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志愿服务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5150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残志愿服务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助残志愿服务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助残志愿服务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助残志愿服务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助残志愿服务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助残志愿服务大纲.docx

《助残志愿服务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残志愿服务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助残志愿服务大纲.docx

助残志愿服务大纲

XXXXXXX学院

助残专项志愿活动

XXXXXXXX志愿者工作站

201X年XX月XX日

助残志愿服务

课程目标

培训志愿者为残障人士开展康复训练、生活照顾、情绪疏导、爱心陪伴、心理辅导、能力拓展等志愿服务的技能。

课程内容

1、基本概念

1.残障人概念

残障人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2.残障人观(国际社会残障人观的演变、我国残障人观的演变、新残障人观等)

残障人观

“残疾人观”是指人们对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总看法和基本观点。

如何认识和对待残疾人与残疾人的问题,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国际社会残障人观的演变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残疾人观。

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释残疾发生的原因,生存能力低下的人类,沿袭生物界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残疾个体在残酷的生存斗争中处于劣势而被淘汰。

在欧洲奴隶社会,残疾人被视为“魔鬼的化身”,从肉体上被消灭,生存权遭到剥夺。

之后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封建社会,处于社会底层的残疾人备受愚弄和歧视。

自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人文主义思想家为了反对剥夺人权的封建僧侣制度,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天赋人权”观念,残疾人的人权才开始得到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残疾人的人权保障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

以“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与此相应,看待残疾和残疾人的理论模式,也从原来的“医疗模式”理论转向“社会模式”理论。

医疗模式理论认为:

残疾人是一个被动的、病态的、不能独立的、需要医疗和救济的群体。

依据这种模式,社会活动被分为“正常人”的社会活动和残疾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由“正常人”的社会活动创造的;残疾人是“非正常人”,是社会的包袱和麻烦,只能消耗而不能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

因此,社会的教育、就业、文化、交通等领域的设施、服务都是为“正常人”而设计的,残疾人不能也不需要参加到这些领域当中来。

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予其特殊的服务、帮助、救济和施舍。

社会模式理论将残疾定义为:

社会对于有缺陷人群施加的障碍和限制,包括偏见、排斥、缺乏计划性、缺乏足够的通道和防护措施。

这种社会模式理论认为,“行动的限制不是因为身体缺陷,而是社会组织的结果。

”残疾的原因是社会未能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及未能提供残障人士所需要的社会环境。

社会模式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发现、揭示和研究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给残疾人所造成的各种限制和障碍,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消除这些限制和障碍,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

在这个阶段,社会不仅接纳了残疾人,而且认为残疾人也可以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残疾人应当不被歧视地参与社会生活,社会也应当赋予残疾人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残疾人观念的发展,经历了由恐惧、灭绝→歧视、隔离→融合、共存,由只关注社会的主流群体→关注社会的全部群体这样一个演变轨迹。

我国残障人观的演变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美德。

《周礼》中有“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的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孟子提出“仁爱”,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观点。

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残疾人观的宝贵思想财富。

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残疾仍被看成是“天意”,是“前世作孽”的“因果报应”,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

在这种观念统治下,广大残疾人备受压迫和歧视,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

尽管历朝、历代都曾有过某些救助残疾人的善举,但这并非是社会的主流。

新中国建立,苦难深重的残疾人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开始走向新生活。

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开始得到承认和尊重。

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残疾人主要被视为同情和照顾的对象,平等参与社会的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残疾人事业乘势而起,迅速发展,人道主义思想在新的更高层面上被重新认识,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新残障人观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

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历史和现实表明,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关系到充分实现公民权利和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由于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使残疾人处于某种不利的地位,正常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需要消除外界障碍,给予特别扶助。

帮助他人,特别是帮助残疾人,是对自我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

我们要大力提倡和推动助残活动,发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人道主义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人权保障是国家的责任。

对残疾人这个困难群体给予帮助,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共产党人以人类解放为最高宗旨,社会主义的中国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幸福为建设的根本目的,更应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保护他们不受侵害。

同时对这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给予特殊的扶助,通过发展残疾人事业,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使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的成果。

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需要社会的帮助,也取决于自身的奋斗;残疾人要自强不息,履行应尽义务。

3.无障碍概念(人文环境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和沟通无障碍等)

人文环境无障碍

无障碍的人文环境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没有人为障碍的社会文化环境,那种环境远离偏见,远离歧视,没有畸形病态的处世观念。

