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调速的功控原理与内馈调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757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流调速的功控原理与内馈调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交流调速的功控原理与内馈调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交流调速的功控原理与内馈调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交流调速的功控原理与内馈调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交流调速的功控原理与内馈调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流调速的功控原理与内馈调速.docx

《交流调速的功控原理与内馈调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流调速的功控原理与内馈调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流调速的功控原理与内馈调速.docx

交流调速的功控原理与内馈调速

交流调速的功控原理与内馈调速

屈维谦

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近代交流调速步入了以变频调速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其间,由于各种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支持,使变频调速在低压(380V)、中小容量(200KW以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面对高压(6KV-10KV)中大容量领域,由于电力电子器件自身规律的限制,变频调速在技术上遇到了很大困难,无论是“高—低”、“高-低-高”以及“多电平串联”方案,都在实践中暴露出技术复杂、价格昂贵、效率降低、可靠性较差等缺点,从理论上看,高压变频所面临的问题是违反电力电子器件客观规律的结果,因为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力电子器件,其材料、工艺机理都决定了其属性是低压大电流的。

尽管如此,高压变频的势头仍有增无减,除了客观市场需求的拉动以外(诸如高压中大容量的风机泵类节能),主要是“变频调速是唯一的最佳交流调速”理论导向的结果。

变频调速果真是唯一的最佳交流调速吗?

事实并非如此。

例如串级调速不仅具有和变频调速几乎一致的调速机械特性,而且调速效率还略高于后者(参考文献2),当然串级调速存在一些缺点,但较比高压变频存在的问题还是容易解决的。

根据传统电机学理论,交流调速被划分为变频、变极和变转差率三种方案,在缺乏科学分析的条件下,认定变转差率调速是低效率的,而变极调速又属于有级调速,因此惟有变频调速最佳。

例如文献2提出:

“变频调速方法与变转差调速方法有本质不同,从高速到低速都可以保持有限的转差率,因而变频调速具有高效率、宽范围和高精度的调速性能。

可以认为,变频调速是交流电动机的一种比较合理和理想的调速方法。

”这样,就把变频调速和变转差率调速对立起来,并且完全否定了变转差率调速,显然与事实不符。

尽管很多文献试图从转差功率回收角度来解释串级调速,但在调速机理和特性等方面仍未得到科学、深入的解答。

本文为此对交流调速的原理和方案进行了新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功率控制调速原理,建立了调速公式,同时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交流调速——内馈调速,实践证明,以上的理论和技术是符合客观科学规律的,希望引起有关各界的关注。

1.交流调速的功率控制原理——P理论

为了探求异步机调速的实质,以及便于深入分析,应首先建立异步机的物理模型。

根据异步机的能量转换与传输原理,异步机等效于图1的功率圆模型。

图1A鼠笼转子的异步机模型图1B绕线转子的异步机模型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异步机的定子与电源相联,从中吸收电功率P1,同时吸收感性无功功率建立旋转磁场。

旋转磁场的功能是将定子的电磁功率传输给转子,转子则将电磁功率转化为机械功率,因此,旋转磁场等效于联接定转子的功率传输通道,为与电传导方式相区别,称为感应通道。

主磁通是电磁感应中极为重要的参数,可以形象地认为是感应通道畅通与否的标志,为了保证感应通道畅通,应使主磁通为常量,否则将使功率传输的损耗增大,并且影响电机的转矩性能。

定转子之间传输的电功率称为电磁功率,也是转化为机械功率的源泉。

定子的电磁功率为

(1)

即输入功率与损耗功率之差,转子的电磁功率则为

(2)

意为机械功率与转子损耗功率之和。

定、转子的电磁功率相等,只是表达形式不同。

对于鼠笼型异步机,转子是短路封闭的,虽然转子中含有电压和电流,但却不能为外界所控制,因此,鼠笼型异步机转子只有一个机械输出端口。

绕线型异步机的转子则是开启的,受外部控制才能形成电气回路,因此具有机械和电气两个输出端口。

由于只有转子才能将电功率转换为机械功率,因此是调速分析的主要对象。

根据力学原理,异步机的角速度

,(3)

其中:

PM为异步机机械功率;

T为输出转矩。

根据异步机的能量转换与守恒,转子的功率方程为

(4)

