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学习材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4563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研学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育科研学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育科研学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育科研学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育科研学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科研学习材料.docx

《教育科研学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研学习材料.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科研学习材料.docx

教育科研学习材料

教育科研学习材料

第一讲: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

◆什么是研究?

研究是用严密的方法,探求事理,以获得正确的结论。

研究就是要解决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实践的作用是什么,或者是对理论建设的贡献是什么。

任何研究都由三个要素组成。

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研究具有三大功能:

解释、预测与控制。

任何研究都要弄清三个基本问题:

是什么?

为什么?

怎样做?

◆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

方法是为了实现研究的目标而采用的一般程序和准则。

教育研究方法的本质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与运用。

教育科研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研究。

教育科研的突出特点是创新性、探索性和积累性。

同时具备五大特点:

有明确的研究目的;有科学的研究假设;有科学的研究设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完整的教育科研过程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研究准备阶段——研究实施阶段——形成成果阶段——成果评价阶段。

一、研究准备阶段:

四项准备五项任务

(一)四项准备是:

思想准备、理论准备、条件准备、计划准备。

1.思想准备——愿意开展教育科研,愿意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

对课题研究工作有一定兴趣,消除课题研究无用论的影响,做好了克服工作量较大,所花时间和精力较多,乐于吃苦的思想准备。

作为教研员,要有“把工作(职业)当事业,为尊严而工作”的意识。

“我们的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我们的心有多大,生活的舞台就有多大。

2.理论准备

——教育学理论。

现代教育学、学习论原理、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学习原理、有意义学习原理、《社会发展与主体性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课程目标的转型》、《学科教育》等。

——心理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原理、影响青少年学习的心理因素原理等。

——哲学基本理论。

人本原理、矛盾论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等。

——教育教学法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他教育教学法规。

——学科教学理论。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通识部分)、教育部制定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教学方法、策略、教学特点等。

3.条件准备。

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是其中的条件,另外有课题选题、前侧、论证(人员素质、实验研究条件)、后侧预期、个体与样本的设计、实验研究活动经费的保障等。

4.计划准备。

总的来讲,研究人员要具备三种知识:

专业文化知识;文献资料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

(一)准备阶段的五项基本任务是:

选定课题、设计课题、文献检索、形成假说、撰写研究方案。

1.选定课题

选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课题。

它是教育科研中的起步环节,是决定科研成果大小和研究成败的关键环节。

能敏感地发现并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就能确定研究的起点与方向,这就要求研究者关注和了解社会热点和学界热点,同时要具有不安于现状、不满足于现成结论的改革意识,敢于怀疑,敢于从权威定论和传统习俗中执其异端,敢于变换思考性角度,善于类比和移植。

●选择教育科研课题的立足点是:

为学校的教育改革或发展服务,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服务。

教育科研要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要以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为主。

选题时,除了要注意参与改革的热点问题和影响教育发展的关系性问题的研究外,还要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弊端问题(如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对策问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学生素质发展的片面性问题、课题研究现状分析与研究等)和学科教学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等

●选题原则。

——价值性原则。

理论价值(学术价值):

选定的研究课题符合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检验、修正和发展教育理论。

应用价值:

研究课题符合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合价值:

理论、应用与提高研究者的科研能力。

——科学性原则。

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选题的根据充分、合理。

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实践基础:

课题从教育实践中来,有丰富、可靠的事实和很强的针对性。

一是课题具有普遍意义(不能局限于研究某一个太小的、个别的、偶然的问题);二是研究的内容、范围、角度要清楚(如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就非常模糊)。

理论基础:

课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支撑。

——具体性原则。

要走出以往课题研究选题的误区,不能认为越时髦越好,越热门越好,越大越好。

要尽量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

课题界限要清楚,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

(刘默耕:

一英寸宽,一英里深。

)如“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范围太广。

——创新性原则。

选题要有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

成果应用要有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

——可行性原则。

指选定的问题能被研究,存在现实的可能性。

要着重考虑客观条件(资料、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等)、主观条件(研究者本人的水平、能力等)和时机问题(什么时候进行研究,看条件的发展)。

例1:

“提高家长素质的研究”课题就违背了“可行性原则”,即使再权威的教育行政领导也不可能研究或做到。

例2:

限于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管理权限不能做到的不要作为课题。

如“素质教育评价研究”、“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等。

●课题来源(选题途径)

——从教育实践中找课题。

学校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有许多问题可以作为课题予以研究。

比如:

学生的作业量与学习的效果研究;中学生早恋对学习的影响研究。

——从理论文献中找课题。

一是从教育理论体系中去发现他人未研究或已研究但是有争议的课题;二是从研究报告中得到启发寻找课题;三是从教育期刊和教育专著中寻找课题;四是确立了研究范围后,可查找论文索引,确定课题。

