆谈判

 

(2)“利用谈判拖一拖”:

内战准备不充分,可以借和谈之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更有文章好做”:

共产党如果不去重庆谈判,蒋介石就可以将内战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欺骗舆论和人民。

 

(3)决定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因为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同时可以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27.阅读下列材料

 

(1)挺进大别山,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

 

(2)“敌人胸膛”指中原地区。

 

(3)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28.阅读下列材料

 

(1)战争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着明显优势,还有垄断着原子弹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帝国主义的支持援助。

 

(2)抗战胜利后人民要求民主和平,然而国民党背信弃义发动内战,逆历史潮流而动,失去人心,也决定了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国民党反动派貌似强大,但只是暂时的现象。

 

(3)国民党反动派在内战中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不断遭受失败,而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不断获取胜利。

 

29.识图题

 

(1)

 

①辽沈战役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2)第一,为了保护古都。

北平是一座文化古城,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

第二,为了避免人民再次经受战火之苦,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D

B

B

D

D

C

A

B

A

D

A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D

B

B

B

C

B

B

B

D

D

 

 

二、非选择题

 

26.连线题

 

 

 

27.阅读下列材料:

 

(1)重庆谈判

 

(2)表面的理由是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和平大计。

真实目的是当时国民党军队大多还在西南,内战准备不充分。

蒋介石要争取时间,借和谈之机部署内战。

 

(3)一种观点是去:

共产党如果不去重庆谈判,蒋介石就可以将内战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欺骗舆论。

另一种观点是不去:

有危险,蒋介石和谈是假,内战是真。

 

去的主张是对的。

可以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并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