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植物细胞.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4296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第一章植物细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第一章植物细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第一章植物细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第一章植物细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第一章植物细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第一章植物细胞.docx

《2第一章植物细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第一章植物细胞.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第一章植物细胞.docx

2第一章植物细胞

 

《园林植物学》课程教案

 

2018年8月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授课时间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对象

2018级

风景园林

考核方式

考试

第一章植物细胞

§1—1细胞概述

§1—2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1—3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4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1—5植物细胞的分裂

§1-6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章节标题

第一章植物细胞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植物细胞

§1-1细胞的概述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有机体,除了病毒和类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最简单的生物有机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复杂的生物有机体可由形态和功能各异的细胞组成。

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所有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联系,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有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是细胞不断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果。

因此,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了解植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细胞的发现及其意义

人们对植物细胞的认识,可以追朔到17世纪。

1665年,英国学者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制造的复式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木片上布满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把这些小室命名为细胞(cell)。

实际上,他所看到的只不过是植物木拴细胞的细胞壁和空腔。

虎克的发现是生物学的一个重大突破,使人们对生物结构的观察跨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即从肉眼可见的宏观领域进入了微观领域,打开了植物微观世界的大门,并引起了人们对植物和动物的显微结构进行广泛研究的兴趣。

在1838年至1939年间,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M.J.Schleiden)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根据自己的研究并总结了前人的发现,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cellthyory)。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到高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恩格斯对细胞学说的创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将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区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代表

细菌、放线菌、蓝藻

除原核外

大小

1~10um

10~100um

内膜系统

简单

复杂

细胞器

有各种

细胞核

无核膜、核仁,只拟核体

有核膜、核仁、核质

染色体

一个细胞只一个,

环状双链DNA

多条染色体,DNA与RNA,pr联结

细胞分裂

出芽或二分体(无丝)

有丝、无丝、减数

三、植物真核细胞的基本特征

植物真核细胞大小一般在直径10~100um之间,大多在25~50um之间。

植物的细胞形态多样:

有圆球形、多面体形、纺锤形、管状、分枝状、不规则形、长柱形等。

§1-2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原生质(protoplasm)的组成

细胞是有高度组织性的整体。

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

原生质有极其复杂而又不断更新的化学组成,其化学组成不仅因种类而异,而且在细胞的不同发育时期也在不断变化,以调节其内部的生命活动过程,如酶系统的反应速度、方向和外界环境的联系等。

但所有的原生质有相似的基本组分和特性。

—般将细胞内由原生质组成的各种结构,统称为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质(含质膜、胞基质、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和细胞核。

原生质体为结构名称,原生质为组成成分的名称。

(一)化学元素:

CHON;SPNaCaKClMgFe;BaSiMnCoCuZnMo

(二)化合物:

1.无机化合物:

水和无机盐

2.有机化合物:

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二、原生质的性质与新陈代谢

(一)胶体性质

有机物大分子形成直径约1~500nm的小颗粒,均匀分散在以水为主而溶有简单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液体中,成为具一定弹性与粘度、半透明的亲水胶体。

其中大量的胶体颗粒形成巨大的表面,为原生质所进行的代谢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胶体颗粒又能保持均匀分散与悬浮,保证了原生质结构的稳定与生理功能的正常。

呈溶胶状态的原生质在条件改变时,胶粒相连成网,液体分散于网中,成为凝胶;有时又可介于溶、凝胶之间或返回又成溶胶,这是随着原生质生理生化反应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变化的。

(二)新陈代谢

活细胞是个动态体系,通过原生质组成的各种结构不断地进行种种新陈代谢活动,诸如吸收、分泌、细胞间信息传递、生长发育和繁殖等。

生活的原生质,必须从环境中吸收水分、空气以及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作用,合成为构成原生质本身的物质,这个过程称为同化作用(anabolismassimilation)(合成代谢);同时,原生质的某些物质,不断的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并且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这个过程称为异化作用(catabolismdissimilation)(分解代谢)。

