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崂山景点文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3392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青岛崂山景点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青岛崂山景点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青岛崂山景点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青岛崂山景点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青岛崂山景点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青岛崂山景点文化.docx

《山东青岛崂山景点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青岛崂山景点文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青岛崂山景点文化.docx

山东青岛崂山景点文化

山东青岛崂山景点文化

  一、名字由来

崂山在历史上曾有劳山、牢山、不其山、劳盛山、大劳山和小劳山、辅唐山、鳌山、崂山等名称。

山之本名应为“劳”或“崂”,汉代称“不其”,晋及南北朝称“牢”,唐代又有“大劳、小劳”和“辅唐”之称,明、清两代使用较乱,以“劳”、“崂”为主,“牢”、“鳌”兼而用之,至近代才专用“崂”字。

“崂山”之名最早见于《南史〈明僧绍传〉》,另在《神农本草》和《本草图经》中也记有此山名,明代黄宗昌亦用此名写成《崂山志》。

  二、历史溯源

  崂山形成于亿年前的白垩纪,经过漫长岁月的沧桑巨变,天工造化,在大自然的雕凿中,形成了雄伟、壮观、奇特、秀丽的地貌形态。

山脉以巨峰为中心,向四方延伸。

按自然走向分为巨峰支脉、三标山支脉、石门山支脉和午山支脉。

崂山东部和南部紧逼大海,形成山海相连的独特景观。

蜿蜒曲折的海岸,形成了许多岬角和海湾,大小岛屿星罗棋布。

  崂山古为东夷地,春秋时属齐国。

秦统一中国后,置琅琊郡,汉设不其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即墨县,崂山皆属之。

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将白沙河以南、砖塔岭以西的崂山山区大部,由即墨县仁化乡划入胶澳租借地。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改设胶澳商埠,崂山属胶澳商埠李村区。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后,李村区隶属青岛特别市。

1935年,将白沙河以北、砖塔岭以东的崂山另一半山区,再次由即墨县划入青岛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崂山山区相继属于青岛市所辖的崂山办事处、崂山郊区、崂山县和崂山区。

  崂山在历史上曾有劳山、牢山、不其山、劳盛山、大劳山和小劳山、辅唐山、鳌山、崂山等名称。

“劳山”之名最早见于《后汉书〈逄萌传〉》,《魏书〈释老志〉》、《魏书〈高祖纪〉》、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和唐代成书的《元和郡县志》皆沿用之。

“牢山”之名首见于晋代法显的《佛国记》,《魏书〈地形志〉》、《新唐书〈姜抚传〉》、《宋史〈甄栖真传〉》、《金史〈地理志〉》、《元史〈释老志〉》及元代成书的《齐乘》皆沿用之。

“不其山”之名见于《汉书〈武帝纪〉》和《三国志〈崔琰传〉》。

“劳盛山”之名发轫于东汉王充的《论衡》,但在宋代的《太平寰宇记》中改为牢盛山,顾炎武在《劳山考》中又写为劳盛山。

“大劳山和小劳山”之名始见唐代章怀太子李贤的《后汉书注》,杜佑《通典》沿用之。

“辅唐山”之名乃见于《纪闻》中王8的事迹,该故事辑存于《太平广记》。

“鳌山”是全真道著名道人邱处机为崂山更改的名称,仅见于元、明两代之碑记。

“崂山”之名最早见于《南史〈明僧绍传〉》,另在《神农本草》和《本草图经》中也记有此山名,明代黄宗昌亦用此名写成《崂山志》。

总之,山之本名应为“劳”或“崂”,汉代称“不其”,晋及南北朝称“牢”,唐代又有“大劳、小劳”和“辅唐”之称,明、清两代使用较乱,以“劳”、“崂”为主,“牢”、“鳌”兼而用之,至近代才专用“崂”字。

  三、气候特征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又濒临黄海,兼备季风气候与海洋气候特点,冬季气温偏高,春季回暖缓慢,夏季炎热天气较少,秋季降温迟缓。

空气湿润,降水适中,雨热同季,气候宜人。

年平均气温12.7℃,最热月出现在8月,月平均气温为25.3℃;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0.5℃。

年平均降水量为662.1mm,年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6—8月份的降水量为377.2mm,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7¼›其中8月份降水量最多为151.1mm;1月份降水量最少为11.3mm。

