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6395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docx

《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docx

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

(昌邑市第一中学蒋景春)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解读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学习任务群中的重要部分。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单元学习目标

1.阅读《乡土中国》,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特点,理解著作中的重要概念,如“礼俗社会”“差序格局”“男女有别”“无为政治”“血缘社会”等,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的观点。

2.从整体上掌握各章的学术观点,分析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作者的逻辑思路,理清本书的知识体系。

3.联系当下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学以致用,用书中的学术理论和分析方法,解读当下乡村社会的巨大变迁,并积极思考该著作的现实意义。

第1课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通读全文,找出各章的核心概念,结合文本,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将其概述出来。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概述核心概念的时候,统筹思考,在对各核心观点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情境任务

某互联网公司计划开发一款高中生用的课外阅读App,特面向高中生征集各部名著中概念解读类的“词条”和“名著推荐语”。

我们学校也接到了该公司的征集邀请。

在征集邀请中,该互联网公司请求同学们对《乡土中国》中的重要概念进行梳理,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这些核心概念的词条进行编写。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精心梳理全书的核心概念,并选择其中任意3个用心完成词条编辑,要求50字左右。

另外,请同学们在把握全书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每人编辑一段“名著推荐语”,要求200字左右。

学习课时

1课时

课时任务与活动

学习活动一:

梳理全书核心概念

1.速读全书,找出各章的核心概念,用文本中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篇名

核心概念

作者的主要观点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2.同学之间展开交流,找出对核心概念的判断存在分歧的篇章。

3.围绕这些篇章,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以最终确定各章的最终核心概念。

 

学习活动二:

编辑核心概念词条

请同学们挑选3个篇章的核心概念,编辑词条。

词条1

核心概念:

词条内容:

 

词条1

核心概念:

词条内容:

 

词条1

核心概念:

词条内容:

 

评价量表

项目

量规

等级(A、B、C)

内容

概念的要素全面、完整,与原著文本吻合度高

结构

词条的逻辑清晰,有层次

表达

语言准确、简洁,合乎语法

书写

认真正确规范

学习活动三:

完成《乡土中国》的“名著推荐语”

《乡土中国》“名著推荐语”

 

评价量表

项目

量规

等级(A、B、C)

内容

面向全书提取主要信息,能从《乡土中国》的学术性、文学性、社会意义、历史意义、时代意义等多个维度阐发自己的感受和推荐的理由

结构

推荐语的逻辑结构严密、表达有清晰的层次感

表达

语言准确、简洁、合乎语法、通俗易懂,符合推荐语的特点,能够产生吸引力

书写

认真正确规范

第2课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

学习目标

1.思维发展与提升:

精读原著,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归纳各章主旨,并梳理各章的行文脉络。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分析并讨论原著各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建立起本书的知识体系。

情境任务

某家阅读分享的自媒体平台计划近期做一期有关《乡土中国》的“好书分享”节目,平台的编辑需要写一篇介绍《乡土中国》这本书的拆书稿,并需要配一张全书的思维导读。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该编辑向我们学校求助,希望同学们能帮他设计一份《乡土中国》的“手绘版”思维导图。

请每一位同学都精心设计自己的作品,我们将通过评选,推选最好的5篇发给该编辑。

学习课时

1课时

课时任务与活动

学习活动一:

小组合作,分头梳理各章的行文脉络

全班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2章文本的梳理任务,并完成下面地表格。

文章标题:

核心概念:

主要观点:

分论点1——

重要概念:

主要素材:

分论点2——

重要概念:

主要素材:

 

分论点3——

重要概念:

主要素材:

 

分论点4——

重要概念:

主要素材:

 

分论点5——

重要概念:

主要素材:

 

评价量表

项目

量规

等级(A、B、C)

内容

能够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篇章观点和主要内容

结构

能够清晰地理清篇章主观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表达

语言准确、简洁、合乎语法、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书写

认真正确规范

学习活动二:

集中各小组的学习成果,绘制思维导图

1.在目录的基础之上,结合小组合作完成的学习成果,手绘一份《乡土中国》的思维导图。

《乡土中国》思维导图

评价量表

项目

量规

等级(ABC)

绘图

能简明、清晰、完整地呈现自己对整本书结构的理解

表达

能够运用恰当的逻辑词汇,如“先……然后……”“首先……其次……”“决定”“影响”“根源”等,描述自己的思维导图

情感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与他人合作,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书写

认真正确规范

2.通过评选,选出5个优秀作品。

第3课关注“问题”,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1.文化传承与理解:

研读作者在著作中对社会学问题的论述,并结合当下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以加深对中国乡土社会特点的理解,关注乡土文化的发展,并积极参与。

2.思维发展与提升:

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触发点,学习《乡土中国》中严谨的论述风格,尝试准备一场辩论赛。

情境任务

学校计划举行一场辩论赛,主题为“如今中国的社会是现代社会还是乡土社会”。

正方观点:

如今中国的社会是现代社会。

反方观点:

如今中国的社会是乡土社会。

假如你是参加辩论赛的选手,请你从“开篇立论”“自由辩论”“总结陈词”三个进行辩论赛材料的准备。

学习课时

1课时

课时任务与活动

学习活动一:

明确论点,准备辩论赛材料

“如今中国的社会是现代社会还是乡土社会”

你选择的立场是——正方()反方()

你的开篇立论:

你的自由辩论材料:

你的总结陈词:

评价量表

项目

量规

等级(A、B、C)

内容

能够准确引用《乡土中国》中的观点和素材,能够合理地使用社会生活中的实时材料

结构

论述逻辑严谨、条理

表达

语言准确、简洁

书写

认真正确规范

学习活动二:

组织班级辩论赛

主持人:

教师

参赛双方:

7个每个小组推选2人参加,分为正反两方,各7人

评判人员:

教师和非参赛的班委成员

辩论赛程序:

1.主持人宣布辩题,介绍参赛双方选手,辩论赛开始

2.双方一辩开篇立论(各2分钟限时)

3.自由辩论环节

4.评委及观众提问环节

5.双方一辩总结陈词(各2分钟限时)

6.评委打分环节

7.主持人宣布辩论赛结果,辩论赛结束

辩论赛评委打分标准:

评价量表

项目

量规

打分(10分制,小数点后1位)

内容

能够准确引用《乡土中国》中的观点和素材,能够合理地使用社会生活中的实时材料,能够牢牢扣住己方论点。

思路

辩论的思路逻辑严谨、条理

表达

语言表达清晰、准确

总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