这两种复杂而有序的生理、生化过程共同构成了原生质的新陈代谢(metabolism)。

所以,原生质是一个动态平衡(dynamicequilibrium)的生化反应的开放系统。

§1-3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高等植物均为多细胞有机体,由真核细胞组成。

其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外为细胞壁,细胞质内有液泡和质体,高等植物体内的生活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全能性。

细胞表面依次为细胞壁、质膜包被;细胞内部为细胞质与细胞核,细胞质的基质内有多种细胞器及细胞骨架系统,此外还有一些细胞代谢产物如蛋白质、淀粉等,常呈一定结构分布于细胞质内,统称后含物。

植物细胞以其表面结构——细胞壁和质膜与周围其他细胞或环境相互作用,如物质出入细胞、刺激的感受与反应、信息的传递、细胞间相互识别、某些代谢活动调控、对原生质体的保护,以及相互连结形成组织、器官等。

图动、植物真核细胞的超微结构比较

左:

动物细胞右:

植物细胞

一、细胞壁

细胞壁是包围细胞膜的一层坚硬而略具弹性的外壳,是植物细胞最显著特征之一。

(一)细胞壁的功能

细胞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胞的形态,限制了原生质体产生的膨压,使细胞维持一定形状。

它对器官也起一定的支持作用,尤其是机械组织的细胞,如纤维细胞的壁。

细胞壁能够保护原生质体,减少蒸腾,防止微生物入侵和机械损伤等

细胞壁还参与植物体吸收、分泌、蒸腾和细胞间运输等过程。

在细胞生长调控、细胞识别等重要生理活动中,细胞壁亦起一定作用。

(二)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1、细胞壁的发生由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分泌的多聚物加在质膜外围逐渐沉积而形成,也与微管有关。

2、细胞壁的分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自外而内依次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某些细胞具有)的两或三层结构。

1)、胞间层与胞间隙胞间层又称中层、中胶层,由相邻两个细胞向外分泌的果胶物质构成,果胶质胶粘而柔软,使相邻细胞粘在一起,又具一定的可塑性缓冲胞间的挤压又不致阻碍初生壁的生长,又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屏障。

胞间层在一些酶、酸、碱的作用下会分解,使细胞彼此分离,果肉细胞分离,果实变软。

有些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彼此间出现大小、形状和位置不一的空隙,称为细胞间隙或胞间隙。

2)、初生壁位于胞间层之内的壁层。

一些细胞如分生组织和大多数生活的薄壁细胞只有初生壁与胞间层。

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蛋白质构成。

初生壁一般较薄,有韧性,厚约1—3um。

也有增厚的类型,如柿子胚乳细胞,其初生壁成为贮藏养分的场所而变得很厚,当种子萌发时因养分转移为幼苗营养,壁被消化。

3)、次生壁细胞已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方继续增厚(敷着和内填)形成的壁层。

次生壁也常在停止生长的部分形成。

在生理分化成熟后原生质体消失的细胞,才形成次生壁。

形成的壁往往较厚,可以是在整个细胞壁上均匀加厚的(如纤维),也可以是部分加厚的(如导管),有些薄壁组织的细胞也可能产生很薄的次生壁。

在初、次生壁上皆有形成细胞间联络的通道。

3、细胞壁的化学组成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组成成分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蛋白质、酚类化合物(木质素等)、脂肪酸(角质、栓质、蜡质)等,有的细胞壁还有孢粉素、矿物质(硅的氧化物、草酸钙、碳酸钙)、粘液等。

(三)植物细胞间的联络通道

纹孔和胞间连丝把彼此孤立的细胞联络成一个有机整体。

1、纹孔pit:

细胞在形成次生壁时,并非均匀增厚,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壁物质,形成一些孔隙,这些在次生壁中未增厚的部分为纹孔。

许多纹孔在一起形成明显的凹陷区域,叫初生纹孔场。

纹孔由纹孔腔和纹孔膜组成,相邻两细胞间纹孔成对出现,合称纹孔对,纹孔膜由胞间层及两侧初生壁组成。

分单纹孔和具缘纹孔。

单纹孔:

次生壁在纹孔口边缘终止而不延伸,纹孔腔直径大小一致。

具缘纹孔:

次生壁在纹孔膜内方向着细胞腔形成圆形隆起,隆起的次生壁称为纹孔缘,纹孔缘项部为一圆形或缝状小孔,称为纹孔口,纹孔缘围成的空腔称纹孔腔。

大多数裸子植物管胞上的具缘纹孔的纹孔膜中央,还有圆形增厚部分,称纹孔塞,周围具微纤丝组成的网状塞缘.水通过塞缘空隙在管胞间流动,若水流过速,就会将纹孔塞推向一侧,如同阀门活塞一样暂时堵塞水流通道,使水流速因而减缓。

2.胞间连丝plasmodesma:

活细胞的原生质体之间,原生质细丝通过纹孔连接相邻的细胞,这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每根胞间连丝的直径一般为30~60nm。

(四)细胞壁的生长与特化

1、细胞壁的生长

初生壁的生长是随细胞的生长而增加面积,以填充生长的方式进行。

在生长激素和酶等物质的作用下,原有的微纤丝网扩张,出现的空隙为新的壁物质所填充,因而面积得以扩大。

次生壁的形成常常在细胞停止生长时,以附加生长的方式进行,朝向心方向增加壁的厚度。

2、细胞壁的特化

细胞壁的特化指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由原生质体合成一些特殊物质渗入壁内,改变壁的性质以适应一定功能。

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木化指如纤维、导管、管胞的壁的构架中渗入木质素的过程。

木质素是一种酚类化合物,可增加壁的硬度,也是木材的主要成分。

除上述支持、输导组织外,木质素也常作为衬质之—,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很、果实、树皮和芽的其他类型细胞的壁中。

②栓化一种脂肪酸——木栓质的渗入,可使壁的透水、透气性降低,增强保护作用。

③角化指在表皮接触空间的一面壁上形成覆于壁外的角质(亦为一种脂肪酸)膜,可减少透水性与抵御某些病菌入侵。

④硅化常指禾本科植物的茎、叶表皮细胞壁渗入二氧化硅而硅质化。

可增加组织结构的硬度与保护功能。

二、细胞膜

细胞膜(cellmembrane)包括质膜(外膜)和细胞内的内膜系统(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微体、质体和液泡等的膜组成)。

两者合称细胞的膜系统。

植物、动物的细胞膜有相似的基本构造,因而又统称生物膜。

基本成分:

蛋白质和类脂。

基本结构:

有多种观点,目前多数认可的是流体镶嵌模型理论,该理论除提出单位膜结构模式外,还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膜的内、外在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

电镜下膜的横剖面表现为两层暗带(膜蛋白质主要分布区)夹一层明带(类脂分布区),这样的三层构造合称为单位膜。

单位膜厚度为70—l00A。

在整个生活周期中,膜的结构处于不断代谢、更新中。

主要功能:

分室作用、反应场所、吸收、识别、保护、光控。

三、细胞质

细胞质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由半透明的胞基质以及分布其中的多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组成。

(一)胞基质

胞基质又名基质、透明质等。

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并含有与糖酵解、氨基酸合成与分解有关的酶类,以及促进细胞周期中DNA合成的物质等,是细胞生命活动不可少的部分。

胞基质在细胞内常作定向流动(胞质环流)。

当其中只有一个大液泡时,基质沿细胞壁作同向流动,如有多个小液泡时,基质沿小液泡形成若干各具流向的小分流。

基质流动对细胞内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与运输起作用,其速度和方向常因植物体生理状况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动。

胞基质具有胶体性和液晶性。

主要功能:

反应场所、吸收运转。

(二)细胞器

细胞质的基质内存在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并执行一定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

根据细胞器的结构和构造等持点,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①双层单位膜结构的细胞器;②单层单位膜结构的细胞器;非膜结构的细胞器。

