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练习卷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762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练习卷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辽宁省大连市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练习卷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辽宁省大连市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练习卷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辽宁省大连市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练习卷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辽宁省大连市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练习卷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练习卷七含答案.docx

《辽宁省大连市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练习卷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练习卷七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市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练习卷七含答案.docx

辽宁省大连市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练习卷七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练习卷(七)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注意:

第1~11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8℃B.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4m

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D.中考体育考试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

2.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

小明发现他乘坐的车还停在站台上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旁边的列车的车尾B.站台C.身后的小红D.旁边列车上的乘客

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种不可见光及两种不可听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C.超声波清洗器在清洗眼镜时发出的“嗞嗞”声属于超声

D.超声波具有能量,可用来焊接塑料制品

4.如图所示为我国民族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

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唢呐声是内部的簧片振动发声的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5.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B.从鱼缸侧面看,发现鱼会变大

C.“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D.漫步在河边,看到岸边垂柳在水中的倒影

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7.小明在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水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结论,则从表中提取的能得出该结论的信息是()

体积V/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m/g

10

20

30

40

50

60

A.水的体积越大,水的质量越大

B.水的体积变化,水的质量也变化

C.水的体积增加量相等,水的质量增加量也相等

D.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

8.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tABVBCD.UAB

9.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

10.-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

则瓶子的容积是()

(ρ水=1.0g/cm3,ρ酒精=0.8g/cm3)

A.400cm3B.250cm3C.350cm3D.200cm3

11.下列图像与描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注意:

第12--14题中,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1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尽可能地使固体内外温度趋于一致,下面的哪些做法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A.烧杯下面垫上石棉网

B.固体研磨成细小颗粒状

C.用酒精灯火焰缓慢加热

D.实验中用搅拌器搅拌固体小颗粒

1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C.经过10s,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D.乙车在0-5s内的速度大于25~30s内的速度

14.冬天,造成室外自来水管冻裂的原因是()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以后,密度变大

B.水管本身温度降低体积收缩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以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D.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管里的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5.生活中两个人交谈时,彼此听到对方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人耳朵的;月球上两个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16.-般来说,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保持在________℃,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选填“水”或“冰”)。

17.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红外线,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

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________。

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8,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_______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井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19.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当按________(选填“质量由小到大”或“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

在调换砝码时发现,如果添加最小砝码偏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偏少,这时应采取________的方法使天平恢复平衡。

20.小明和弟弟去湖边看海鸥,湖面如镜映出海鸥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1.小雯站在竖直平面镜前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戴上了近视眼镜,她戴的眼镜对光起_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如果小雯距离平面镜1.5m,则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m。

22.如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图B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

23.体积为0.5m3的木块,质量为200kg,若把它分为体积之比为3:

1的两块,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

24.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猜想可能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以及液体上方空气流速有关。

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是否有关”,至少进行________次实验;实验中出现如下现象,在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速相同情况下,温度越高的液体,蒸发得越快,由此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及玻璃中的折射光线。

26.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7.(6分)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他想测动车的速度。

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求:

(1)动车速度是多少?

(2)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时间是多少?

 

28.(7分)空心砖在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如图所示是质量为3.6kg的某型号空心砖,空心部分占总体积的40%,求:

(1)砖材料的密度。

(2)生产一块空心砖将比同规格实心砖节约多少千克材料?

 

29.(7分)酱油是家庭必备调味品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某酱油厂10月份一次生产了10m3的酱油。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酱油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求:

酱油与量杯的质量m/g

42

64

86

108

酱油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1)该种酱油的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2)烧杯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10月份一次生产的酱油总质量为多少千克?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0.深秋时,教室的玻璃窗会蒙上一层水雾;深冬气温骤降时,有时玻璃窗上会出现一层白色的冰晶。

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3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上校本课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小明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小刚从近处逐渐后退,刚好看不到硬币时站住,小明向碗里慢慢倒水,当水倒到某一高度时,小刚竟然看到了硬币。

请解释这个现象。

[注:

如果需要,可画光路示意图,以辅助说明]

 

五、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22分)

32.(6分)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天平托盘中分别放入不吸水的纸,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鸡蛋的质量,平衡时砝码规格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鸡蛋的质量是________g。

(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

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把量筒放在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溢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如图丙所示,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______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则鸡蛋的体积为________cm3,被测鸡蛋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4)若小丽用上述方法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再取出溢水杯中的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称出它的质量为m,然后利用ρ=m/v计算出鸡蛋的密度。

用这种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33.(6分)在探究“某固体熔化前和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除了需要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将试管放在装水的烧杯中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搅拌使试管中固体粉末内外的温度始终趋于一致,如何正确使用搅拌器____________。

(4)从开始加热到固体粉末全部熔化,这一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时间/min

O

2

4

6

8

10

12

14

温度/℃

20

30

40

45

50

50

50

50

固体的状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液共存

(5)根据表中的数据和图象可得出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5分)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焦距:

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