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6+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4221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7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砖混结构6+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砖混结构6+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砖混结构6+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砖混结构6+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砖混结构6+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砖混结构6+1.docx

《砖混结构6+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砖混结构6+1.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砖混结构6+1.docx

砖混结构6+1

第一章、施工方案

第一节、测量工程

一、测量放线准备工作

1、与建设单位办理交桩交点手续,共同进行桩点具体位置的确认。

填制“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表”,作为施工测量放线的依据。

2、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施工部署、进度情况、周围环境、现场地形、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做好内业计算工作。

3、进行测量仪器的检定,检校高层专用仪器的配备,准备测量资料和表格。

4、建立定位依据的桩点与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及设计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核算。

5、测设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网在外围稳固地点和围墙上,做好控制桩和明显标记,妥善保护。

二、测量误差要求

1、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线,包括建筑物的主轴线,其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精度不低于15″。

2、建筑物竖向垂直度:

层间垂直度≤3mm,全高垂直度≤3H/10000,且不大于15mm。

3、标高控制网闭合差为±5√nmm(n为测站数)或±20√Lmm(L为测线长度)。

4、建筑物标高控制:

楼层间≤±3mm,总高≤±3H/10000,且不大于±15mm。

三、沉降监测

1、观测内容:

在本工程施工中,进行沉降观测。

2、监测次数及周期:

每施工完成一个结构层观测一次。

装修期间,一个月内观测一次。

3、仪器设备

DSZ2水准仪,水准尺。

4、作业方法

A、沉降监测基准点布设:

拟在基坑四周较远且安全的地方布设3个沉降监测基准点,具体位置待实地确定。

B、沉降监测点布设:

监测点主要依据设计图纸进行布设。

C、沉降监测:

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相关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四、平面测量方法

±0.000以下轴线控制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的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的误差不应超过±2mm。

首先依据基础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

当基槽开挖至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用打控制桩指导开挖。

待垫层打好后,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上,经对中、整平、后视同一方向桩,将所需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平面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出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0.000以上施工放线的基准点来自±0.000处的轴线标志和标高标志。

向上引升测量的轴线,要经常和±0.000处的基准点校核。

根据±0.000处的轴线基准点,用线坠吊线后用墨线将轴线弹在墙身上或柱子上。

轴线向上引测要多根轴线同时引测,相互校核。

标高向上引测要以一个基准点为准,其它点复核。

同层楼面的各标高点以水平仪测设。

五、建筑物标高控制

1、基础标高测法:

根据图纸设计标高要求,用水准仪从水准点把高程引到基线上,用Φ12圆钉打入地下1-1.2米,捣砼保护,最少四个点。

2、±0.000以上标高测法:

在建筑物首层外墙或柱上确定+1.00m标高点,由标高水准点精确布设若干点,以能满足在标高传递到施测层后进行闭合校核。

布设好点后,用钢尺沿结构外墙向上竖直引测,量至施工层。

各层的标高线均应由各处的布设起始标高点向上直接量取,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上,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3mm以内。

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六、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坚持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先测设场整体的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标高测设,做到依据正确,方法科学、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正确。

2、在测量精度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简便、快捷、测设合理、科学。

3、测量记录做到原始、正确、完整、工整,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具体如下:

a、逐层楼板施工放线工作完成,检查各轴线是否符合设计几何尺寸,并填好轴线位移表格,作为调整的依据。

b、垂直度观测记录:

用经纬仪进行轴线观测,做好记录资料。

c、认真做好水平观测记录工作。

d、工程完工认真整理观测记录资料。

第二节、基础工程

1粉体搅拌法

粉体搅拌法(简称粉喷法),是用特制的设备和机具,将加固剂粉体材料(水泥或石灰)通过压缩空气的传送,与地基土强行拌和,使之产生充分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一定强度的桩体(简称粉喷桩)。

这是一种改善土质,提高地基强度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可以广泛地适用于淤泥质土,杂填土,软粘土等地基加固。

2水泥加固土物理力学特性

物理性质。

容量:

水泥与土搅拌后,基容量变化不大,仅比原土的容量增加5%;含水量:

水泥加固土含水量略低于原土的含水量,约减少3%一7%;

水泥土力学性质。

水泥加固土的抗压强度。

一般为300一4000KPa,比天然软土加大几十甚至几百倍,影响加固土抗压强度的因素较多,如与土类、含水量、水泥掺入量、养护龄期以及外掺剂等因素有关:

经试验,当水泥掺入比a<5%时,加固效果微弱,工程施工中一般采用a=7—15%为宜;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水泥加固土的强度随土的含水量增加而降低,当土样的含水量为50%一80%时,含水量每降低10%,则水泥土的强度提高30%一50%;水泥加固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而增长,早期强度增长较快,7d龄期强度可达28d龄期强度的60%,一般情况下,龄期超过28d后,强度仍有明显增加,3个月龄期强度可达到0.3—2.0MPa。

水泥加固土的抗拉强度。

经试验,当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在300—4000kPa时,抗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15%。

3粉喷法加固软土地基的特点

粉喷法加固软土地基,是一项新的工艺,与其它软土加固方法相比,具有较多突出之处;

原理科学、费用低廉。

加固成本低。

由于采用地基土自身作为桩料,掺入少量固化剂,一般掺入15%左右的水泥,平均每米不超过50kg水泥,每米材料成本费仅10元左右,比其它地基加固方法成本均低;桩身质量好。

由于成桩粉体与土拌和,化学反应充分,桩身强度相对较大;地基加固后无附加荷载,因为掺入的固化剂含量较少,加固土的容重略大于地基土的容重,可将地基土的附加荷载忽略不计。

干法施工。

施工不需要水源,不需要排污,场地干净;桩体强度高,与深层搅拌法相比较,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粉喷桩施工效果较好,因为深层搅拌法是湿法施工,而粉喷桩是干法施工,是从地基土中吸取一定的水量,从而提高了地基的加固效果;无侧向挤土问题

该工艺与打入桩或压入桩相比,由于成桩是将原土作为主要桩料,在地基中几乎不增加体积,故不产生侧向挤土,所以粉喷桩施工对临近环境无其它影响,甚至可以紧贴相临基础施工,该工艺可根据工程需要及地质条件,以不同的掺灰量控制不同的桩身强度,也可以在同一地基中不同层位控制不同桩身强度,以满足工程上的需要;该工艺平面桩位布置灵活,可以组成各种几何形状的桩体,如单桩分开的桩式,桩体相切或搭接的墙壁式,以及桩体构成网格状的块体式,井适用于各种工程,如建筑物地基加固,边坡抗滑加固等,还可以加固地基中的某个部分,应用广泛:

粉喷桩施工专用机械主要由成桩钻机,空压机,供料机三大件组成。

设备简单,机身体积小,步履移动方便。

4、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

放桩位——钻机就位——调平——送风——钻至设计深度——送粉——提升搅拌——提升至地平——停粉——复搅1/3桩长——提升至地平——停风——钻机移动——重复循环。

(2)施工中注意事项。

①明确设计要求,了解地基的地质情况。

②开工前先打试验桩,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钻机的档位,确定喷粉机压力和喷粉量。

③严格控制钻孔深度,喷灰时间及停灰时间,确保粉喷桩桩长,成桩应打入持力层50cm严禁在末钻至设计深度及未喷灰的情况下钻机提升作业。

④定时检查粉喷桩的成桩直径及搅拌均匀程度,对使用的钻头必须随时检查,其钻头磨损量不得大于lcm。

⑤喷灰机必须配有水泥计量装置,施工中及时记录水泥的瞬时喷入量和累计喷入量。

若发现喷灰量不足应进行整桩复打,复打的喷灰量仍不小于设计用量。

若遇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中断喷粉,在恢复喷粉时,其重叠孔段长度应大于lm。

⑥桩身上部1/3桩长范围内,施工中应严格进行重复搅拌,使水泥和土充分拌和,提高上部桩身强度,使之符合荷载的传递规律。

⑦为防止水泥飞扬造成污染,当钻头提升到地面以下0.5m时,喷灰机应停止喷灰,并使钻机迅速换档下钻,上部0.5m范围内用人工回填粘土并压实。

⑧施工中应认真填写原始记录。

为保证机械设备完好及人身安全,严禁违章操作。

第三节、模板工程

1、构造柱模板:

本工程为砼普通砖砌体结构,柱形式主要是墙体构造柱,架空层层高2.5m,标准层层高为3.0m,且柱截面形式基本不变,根据以上基本情况及原材料供应情况,模板均采用木制定型模,配制数量按每栋架空层一套、标准层二套配制。