1、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1)质体plastid1881~1886年发现,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用于合成代谢的双层膜细胞器,在高等植物中常呈圆盘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质体外被双层单位膜,内为液态基质,基质中分布着发达程度不一的膜系统,称为片层。

尚未分化完善的质体,称为前质体,形状不规则,内部仅有少量片层和基质。

前质体常存在于分生组织细胞中,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成熟质体。

成熟的质体是一类合成或积累同化产物的细胞器,根据其所含色素和功能的不问,可分为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三种。

白色体不含色素,多存在幼嫩细胞、贮藏组织和一些植物的表皮中,内部结构简单,只具少量片层,具备贮藏物质的功能,并根据所贮物质的不同分为造粉体(含淀粉)、造蛋白体(含蛋白质)和造油体(含脂类)三种。

有色体基质内含大量类胡萝卜素而呈现黄色或橙黄色,内部片层常变形或解体。

有时色素成为结晶,破坏质体膜分散于细胞质中。

这类质体常存在于花瓣、果实或一些植物的根(如胡萝卜)中.是这些器官颜色的来源。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薄壁细胞中,l:

6~14um;d:

4~10um。

所含数量因细胞而异,从十多个至数百个不等。

叶绿体含有叶绿素(a和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这些色素都分布在内部片层上。

其中叶绿素吸收光能,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他为光合作用的辅助色素.可将吸收的光能转给叶绿素,而且它们的吸收光谱与叶绿素不同,这就使植物可以利用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来进行光合作用,特别是在弱光下,辅助色素就更显重要。

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可以进行一定的运动,以适应光强的变化。

如在弱光下,它们以扁平的一面向光,以接受最大的光量,强光下则以狭小的侧面向光,同时叶绿体向细胞侧壁移动,以避免过度强烈的日光照射导致结构破坏。

叶绿体除与其他质体同样具内、外膜与基质外,内部的膜系统较为复杂。

膜系统沿叶绿体纵轴平行排列.总体称为片层系统.其基本组成单位叫类囊体。

类囊体如圆形扁囊并重叠在一起,形成较致密的区域,称为基粒或基粒片层,连接两个基粒之间的片层系统称为基质片层。

在基质中含有水溶性酶类、核糖体、DNA、同化淀粉粒和含类脂的嗜饿颗粒。

上述几种质体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前质体和幼期叶绿体可以通过分裂而增殖。

(2)线粒体Mitochondrion线粒体是进行呼吸的主要细胞器。

细胞内的糖、脂肪.氨基酸等物质的最终氧化都在线粒体中进行,并释放能量,供细胞代谢所需,故有“细胞动力站”、“动力工厂”之称。

线粒体多呈球状、杆状或分枝状等。

一般较质体小,直径为0.5~1um,长1—5um。

一个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形状、大小等可随细胞种类而变化,如某种海藻中只有一个线粒体,而玉米根冠的一个细胞内可有100~300个线粒体。

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线粒体不断运动,往往是向耗能较多的部位移动.称为选择性运动;另一种是随基质的流动的被动运动,这种运动可保证细胞的各部分都能均匀分配到能源。

线粒体的外围双层膜,内膜的一些部位向内折形成管状或板状的嵴,植物多为管状嵴。

整个内膜上有很多具柄颗粒,它们是具丰富的呼吸作用的酶系。

嵴间充满胶体状基质,内含酶、DNA、核糖体等。

外界环境条件会引起线粒体结构的改变。

如冬小麦经低温阶段进入初冬时,其幼叶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增加,形状变大,嵴的数量增多(嵴数的多少,常是呼吸作用强弱的标志),可是不耐寒品种的冬小麦就无类似变化。

此外,在机体发育、分化过程中,同一类细胞在不同生理条件下,或在细胞病变过程中,线粒体亦会发生明显变化。

如某种病毒感染植物后,能使叶肉细胞中10%的线粒体产生肥大现象。

线粒体可通过自身的分裂或“出芽”方式进行繁殖。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与原核生物相似的DNA(分子环状,不与蛋白质结合)以及较细胞质核糖体小的核糖体,分裂繁殖前能进行DNA复制,并能合成自己的蛋白质。

