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4.docx
《人教版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4.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测试4
细胞的生命历程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间期,DNA复制含量加倍
B.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
D.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不含染色单体
【答案】B
【解析】略
2.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几率增加
B.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几率与年龄无关
C.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相同
D.亚硝酸盐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
【答案】D
【解析】癌症不是传染病,接触癌症病人不会增加细胞癌变的几率,A错误;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是致癌因子,此外还与年龄等因素有关,B错误;艾滋病患者比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大,因为艾滋亚硝酸盐是化学致癌因子,能引发基因突变,进而导致癌变,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癌变的原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名师点睛】胞癌变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外因主要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此外,患癌症的几率还与年龄、免疫能力等因素有关.
3.具有24条染色体的水稻植株,其分生区的一个细胞连续分裂10次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数为()
A.96B.48 C.24 D.1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一次,所以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水稻植株的分生区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管细胞连续分裂多少次,其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都与原来相同,为24条。
4.假设某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下图表示该生物的细胞在分裂期中各项统计数据,其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中心体数,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正常情况下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复制以后,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并含2条染色单体。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中心体没有复制时每个细胞中只含1个中心体,复制后2个中心体。
考点:
本题考查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中心体数的数量关系,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5.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等生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的增殖方式和受精卵的增殖方式相同
B.癌变和细胞分化都有细胞的变形,但其变形的结果不同
C.由细胞分裂并形成各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的分化
D.癌变的细胞变形与衰老的细胞变形机理一致,导致结果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细胞含有的mRNA和蛋白质种类不同.细胞衰老和凋亡都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都是有利的.细胞癌变是正常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解:
A、癌细胞的增殖方式和受精卵的增殖方式相同,均为有丝分裂,A正确;
B、癌变和细胞分化都有细胞的变形,但其变形的结果不同,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细胞癌变后形成了癌细胞,B正确;
C、由细胞分裂并形成各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的分化,C正确;
D、癌变的细胞变形与衰老的细胞变形机理不同,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导致的,导致结果也不相同,D错误.
故选:
D.
考点: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6.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胡萝卜根尖细胞能发育成完整的胡萝卜植株。
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A.全能性B.特异性
C.多样性D.周期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例如,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胡萝卜根尖细胞能发育成完整的胡萝卜植株,就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一般不发生DNA复制
B.DNA复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基因
C.一个DNA分子通过复制形成另一个新的DNA分子
D.需要解旋酶、限制酶、DNA聚合酶
【答案】B
【解析】无丝分裂过程中同样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由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两条子代DNA中,各保留了一条亲代的DNA单链。
DNA复制的条件有亲代DNA模板、酶、ATP和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其中所用到的酶主要是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在复制过程中,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复制过程出错从而导致基因突变。
一个基因突变,形成它的等位基因。
8.高等动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从细胞结构上分析,其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
A.叶绿体B.液泡C.中心体D.细胞壁
【答案】D
【解析】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胞质分裂方式不同,从细胞结构上分析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在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在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主要区别
项目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间期
无中心体
中心体复制为2个(4个中心粒)
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细胞中央出现的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一个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环沟,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9.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
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对新的合成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这个细胞分化并最终衰老凋亡(如下图所示)下列根据该假说推测正
确的是()
A、成体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使生物体内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不
B、从图中可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C、成体干细胞的基因突变频率与其他细胞相同
D、成体干细胞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可见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但分裂后生物体内成体干细胞的数量没有增长,A错误;由图可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但染色体的分配并不是随机的,成体干细胞总是将永生化链分配给一个子代细胞,成为成体干细胞,B正确;由于子代的成体干细胞总含有永生化链,因此减少了积累基因突变的概率,导致成体干细胞的基因突变频率与其他细胞不同,C错误;成体干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所以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现象,D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基因突变的原因
【名师点睛】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DNA链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开始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这样减少了积累基因突变的概率,也可保持成体干细胞的数量基本不变。
10.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加倍