在工程施工中,因构造柱施工较简单,易受轻视,在施工中,常常出现质量通病。

本工程构造柱拟采用多层胶合板侧模,对拉螺栓与钢管双重加固,以保证砼成型质量。

2、梁、板模板

⑴模板设计

砌体结构工程梁主要形式为现浇圈梁,及板底肋梁,梁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肋梁模采用50厚板材,梁侧及板底模均采用多层胶合板块,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

外圈梁宽度内缩5mm,所有跨度≥4m的梁板,按设计要求起拱1‰~3‰。

模板与砌体及模板间接缝要严密,不得漏浆,周转使用次数较多后,应对模板边进行修正,并在拼缝处满贴10mm厚、18mm宽的海棉条,防止拼缝处漏浆。

板模板的满堂脚手架支撑

支撑间距采用900×900mm布置,其水平杆设置要求与梁底水平杆的相同,并双向隔跨加设剪刀撑,剪刀撑角度为45°,剪刀撑的着力点布置合理,使上部荷载能有效传递至下部结构受力构件。

满堂脚手架要与柱子抱箍联成一个整体,防止架体失稳。

⑶扫地杆及垫木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地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每根立杆底部都要设置垫板。

⑷板模板下的龙骨间距

板厚大于150mm时竹胶板下所衬的木方净间距不大于150mm;板厚不大于150mm时竹胶板下所衬的木方净间距不大于200mm。

3、楼梯模板

⑴楼梯模板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支设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底模板,然后支设楼梯侧板,底模板超出侧模2-3cm。

先在侧板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和侧板位置线,侧模、踢步模板和踏步模板按图加工成型,现场组装。

为了保证踏步板一次成型,踢步模板下口背方倒45度角,便于铁抹子收光。

⑵为确保踏步线条尺寸的准确,踏步板的高度必须与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致,放样时,须预留出装修面层的厚度。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加U型托斜撑,中间设横向拉杆一道。

4、模板验收

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每道梁、柱边是否平直,检查扣件、螺栓紧固程度,检查模板拼缝是否严密,柱子、梁截面尺寸网架是否符合要求等。

浇灌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看管模板,处理漏浆、跑模、松动等问题。

5、模板拆除规定

模板拆除均要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为依据,填写拆模申请单,由项目工长和项目总工签字后方可生效执行。

⑴侧模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厚度较大侧模板拆除时间相应延后,强度达到50%后进行,提高模板对混凝土应变的约束力。

⑵底模

悬挑梁及构件跨度大于8m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

构件跨度小于8m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

⑶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方法

①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外墙模板,再拆内墙模板。

②板模拆除方法为:

将旋转可调支撑向下退100mm,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板模。

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碗口架。

③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当局部有混凝土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下口接点处用撬棍松动,禁止敲击模板。

④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要及时运走,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⑤拆除时要注意成品保护,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放置整齐。

6、模板维护与管理

⑴柱模板及梁侧、梁底模板等预先制作的模板,应进行编号管理,模板分类堆放,以便于使用。

⑵模板安装及拆除时,信号工到场指挥,起钩或落钩应轻起轻放,不准碰撞,不得使劲敲砸模板,以免模板变形。

⑶加工好的模板不得随意在上面开洞,如确需开洞必须经过主管工长同意。

⑷木模板根据尺寸不同分类堆放,需用何种模板直接拿取,不得将大张模板锯成小块模板使用。

⑸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如发现翘曲、变形、应及时修理,损坏的板面应及时进行修补。

⑹水平结构模板支设后刷水溶性脱模剂。

竖向结构采用覆膜木模板的,使用前刷水溶性脱模剂;采用大钢模支设的,使用前刷油性脱模剂。

第四节、钢筋工程

一、钢筋采购、加工和材料检查

1、钢筋的采购

钢筋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算出钢筋用量,分出规格和型号,由公司物资部负责采购并运到现场,钢筋采购严格按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和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执行。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一式两份,随料到达。

尽量是原件,若使用复印件,须加盖材料专用章,注明原件存放地,复印人姓名,复印时间。

材料员收到后,验收货与证是否符合,符合,则在质量证明书右上角,写明进货时间和数量,作原材料登记台帐,然后交资料员存档。

钢筋采购严格按质量标准执行。

2、钢筋的加工

钢筋加工包括调直与除锈、断料、弯曲、连接。

钢筋加工前由技术部门做出钢筋配料单,经反复核对无误后下料加工。

⑴钢筋加工机具设备

盘条钢筋先行用卷扬机拉伸拉直后,用钢筋钳剪段;一般钢筋断料使用钢筋切断机J40-1;钢筋成型使用钢筋弯曲机JW40-1;