有的月份无降水。

  青岛年平均风速为5.2m/s。

全年之中以四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5.8m/s;以八月、九月两月的平均风速为最小,均系4.5m/s。

青岛风速最大季节,出现在3~5月份;7~9月是青岛风速最小的季节。

青岛因地处浩瀚大海的环抱,具有明显的海陆风特点。

  最佳旅游时节:

春夏秋三季皆可。

  四、文化遗产

  1.崂山宗教文化

  道教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

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

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

  教秦始皇的东巡,汉武帝两次幸不其(今青岛市城阳区),都与方仙道的活动密切相关,《汉书》载武帝在崂山“祠神人于交门宫”时“不其有太乙仙洞九,此其一也”。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官并授徒拜祭,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

从西汉到五代时期末,崂山道教基本属于太平道及南北朝时期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从宗派上分属于楼观教团、灵宝派、上清派(亦称茅山宗、阁皂宗)。

  宋代初期,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新创“华盖派”。

  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

延至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

至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崂山道教遭到严重破坏,其中1939~1943年间侵华日军对崂山的“扫荡”为害最重。

道士被杀害,庙宇被炸毁,珍藏被掠走,崂山道教自此每况愈下。

  建国后,青岛市人民政府于1952年拨专款对崂山道教庙宇实施重点维修,崂山道教得到保护和生存。

  “文化大革命”前期,崂山道教作为“四旧”受到冲击,毁掉神像,遣散道士,崂山道教的宗教活动废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人民政府逐步有计划地恢复部分崂山道教庙宇,落实宗教政策,召回道士,重修神像,返还庙产。

现崂山相继修复并对外开放的庙宇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和太平宫。

崂山道教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佛教

  佛教传入崂山地区,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崂山之佛教始于魏晋,盛于隋唐,明代又迭起高潮,清代后期渐衰。

崂山的崇佛寺(俗称荆沟院)建于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这是崂山最古老的寺院,应视为佛教在崂山的发端。

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到印度等地求经的僧人法显泛海返国,遇飓风漂泊到不其县崂山南岸栲栳岛一带登陆,当时不其县为长广郡的郡治,笃信佛教的太守李嶷听说法显是到西方取经的名僧,便将法显接到不其城内,讲经说法,并在其登岸之处创建了石佛寺(即潮海院)。

从此,佛教在崂山声名大振,广为传播。

嗣后,崂山相继建起了石竹庵(后改名慧炬院)和狮莲院(俗称城阳寺),北魏时法海寺的创建,标志着崂山佛教已初具规模。

  隋、唐两代,佛道并重,隋代重建即墨县于今址后,狮莲院、荆沟院和慧炬院等著名寺院得以重修,规模更加宏伟,香火日渐旺盛。

唐代,僧人普丰由四川峨嵋山来到崂山,在今王哥庄镇大桥村东修建了大悲阁,内祀大悲观世音菩萨,后改称峡口庙,其后又在铁骑山东修了一座分院,名为林花庵,又在峡口庙东2.5公里的东台村建了另一座分院,名为普济寺。

崂山巨峰之南还建有白云庵。

宋、元两代,佛道两教一直和睦相处。

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和尚来到崂山,于万历十三年起在崂山太清宫三清殿前耗巨资修建了气势恢宏的海印寺,后因与太清宫道士发生纠纷,进士出身的道人耿义兰进京告御状,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降旨毁寺复宫,憨山亦被远戍雷州。

崂山佛教虽遭此打击,但并未一蹶不振,桂峰、自华及慈沾等著名僧人仍在崂山进行了许多佛事活动,加之当地乡宦士绅的支持,崂山的佛教仍有所发展。

据粗略统计,明、清两代创建的寺院有20余处,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清顺治九年创建的华严寺。

这座寺院规模宏伟,名声远播,藏有清雍正年间刊印的《大藏经》一部,还有元代手抄本的《册府元龟》。

直到清末民初,华严寺与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石佛寺、法海寺仍被称为崂山佛教的三大寺院。

民国时期,崂山佛教每况愈下,逐渐衰落。

  2.崂山传说

  传说崂山原来叫鳌山。

在老早以前,茫茫的东海滩上,一没山,二没岭,方圆百里是一马平川的草地。

在这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坐落着大大小小48个村疃。

俗话道: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这东海滩上住着的人,有的靠打鱼捞虾谋生,有的靠开荒种粮糊口,也有的靠放牛、牧马过日子。

尽管干的营生不一样,可是家家户户都过着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的安顿生活。

  谁知这一年,大祸从天降,东海里冒出个有十万年道行的大鳌鱼。

你道这鳌鱼有多大?