——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课题指南中寻找课题。

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全国教育规划2011年课题指南分两为大部分:

重点招标课题和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又分为十三大内容,其中基础教育研究的课题38个。

如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研究;基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理科实验教学研究;学生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培养研究;学前保教结合研究;幼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幼儿游戏教学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幼儿亲子教育研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分类研究;残疾学生体育康复活动研究等。

(可上网查询)

——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课题的来源之一。

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课题。

  ——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对自我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

2.设计课题

设计课题有的又称开题论证。

即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科学性、创造性、应用价值以及进行研究的条件等方面对所选课题进行论证。

论证的重点为:

(1)研究现状调研

在开题之前,首先要对所选课题涉及到的研究内容进行资料调研,主要弄清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明确所选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实现的突破等。

通俗地讲,就是要弄清自己所研究的范畴内,别人原来干过些什么,现在正在干什么,我们要重点干什么等,只有弄清了这些,研究才不至于走弯路,才不会劳而无功。

(2)目的意义的论证

主要从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两个方面,对所选课题的任务、目的、作用和意义进行论证,对选课时已有的基本思考或初步设想进一步细化,提出明确的认识。

(3)研究内容的设计

经过系统研究分析,列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所涉及到的全部研究内容并进行整理,形成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构建情况。

(4)其他问题的设计

包括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资料的收集,整理方式,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等进行设计。

另外,对研究条件、人员分工、经费等也要进行论证分析。

3.文献检索

课题确定之后,应立即着手从各种书籍、报刊、网络资源、其他文献资料中查找与课题有关的信息,这是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课题确定之后,查阅文献资料主要是了解前人所做的有关研究,查询是否有人提出过同类问题。

如果有,那么他的研究结论是否令人满意,他采用的方法是否可靠,根据你目前的研究能力和拥有的条件,是否能够突破原有的研究结论;在对事实的澄清,问题的解释,方法的选用,理论逻辑的严谨完备,预期成果的精确度等是否能超过前人的研究水准。

这些问题都只有在做了大量信息检索之后才能作出判断,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查阅文献资料要贯穿研究的始终,无论是课题的选定、论证,还是研究计划的制定,到研究方法的采用及分析研究情况,最后形成研究报告,都离不开对有关文献的收集和利用。

因此,掌握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是教育科研人员的一项基本功,是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4.形成假说(设)

课题研究的设想和思路,在许多情况下是以提出假说的方式实现的(部分《研究方案》中没写“假说”)。

“假说”是在已有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以已有的科学认识成果(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认知理论、媒体理论等)为依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对某些尚未认识的事物产生的原因和规律等作出假定性的推测。

假说是陈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命题。

这个命题必须能够被检验。

提出假说是设计研究框架的重要方法。

由于有了假说,研究工作就可以围绕它展开,使研究工作成为对假说的验证过程,并且不论研究结果如何,假说都能使研究工作有明确的方向。

假说的形成较为复杂,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认真找出影响研究对象的各种变量,由于每个课题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不同,所以变量的数量也不相同。

第二步:

要根据已掌握的相关教育理论与成熟的教育工作经验,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

用陈述式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即提出假设,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的关系。

(简言之,就是我们的研究会产生什么作用)

因为假说涉及到变量,下面就先介绍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是指由实验者所实施并主动加以操作的实验因素。

自变量又叫实验变量。

它是一种的假定原因变量。

例如: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及表扬、批评等方式,就是自变量。

在中小学教改实验中,关于教育结构、课程、教材、教法、教育教学手段等改革实验的因素,就是属于自变量。

因变量指由于实验变量的影响而产生的结果,又叫反映变量。

它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

例如:

上例中,实验者通过表扬、批评、静听与单独练习,不批评等方式实验后,各实验组的学生分别呈现几种不同成绩的反映,就是因变量。

在中小学教改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在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变化和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上的反映,都属于因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而又与实验目标无关的一切因素。

无关变量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往往又会同自变量混在一起,引起因变量变化,严重干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的分析和判断。

所以有的称无关变量又叫干扰变量。

如,被试的年龄、性别、智能发展水平、学习动机、性格、意志、情绪、被试的家庭状况,所在班级的班风、学风、教师的水平与工作责任心,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这都属于无关变量。

假说的例子1:

(一位小学生写的案例)一个村子里闹鸡瘟,许多农户喂养的鸡都陆陆续续死去,但有一户人家的鸡活得好好的,是什么原因呢?

通过观察,这户人家的鸡常常到离鸡舍不远的农田里吃韭菜,韭菜是不是可以预防鸡瘟呢?