B.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相同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的转化有利于精准地均分核DNA
D.植物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加倍,A错误;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间期结束后细胞体积变大,因此细胞物质运输效率降低,B错误;细胞周期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的转化有利于精准地均分核DNA,C正确;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细胞周期中处于间期的细胞多,其间期时间占细胞周期的90%--95%,D错误。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名师点睛】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
有丝分裂的意义: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所以使前后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1.关于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其纺锤体的形成不同于高等植物细胞
B.人正常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内最多含有92个DNA分子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高尔基体的活动密切相关
D.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不在同一时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总,其纺锤体的形成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而高等植物是从细胞的两极发生纺锤丝而形成的,故A正确。
人正常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内最多含有大于92个DNA分子,因为线粒体内也有DNA分子,故B错误。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壁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故C正确。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加倍是在间期,而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有丝分裂后期,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2.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B.②⑤C.①②⑤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图像中根尖分生区细胞很少,有许多伸长区细胞,可能是取材多取了伸长区部分,①正确。
可能是下午时间取材,处于分裂期细胞数量少,应该在早上取材,细胞分裂较旺盛,②正确。
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会和解离时间不合适都会导致细胞重叠,③④错。
可能看到的是伸长区部分,没有选到分生区部分观察,⑤正确,故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
1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有利于机体各种生理功能效率的提高
B.衰老细胞中染色质收缩将会影响基因表达
C.癌变细胞内的核糖体数量与正常细胞无差异
D.人体内细胞凋亡贯穿于机体的整个生命历程
【答案】C
【解析】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功能趋向专一化,有利于机体各种生理功能效率的提高,故A正确。
衰老细胞中染色质收缩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故B正确。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新陈代谢旺盛,核糖体数量较正常细胞多,故C错误。
人体内细胞凋亡在机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都有,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细胞凋亡、衰老、癌变、坏死的区别
项目
细胞凋亡
细胞衰老
细胞癌变
细胞坏死
与基因的关系
受基因控制
可能有关
基因突变
不受基因控制
细胞膜的变化
内陷
皱缩
糖蛋白
减少
破裂
形态变化
破裂
细胞萎缩
呈球形
外形不规则变化
影响因素
受基因严格的控制
内、外因共同作用
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子
电、热、冷、机械等各种不利因素
对机体的
影响
对机体
有利
对机体
有利
对机体
有害
对机体
有害
14.近年来,一些标新立异的美容疗法备受广大消费者推崇,比如鳗鱼疗法,使用者通过鳗鱼啃咬表层老化肌肤来去除身体多余的角质,让自己的肌肤焕然一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表层的角质层细胞是因衰老而死亡的细胞,人体细胞的衰老受基因的调控
B.人体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对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C.衰老细胞内多种酶活性增强
D.个体衰老的过程即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答案】C
【解析】人体表层的角质层细胞是因衰老而死亡的细胞,而人体细胞的衰老是受基因的调控的;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对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衰老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个体衰老的过程即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15.若下列各图中a是染色体,b是染色单体,c是核DNA分子数,则a、b、c的数量
关系正确的及图示所处时期分别是
A.甲-前期、乙-间期B.甲-中期、丙-末期
C.乙-前期、丙-后期D.甲-间期、乙-中期、丙-后期
【答案】B
【解析】染色单体在间期DNA完成复制后出现,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时消失,因此染色单体数应等于DNA分子数,故乙图不存在。
甲图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1:
2:
2,应处于间期的S2期、前期、中期;丙图的没有染色单体,并且染色体:
DNA=1:
1,应属于间期的S1期、后期、末期,故本题答案选B。
16.下列对细胞的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和类囊体结构薄膜上
B.硝化细菌能利用土壤中的氨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
C.无丝分裂一般是细胞膜先从中部缢裂,后细胞核接着缢裂
D.破伤风是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这种病菌是兼性厌氧菌
【答案】B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结构薄膜上,A错误;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即利用土壤中的氨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B正确;无丝分裂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缢裂,后接着细胞膜先从中部缢裂,C错误;破伤风芽孢杆菌是严格厌氧型生物,D错误。
【考点定位】色素的分布、化能合成作用、无丝分裂和生物代谢类型
17.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答案】B
【解析】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可见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并不是同步进行的,例如红细胞只有120天,而肌肉细胞、神经细胞是伴随人一生的,A项错误;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是由遗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B项正确;细胞癌变细胞基因突变的结果,即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C项错误;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衰老时细胞色素积累的结果,D项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
【名师点睛】细胞分裂、分化、癌变及衰老的关系
(1)区别
项目
结果
遗传物质变化
细胞分裂
单细胞生物完成生殖,多细胞生物产生新细胞
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分
细胞分化
可形成不同组织器官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细胞癌变
形成能无限增殖的癌细胞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细胞衰老
细胞正常死亡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2)联系
18.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连续分裂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各不相同,同一个生物体的相同组织中,细胞的大小也不一样,同一个细胞,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大小也会发生改变.细胞的形态具有多样性.
2.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低.
解:
A、是精子,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分裂,故A错误;
B、是正常体细胞,未分化,具有分裂能力,故B正确;
C、是已经高度分化的肌细胞,故C错误;
D、是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细胞,已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备分裂能力,故D错误;
故选:
B.
考点: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细胞的分化.
