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6736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

1.1.2建设性质

扩建

1.1.3项目法人单位、法人代表及所有制形式

法人单位:

某某(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所有制形式:

私营(有限)

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

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

建设规模:

年产有机抹茶产品400吨

建设期限:

××年12月—××年12月

建设内容:

发展有机抹茶原料基地10000亩;新增抹茶加工生产线2条,其中抹茶初制加工生产线1条、精制生产线1条。

1.1.5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申报单位:

某某省农业综合开发局

负责人:

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投资规模:

1189万元

资金构成:

建设投资789万元,流动资金400万元。

1.1.7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544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43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15万元。

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经济技术指标

单位

数据

备注

1

总投资

万元

1189

1.1

建设投资

万元

789

1.2

流动资金

万元

400.00

2

项目资金来源

万元

1189

2.1

项目单位资本金

万元

544

为财政投资的84.34%

2.2

申请财政资金

万元

645.00

3

财务指标

3.1

达产年产量

400.00

3.2

年销售收入(含税价)

万元

2800.00

达产年数

3.3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166.60

生产期平均数

3.4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2005.36

生产期平均数

3.5

年利润总额

万元

398.96

生产期平均数

3.6

年所得税

万元

131.66

生产期平均数

3.7

年税后利润

万元

267.30

生产期平均数

3.8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34.56

3.9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26.53

3.10

税前财务净现值

万元

1520.54

3.11

税后财务净现值

万元

821.44

3.12

税前投资回收期

4.59

3.13

税后投资回收期

5.71

3.14

全投资利润率

%

33.55

3.15

全投资利税率

%

47.57

4

生产能力盈亏平衡点

%

44.49

6

财政资金还款期限

第4-5年

含建设期在内

1.1.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辐射某某县三个乡镇,基地建设规模为10000亩,带动农户5000户。

实施后,可使项目区涉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68元。

项目新增就业人数140人。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有关事宜的通知》(国农办[]号);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龙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2002]175号);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02]13号);

4.《关于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指导意见》(国农办[2001]95号);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

7.《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03年(2003)3号〕;

8.《“三农”问题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03年1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9.《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

10.《某某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决定》;

11.《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某某省人民政府);

12.《某某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某某省发改委);

13.《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某某省人民政府);

14.《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某某省农委);

15.某某省"861"行动计划(某某省人民政府);

16.《某某地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

17.《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

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3.1综合评价

项目必要性及意义分析:

某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县和某某地区的产茶大县之一,现有茶园61665亩,茶叶收入是某某县贫困山区广大农民的最大收入来源。

其茶叶的生产现状是:

产量很低,平均亩产不到23公斤;茶叶生产、加工分散,无统一标准,制作粗糙,加工质量不高,缺乏特色;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茶叶卖不上价,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至今不足500元。

某某县又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试点地区和特色农业示范县,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良,非常适合茶叶种植,有利于形成天然的品质优势。

因此,如能充分利用突出的资源优势,实施茶叶产业化经营,调整茶叶种植结构和茶类结构,推广生态化、标准化,发展特色化,实行茶叶的综合开发利用,用现代科技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将有助于某某县实现脱贫脱困、富民强县的重大经济发展目标。

技术先进性评价:

2003年某某集团与安农大合作,成功开发出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并把这项技术运用在抹茶的生产加工上。

茶叶深加工产品某某牌有机抹茶属于超微茶粉,但超微茶粉并不同等于抹茶。

目前为止,国内所生产的超微茶粉是以普通茶园茶树鲜叶为原料,或直接以干茶为原料加工而成,而某某抹茶生产采用日本技术,利用基地优势,建立抹茶园,对原料鲜叶进行弱光条件处理,使组织嫩化,植物纤维大量减少,叶绿素增加,能在加工中大大缩小茶粉粒径(细度可达到500目以上),增强茶粉的水溶性,减少固体物沉淀,因而更符合消费标准。

本项目引进浙江省富阳茶叶机械总厂新研发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蒸青绿茶机械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同时成功地在超微茶粉加工中引入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使超微茶粉色、香、味品质大大提高,各方面均明显优于现有国内采用气流粉碎方法批量生产的绿茶超微产品,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由于本产品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开发,符合“天然、健康,优质、保健”的消费观念,讲究科技含量,注重质量,坚持特色,投产以来表现了很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2008年元月,某某牌有机抹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2004年以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经营,使抹茶生产、加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已建成原料生产基地1000亩,初、精制加工生产线各1条,具备了年产200吨某某牌抹茶的生产能力,2004年生产抹茶40多吨,带动农户430多户。

建设方案评价:

项目按照年产400吨某某牌有机抹茶的原料供应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发展优质抹茶原料生产基地10000亩(其中新增9000亩),进行厂房及生产线的配套建设,形成2条抹茶加工生产线(其中新增抹茶初制加工生产线1条、精制生产线1条)。

项目总投资为1189万元(其中企业自筹544万元,申请财政投资645万元,自筹资金为财政投资的84.34%),建设期为2年,投资回收期为5-6年,投入产出比为1∶2.35。