(假设)

例子2:

“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影响”的研究课题,提出假设:

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子3:

“学案导学”课题的假设。

①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变革,可以使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

②以教师和教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构建新的学习方式,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得到发展。

③变革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④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全面发展,可以为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打基础。

⑤教师角色转变,学生的人格权利会得到保护与尊重。

⑥培养一批科研型教师,能使平淡的教育事业成为创造性的事业。

⑦学案设计尊重个体差异,能使不同的学生学有所得。

5.制定研究方案(计划)

课题选定以后,在全面而科学地论证基础上,就要围绕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计划)。

教育科研方案是如何进行教育科研的具体设想。

一个科学性强的研究方案,是研究全过程科学化的基本保证。

实验研究方案的特点:

规范、科学、严谨。

所有的研究方案不尽相同,但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方案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课题名称。

“★★★★★★★★”实验研究方案。

要求:

准确、规范、简洁、醒目。

准确——切口适宜,把研究对象概括出来;与研究的内容一致。

规范——所用词语、句型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用。

简洁——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词尽量不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醒目——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题的表述要注意:

不宜用肯定的语句表述;有确定涵义的具体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研究”与“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能力研究”,后者适宜);表述要完整(如“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缺少对象;“高中生课外阅读研究”缺乏范围);用语严谨,不宜用“大白话”、比喻句、抒情语言。

(如“浅谈……”,“托起明天的太阳,扬起自信的风帆”;“鼓励冒险,培养流畅的口语能力”等)

(可登陆“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查找)

●结构。

问题的提出(目的、意义)——研究依据和假说——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原则——研究步骤——保证措施——成果的形式。

例子:

“学案导学”实验研究方案包括:

目的、意义(问题的提出)——理论和实践价值——研究内容——省内外研究现状、阶段性进展、终结成果预计——研究步骤、方法、措施——条件保障。

(其他方案可上网查询)

(1)问题的提出(陈述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主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想,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理论的、现实的),具体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包括一些基本变量的辩析、界定等。

②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③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趋势及文献综述。

(2)研究依据和假说

①研究依据包括政策依据、法律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等。

②理论假说是用陈述的方式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推测。

(3)研究对象和方法

①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及范围。

②研究方法:

根据课题的性质、要求等情况运用适当的研究方式方法。

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来说,多采用抽样研究方式。

若是实验研究,需对实验班(组)与控制班(组)的确定原则、方法加以说明。

设计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根据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框架,确定研究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也就是指具体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调查法、抽样法、实验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控制变量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

(4)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具有可行性。

(5)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的确定就是对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调查、实验,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语言要简明扼要。

(6)研究原则

根据选题的方向,确保研究价值,使所确定的研究课题符合实际而确定的基本准则。

研究原则一般有:

主体性、创新性、指导性、层次性、探究性、开放性、民主性、实践性等原则,视研究内容而定。

(7)研究步骤

根据研究过程不同的任务,将课题研究的进程分为若干个段落,并且明确各阶段的先后顺序,各阶段应完成的具体任务及完成任务应达到的指标,完成各阶段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及完成的日期。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研究、总结)

(8)保证措施

主要是对研究材料和设备、测试工具以及经费等问题提出的落实措施,包括:

①思想理论保证;②领导保证(课题研究领导组、专家指导组、课题研究组);③建立课题负责制;④物质及经费保证等。

在立项申请书上,必须签署明确的信誉保证意见。

(9)成果的形式

成果形式包括阶段性成果,也包括最终成果形式。

教育科研成果一般都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出现,由于课题研究的范围不同,其产生的研究报告的数量也不相同。

课题研究的方案制定完毕后,应召开开题会,请有关专家对此课题进行可行性论证。

开题会由课题主持人主持并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一篇完整的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课题名称;②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③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④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原则、方法;⑤本课题研究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⑥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⑦本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成果形式;⑧条件分析(人力、财力、物力等)。

之后,课题组应根据专家所提出的补充意见,对原有方案补充完善。

二、研究实施阶段

——按照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工作。

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写出修订报告。

——基本工作四环节: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得出结论。

1.收集事实资料

按照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运用既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收集反映有关研究问题的资料。

主要有:

文献资料、谈话记录、回收的问卷、实验数据、测试结果、学生作业、观察记录等。

以活动对象为主体——常用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收集资料;

以文献为对象——常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收集资料;

原则:

全面、有价值、实事求是。

2.整理事实资料

边收集边做适当的整理分析,使获得的资料客观准确、真实有效,整齐有序。

方法:

核对,鉴别,挑选,分类,汇总。

核对——从完整性、准确性的角度进行核对,查对;