因而这种细胞器除受细胞核的基因控制外均具一定程度的遗传自主性。

据此发展了内共生说,认为叶绿体是真核生物“捕获”并与之共生的原核生物蓝藻,线粒体是被“捕获”、共生的细菌逐渐演变而来的。

2、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微体。

(1)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内质网是由单层膜包围而成的扁平的囊(亦称槽或池)与管状物,在胞基质内形成立体网状结构。

膜形成的扁囊和小管中充满基质。

构成内质网的膜厚度较质膜薄,为50~60A,有多种酶与膜结合。

内质网有两类,一类在膜表面附有大量核糖体,称为粗糙内质网;另一类无核塘体附着的光滑内质网。

两者在一定部位上相互连接,并与核膜、高尔基体有结构上的联系。

相邻细胞内的内质网,通过胞间连丝中的链样管连为一体。

内质网是常处于变化之中的结构,其形状、数量、类型、组成成分以及在细胞内的分布位置,因细胞类型、发育时期和生理状况而相应地变化。

其中粗糙内质网的发达程度,可作为判断细胞分化程度和功能状况的一种形态学标志。

如蚕豆种子,成熟后期积累贮藏物质时,粗糙内质网增多;而末分化成熟的或休眠的细胞内,光滑内质网较多,如休眠期的形成层细胞,当形成层恢复分裂活动时,粗糙内质网就开始增多。

内质网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合成、包装与运输一些代谢产物。

粗糙内质网可合成蛋白质、酶等,光滑内质网合成脂类和糖类。

合成的物质可先运至光滑内质网,再形成小泡,运至高尔基体、再分泌至需要的部位。

2)作为某些物质的集中、暂时贮藏的场所。

如膨胀成含有蛋白质的槽库。

3)是许多细胞器的来源。

如高尔基体、液泡等都可能是由内质网特化或分离出的小泡形成。

4)内质网可能与细胞壁的分化有关,如细胞分化过程中,有内质网分布的部位不会沉积次生壁物质,因而形成导管特有的花纹(环纹、螺纹等);在筛板的筛孔处,也预先有内质网的存在。

5)在细胞内极有限的空间内,内质网形成的网状膜系统分隔形成了巨大的细胞内表面、使有关的各种代谢活动能分别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嵌合在膜结构中的各种酶系统,也能在最适浓度与有利的内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作用效率。

(2)高尔基体Golgibody1898年高尔基发现,高尔基体由一叠〔常为5—8个,低等植物更多)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囊组成。

囊厚约20~30nm,各扁囊间有很窄的空隙。

各扁囊的边缘膨大,可以不断分离出许多小泡。

高尔基体由扁平囊泡、分泌囊泡和运输囊泡组成。

高尔基体整体常呈弧形,凸面称为形成面,凹面称为成熟面或分泌面,常位于近细胞表面处。

在高尔基体附近的内质网不断形成一些直径约400~800A的小泡.散布干高尔基体的形成面,内含粗糙内质网所合成的蛋白质成分。

小泡不断进入高尔基体,在形成面上形成新的扁囊;而高尔基体约分泌面不断由囊缘影大形成直径约0.1~0.5um的分泌泡,分泌泡形成后,带着生成的分泌物离开高尔基体。

小泡的并入和大泡的分离,使高尔基体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动态变化之中。

高尔基体在细胞内执行下列重要功能:

1)参与分泌作用。

主要是对由粗糙内质网运来的蛋白质进行加工、浓缩和运输,最后形成分泌泡。

通过分泌泡与质膜结合的方式,使其中物质排出细胞。

2)合成半纤维素、果胶质与木质素等与建造细胞壁有关的物质,并运送至壁。

3)参与溶酶体与液泡的形成。

4)分泌粘液、树脂。

(3)液泡Vacuole液泡外为单层膜的液泡膜,膜内为细胞液。

细胞液为成分复杂的混合液体,常略呈酸性,其成分、浓度因细胞种类与发育时期而异,一般为溶于水中的糖类、单宁、有机酸、植物碱、色素、盐类、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酶等。