尾巴一翘,东海里就竖起个高高的“海岛”;身子一浮,东海里就现出老大一片“陆地”;4个爪子一趴,东海里就掀起万顷波浪;裂开大嘴喝一口水,东海边就落一次大潮!

这大鳌鱼依仗着身大力强,不但欺负得海中水族不得安生,还经常打着浪头窜上来,撞倒房屋,掀翻渔船,淹没庄稼,卷走牛羊,作害百姓。

  从此,富裕、安乐的东海滩上,再也听不见人们愉快的歌声,看不见人们欢乐的笑脸,个个提心吊胆,生怕灾难落到自己头上。

靠海边有个王家疃,疃里有对胆大艺高的兄妹。

哥哥名叫大智,妹妹名叫大勇。

他俩看见那大鳌鱼推着巨浪滚滚而来,气得把脚一跺、牙一咬,一个捞起鱼叉,一个手持弓箭,迈开大步迎了上去,对着那大鳌鱼“哗”地掷去鱼叉,“嗖”地射出利箭!

谁知,那大鳌鱼把嘴稍稍一张,一道瓮口粗的长长水柱顺口而出,“呼”地一声,把兄妹俩冲出了足足5里远。

哥哥大智被摔在硬梆梆的土地上,头顶碰起个大蘑菇;妹妹大勇被摔在草地上,跌得浑身如同离了骨。

  兄妹俩告别乡亲,朝西走去,翻山越岭,这天走进一片树林里,看见一个满脸皱纹、一头白发的老妈妈在纺棉花。

他俩急忙走上前去问老妈妈有没有办法治十万年道行的大鳌鱼。

老妈妈说,使万人纺的万斤线,拧成白纱绳,就能拉动十万年道行的大鳌鱼。

他们牢牢记住老妈妈的话,谢了老人又赶路去了。

跨过66道河,越过66道岭,翻过66座山,兄妹俩来到一个红土岭上,忽听岭下传来了“刚噹嘀”、“刚噹嘀”的打铁声。

顺响声寻去,走进一个小山村,看见一个光着膀子正在打铁的师傅。

兄妹俩连忙走上前去,又问道,问老铁匠有没有办法治鳌鱼。

老铁匠用响噹噹的声音答道,使万人凑的铁,打把四个尖尖、万斤重的钓鱼钩,就能钓住那十万年道行的大鳌鱼。

兄妹俩把铁匠师傅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谢别了铁匠师傅又赶路去了。

走啊走,跨过99条河,越过99道岭,翻过99座山。

这天,兄际俩走进一个小镇子,只见一个老皮匠在街头穿针引线掌靴子,兄妹俩急忙来到老皮匠跟前打躬作揖道:

“皮匠师傅,请您告诉俺,用什么办法,才能治死那东海里十万年道行的大鳌鱼?

”老皮匠停下针线道:

“孩子啊,我一辈子和针线牛皮混得熟,只听说,用万人凑的牛皮,缝件大牛衣,里头充上万斤草,做头大假牛当作鱼食,就能引得那十万年道行的大鳌鱼来上钩。

”兄妹俩牢牢地把老皮匠的话记在心里,辞别了老皮匠又继续赶路程。

  这天,兄妹俩正大步流星把路赶,忽见一个白须、白发、白眉毛,穿着白衣衫的老人,迎面朝他俩走来。

他俩急走几步,来到老人跟前,对着老人打躬作揖道:

“老爷爷,请您告诉俺,怎样才能治死东海里十万年道行的大鳌鱼,为民除了害?

”老人道:

“治死鳌鱼并不难。

一要有万人纺的万斤线拧成的白纱绳;二要有万人凑的万斤铁打的四尖大鱼钩;三要有万人献的万块牛皮缝的牛衣做成大草牛;四要有顶天立地、力能拔山的人,才能把钓着的大鳌鱼拉上岸治死它。

”兄妹俩听了老人的话,又是欢喜又是愁。

喜的是,终于学到了治死大鳌鱼的好办法;愁的是,上哪儿去找那顶天立地、力能拔山的人!