视各类残疾人为“人”里成员,体现较高的“以人为本、扬长避短”的思想。

物质环境无障碍

无障碍环境”就是要使残疾人在任何环境里进行任何活动都没有障碍。

实际上,完全无障碍环境只是理想环境,许多社会环境的障碍对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出国时通到了语言障碍,健全人的听不懂和说不出与聋哑人的

听不见和说不了,效果是一样的,都属于“听觉言语障碍者”的群体:

又如,在黑暗的环境里,健全人和盲人一样伸手不见五指,但猫和老鼠等动物却行动自如,所以不能脱离环境来看健全人,残族人和障碍,可见,要实现无障碍环境,就是要克服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态度环境里对残疾人存在的所有障碍,任重而道远。

信息和沟通无障碍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的、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

信息无障碍包括两个主要范畴:

一个是电子和信息技术无障碍;另一个是网络无障碍。

网站无障碍建设属于网络无障碍问题范畴。

2、服务概况

1.我国残障人工作形式

目前,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还处于由“准专业和经验化”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在中国康复中心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部,在上海和广东等社会工作的“先发”省(市)有一些残疾人社会工作之外,大部分残疾人服务中还基本上没有导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与残疾人群体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需要相比,无论专业服务机构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数量都是严重不足。

第一,我国残疾人人口基数大且种类繁多,对专业化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旺盛。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的6.21%。

残疾人种类的多样化,对残疾人服务“精细化”提出更高要求。

第二,残疾人服务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迫切要提升基层社区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农村残疾人和城市残疾人在获得社会支持及各种生活、医疗条件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例如,从特殊学校(班)的情况来分析,城市社区残疾人距离特殊学校(班)的平均距离是4.28公里,而农村社区的残疾人距离特殊学校(班)的平均距离为4.93公里,再加上农村道路和交通水平相对较低,这说明农村社区残疾儿童青少年获得平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比城市社区的儿童青少年要低。

改变这种城乡不平衡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通过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机制创新,整合社区不同的“资产”来达成最具“适切性”的社区服务,使得残疾人的服务不仅注重“量”的区分,更加重视“质”的均等性。

第三,残疾人的服务需要和实际服务供给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要提升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

在残疾人需求服务的四大内容中,排第一位的是医疗服务的需求,高达72.78%,但是实际满足的却只占到35.61%;排第二位的是救助和扶持需要,有67.68%,但实际满足的只占12.53%;排第三位的是康复训练的需求,占27.69%,但实际满足的只占8.45%;排第四位的是辅助器具需要,占38.56%,但实际满足的只有7.31%。

①很明显,残疾人的服务需要还远远没有达到有效供给性满足,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元资源是关键,这就要加大对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第四,我国残疾人事业迅猛发展,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007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指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要“构建一支庞大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2011年18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社会工作人才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社会工作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上海、广东等地的“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创新,成功地解决了残疾社会工作发展的两个“瓶颈”-----服务组织的发育和人才队伍的培育。

推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组织行动上都达成了高度一致,不仅提供了政策制度上的保障而且还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保障。

2.残障人服务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1、服务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自理能力较差的受助者,志稳者在服务前要做好心理准备,不爱对其产生偏见。

2、有些智障儿童可能比较唠叨,同一个问题会质反复的问,或是刨根问底的追问志愿者的家庭情况以及个人情况,这时,志些者就善于巧妙的转移话题,但是不要直接的拒绝。

3、对肢体障碍、视障、听障、智力障碍及精神障碍五类人士的不同服务技能的学习。

3.助残服务基本原则

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服从领导,不准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向被服务对象收取钱物,不得擅自单独行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尽忠职责;

3、发括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文明服务,切实维护好社区志愿者的社会形象,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

4、积极参与增训及服务工作,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特点(包括:

身体状况、脾气、生活习惯、家庭成员,邻里关系);

5、不怕脏、更不能有嫌弃残疾人的心理,能够接受残疾人的生活习惯。

服务中热情大方,有爱心,责任心和恒心,特别要善于耐心倾听;

6、认其履行服务承诺,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履行的承诺,应向服务对象做好解释工作;

7、对服务对象不歧视,尊重他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随意拍照,不得外泄服务对象资料;