液泡的发生可能有多种途径,来自高尔基体囊泡、内质网的囊泡,或细胞质中的前液泡。

不同类型或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所具有液泡的数量、大小、形态及成分均有差异。

如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的液泡小而数量较多,用电镜才能看到,随着细胞的长大与分化,细胞的某些代谢产物和水分继续进入,使液泡增大并合并为少数几个或一个大液泡。

大液泡常位于细胞中央,可占细胞体积的90%以上.将细胞质挤成紧贴壁的薄层,从而使体积增大的细胞中相对比例较少的细胞质,与环境间有较大而接近的接触面,有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

液泡也是一个参与细胞新陈代谢的细胞器,还具有下列功能:

1)渗透调节:

调节细胞的渗透作用与膨压。

液泡膜具有高于质膜的选择透性,细胞液因含有各类物质,其浓度往往很高,因而使细胞保持高渗性质,维持细跑渗透压和细胞的膨压(紧张度),并有选择地从外界吸收一些物质。

2)代谢库功能:

参与细胞内物质的积累与移动。

液泡的细胞液中可含有大量糖(如甜菜根的细胞)、蛋白质(如豆类子叶细胞)等有机营养物质,需要时可转移出去。

液泡中还可贮藏过剩的有机酸和其他有害的代谢产物,如草酸钙结晶,使其与细胞代谢区域隔离。

从而保证代谢活动正常进行。

有的植物的液泡细胞液的pH值还会随生长发育而改变,幼年细胞为碱或中性,成熟细胞呈酸性,而其内的花青素随之改变色泽,如棉花的花初开时为黄白色,当天下午变为蓝紫色,第二天呈红色。

3)类似溶酶体:

液泡内常含有如水解酶等多种酶,参加大分子物质更新中的降解活动。

(4)溶酶体Lysosome

是一些由单层膜围成的大小不一的颗粒,直径常在250一8000A之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且浓度很高,主要功能是消化分解细胞内各种大分子物质使之成为可溶和可弥散的分子,透过溶酶体膜至胞基质内。

当外界养分不足或光合作用受阻而使细胞产生“饥饿”时,溶酶体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细胞动用其自身的营养物质。

依据是否含被作用底物分为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

溶酶体还能消化分解细胞内衰变、崩解的一些细胞器如线粒体,由内质网或其它细胞的部分,可能是结构更新的一种方式。

有时溶酶体的膜破裂、释出内部的酶,。

而使细胞的原生质体被消化,称为细胞的自溶,如导管和厚壁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最终失去原生质体而成空管状结构。

又如组织衰亡过程部分有用物质的降溶、撤出和转运等都可能与溶酶体的作用有关。

溶酶体亦能“吞噬”细胞摄入的外来物。

溶酶体来自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小泡,有时是与质膜形成的吞噬小体或胞饮小泡合并形成。

(5)微体为直径0.5~1.5um,的球体外被单层膜。

植物细胞中有两种普遍存在的微体,因所合的酶不同,分别称为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纳绿色细胞中.位置常在叶绿体和线粒体附近,与光呼吸有密切关系。

乙醛酸酪体与脂肪代谢关系密切,常存在于含油量高的种子的子叶或胚乳细胞中,微体可能是由内质网分离的小泡形成。

3、非膜结构的细胞器

(1)核糖体

核糖体是一种颗粒状无膜包被的细胞器,大小为210~220A*290~300A的椭圆形小体,由大、小两个亚单位(或称亚基)组成,含45~60%的rRNA和35%~55%的蛋白质。

核糖体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也分布在粗糙内质网上,叶绿体、线粒体的基质中,以及核仁、核质内。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在进行蛋白质合成时,来自细胞核中的mRNA(信使RNA)带来核的指令,并以mRNA的长链将核糖体串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