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695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docx

《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docx

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

1、化学与STSE、古代化学

1.【2020年全国I卷】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CH2OH能与水互溶

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

2.【2020年全国II卷】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

“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

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3.【2020年全国III卷】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二、有机化学

1.【2020年全国I卷】紫花前胡醇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4H14O4

B.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

C.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D.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

2.【2020年全国II卷】吡啶()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2-乙烯基吡啶(VPy)是合成治疗矽肺病药物的原料,可由如下路线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py只有两种芳香同分异构体

B.Epy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Vpy是乙烯的同系物

D.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3.【2020年全国III卷】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含21个碳原子

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三、化学实验

1.【2020年全国I卷】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气体(杂质)

方法

A

SO2(H2S)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Cl2(HCl)

通过饱和的食盐水

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

NO(N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A.AB.BC.CD.D

2.【2020年全国II卷】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A.KCl、NaClB.KCl、MgSO4C.KCl、CaCO3D.MgSO4、NaCl

 

3.【2020年全国III卷】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气体

溶液

A.

H2S

稀盐酸

B.

HCl

稀氨水

C.

NO

稀H2SO4

D.

CO2

饱和NaHCO3溶液

 

4、电化学

1.【2020年全国I卷】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2水介质电池。

电池示意图如图,

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B.放电时,1molCO2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

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浓度升高

2.【2020年全国II卷】电致变色器件可智能调控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实现节能。

下图是某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

当通电时,Ag+注入到无色WO3薄膜中,生成AgxWO3,器件呈现蓝色,对于该变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g为阳极B.Ag+由银电极向变色层迁移

C.W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总反应为:

WO3+xAg=AgxWO3

3.【2020年全国III卷】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VB2电极发生反应:

该电池工作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载通过0.04mol电子时,有0.224L(标准状况)O2参与反应

B.正极区溶液的pH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升高

C.电池总反应为

D.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2电极、KOH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

五、元素周期律

1.【2020年全国I卷】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α粒子(即氦核)轰击金属原子,得到核素,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

+→+。

其中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B.X、Y均可形成三氯化物

C.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D.Y仅有一种含氧酸

2.【2020年全国II卷】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

B.Z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

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X的氟化物XF3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3.【2020年全国III卷】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

W>X>Y>ZB.原子半径:

Z>Y>X>W

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

 

六、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2020年全国I卷】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

度的二元酸H2A溶液。

溶液中,pH、分布系数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比如A2−的分布系数: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曲线②代表

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mol·L−1

C.HA−的电离常数Ka=1.0×10−2

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

2.【2020年全国II卷】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海水酸化能引起浓度增大、浓度减小

B.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

C.CO2能引起海水酸化,共原理为H++

D.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

七、反应历程

1.【2020年全国I卷】铑的配合物离子[Rh(CO)2I2]-可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H3COI是反应中间体B.甲醇羰基化反应为CH3OH+CO=CH3CO2H

C.反应过程中Rh成键数目保持不变D.存在反应CH3OH+HI=CH3I+H2O

2.【2020年全国II卷】据文献报道:

Fe(CO)5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OH-参与了该催化循环B.该反应可产生清洁燃料H2

C.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CO2D.该催化循环中Fe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八、阿伏伽德罗常数

1.【2020年全国III卷】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A个中子

B.1mol重水比1mol水多NA个质子

C.12g石墨烯和12g金刚石均含有NA个碳原子

D.1L1mol·L−1NaCl溶液有28NA个电子

九、离子方程式

1.【2020年全国III卷】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

3+Cl2+H2O=2+2+

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

Ca2++H2O+CO2=CaCO3↓+2H+

C.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

2Fe3++H2O2=O2↑+2H++2Fe2+

D.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OH-=NH3·H2O

 

工艺流程

1.【2020年全国I卷】钒具有广泛用途。

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2、Fe3O4。

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NH4VO3。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Fe3+

Fe2+

Al3+

Mn2+

开始沉淀pH

1.9

7.0

3.0

8.1

完全沉淀pH

3.2

9.0

4.7

10.1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氧化”需要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酸浸氧化”中,VO+和VO2+被氧化成,同时还有___________离子被氧化。

写出VO+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中和沉淀”中,钒水解并沉淀为,随滤液②可除去金属离子K+、Mg2+、Na+、

___________,以及部分的___________。

(4)“沉淀转溶”中,转化为钒酸盐溶解。

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5)“调pH”中有沉淀生产,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沉钒”中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4Cl,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2020年全国III卷】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

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Ni2+

Al3+

Fe3+

Fe2+

开始沉淀时(c=0.01mol·L−1)的pH

沉淀完全时(c=1.0×10−5mol·L−1)的pH

7.2

8.7

3.7

4.7

2.2

3.2

7.5

9.0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

为回收金属,用稀硫酸将“滤液①”调为中性,生成沉淀。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转化”中可替代H2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即,“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Ni(OH)2的Ksp=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1.0mol·L−1,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

(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将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大题

1.【2020年全国I卷】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由FeSO4·7H2O固体配制0.10mol·L−1F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