其中:

Pem为异步机转子的电磁功率;

为转子的损耗功率。

因此,异步机输出角速度表为

(5)

式中的,(6)

称为理想空载角速度;

,(7)

称为角速度降。

量纲变换后,有

,(8)

式中的,(9)

即为理想空载转速;

,(10)

为转速降。

应该注意,和直流电动机一样,异步机也具有机械运动的理想空载转速,与同步转速相比,两者的定义和属性都不同,前者属于机械运动,后者则是非机械的磁场变化。

异步机转速只与理想空载转速密切相关,而与同步转速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异步机的理想空载转速表达为电磁功率与电磁转矩之比,其含义是:

在假定转子无损耗的理想状态下,异步机的全部电磁功率都转化为机械功率所能获得的转速。

由于这种假设只有在理想空载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故称理想空载转速。

理想空载转速取决于电磁功率,是异步机调速非常重要的参量。

转速降即为转速损失,取决于损耗功率。

按照公式(3),转矩T似乎也应该成为调速的控制参量,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电机稳定运行必须遵循转矩平衡方程式,即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相等

(11)

负载转矩是由机械负载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既不取决于电机性能也不取决于调速与否,电磁转矩只能服从客观存在的负载转矩,不能随意改变,否则,破坏了转矩平衡方程式,电机将无法稳定运行。

那么是否可以先改变电磁转矩,等到转速达到所需要的数值时,再调整电磁转矩,使之与实际的负载转矩平衡?

这在工程上是无法实现的。

设想在电磁转矩改变之后,为了转矩平衡,就要随时测量当前的负载转矩,其复杂性是可想而知的。

更为困难的是要控制电磁转矩立即与当前的负载转矩相等,其快速性、精确性实际上无法实现,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调速是如此控制的。

因此电磁转矩不能成为调速的控制参量(详见论文《交流调速的功率控制原理》)。

由此可见,交流调速的实质在于功率控制,即电磁功率控制和损耗功率控制两种原则。

电磁功率控制改变的是理想空载转速,而损耗功率控制则是增大转速降,前者是高效率节能型调速,后者则是低效率的耗能型调速。

调速性能取决于调速原理,高效率交流调速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电磁功率,至于选择定子控制还是转子控制,仅仅是对象的不同,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以上就是交流调速的功率控制原理,为了便于称谓,简称为P理论。

机械特性是电机调速性能实质的表达,也是评价调速优劣的科学依据。

电磁功率控制改变的是理想空载转速,不增大损耗和转速降,因此调速机械特性为平行曲线;损耗功率控制增大转速降,理想空载转速不变,因此机械特性为汇交曲线。

附图2定性地给出了两种机械特性的曲线。

分析表明,由机械特性判断调速性能的推论也是成立的,即:

凡是机械特性为平行曲线的调速,都是高效率、电磁功率控制的调速;而凡是机械特性为汇交曲线的调速则是低效率、损耗功率控制的调速。

图2a.电磁功率调速特性b.损耗功率调速特性

2.异步机的理想空载转速与调速

功率控制原理虽然定性地说明了交流调速的机理,却不能直接用作定量分析。

理由是功率本身是多元参数的合成,工程应用需要具体的物理量和数学关系。

因此,分析导出异步机调速的数学模型是十分重要的。

鉴于重要性和篇幅,对转速降分析从略,重点分析理想空载转速。

根据电机学原理,异步机转子的电磁功率和电磁转矩方程为

;(12)

(13)

其中,转矩系数。

(14)

根据功率控制原理所得出的公式(6),异步机的理想空载角速度为

,(15)

其中的电势系数:

(16)

换算成每分钟转速,同乘以,有

(17)

其中的转子电势系数(18)