8、参加服务时必须佩戴志愿者胸牌,个人仪表要端正,真诚文明服务,不嫌脏累,不图私利,不能滥用与服务对象,服务机构的关系以获取私利。

4.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根据实践情况来看,残疾人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助残志愿服务。

志愿者不仅要为残疾人个体提供帮助,更要关注能否为残疾人创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

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是志愿服务项目要有专业的操作方式,如首先要考虑到残疾人的根本需求是融入社会,再由志愿团队设计助残项目,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运作,促使助残志愿服务取得更好的效果。

3、服务内容

1.帮助残障人建立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系统不仅具有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缓冲压力、解决压力这些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作用,对整个社会来说,还有利于减少心理疾病导致的犯罪,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朋友多了路好走”借用到此,也就是为了说明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具有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两大基本功能。

有一种关于社会支持系统的缓冲器理论认为社会支持能在应激条件下与身心健康发生联系,它缓解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

学者们认为社会支持可以为个体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降低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减轻压力。

所以医生应帮助残疾人充分认识自己内在或外在的支持资源,鼓励其利用各种社会支持资源解决自身问题。

这些资源包括自己的优势长处及潜在的解决问题能力等内在资源,以及家人、朋友、同事、邻居、慈善机构、康复机构等外在资源,通过对这些社会支持系统的充分利用,以达到减轻压力,维护身心健康的目的。

2.肢体残障人士志愿服务(康复训练、出行协助、能力拓展等)

在不同的场合,对肢体残疾人的服务有不同的方式,下面着重为大家介绍推轮椅的一些基本技巧。

 

a平稳推车。

当肢体残疾人稳坐车中需要前行时,志愿者应匀速行进,不能急停急起,要使乘车人感觉到舒适和安全。

当需要停车时,首先放慢速度,用语言告知乘车人后再渐渐停止前进,切忌后拉急停。

 

b行进中转弯。

行进中要按中国的习惯靠右行进,当接近人群或需要转弯时,应给予提示并减速。

左转时,左手轻拉住车把手,右手慢推通过弧线调整方向,然后继续前进;右转时方向相反。

不要原地两手前后扭动。

 

c上坡、下坡和通过道路障碍。

上坡时要慢用力,两臂保持屈位,身体微向前倾,避免滑倒和蹬空,不要突然加速发力,要始终保持身体与车把手的正常姿态与车同进。

下坡时身体略向后仰,双手控制车的前冲速度,保持平稳行进。

当遇有较大的坡度时(一般超过15度),特别是对重度残疾人,应采用倒车下坡的方式,缓慢倒退滑行,一定要控制车速,保证残疾人的安全。

过一些小的障碍物时,应首先提示乘车人,切忌用力向前冲推。

d乘电梯。

乘坐电梯时要倒着进入电梯厢,正着推出;进出要慢,以便让残疾人看清自己要到达的楼层,并按下电梯指示钮。

当两辆车同乘电梯时,同样注意先后顺序,先下的后上;乘自动电梯时,注意防止电梯门夹车。

3.功能障碍人士志愿服务(听障人士志愿服务、视障人士志愿服务等)

为视力残疾人服务

志愿者为视力残疾人提供的服务,有引路、入座、进出、上下楼梯和电动扶梯、使用洗手间、观看比赛、游览、住宿、购物、银行业务办理等诸多方面。

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方式。

志愿者带领视力残疾人行走时,应先征得本人的同意。

然后,与视力残疾人并排而立,视力残疾人轻轻抓握志愿者的肘关节,站在志愿者的侧后方;当志愿者迈步时,视力残疾人可根据抓握手臂的感觉跟随行进。

一般建议志愿者站在左边,视力残疾人站在右边。

因为我国的交通规则是右行原则,视力残疾人应走在安全的一方。

当通过狭窄通道时,为了安全,志愿者把视力残疾人引导到自己的身后行走。

志愿者引导视力残疾人入座时,要将视力残疾人带到椅子的后边,把视力残疾人的一只手放在椅背上,另一只手放在桌边;让视力残疾人自己调整桌椅间距离,并确定椅面上没有杂物,自行坐下。

志愿者引导视力残疾人进出门时,应根据门轴的位置,语言提示视力残疾人调整两人的位置,使视力残疾人站在门轴一边;由视力残疾人把门打开;进入后,再由视力残疾人把门轻轻关上。

