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裁判法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3935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9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球裁判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排球裁判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排球裁判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排球裁判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排球裁判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球裁判法1.docx

《排球裁判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球裁判法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排球裁判法1.docx

排球裁判法1

排球规则

排球规则的演变

排球运动由美国人威廉·摩根发明后,在当时仅为一种娱乐性的游戏,并未被列入竞技运动项目。

那时的排球比赛没有固定的人数规定和场区限制,更没有统一的规则。

双方只要经过协商,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即可进行比赛。

1896年,第一部排球规则在美国产生。

1916年美国出版发行了第一部排球规则书。

其主要内容是:

采用记分制,确定每局为21分,三局两胜;每队出场人数为六人,发球必须轮转;设有远球线,距中线4英尺,在远球线后队员可以连续击球。

随后,美国的排球规则也经过了多次修改。

主要内容为:

规定队员的腰部以上部位可以击球;每队在本场区最多可击球三次;击球时手不得过网;后排队员不得进攻等等。

1925年,苏联出版了第一本正式的有关排球规则的书,主要内容与美国的排球规则基本相同。

1947年,国际排联正式成立,便将美洲排球规则同欧洲排球规则合并,制定了世界六人制排球规则,使世界性的排球比赛在统一的规则限制下进行,排球运动水平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1950年,我国首次介绍了国际排联制定的六人制排球规则,1951年审订出版了第一本六人制排球竞赛规则。

我国排球运动正式与国际排球运动接轨,执行统一的国际排球规则。

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规则中的一些条文已难以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

从1947年至今,排球规则做了若干次重大的修改。

每一次修改都对排球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排球运动更具吸引力,更加精彩。

现将修改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1964年~1965年

允许前排队员过网拦网。

(1964年东京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1965年1月执行。

1964年以前,规则规定拦网队员不允许过网拦网。

这条规则明确了拦网技术仅作为一项防守性技术。

规则修改后,使排球技术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拦网由防守、被动性技术,转变为进攻、主动性技术。

排球运动的网上争夺更为激烈,攻防矛盾的焦点直接反映在网口,人们对排球运动的认识大为提高。

二、1968年~1971年

在标志带外20厘米处设立标志杆,规定球触标志杆或从标志杆外过网即为犯规。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代表大会上提出试验,1970年索菲亚世界锦标赛代表大会上通过,1971年1月执行。

设立标志杆,意味着网前的过网面为9.4米。

要想突破拦网防线,必须高快结合,因此产生了快攻系统。

三、1974年~1976年

1.拦网不作为一次击球,也就是说在本队拦网触球后,本方还可以击球三次。

2.标志杆内移20厘米,位于标志带的外缘。

(1974年墨西哥世界锦标赛代表大会上提出试验,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1977年1月执行。

拦网后还可以击球三次,为接扣球组织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尤其反映在女排比赛中。

我国女排首创的快速反击进攻战术体系,就受益于这条规则的修改。

同时,在男排比赛中,这条规则又刺激了拦发球技术的产生和运用。

由于各队增加了拦发球队员,削弱了对方的发球威力,使接发球的阵形发生变化,出现了三人、二人接发球形式。

标志杆内移20厘米,使网前进攻面只有9米宽,人们开始将进攻区域内由网前向网后纵深发展,产生了后排立体进攻战术体系,丰富了排球运动的技战术内容。

四、1984年

1.不允许拦发球。

2.取消除上手传球外的第一次击球动作中的连击犯规。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1984年12月执行。

由于拦发球技术的出现,使排球比赛失去了许多来回球。

往往拦发球成功,便可得数分,比赛的精彩性和连续性程度下降。

因此,取消了允许拦发球的规定。

修改的第二条内容,是针对攻防不平衡,进攻强于防守而定的,在接对方来球的第一次击球中,即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和接本方拦起来的球时,允许手臂在同一个击球动作中出现连击,这样便有利于起球,有利于防守。

五、1988年

1.局分限制。

每局为15分制,限最高分为17分。

第一局至第四局为发球权得分制,第五局(决胜局)采用每球得分制。

2.每局之间的休息时间为三分钟。

(1988年汉城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1988年12月执行。

以往的排球比赛时间是很难控制的。

据统计,在近几年的大型世界性排球比赛中,一场球的最短时间为29分钟,而最长的则达3小时35分钟,有史以来最高连续换发球的记录是28次。

比赛时间的不确定性给排球运动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因素。

这条规则的修改,使排球比赛的时间得以缩短,更便于电视转播,更有利于排球运动向商业化的道路迈进。

六、1992年~1993年

1.前四局最高分限为17分,决胜局当比分为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两分为止,无最高分限。