19.左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解,右图为一个细胞周期中DNA的变化曲线,则左图所示的细胞与右图的哪个区段相应
A.b-cB.c-dC.d-eD.e-f
【答案】B
【解析】略
20.(2012•潍坊一模)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是8条,若染色体中的DNA全部用3H标记,将该体细胞放人普通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在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A.2条B.4条C.8条D.16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将一个被3H标记的DNA,放在普通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得到2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这两个DNA都是一条链含有3H标记,另一条链不被标记.到有丝分裂末期,DNA分子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细胞进行第二次分裂,间期在普通培养液中进行复制,这样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含有2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3H标记,另一条链不被标记,而另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不被标记.所以到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都含有2个DNA分子,其中都有一个DNA分子是一条链含有3H标记,另一条链不被标记,由此可见,所有的染色体都被标记了.
故选:
C.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二、综合题
21.科研人员以人膀胱癌细胞为材料,研究二甲双胍在抗膀胱癌过程中的作用。
(1)取等量人膀胱癌细胞,注射到先天性胸腺缺陷的裸鼠体内。
7天后裸鼠均长出皮下肿瘤。
将患有肿瘤的裸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每天腹腔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二甲双胍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周,每天检测并记录小鼠皮下肿瘤体积。
①选用裸鼠作为人肿瘤细胞的受体,是因为裸鼠的机能缺失,对来自异种动物的组织没有免疫排斥作用。
②设置B组,是为了排除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以体外培养的253J和T24两种膀胱癌细胞为材料,分别用二甲双胍、抗癌药物TRAIL、二甲双胍联合TRAIL进行处理,24小时后测定癌细胞数量,与生理盐水处理组做对照,计算成活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各实验组中添加的二甲双胍浓度应(相同,不同)。
用二甲双胍处理后,253J膀胱癌细胞
的存活率比对照组减少了%,这说明二甲双胍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促进、抑制)。
②由图分析,两种癌细胞中,对TRAIL高度抵抗的是,判断依据是。
③图1结果说明,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对253J细胞的增殖。
【答案】
(1)①细胞免疫
②注射、注射液体的体积(生理盐水以及腹腔注射操作)
(2)①相同10有抑制作用
②T24细胞图2中随TRAIL浓度的增加,T24细
胞
存活率基本不变,都接近100%
③抑制作用更强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胸腺是T细胞发育的场所,没有胸腺将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的缺失。
②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是为了排除生理盐水以及腹腔注射操作的无关变量的影响。
(2)①实验结果的图示标明实验自变量为TRAIL浓度,各实验组中添加的二甲双胍浓度应相同,用二甲双胍处理后,253J膀胱癌细胞
的存活率为90%,比对照组减少了10%,说明二甲双胍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
②图2中,各添加TRAIL实验组细胞存活率均为100%,说明对TRAIL高度抵抗的是T24细胞。
③图1中,二甲双胍联合TRAIL进行处理,癌细胞的存活率均比TRAIL单独处理要低,说明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对253J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强。
考点:
本题考查免疫、对照实验的分析。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
一是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实验结果的图示标明实验自变量为TRAIL浓度。
二是找出需要对比的对象。
生理盐水处理组做对照,可以看出药物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强弱,不同处理方法对比,可以看出不同处理方法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强弱。
22.为探究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设计思路:
第一步,进行实验分组:
甲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理盐水、乙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阿霉素、丙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阿霉素。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每组所加心肌细胞数相同。
第二步,各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数。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若干次,统计计算____________(即实验因变量)。
(填在第1小题)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具保护作用。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不具保护作用。
(3)与实验动物相比,采用离体心肌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避免实验动物的心脏活动受_________调节的干扰。
(4)上述实验还可以增加一组,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共10分,每空2分)
(1)心肌细胞的存活率
(2)①甲组和丙组的存活率均高于乙组的存活率
②乙组和丙组的存活率接近,均低于甲组
(3)神经-体液(4)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
【解析】
试题分析:
(1)实验探究的是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所以自变量是是否添加生物制剂Q,因变量是心肌细胞凋亡数目,或者心肌细胞的存活率。
(2)如果甲组和添加了生物制剂Q丙组的存活率高于只添加阿霉素的乙组的存活率,说明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具保护作用。
但如果乙组和丙组的存活率接近,都低于空白对照组甲组,说明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不具保护作用。
(3)心肌细胞在体内受神经和体液调节,所以采用离体的心肌细胞可以避免心脏活动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
(4)还可以设置一组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如果该组与甲组实验结果相同,更能说明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凋亡和实验设计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
23.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
(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芽率(%)
分裂期细胞占比(%)
后期和末期
有丝分裂指数
(%)
前期和中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
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鬼针草是田间常见杂草,国内外均有分布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实验的过程是:
取材→解离→_________→_________→制片→观察。
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象,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