想到这,便一齐跪下向老人求告道:

“老爷爷啊,救人救到底,教人教到头。

请您明白告诉俺,怎样才能找到那顶天立地、力能拔山的人?

”老人道:

“世人无难事,只怕心不诚。

您俩真有诚心为民除害,就背上我老汉走上千里路。

到那时,我包你俩都能长成顶天立地、力能拔山的巨人!

”兄妹俩听了老人话,高兴得从地上爬起来说:

“只要能治死大鳌鱼,为民除害,莫道背您老走千里,就是走万里,又算得什么?

”说完,哥哥大智便抢先背起老人转身往家乡的方向走去。

别看老人干巴巴的样子,可大智刚背起来那阵子,觉得沉甸甸的,足有千斤重。

但是,他每走一步,觉得身子就长高一尺;每走十步,觉得力增千钧。

越走步越大,越背劲越足,尽管大智走得并不快,可大勇在身后小跑都跟不上。

就这样,大智背着老人走了500里,身子已经长得顶天立地,劲头已经是力能拔山了。

大勇急忙赶上来,拉着哥哥的胳膊央求道:

“哥哥啊,看你已经长成了顶天立地、力能拔山的汉子了,下500里就让我背吧?

”说着,便把老人从哥哥身上接过来背在自己身上。

大勇背着老人走,也和大智一样:

走一步,身长一尺;走十步,力增千钧。

越走个子越高,越走劲头越大,当走完500里,来到离家只有50里的西海滩时,她的个子也长得顶天立地了,她的劲头也力能拔山了。

这时,只听背上的老人道:

“孩子啊,你俩为民除害的心是诚的,心诚则灵。

如今你俩已是顶天立地、力能拔山的人,就把我放在这里,赶快回家去治那大鳌鱼!

  大勇听了老人的话,身子一蹲,想让老人下来,谁知双手一松,只听背后“咕咚”一声天崩地裂般的巨响,打得海水窜起了几丈高。

兄妹俩回头一看:

啊,哪里还有白头发老人?

只见一座又高又宽的白石头大山,横倒在西海里,半边身子浸在水中,半边身子露出水面,成了海中一溜长长的石头岛(只因这岛是白衣老人化成的,人们便叫它“人岛”。

后来石头被水浸成了灰黑色,人们才改叫“阴岛”)。

兄妹俩一见此景,知道老人不是凡人,连忙双膝跪地,朝着石头岛拜了3拜,磕了3个头,便转身急匆匆地回到了家乡。

消息传开,48疃的人一齐拆开被、袄,扒出棉花,捏成花瓜,纺成白纱,送给他们拧纱;有的砸了饭锅,送来铁,让他俩打造鱼钩;有的掀了草屋,抽下草,送给他们扎草牛;还有的拆开牛皮褥子,撕开牛皮“绑”,送给他俩缝制大牛衣。

在48疃乡亲的帮助下,材料很快准备齐全。

兄妹俩便白天连着黑夜地干了起来。

先用了5天5宿的工夫,拧了条万斤重20里长的粗纱绳。

紧接着又用了5天5宿的工夫,打造了一把万斤重4个尖、一个长鼻子的大鱼钩。

再用5天5宿的工夫,把鱼钩包进草里,扎成了一条万斤大草牛,外边缝上牛皮,连夜把假牛扛到东海沿上。

最后把那粗长的白纱绳,一头拴在牛草嘴里伸出的钩鼻子上,一头扯向20里外的草地去,俩从紧紧用手拽着,单等那大鳌鱼咬钩后,好往上拉。

这天正是八月十五。

日出时分,那大鳌鱼从深水中钻出来,又要兴风作浪窜上岸来作害人。

当它借着阳光,朝着海边张望时,只见一头小山般大的黄牛,站在海边上,正迎着海风摇头摆尾。

一时间,馋得那大鳌鱼直淌涎水。

只见它来了一饿虎扑食之势,带着浪花窜上海滩,张开黑洞洞的大嘴,一口便把那大草牛囫囵个吞进肚子里。

这时,躲在远处的大智、大勇试着手中绳子一紧,知道那大鳌鱼已经上钩,马上双手一拉,转身将绳子搭上肩,没命地往上拖。

那被大鳌鱼吞进去的大草牛肚子里的大鱼钩,随着他俩一使劲,立时划破了牛皮,伸出长长的钩尖,钩住了鳌鱼的五脏六腑,痛得那大鳌鱼在水中又蹦又跳,直打得浪花飞腾、天摇地动。