2.允许队员越出无障碍区救球。

3.膝关节和膝关节以上身体任何部位都允许击球。

4.在进攻性击球时,轻击和吊球是允许的,但击球动作必须清晰,并无携带推压现象。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1993年1月执行。

此次规则修改,主要是考虑如何减少比赛的中断次数,提高比赛的精彩性。

因此,取消了决胜局的最高分限,扩大了队员击球的区域,队员的合理触球部位由腰以上部位扩展到膝关节以上部位,大腿触球视为好球。

七、1994年~1995年

1.扩大了发球区,端线后9米为发球区。

2.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

3.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反弹。

4.取消第一次击球中的“连击”犯规。

5.触网为犯规,但队员在无试图击球的情况下,偶尔触网除外。

(1994年研究试验,1995年国际排联代表大会上通过,1995年1月执行。

这次规则修改是在1992年规则修改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修改,对排球运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发球区扩大,使发球技术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斜向助跑跳发球技术的运用,使发垫球技术由相对平衡走向新的不平衡阶段。

允许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球是排球技术的一次革命。

由过去的手臂技术转变为现在的手脚并用技术,扩大了击球的方法。

同时,规则的修改要求我们对持球建立新的概念。

修改前的规则规定:

“击球必须清晰,并不得有较长的停留,如携带、推掷、捞捧等”。

规则修改后,放宽了击球的时间概念,即“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

”由于取消了第一次击球时的“连击”犯规,使队员在接发球,接对方推攻球等情况下,更大胆地使用上手传球技术,以此来提高接球的准确性,加快进攻和反击的速度。

八、1996年

1.限制线的延长线向两侧边线延长1.75米。

以分别为五条长15厘米各相隔20厘米的短线划成。

2.男子比赛,球的气压力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女子比赛用球1998年后再最后确定。

3.球从过网区以外的空间飞入对方无障碍区,本队队员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将球击回:

a.不得接触对方的场区。

.球从同侧过网区以外击回。

c.对方队员不得阻碍此回击球的行动。

4.队员的一只脚(双脚)一只手(双手)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脚或手的一部分还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但不得影响对方。

5.警告,在一场比赛中,第一次亮黄牌,第二次给红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代表大会通过,1997年1月1日执行。

这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规则,1997年1月1日后开始执行,修改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减少比赛的中断,提高精彩性。

男子比赛用球气压的降低。

在于减小击球力量和飞行速度,有利于防守,增加来回球的次数。

今后国际排联还将降低女子比赛用球的气压,待1998年代表大会上再最后确定。

1996年的女排大奖赛,试验自由防守队员制,规定每队可有两名自由防守队员参加比赛,他们不受换人次数的限制,只能作为后排队员进行比赛,不得拦网、进攻和发球,在前场区上手传高于球网的球时,任何队员不得直接将球击入对方,此条规则修改的目的在于提高后防能力,为防守能力强的矮个子队员提供参赛的机会。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各六名球员在长18米宽9米中间以球网分隔的比赛场地上运用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技术进行攻防对抗不使球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一种球类运动。

 

比赛的目标是要每队采用合于规定的方法击球过网,落于对方的场地上,同时防止球在自己的场地上落地。

每一队有三次机会将球击回对方的场区(拦网触球除外)。

比赛由发球有后排右边的队员(1号位)开始,球员击球过网进入对方的场区,双方往返击球,直到球触地、出界或一队无法正确的回击为止。

排球比赛中,球队赢得一球则获得一分(得球得分制),当接发球队赢得一球,该队得到一分并取得发球权

排球运动的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

2.技术的全面性;两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换,前排:

扣拦后排:

防守接应

3.激烈的对抗性:

比赛中从发球----接发球,扣球----拦网防守;进攻—防守反击都是从激烈的对抗中进行的。

目前国际上高水平的比赛中对抗的焦点表现在网口的扣篮的激烈争夺上。

4.高度的技巧性:

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也不能在手中停留,不得连击每方击球不得超过三次。

因此它对时间性技巧性要求很高。

5.严密的集体性。

6.攻防两重性。

排球运动不仅能提高人们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反应弹跳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并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况,更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一种集体观念。

我国排球的发展概况

1900年传入我国广东等地,为16人制排球,分4排,每排4人,位置固定不轮转。

当时水平很低,打法简单。

从托来托去到由前两排中间打高远球,没有拦网。

1919年改为12人制排球,分3排,每排4人,技术发展到上手发球、正面扣球、单人拦网和倒地救球。

1927——1951年为9人制排球:

三人三排固定不轮转,三次击球过网。

由头排中间传球组织进攻,二排助跑起跳进攻,出现勾手扣球技术。

在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上(1930年)创造了“快板球”,即现在的快球。

1950年,我国男排在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学习了东欧的高打强攻倒地防守技术和“两次球”进攻战术。

1951年在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时,改为6人制。

从50年代后期开始,开始探索走自己的道路。

60年代大松博文的“三从一大”对我国排球影响很大。

1981年女排获世界杯,1982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三连冠”。

获得三连冠的由日本女排、苏联女排、苏联男排。

排球1917年传入欧洲时就是6人制,故水平较高。

1947年成立排球联合会,1949年第一届男子世锦赛,1952年女子第一届世锦赛。

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

1965年男子世界杯,1969年第二届男子世界杯,1977年第三届男子世界杯年。

1977年第一届女子世界杯,1981年第二届女子世界杯,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

第一章

一、场地、器材、设备

  排球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为对称的长方形。

1.排球比赛场地地面的规定

  排球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

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队员的隐患。

不得在粗糙、湿或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正式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的地面只能是木质或合成物质的;场地界线为白色。

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分别为另外不同颜色。

2.排球比赛场地上的区和区域

  关于排球比赛场地的几点说明:

(1)比赛场区:

比赛场区为长18*9米的长方形。

中线把它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

两条长线是边线。

两条短线为端线。

(2)所有界线的宽度为5厘米,线的宽度均包括在场区内。

(3)发球区:

宽为9米,两条边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垂直并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其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内,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终端。

(4)前场区、后场区:

中线与进攻线构成前场区。

中线中心线与进攻线距3米。

前场区向边线外的无障碍区无限延长。

进攻线与端线构成后场区。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时,在每条进攻线边两侧各画5个长15厘米、宽5厘米、并间隔20厘米的虚线,虚线总长1.75米。

(5)无障碍区:

比赛场区的四周至少有3米宽无障碍区,从地面量起至少有7米的无障碍空间。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边线外的无障碍区至少宽5米,端线外至少宽8米,比赛场地上空的无障碍空间至少12。

50米高。

成年世界性锦标赛和奥运会比赛,其无障碍区边线外至少宽6米,端线外至少宽9米。

(6)换在区: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与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7)准备活动区:

无障碍区外球队席的远端,有3*3米的区域为准备活动区。

(8)判罚席:

队员席后画1米见方的区域,内设两把椅子为判罚席。

被判罚出场院的成员应坐判罚席上。

3.温度与照明

(1)温度

  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摄氏度(50华氏度)。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的室内温度,最高不得高于25摄氏度(77华氏度),最低不低于16摄氏度(61华氏度)。

(2)照明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室内照明度在距地面1米高度进行测量,应为1000—1500勒克斯。

4、场地的画法

  先在场地中央画一条9米长的中线MN。

然后MN中点O为圆心,以10。

06米为半径,向4个场角画弧;再分别以M、N为圆心,以9米为半径,向同侧的两个场角画弧与前弧相交,成4个交点A、B、C、D。

连接这4点便形成了场地的边线和端线。

  再分别以MN为圆心,以3米为半径,在各边线上截取E、F、G、H点,连接EG、H形成进攻线。

  最后画了发球区短线。

在两条端线后边延长上,各画一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

  根据比赛的要求,在每条进攻边线的两侧画5个长工15厘米、宽5厘米、并间隔20厘米的虚线,虚线总长1.75米。

  排球场院地所有线宽为5厘米,其宽度包括在各自的场区之内。

5.米排球场地的检查方法

  检查场地是否符合标准,可将钢尺一端固定在球场的一角,然后向各点进行丈量。

(二)球网和网柱

1.球网

  球网为黑色,长9。

50米、宽1米,架设在中线的中心线的垂直面上。

球网上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用一根柔韧的钢丝从中穿过,将球网固定在网柱上。

  球网高度男子为2。

43米,女子为2。

24米。

少年比赛网高男子一般为2。

35米,女子为2。

15米。

一般基层比赛或儿童比赛的网高可根据情况自行确定。

  球网高度应用量尺在场地中间丈量。

场地中间的高度必须符合规定网高,两条边线上空的球网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

2.网柱

  网柱应为两根高2。

55米的光滑圆柱。

最好是能够调节高度,网柱固定在边线外0。

5—1米处。

禁止使用拉链固定网柱。

一切危险设施或障碍物都必须排除。

3.标志带

  标志带是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子,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

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

4.标志杆

  标志杆是两根有韧性的杆子,长1.80米,直径10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质料制成,分别设在标志带外沿球网的不同两侧。