当走到楼梯口处时,志愿者稍作停顿,语言提示要上(下)楼梯了。

视力残疾人上前半步,与志愿者并排面向楼梯站立。

上楼梯时,志愿者先一步上楼梯,视力残疾人晚一级上楼梯。

下楼梯时,志愿者先一步下楼梯,视力残疾人晚一级下楼梯。

同时让视力残疾人行走在靠扶手或墙体一侧,以方便抓扶。

当视力残疾人上(下)完最后一级台阶站稳后,志愿者再带领其行进。

帮助视力残疾人乘坐扶梯时,如果视力残疾人从未使用过扶梯,应当建议其使用直升梯,尽量避免发生危险。

志愿者引导视力残疾人到商场购物时,要根据本人的要求主动介绍商品信息,如价格、产地、材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等。

要让视力残疾人本人亲手摸到所购物品,付款时可视情况告知钱币的组成。

购物结束时,可征得视力残疾人的同意,帮助提拿部分物品。

志愿者帮助视力残疾人到银行办理存取款、兑换货币等业务时,要根据本人意愿,确保不涉及个人私密信息的同时提供相关的帮助。

志愿者可扶着视力残疾人的手找到签字或按手印的位置。

为听力残疾人服务

a与听力残疾人的交流方式一般有三种:

一是手语,如果志愿者懂手语,则可用手语进行交流,但一定要注意手语的准确性和表情的配合,比如“等一等”和“活该”的手语十分相似,打得不准确就容易造成误解。

这两个词的手语所配合的表情是大不一样的,要表达“等一等”时一般要面带微笑,而表达“活该”一词,肯定是生气、愤怒的表情。

二是笔谈,不懂手语的,可进行笔谈。

三是短信交流,在当今信息时代,与听力残疾人交流,也可使用手机短信进行交流。

b引导服务。

听力残疾人由于听不到,大部分还说不出来,在与外界沟通时存在很大的障碍,因此,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听力残疾人出入公共场所,如酒店,应先出示酒店的情况介绍说明,或由手语翻译向听力残疾人介绍入住酒店的基本要求(或提醒他们随身携带酒店的名片,以备不时之需),做到信息沟通无障碍。

c参加社交活动。

与听力残疾人参加社交活动时,要以诚恳、信任、友好的心态和表情面对,消除他们自卑、戒备的心理,对于他们特殊的困难要给予及时的帮助。

4.智力障碍人士志愿服务(陪同、游戏、能力训练等)

为智力残疾人提供的志愿帮扶方法也有很多,比如陪同智力残疾人外出购物时,根据智力残疾人的要求介绍商品信息。

付款时,要详细告知需付款项、所收款额;若有找零,告知找零数目。

无法独立购物的智力残疾人,志愿者需全程提供帮助。

又比如,部分智力残疾人可能会对陌生环境感到恐惧、不适,志愿者要对他(她)详细介绍环境信息,让他(她)熟悉并适应新环境。

还比如,当智力残疾人遇到需要填表与签字的时候,志愿者应向智力残疾人说明填表事由;然后逐项问答,并询问可否自行填写;若无法自行填写,应帮助其填写;可自行填写的,最好也能帮助核对,以免遗漏和缺失。

帮助智力残疾人签字时,志愿者要指示签字的位置,由智力残疾人自己完成签字;若其不能签字,也可由其监护人代签,或者采取盖章或按手印的方式。

5.帮助残障人家庭志愿服务(压力疏导、生活改善等)

残疾人一般会遇到的情况:

一是文化程度低,自卑心理强,发展生产的意识淡薄,自我发展难;二是缺知识、少技能、就业难;三是吃救济、靠供养,生活质量保障难;四是缺医少药、无钱治疗、补偿身体功能康复难。

所以我们首先可以与政府进行协商为他们争取补助,对于那些可以工作的残疾人努力为他们争取就业机会;二是助学送温暖活动,对残疾人家庭子女送上学习用品,勉励他们努力学习,并让他们对家长带上我们最真挚的问候;三是宣传关爱活动,利用黑板报、网络宣传让社会人士给予更多帮助。

6.残障人心理辅导服务

让残疾人充分运用其可以运用的资源和能力

工作员尽量从残疾人及其周围环境中去了解服务对象自己已有的能力和可资利用的资源,帮助残疾人改变态度或学习某些技术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具体的工作方法是:

(1)辅导,即工作员解释某些看法及教导残疾人,使其建立自我意志和发挥潜在能力去解决问题。

(2)支持,即帮助残疾人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里可以运用的资源及其途径,然后,就着重残疾人的困难,工作员安排提供援助服务,如残疾人家务助理、残疾病人短期照顾,等等,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在这期间,工作员要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残疾人从中获得经验和能力去面对困难。

(3)保护,这是一种强化的支持,以防止残疾人受到伤害。

保护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工作员应该就残疾人情况采取不同的禁制及安全措施去避免伤害出现,比如在迫不得己的时候送残疾人至院舍照顾,以及在一般情况下安排亲友、家务助理及健康护士护理和照顾病弱的残疾人等。

减低残疾人运用资源的环境阻力和矛盾

残疾人在求助过程中会因为周围的人事和环境的许多阻碍和误解而得不到足够支援,如残疾人的家庭成员对其应接受怎样的服务有不同意见、机构人员对残疾人情况并不了解,等等,工作员的介入就是要调解这些矛盾和澄清误会,使残疾人获得应有的支援和帮助。

具体的工作方法是:

(1)调解,即工作员通过斡旋以消除或减少残疾人、家人及服务机构人员之间出现的不协调和冲突,促进各方的沟通和合作,为残疾人提供有利援助。

(2)商议,根据残疾人的需要,为残疾人磋商及协调以便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服务。

4、服务中应注意事项

当服务对象是视力残疾人时

志愿者应该在距离视力残疾人一两米远时,首先应有一个声音的提示,让他知道你在附近,然后再进行交谈和帮助,语调应诚恳而平和。

见到视力残疾人,切勿大声疾呼或突然向其握手和拥抱,以免使其受到惊吓。

切记不可以随意拿走视力残疾人的盲杖,或者牵引盲杖为其带路。

这样做可能令视力残疾人心生胆怯或感到不舒服。

语言上切记避讳“瞎说”、“瞎猜”、“瞎想”、“瞎„„”等不文明、不尊重的词句;第一次见面可以尽量多地告知对方关于志愿者的信息,让其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当服务对象是听力残疾人时

与听力残疾人交流,志愿者应微笑地提前打招呼,同时注视他的眼神和手势,用语要直截了当,避免用晦涩、幽默或说反话等方式与他们交流,免得引起误解。

使用手语交谈时,一定要注意手语的准确性和面部神情的配合。

在与听力残疾人进行短信交流时,要注意语言的言简意赅和文明礼貌用语。

当服务对象是肢体残疾人时

与轮椅残疾人交谈时,若时间超过一分钟,最好采用蹲姿与其谈话,使双方的目光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不要倚靠肢体残疾人的轮椅或者其他辅助器具。

不要拍轮椅使用者的头或者肩,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向他表示友好。

与架双拐的残疾人在行走、上下楼梯时,一般不必搀扶,一旦搀扶反而会使他(她)失去平衡。

另外,与架拐杖的残疾人同行时,最好走在他们前面,不要让他们有紧迫感;如果为了方便照顾,也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之后,陪伴在合适的位置。

在征得同意后,尽量协助肢体残疾人提携随身大件行李。

陪同失去单、双臂的残疾人就餐时,可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忌讳直接喂他们吃东西;同样帮助坐轮椅或架拐杖的残疾人用餐时,也要询问对方的需求,按照要求协助拿取食品。

即使是相处得非常熟悉,关系再好,也不得使用“跛子”“瘸子”之类的词语,哪怕开玩笑也不合适。

当服务对象是智力残疾人时

说话要简单,要使用正面意思,以直白的话语交谈,有必要时说慢一些并作重复。

尝试请他们重申谈话的要点,以确保他们理解交谈的内容。

可用身体语言表达或加强沟通。

不要求智力残疾人猜测事情,因为他们的抽象思考能力较弱。

耐心聆听智力残疾人的说话,一方面有助于理解其说话的内容,同时也使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加深彼此的了解、信任感及亲密程度。

当要求智力残疾人表达或回答问题时,应尽量给予足够的时间,切勿催促,以便让对方有充足时间思考和组织要回答的问题。

尤其在转换一项活动时,更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来适应。

应对智力残疾人的正面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及赞赏,这样不仅会使他们有成就感及满足感,同时也会引导他们对正面行为作正确认识。

称呼智力残疾人时,坚决不能用“傻子”“傻帽”“蠢猪”等歧视性、侮辱性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