大智、大勇使劲往上拉,大鳌鱼死命往深水里坠。

兄妹俩每往前拉一步,脚下就踩蹋一方地,踏出一截深沟。

他俩拉一步,歇一歇;歇一歇,踩下一个深坑;汗水流进深坑里,积下一湾水,就这样,接二连三地拉着大鳌鱼向前走了18步,走出了18里,踏出了18里长的一道深沟;歇了18歇,踏下了18个大坑,积下了18湾汗水(后来,人们便把这里的前九湾叫“内九水”,后九湾叫“外九水”)。

这时,48疃的人听说大智、大勇兄妹俩钓住了大鳌鱼,都不约而同地赶来相助。

真是“人心齐,泰山移”,他俩得到了48疃乡亲的帮助,劲头更大更足了。

大家同心协力,从早上拉到天黑,终于把那大鳌鱼从深水拉到了浅水,从浅水拉上了海滩。

当人们拉着白纱绳走到西海边那白衣老人化成的石头岛时,那大鳌鱼也头朝南,尾朝北,脊梁朝天,肚皮朝地,被拖上了东海岸。

兄妹俩让人们停下来,把那粗粗的白纱绳,牢牢地拴在那石头岛的石橛子上,然后,踏着月光领着乡亲们回家欢庆胜利、过团圆节去了。

晚上,48疃的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吃着果品,饮着美酒,人人脸上挂满了笑容,疃疃又飘出了欢乐的歌声。

这时侯,大智、大勇兄妹俩却怕那大鳌鱼挣断绳子、吐出钓钩逃回东海,再祸害人,不顾几天来的劳累,一个手握鱼叉,一个手拿弓箭,走出家门,来到海边,站在那大鳌鱼的脊梁上,日日夜夜在上面看守着它。

他俩那高大的身躯,顶天立地,风吹不动,雨打不摇……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大鳌鱼的遗骨,便化成了南北长30里、东西宽30里的一座山。

因为这山是大鳌鱼化成的,人们便叫它是“鳌山”,山南头叫“鳌山头”。

直到如今,那山头靠海的哈皮崖下,还能找到8块鳌鱼牙化成的大石头。

传说八仙过海前,曾坐在上头歇息过,后来人便叫它是“八仙墩”。

山北头叫“鳌山尾”。

只因明末年间海盗常到沿海一带骚扰,皇帝便在这里屯兵设卫,守备海防,打那以来,“鳌山尾”就改成了“鳌山卫”。

  因为这鳌山山势陡险,攀登特别费力,后来人们把它叫成了“劳山”。

文人在攀登之后,写诗作文留念时,又在“劳”字边上加了“山”字旁,才成了今天的“崂山”。

  3.民俗活动

  崂山春节

  春节期间,崂山村村镇镇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热闹非凡。

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灯节。

崂山沿海的渔村里,鞭炮齐鸣,渔民在船老大的带领下来到各自的渔船上送灯,预祝新的一年渔业丰收。

  农历清明节

  农历清明节到谷雨期间,是崂山渔民祭海的时节。

祭海时,渔民们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供品,大面馍和糖果,点燃香烛鞭炮,举行传统的祭海仪式。

祭海的日子里,纯朴豪爽的渔家人用好酒好菜热情地招待前来观看祭海的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开怀畅饮。

  孔府年节

  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腊八。

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

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

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

腊八粥分两种:

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

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

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

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

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

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

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

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

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

“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

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

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五、历代名人

  1.本地名人

  张三丰

  张三丰,其名与字众说纷纭,一名通,一名金,一名思廉,一名玄素,一名玄化,字为玄玄、山峰、三峰、三丰、君宝,《汇记》中又称其字君实、铉一、全一,号昆阳。

因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

其籍贯也说法不一,大多皆记其为辽阳懿州(今辽宁省黑山县)人。

张三丰龟背鹤形,大耳圆睛,身长七尺,须髯如戟,丰神奇异,仪表不俗。

他行游四方,无固定居住,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

初寓宝鸡县,后入武当山。

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遣使求之,明成祖于永乐年间(1402~1424年)复遣使求之,皆不遇。

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敕封“通微显化真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特封为“韬光尚志真仙”,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又封为“清虚元妙真君”。