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高出部分每10厘米应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

  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的边界。

(三)球

  比赛用球的颜色可是一色的浅色或国际排联批准的多色球,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气压为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各大洲和各国锦标赛、联赛所使用的球必须是国际排联批准的用球。

  为缩短非比赛时间,正式比赛均采用三球制。

为此在一次比赛中所用的球,其特性包括圆周、重量、气压、牌号及颜色等都必须是统一的。

(四)裁判台

  裁判台是一个长约80厘米、宽为70厘米,调节范围在1.10—1.20米高度之间,可站立、可坐的升降台。

裁判台的前面应制成弧形,并包上海绵类的护套,防止运动员受伤。

  裁判员执行任务时应根据自己身高调节裁判台的高度,一般使裁判员的水平视线高出球网上沿50厘米左右为宜。

二、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

(一)胜一分、胜一局和胜一场

  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胜一球即胜1分。

比赛的前4局以先得2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队为胜1局。

当比分为24:

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为胜1局。

决胜局以先得1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队获胜。

当比分为14:

1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为止。

  正式比赛采用5局3胜制。

最多比赛5局,先胜3局的队为胜一场。

(二)关于“自由防守队员”的规定

1.各队登记在记分表上的12名运动员中,可选择一名队员为“自由人”,并在其姓名旁注明“L”字样,其呈码与首先上场的6名队员一样,也必须登记在第一局的位置表上。

2.“自由人”必须穿着与其它队员不同颜色的上衣。

3.“自由人”可以在比赛中断和裁判员名哨发球之前,从进攻线和端线之间的边线处自由进出,换下一任后排队员,不须经过换人过程,也不记在正常换人次数内,其上下次数不限,但在其上下2次之间必须经过一次发球比赛过程。

4.“自由人”不得发球、拦网和试图拦网。

5.“自由人”在任何地区都不得将高过于球网上沿的球直接击入对区。

6.“自由人”在前场区及前场区外无障碍区进形上手传球,当传出的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时,其它队员不得进行进攻性击球。

当他在后场区及后场区外无障碍区上手传出的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其它队员可以进行进攻性击球。

7.“自由人”受伤,经裁判员允许可由登记在记分表上的任一队员替换,受伤的“自由人”在这场比赛中不得再参加比赛。

替换受伤“自由人”的队员在这场比赛中仅限于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比赛。

第二章参加人员

2﹒球队

2.1球队的组成

2.1.1每一球队最多包含十二名球员、一名教练、一名助理教练,一名运动医护人员(trainer)及一名医师。

球员之一是队长且需在记录表上注明。

FlVB世界锦标赛中的医师必须事先获得FIVB的认可。

2.1.2每一球队可从12名决定名单中选出一位登记为自由防守球员。

(规则8.5)

2.1.3只有登录在记录表上的球员,方可参加比赛,一经教练,队长在记录表上签名后,既不得更换。

2.2球队的位置

2.2.1球员必须坐在球员席或者热身区(规则14.4),教练(规则5.2.3)及其它成员坐在球员席,但可以暂时离座。

球员席位于记录台旁无障碍区以外。

2.2.2只有球队之成员可以坐在球员席,比赛中球员可参予热身(规则4.1.1)

2.2.3比赛中,末上场比赛球员可在热身区徒手热身(规则1.4.4),暂停时可在他们球场后方无障碍区做热身运动。

局间休息球员可在无障碍区用球热身。

2.3装备

球员的装备包括运动衫、短裤及球鞋。

2.3.1运动衫、短裤及袜子必须全队一致,且整洁及颜色相同。

(自由防守球员除外规则8.5)

2.3.2球鞋必须轻便柔软,由橡胶或皮革制成。

在FIVB世界性成人组锦标赛中,鞋子的颜色也必须全队一致,但商标的颜色图样可以不同;比赛服必须符合FIVB认可的标准规格。

 

2.3.3球员运动衫的号码必须使用1至18号。

2.3.3.1号码位置须在胸前与背后的中央部分。

号码的颜色必须与运动衫成对比。

2.3.3.2球衣胸前号码至少15公分高,背后号码至少20公分高,号码的笔划应有至少2公分的宽。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在右腿球裤上需绣上号码至少4至6公分高,宽至少l公分。

2.3.4队长的胸前号码下方应配戴一条长8公分宽2公分的带子以资识别。

2.3.5禁止穿著号码不符规定(规则4.3.3)或与同队球员不同颜色的运动衫。

(规则4.3.1;自由防守球员除外,规则8.5)

2.4装备的更换

第一裁判可允许一名或一名以上的球员:

2.4.1赤足比赛。

2.4.2局与局之间或替补以后,更换汗湿的运动衫。

但新换的运动衫颜色、式样及号码须与原来的相同。

2.4.3天气寒冷时,第一裁判可允许球队穿著训练服装比赛,但全队服装颜色与样式必须相同,(自由防守球员除)并佩有合法的号码经允许后球队球员都必须依照办理(规则4.3.3.i)

2.5禁止的对象

2.5.1禁止佩戴可能致使球员受伤或为球员提供人为助力的对象。

2.5.2球员可以戴眼镜,但危险须自行承担。

3﹒球队领导者:

队长与教练均须为队中成员的行为与纪律负责。

3.1队长

自由球员不得担任队长

3.1.1比赛开始前,队长应:

在记录表上签字,代表球队参与掷硬币。

3.1.2在比赛时,球队队长若在场上,便成为比赛队长。

当队长未上场比赛须由教练或者队长本人指定另一位选手代替队长职务,直到队长回到场上比赛或者一局结束为止。

唯有当死球时,比赛队长且唯有其本人,才有权向裁判要求:

3.1.2.1请求说明所引用规则的解释。

也可将队友的要求或问题转达给裁判员。

若无法接受裁判的解释,队长必须立即向裁判员提出异议,保留比赛后将异议记载于记录表上以作为正式抗议的权利(规则23.2.4)

3.1.2.2请求认可

更换运动服装或配备,确认球员的位置,检查场地、球网、球等。

3.1.2.3依法请求比赛中止(规则16.2.1)

3.1.3比赛结束时,队长应:

3.1.3.1向裁判员致谢,并于记录表上签字以承认比赛结果。

3.1.3.2若其曾向第一裁判提出异议,可在记录表上确认抗议的记录(规则5.1.2.1)

3.2教练

3.2.1比赛时教练坐在场边指导其球队打球,教练向第二裁判提出阵容单、暂停、替补等要求。

3.2.2教练在比赛前登记或核对己方球员记录表上的姓名与号码并签字。

3.2.3比赛中

3.2.3.1每一局比赛前,教练应将填妥并已签字之球员上场阵容单交给记录员或第二裁判。

3.2.3.2在比赛进行中,他必须坐在最靠近记录员的球员席上,但可暂时离席。

3.2.3.3要求暂停或替补球员。

3.2.3.4教练可以在球员席前的无障碍区至热身区之间站立或走动进行指导,但不得干扰或延误比赛。

3.3助理教练

3.3.1助理教练坐在球员席上,但无权调度比赛。

3.3.2若教练必须离队时,助理教练可在比赛队长的要求下,经第一裁判的认可执行教练的任务

沙滩排球简介 

蓝天、碧海、阳光、沙滩,一项独具魅力、风靡世界的运动项目一沙滩排球以其很强的竞技性和独特的艺术性、观赏性和趣味性,被誉为“21世纪最杰出的运动”。

运动员和观众们头顶蓝天,面临碧海,耳听涛声,脚踩柔沙,这诗情画意般的境界,很自然地将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人们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陶冶身心,娱乐健身,锻炼体魄,这是人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起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的沙滩排球,最早出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海滩上。

当时,人们为了躲避夏季的炎热来到海边,只是把它作为在海滩上消闲的一种娱乐活动。

进入三十年代,沙滩排球的普及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每当夏季来临,在美洲和欧洲的海滨沙滩上,沙滩排球处处可见。

此时,人们再也不满足于将它仅仅作为一种消闲娱乐活动,开始了3人、4人和6人的规则不尽一致的比赛。

1947年,诞生了男子2人沙滩排球的正式比赛。

  1989年,国际排联创立了2人制男子沙滩排球巡回比赛,赛场分别设在巴西、意大利和日本,首次比赛吸引了世界众多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参加,并获得巨大成功。

通过此次比赛,国际排联不仅将沙滩排球列为其正式竞技比赛项目,而且还确定了其最高等级的赛事为:

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世界沙滩排球大满贯赛和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三大赛事。

至此,沙滩排球有了统一准确的竞赛规则,比赛采用双败淘汰赛制(从2002年起,竞赛赛制改为第一阶段分组单循环,小组前两名进入第二阶段前16名的单败淘汰赛),参赛运动员必须事先注册并通过比赛进行积分排名。

  在国际排联及其212个会员协会的不懈努力下,沙滩排球运动在近十多年来得以广泛的普及和迅猛的发展。

据资料统计,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由最初的每年5站,现已增加到了男子13站、女子12站。

目前,世界上已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沙滩排球组织并正式开展了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