所选建设地点充分利用了资源优势,符合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的区域布局。

投资方案合理。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属于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的实施中,通过治理措施,就能控制废水、废气、粉尘、噪声等不利环境影响。

由于基地建设是对现有茶园进行低改利用,因此基本不改变地形、地貌、水文、植被、野生珍稀动植物等生态环境,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

环保部门已同意该项目的建设。

经济合理性评价:

项目单位信誉和经济效益良好,被授予为AA+信用等级和某某省优秀民营企业。

单位财务状况表明,项目自筹资金有保障,同时有某某投资有限公司对财政有偿资金承诺担保,因此可确保财政有偿资金的安全。

财务可行性分析显示,项目的主要财务指标均优于行业基准(平均)水平,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强。

项目对农户所形成的的辐射带动能力是显著和持续的。

项目经济合理。

1.3.2论证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政策和关于农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采用技术先进适用,资金来源有保障,投资方案合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因此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议早日实施,以便发挥效益。

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部分农民对茶叶生产新技术持怀疑观望态度,部分农民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满足于维持现状。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企业的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与农户建立合作互惠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得到解决。

2、由于农民工不断外流,造成农村劳动力相对不足,因此项目基地建设的茶园技术改造工程采取合同制办法实施,并积极推广机耕、机剪和机采技术。

3、项目需要县农委以及政府各级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协助,有助于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4、项目资金管理应根据规定,实行“三专两定”,即“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期自查、定期审核”的制度,配套资金必须坚持足额到位。

 

第2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

我国农业始终是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支持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鼓励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并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在农业领域,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与产品有:

绿色生态产业及其产品,果、茶、桑等多年生经济作物良种繁育及优质产品开发,农、渔、畜、糖蔗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优质、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及养殖,先进农业技术开发及推广,重大病虫害防治,动植物优良品种繁育,农作物、家畜遗传基因工程及基因库建设,土壤肥力培育技术开发,农业克隆技术开发,节水农业建设,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等。

我省、市有关茶业的产业政策鼓励引导茶叶产业化和茶业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支持茶叶良种推广、低产茶园更新改造、良种化茶园建设、茶叶基地建设、重点茶厂的技改和科技成果转化、名优茶和创汇产品的生产、茶叶新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茶叶先进技术的推广示范等,优先发展无公害茶、绿色茶和有机茶,大力扶持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外向型、牵动力强的省级龙头企业。

根据200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要求: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指出: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有力推动我国农产品优质化、农业布局区域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进程,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在现阶段对解决农产品卖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和政府都是十分关心“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将“三农”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党中央多年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

2003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00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要求: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为推动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健康发展,省农委等有关部门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

2006年,某某县委、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

《决定》指出:

目前我县传统农业优势已经弱化,农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脆弱,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性矛盾已成为我县农业发展或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

全县应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要立足我县生态资源优势,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全省特色农业示范县、全省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决定》制定的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

“十五”期间,主攻“茶、竹、药、菜”,将畜牧业调大,加工业调强,农产品流通调活。

决定要求:

因地制宜,集约经营,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

南部、东部深山区、高山区在种植业上,重点发展有机茶基地、竹笋两用林基地、地产中药材基地。

《决定》将扶优扶强,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之一。

通过政策倾斜,重点扶持某某集团、某某药业、外贸冷冻厂等现有龙头企业。

本项目是与农村、农业、农民密切相关的,实施本项目对于带动皖南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民增收、扩大就业、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出口创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2行业与地方发展规划

1.2.1某某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某某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作出了建设“生态安徽”的重要战略决策,制定了《某某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03年—2020年)。

《纲要》强调要把本届政府任期作为生态省建设的起步阶段,开好头、起好步,努力实现八大目标:

即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9.5%左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立省和生态富民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建设有新的进展;城乡生态家园建设有新的变化;生态省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省建设十个方面(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水系工程、能源和环境治理工程、生态家园工程、生态文化工程和生态能力保障工程等)的重大工程项目有阶段性成果。

《纲要》确定的某某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到2020年,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资源合理利用率显著提高,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使全省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省份。

建设生态省是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某某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纲要》明确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为: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生态旅游经济。

保护世界遗产,将黄山市建设成为著名的生态旅游城市,“两山一湖”建设成为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和会议中心。

改善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食品,建设一批林、茶、果生产基地。

《纲要》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重点生态工业园区项目、重要绿色工业产品开发项目、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开发项目、生态农业和精准农业示范区项目、农药和化肥减量及配方使用技术推广项目等列为生态省建设优先发展重大项目。

在生态省建设起步阶段(2003年—2007年),工作重点之一是:

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发展优质农产品及深加工。

突出发展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基地。

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重点发展以高山茶叶、木耳、香菇、蕨菜等土特产为主的有机和绿色土特产品以及绿色健康产品。

到2007年,全省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50-60%,使某某成为国内重要的生态农业基地。

1.2.2某某省"861"行动计划

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提出了"861"行动计划,即扎实推进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建设,确保到2007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

这既是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未来几年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八大产业基地为:

(1)加工制造业基地。

主要发展汽车产业、机械装备产业和家电产业。

(2)原材料产业基地。

主要发展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3)化工产业基地。

主要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橡塑制品。

(4)能源产业基地。

主要发展煤炭、电力、煤炭液化和煤层气。

(5)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6)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

主要发展农产品生产,粮油、水果、茶叶加工,畜牧深加工,纺织和造纸。

(7)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8)重要的文化产业大省。

六大基础工程为:

(1)防洪保安工程。

(2)通达工程。

(3)信息工程。

(4)生态工程。

(5)信用工程。

(6)人才工程。

"1"是指到200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20亿元,人均达到1000美元以上。

简称为"861"行动计划。

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的基本建设任务为:

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

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测体系、认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实施食品放心工程。

力争到2007年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600万吨,肉类总产达到430万吨,水产品总产达到200万吨,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60%,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生态工程的基本建设任务为:

全面启动"生态安徽"建设。

一是以防治生态环境恶化为重点,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保护和整治。

继续加大对淮河、巢湖、长江流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二是着力培育生态经济增长点,构建生态经济支撑产业,推进生态农业(绿色和安全农业)基地建设。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循环经济框架。

培育和壮大以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模式的生态效益型工业,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

四是初步形成生态经济的服务网络。

建立生态省建设科技支持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业认证体系、监测体系、预警体系、技术推广体系。

五是重点扶持现有绿色产业、生态示范区,扩大示范效应。

本项目属《某某集团万吨生态茶深加工产业化工程》的组成部分。

某某集团万吨生态茶深加工产业化工程,得到了某某省发改委和当地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有关银行的支持,被列入某某省“861”行动计划项目。

1.2.3市、县建设规划

生态特色农业是我国政府大力推行实施的现代农业,是当今农业的发展主流之一。

我县所在市——某某市为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某某县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的试点县及国家扶贫开发县。

某某市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及本地区的特点与实情,将我市经济定位在生态特色经济,加以规划与发展。

某某县也根据《某某地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和《某某地区生态农业规划纲要》制定出《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

1.2.4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

我省是产茶大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茶叶是传统经济作物和重要出口农产品,为我省山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发展茶叶经济对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从整体来看,我省茶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问题有:

茶园老化,品种混杂,单产低效益差;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厂房、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卫生状况差;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产品优势不足,出口品种单一,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比重小;茶叶产业化程度低等等。

为推动我省茶叶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省农委等有关部门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

规划是以本省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五家茶叶产销龙头企业,某某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被列为五家企业中的两大重点龙头之一。

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通过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逐步形成茶叶生产的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特色化和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力争使我省良种茶园和无公害茶园面积、茶叶单产、内外贸增长比例及产业化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通过五年努力,到2007年末,发展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120万亩,年产无公害茶叶达到2万吨,带动农户超过35万户,茶农来自茶叶的收入由年均950元增加到1250元。

以重点产茶区为重点,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建成一批规范化的无公害茶、绿色茶叶和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

有机茶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达到5万亩和2000吨,培育2-5个年产值(销售额)超过2亿元的茶叶龙头企业。

通过宣传、培训、生产示范等手段,使全省茶叶实现标准化生产,内销茶的农残及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外销茶达到进口国检验标准。

某某茶业集团依据《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某某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某某省"861"行动计划》、《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某某县委某某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和《某某县发展茶业生产实施意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公司抹茶不断增长的需求,按照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的目标,本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带动数量的意愿,通过反复分析论证和规划,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计划和建议。

2.2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该项目区包括某某县龙湾、襄垣以及牌楼三个乡镇,位于某某县中部,北与某某市区相连,总面积311.8平方公里,共有31个行政村。

项目区共有茶园面积12914亩,茶资源十分丰富。

目前三乡镇农户总户数为6504户,从事农业人口数2262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372元。

某某集团总部位于某某县城。

(1)龙湾乡:

该乡位于某某省某某县城北部10公里处,辖9个村42个村民组,总人口5860人,国土面积97平方公里。

龙湾山青水秀,环境优美。

有仙人尖、天屏山、横山、赤水等海拔千米的山峰怀抱,素有"诗之河"美誉的秋浦河纵贯全境。

境内盛产茶叶、粮油、豆类、蔬菜、药材、瓜果、林竹、矿产等,一批高标准的优质经果林、竹笋两用林、高山名优茶、各类苗木繁育、大棚蔬菜、高山野菜等绿色保健食品基地建设正蓬勃兴起。

该乡现有茶园面积3389亩,其茶叶生产、加工以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为主,曾经有过三家村办茶厂因经营不善而关闭,现有较大规模的茶厂为某某集团新建的龙湾凤凰滩茶厂,不上规模的茶叶个体加工户有4家。

目前为止,某某集团在龙湾乡发展有机抹茶基地1000亩。

(2)襄垣镇:

该镇属皖南丘陵地区,距某某县城西2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总人口10363人。

其中新中村和红桃村是全国绿化“千佳村”。

境内现有茶园面积6861亩,其茶叶生产、加工同样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