  明代永乐初年,张三丰自青州云门山来崂山,住山民苏现家中,当时崂山山区无耐冬花,张三丰自海岛移来一株,植苏现家中,后渐繁殖,今崂山各处皆有这种名为山茶的耐冬花。

张三丰在崂山时,曾居于太清宫东南的驱虎庵,《太清宫志》中称他为崂山道教祖师之一,据传,他也是崂山拳术武当派之祖。

崂山明霞洞北上有一洞,名玄真洞,为张三丰修真处,洞口镌“重建玄妙真吸将乌兔口中吞”数字,传为张三丰手笔。

此外,崂山还有张仙塔、邋遢石等与张三丰有关的名胜。

  蓝田

  蓝田,字玉甫,号北泉,蓝章长子,明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

神颖天成,日诵数千言,为文宏肆奇拔,7岁即能诗,16岁中举人。

嘉靖二年(1523年)中进士,授河南道监察御史,曾七次上疏,历数恶吏罪恶,因而声震一时。

后巡按陕西,蓝田修其父政,民间谣曰:

“一按一抚,一子一父,虏不犯边,民得安堵。

”蓝田被贬职归家后,讲学于“可止轩”,游观于崂山,以诗酒自娱,著有《蓝侍御集》、《北泉集》、《东归倡和》、《白斋表话》等。

嘉靖元年(1522年)蓝田登崂山巨峰后,撰写了《巨峰白云洞记》,是为现存的第一篇崂山游记。

其七言律诗《登狮子峰》镌刻于崂山狮子峰前。

  张鹤

  张鹤,又名铪,字阳扶,号啸苏,亦曰肖素,清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家贫,事母至孝,工诗及古文词,为人才高气卓,俯视一切。

中年,任福建省某县知县,因不耐繁剧,力请告归。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返归故里后,在大劳村北筑“大崂草堂”定居,遨游于山水间,后出游河南,任汝宁书院山长以终。

著有《大劳山房遗集》。

  张鹤居崂山时,对崂山北九水的风光山色极为赞赏,他认为劳山自华楼以东,水益清,山色益奇。

他曾根据外九水的自然风貌,为每一水选一名胜命名,如一水菊湾,二水锦屏岩,三水玉笙涧,四水天梯峡,五水环翠谷,六水骆驼头,七水小丹丘,八水松涛涧,九水太和观。

他写的《九水纪游》五言古诗,长达360字,对崂山北九水的景色倍加赞美。

张鹤还撰有《大劳草堂记》,记述其隐居崂山之始末。

  2.旅游名人

  秦始皇

  秦始皇,秦始皇即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卒于公元前210年,秦王朝的建立者。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数次巡视天下,其中有三次到琅琊台(在今山东省胶南市),而且都与徐福出海求仙药有关。

《史记·始皇本记》三十七年中,记有秦始皇以连弩候射大鱼,“自琅琊北至荣成山”。

自今胶南市的琅琊湾沿海向东北航行,直抵今荣成市的成山头,崂山是必经之地,故清代《即墨县志》记有:

“徐福岛,县东南五十里,相传徐福求仙住此,故名。

  黄宗昌《崂山志》有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撰写的序言,认为秦始皇确来过崂山。

顾炎武在其《日知录〈劳山考〉》中,更进一步认为《史记》中的“荣成山”乃传写之误,应为“劳成山”。

  顾炎武

  顾炎武,本名绛,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他亭林先生,江南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为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

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14岁为诸生,耿介绝俗,见明朝多故,弃举业,讲求经世之学。

明亡后,顾炎武怀着匡复故国的目的,遨游北方大地,历时25年,行程达数万里,后来他又身入西北和中原。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顾炎武客死异乡,年70岁。

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等。

  顾炎武漫游北方时,最先来到爆发抗清农民起义的山东省胶东一带。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他从莱州到达即墨县,受到即墨名门黄氏家族中黄坦的接待。

他游览了崂山胜景,凭吊了郑康成书院故址,还会见了避居崂山的许多明代遗臣和文士。

正因为顾炎武此次崂山之行,后来在康熙五年(1666年)发生的“即墨黄培文字狱”中,使他受到了牵连,在狱中囚禁了7个月,顾炎武在狱中正义凛然,无所畏惧,幸有友人竭力营救才幸免于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