鉴别——从质量上评价、核实,是否真实、充分、完整、科学。

挑选——挑选有代表型、典型性的资料,淘汰错误的、用处不大的资料。

分类——根据标准、阶段等要求分类。

结题时分“主件”与“附件”。

过程资料一般分为四种:

计划性资料(方案、计划、阶段计划)、基础性资料(如实验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过程性资料、专题性资料(专题讲话、专题报告)、总结性资料、影视图片资料。

3.分析处理事实资料

一般分为“统计分析”与“逻辑分析”两种。

——统计分析。

主要用于数据资料的处理。

常用方式有:

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分析。

——逻辑分析。

主要用于文献资料的处理。

常用的方式有:

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综合、归纳、推理、想象、假设等。

4.得出结论。

总的要求:

客观、科学、严谨、全面。

三、形成成果阶段。

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两类:

文字成果与非文字成果。

文字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观察报告、测量报告、调查报告)、论文、专著及操作性的方法、规范、制度、法规、条例等。

非文字成果包括计算机软件、课件、小制作(小发明)、文艺作品、活动集锦等。

一般来讲,教育科研成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出现。

各个课题的研究报告(结题报告)不尽相同,但主要由以下10部分组成。

①课题名称与性质类型;②课题的提出;③研究内容;④理论依据与实验假设;⑤研究方法;⑥研究目标;⑦研究工作(分阶段);⑧研究效果;⑨研究结论(成果)(含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⑩摘要(需要发表的,在正文前)与参考文献。

四、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主要以成果鉴定的形式出现。

在此将课题申报与成果鉴定的内容放在一起来讲。

(一)课题申报

1.申报的课题要符合州、省、国家教科所(院)、教研室制定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查阅相关《办法》)

2.申报材料根据各级立项单位而定,属于某一课题的子课题的,申报材料相对少一些。

3.《申请、评审书》的填写。

(报恩施州教科院的在“巴东教研网”的课题研究栏目中下载申报表;报省教科所的可在“湖北教科规划网”下载申报表;报省教研室的可登陆“湖北省城教育网”查找)

2011年申报州级课题的,将《恩施州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2011年7月5日前交教科院吕家宇老师收。

(见“巴东教研网”的“课题研究”栏目),填表时细读《填表说明》

申报省教科所课题的,可按已发的《通知》内容中说明的网址下载申报表,填写《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时细读《填表说明》。

4.按时按要求(纸质件、电子稿、费用等)报送申报材料。

5.申报立项后妥善保管《立项通知书》

(二)课题结题。

1.要求:

全面完成研究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取得一定成果,资料准备完善后,向立项单位写出《结题申请》。

2.认真撰写《结题报告》。

(见上面的《研究报告》内容)

3.分类整理好研究资料装订成册。

4.鉴定分为通讯鉴定,现场鉴定。

第二讲 中小学教育科研常用方法(摘录)

教育科学的研究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即:

1、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2、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3、有科学的研究设计。

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4、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5、创造性。

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法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中,存在着下列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大多数研究者使用的仅仅是工作经验总结。

第二,对调查法不够重视。

第三,在实验法的使用上有滥用的情况,不了解实验的科学涵义和特殊要求,随便在研究中冠以“实验”二字;研究过程人为的渗入干扰变量现象较普遍。

第四,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法很多,觉见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总结法、抽样法、实验法、个案法、比较法、历史法和文献法等。

一般来说,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每一个课题一定要有相对应的教育科研方法。

但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它有用信息,致使得出的结论不全面。

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

下面重点讲授调查法、抽样法、实验法。

一、调查法

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运用访问、座谈、问卷、测验、评价等手段,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及其历史的材料,弄清事实,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教育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学校办学条件以及升学、失学等方面情况或信息资料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总结经验,做出客观的结论。

(一)调查的一般步骤

1、确立目标。

大多应是在工作中遇到或发现的新问题。

2、计划设计

根据调查目标,调查者需要做周密的设计工作。

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确定调查项目。

即将调查目标化为可以进行实施调查活动的具体项目。

调查项目一定要全面具体。

(2)设计调查问题。

问题的设计应注意考虑以下几点:

①设计的问题要适合调查项目;

②设计的问题要明确,有利于督促检查,易于回答;

③设计的问题不能有倾向性意见;

④尽量减少或不用强刺激性的问题;

⑤注意对象的文化水平;

⑥设计的问题要有区分度;

⑦设计的问题应便于分析和统计。

(3)选择调查对象。

一般运用抽样法、随机抽样法、非随机抽样法、全体法、典型法等选择调查对象。

3、实施调查

根据已定目标,按照既定计划,针对所选对象,选用所设计的问题,动员、组织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