表明异步机的理想空载转速与转子开路电势E2成正比,与主磁通量成反比。

至于电势系数,在电机设计制造时多已确定,不易改变,可以当作常量,改变理想空载转速可以通过

1)恒磁调压方法。

即,使主磁通不变,调节转子电压(电势)。

2)恒压弱磁方法。

即,使转子电压不变,减小主磁通。

公式(15)(17)物理意义鲜明,颇具应用价值,实际上高效率交流调都是依据该式实现的,包括变频调速、串级调速以及将介绍的内馈调速。

3.磁通、转矩与损耗

主磁通是异步机中非常重要的物理量,直接影响异步机的性能指标。

为了提高调速效率和不影响转矩输出能力,调速时应尽量使主磁通为常量,即恒转矩调速。

如果破坏了这一条件,一方面将增大调速损耗,另一方面将减小输出转矩。

由于磁饱和的约束,控制主磁通只能使之减小,因此所实现的是弱磁调速。

弱磁的方法有恒频降压和恒压升频两种,前者的理想空载转速不变,后者的理想空载转速升高,共同的结果是导致同一负载转矩下的转子电流和损耗增大。

设负载转矩不变,根据转矩平衡方程式

及,

主磁通减小将导致定、转子电流增大,绕组的损耗将按电流的平方律剧增,其值为

(19)

(20)

从而导致电机的转速降增大,效率降低,异步机定子调压调速就是实例。

弱磁调速同时导致电磁转矩减小,原因是要保证额定电磁转矩,在主磁通减小时,必须增大电流,然而受导线面积的限制,电流无法增大,否则将产生热损耗和温升,致使电机不能正常运行。

因此,弱磁调速必须减小负载转矩,只能适用于高速轻载的工况。

从转矩输出角度看,调速可划分为恒转矩和恒功率两种类型。

前者是调速时的转矩输出能力不变,后者是调速时功率输出能力不变。

工程上应用最多的是恒转矩调速,也是电机调速性能最理想的方式。

下面根据功率控制原理和公式(15、17)分析交流调速的主要方案和典型方法。

4.转子直接控制的调速

控制理想空载转速的方法之一是通过电传导直接控制转子的合电势,按照附图3

图3转子串联附加电势的等效电路

在转子回路中串联附加电势。

此时转子的合电势为

(21)

其中的Ef为附加电势,当Ef与E2反极性串联时,符号取正,它将使转子的合电势增大,理想空载转速超过同步转速;而当同极性串联时,符号取负,它使转子的合电势减小,理想空载转速低于同步转速。

结合(15)式,此时的理想空载角速度为

(22)

其中为E2单独作用下的理想空载角速度,为Ef产生的附加理想空载角速度,实际理想空载角速度为两者的代数和。

令,(23)

称为电转差率(注意与传统的转差率相区别)。

因此

,(24)

量纲变换后的理想空载转速为

(25)

转子串联附加电势调速的特点是定子的原边电压和频率不变,主磁通自然恒定,因此调速如同直流机一样,只需要控制附加电势单一变量,系统得以简化。

传统的串级调速、双馈调速以及我国首创的内馈调速就是基于上述原理。

5.内馈调速的系统与原理

内馈调速是我国首创的一种新型交流调速方法,其系统如附图4所示

图4内馈调速系统原理

与图5的串级调速相比,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电转差功率不是外馈电网而是回馈电机内部,目的是为了解决串级调速与双馈调速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图5串级调速系统原理

串级调速以及双馈调速等外馈方式都存在电转差功率的无谓循环问题,这是由附加电源外置所决定的。

根据前述的附加电势调速原理,从转子移出并反馈电源的电转差功率是由定子以电能的形式吸收进来的,结果又以同样的形式输出出去,没有产生能量转换,因此是无谓的。

问题是这部分功率要在调速时不断地循环,定子除了供给必须的机械功率之外,还要供给电转差功率。

这样就加重了定子的负担,特别在恒转矩负载时,表现为机械功率随调速而减小,但定子电流和有功功率却不变,电机运行恶化,因此多应用于风机水泵类负载,而很少在恒转矩负载上应用。

此外,外馈系统还要设置变压器,一方面增加了系统成本,还造成损耗和对电源的谐波污染。

●内馈绕组

内馈调速系统突出特征是将附加电源内置在异步机的内部,方法是在定子上与原绕组同槽嵌放一个内馈绕组。

内馈绕组与原绕组只存在电磁感应,没有电传导的联系。

附加电势由内馈绕组受感应而产生,在典型的低同步调速时,电转差功率Pes由转子引出,经控制装置传输给内馈绕组。

此时,内馈绕组工作在发电状态,通过电磁感应抵消定子原边输入的多余电功率。

电机调速时定子功率为

(26)

式中的转子功率

(27)

由于内馈绕组的发电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