⑵钢筋加工

钢筋按部位、分构件分别码放,钢筋上挂牌,牌上写明规格、部位、数量、长度等。

⑶钢筋接头位置及接头形式

①本工程为砖混结构,粗钢筋较少,钢筋连接主要以绑扎搭接为主。

水平钢筋、竖向钢筋接长直径≤14mm采用绑扎接头,≥16mm接长采用双面搭接焊。

②钢筋的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且在同一根钢筋全长上宜少设接头。

绑扎搭接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③基础梁钢筋接头位置:

上层钢筋应在支座附近搭接,下层钢筋应在跨中搭接。

④上部梁钢筋接头位置:

上层钢筋应在跨中搭接,下层钢筋应在支座附近搭接。

⑤柱钢筋接头位置:

柱应在楼层中部搭接。

3、钢筋运输与存放

⑴钢筋运输时要提前计划好施工中所需的各种规格和数量,以便能及时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不出现窝工现象。

⑵钢筋半成品存放要按种类堆放,地面要硬化过,防止钢筋被污染。

⑶钢筋半成品在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出现钢筋半成品变形,影响钢筋的施工质量。

4、钢筋的检验

钢筋进入加工场地后,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每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号;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每60T作为一个检批量,检验内容包括资料核查,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等。

⑴资料核查

钢筋出厂时,应在每捆钢筋注明生产厂、生产日期、钢号、炉罐号、钢筋级别、直径等标记;并附有质量证明书;钢筋进场时应进行复试。

⑵外观检查

每批钢筋中抽取5%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

钢筋每一米弯曲度不得大于4mm。

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

⑶力学性能试验

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作各项试验。

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有发现脆段,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它各项检验,根据鉴定结果确定该批钢筋能否使用。

⑷钢筋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及规范的屈强比要求。

⑸钢筋取样及性能检查

1)取样方法

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取样1组。

2)见证取样送样

钢筋取样和送样,要有监理公司的监理人员在场,填好报表,然后监理人员跟随试验工到有资格的试验室去送试。

3)试样判定

在拉力试验中,如有1根达不到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这三者中任一项规定值,应从同一批中重新取双倍试样复试。

如仍有一根达不到规定值,则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合格,该批钢筋判定为不合格品。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⑴钢筋除锈→钢筋调直→钢筋断料→钢筋弯曲成型→挂牌堆放。

⑵钢筋如有锈蚀应采用钢丝刷或调直过程中除锈。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⑶钢筋调直时,其调直冷拉率Ⅰ级钢不大于4%,Ⅱ级钢筋不得大于1%,钢筋拉直后应平直,且无局部曲折。

⑷钢筋切断时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在切断过程中,如有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

如出现钢筋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及时向质量、技术部门反映,以采取措施。

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弯起现象,长度允许偏差小于±10mm。

⑸钢筋弯曲成形后,弯折点处不得有裂纹,Ⅱ级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回来,钢筋弯曲成型后允许偏差全长小于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允许偏差小于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允许偏差±小于5mm,箍筋边长允许偏差±小于5mm。

⑹Ⅰ级钢筋的末端需做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⑺Ⅱ级钢筋末端需做90°或135°弯折时,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

箍筋的末端应用弯钩135°,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弯钩的弯曲直径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钢筋规格、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老锈不得使用。

2、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主要以绑扎搭接为主。

水平钢筋、竖向钢筋接长直径≤14mm采用绑扎接头,≥16mm接长采用双面搭接焊。

⑴绑扎搭接连接

采用搭接,接头位置按受拉区25%、受压区50%错开,钢筋搭接部位及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⑵焊接连接

焊接接头接头位置按受拉区50%错开,焊接接头长度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钢筋绑扎安装

⑴作业条件

1)检查钢筋外表锈蚀情况,在绑扎前清理干净,锈蚀较严重的不得使用。

2)弹线,包括轴线、墙柱边线、洞口边线;

3)检查钢筋是否偏位,小偏位时按1:

6对钢筋进行矫正;

4)检查接头错开情况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

5)检查钢筋接头质量;

6)检查钢筋污物清理状况,将钢筋上污点清理干净;

7)检查混凝土顶面浮浆是否都已清除到露出石子。

⑵绑扎材料

所有钢筋交叉处:

①梁、柱、基础采用20#扎丝。

②板采用22#扎丝。

⑶钢筋绑扎前应先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长度是否正确,并按预先确定的绑扎顺序将钢筋运至指定地点。

⑷钢筋保护层:

基础底板为40mm厚,采用50×50×40的混凝土垫块;顶板、楼梯分别为20mm、15mm厚;梁、柱为30mm。

⑸梁、柱钢筋:

①在基础底板进行柱插筋施工时,要严格核对图纸,确保钢筋型号及位置准确无误,所有插筋下端平直弯钩均应伸至底板底筋处绑扎牢固。

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过轴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主次梁相交处,次梁纵筋应置于主梁受力纵筋之上。

③为防止柱插筋及甩出上层的搭接筋在浇筑砼过程中位移,柱立筋下端附加Ф12水平筋与底板上层筋绑扎连接,上端用Ф14临时定位箍固定。

④梁、柱箍筋要按设计要求及《建筑抗震构造详图》中的有关规定对加密区、搭接长度范围内进行局部加密绑扎。

⑤浇灌柱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⑹楼板钢筋:

①工艺流程:

核验模板标高→弹钢筋位置线→绑扎底层钢筋→安放垫块→敷设专业管线→安放马蹄筋→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绑扎上层负弯筋钢筋→申报隐检→隐检验收→转入下道工序。

②楼板钢筋绑扎技术要点:

a、楼板负弯筋直径较小,加设铁马蹬间距为600mm,梅花型布置,确保上层钢筋不产生挠度。

b、板筋遇洞口时,当D<300mm时钢筋绕过洞口不截断;当D=300-600mm时,钢筋遇洞口处截断,每边配置2Ф12的加强筋;当D=600-1000mm时,钢筋遇洞口处截断,每边配置2Ф16的加强筋。

c、绑扎完楼板钢筋后,及时搭设人行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直接踩踏钢筋上,使钢筋产生位移及变形。

d、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三、质量控制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实物与材证相符。

2、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必须符合焊接规范及机械连接技术规程规定。

接头现场检验和试验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4、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绑扎口的10%,且不应集中弯勾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规定。

5、箍筋的规格间距数量满足设计要求及抗震构造。

6、弯勾角度为135度,弯钩平直长度为10d。

7、钢筋工在作完自己的工作后,钢筋班长作自检和与木工交接检。

绑钢筋之前,与混凝土工长作好交接检。

四、安全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

(一)成品保护

1、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

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

2、绑扎柱筋时应搭设架子,不准蹬踩钢筋。

3、各工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蹬踩钢筋,掰动及切割钢筋。

基础底板施工时沿纵向搭设两排马道,以免行走时攀爬大梁钢筋。

4、模板刷隔离剂时,严禁污染钢筋。

5、绑扎钢筋时严禁碰动预留洞模板及预埋件。

6、浇筑砼时应设专人看管钢筋,及时修正。

7、浇筑混凝土时,柱钢筋套上PVC管,以免水泥砂浆污染。

(二)安全文明施工

1、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对其进行安全生产、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规程的教育。

2、在操作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备良好,安全设施是否配套,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3、出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操作用的脚手架,平台未经验收前,一律不准上架操作,经验收合格的脚手架不准随意拆改,更不准支搭飞挑板。

4、大、中、小型机电设备要有专人操作,管理和维修,非操作人员不准安装、拆卸和检修机电设备。

5、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和亮度。

照明行灯必须有防护罩,并不得超过36V的安全电压。

6、操作时精神要集中,不得在工作面打闹,不准上下投掷物件。

7、用卷扬机调直钢筋时,操作前必须检查所用机具及设备是否完好正常,冷拉区域内有无障碍物。

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站离钢筋两侧2m以外,并不得在两端停留。

8、基础底板施工时沿纵向搭设两排马道,以便人员行走。

9、焊接机械必须试运转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焊接电源及电焊设备必须符合有关安全要求。

焊工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10、焊工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要戴皮手套,不得赤手操作。

如工作地点潮湿,地面应铺设橡胶板或其它绝缘材料。

11、绑扎钢筋前,应检查模板及脚手架是否牢固,绑扎高度超过4m时,必须搭设正式的操作架子,不得站在墙上、钢筋、骨架或模板上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