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333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2.docx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2.docx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2

《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和“逐步掌握交往和沟通的技能,学会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第一目“情绪的表达”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二目“情绪的调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学会调节情绪的一些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学情分析】

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波动较大,他们有时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消极低沉、孤独压抑。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本课依据学生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和技能;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青春生活,同时能够感染他人或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认识到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能力目标:

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能够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情绪表达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进行情绪表达。

【教学重点】

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

合理地进行情绪表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情绪的表达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情绪的调节

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

 

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

 

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配乐诗朗诵:

让我们做情绪的主人

 

明确学习目标

 

运用你的经验:

P39

问题:

回想一件让你特别兴奋或特别愤怒的事情,你当时是如何表达自己情绪的?

你周围的人又是如何表现的?

与同学交流,看看大家情绪表达的方式是否一样,这些表达方式给身边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与同学讨论,看看大家是如何调节自己情绪的,有哪些好的方法。

 

踢猫效应

问题:

“踢猫效应”给我们什么启示?

 

相关链接:

P39

 

男孩儿和钉子

问题: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展示两个情景

情景一:

凌晨一点,小球迷王刚盼望的足球赛终于开始了……“好球!

太棒了!

”他兴奋地叫着、跳着……周围的邻居都被吵醒了。

情景二:

今天的外语考试,张微微得了100分,她高兴极了,大声嚷起来,而微微的同桌先是默默地坐着,然后趴在桌上……她的试卷上写着“58”。

问题:

上述两个情景中的同学,他们的情绪表达合适吗?

为什么?

 

探究与分享:

P40

问题:

分组情境表演:

小平会以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

根据情境表演,讨论哪些表达方式是恰当的。

 

辩论

正方:

喜怒哀乐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还是应该考虑周围人的感受。

反方:

该笑就笑,该哭就哭,喜怒哀乐是个人的事情,何必管别人。

 

得出结论:

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林黛玉的故事

 

老奶奶的故事

问题:

老奶奶前后情绪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播放视频:

范进中举

问题:

范进中举后发疯,这给我们什么?

 

得出结论:

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

 

调节情绪的方法:

1、改变认知评价

ABC理论

问题:

ABC理论给我们什么启示?

 

ABC理论的应用:

半杯水哲学

 

老奶奶的图片旋转后变成小女孩

问题:

这幅图给我们什么启示?

 

2、转移注意

播放望梅止渴

问题:

“望梅止渴”中,曹操是怎样调节士兵情绪的?

 

3、合理发泄法

展示几种不合适的发泄方法

 

4、放松训练

呼吸放松法

 

方法与技能:

P40

愤怒的管理

 

方法与技能:

P41

如何安慰他人

 

与同学们共勉

情绪就像气象台,

喜怒哀乐变得快。

生气时,笑一笑,

烦恼事,讲出来。

紧张时,静一静,

伤心事,想得开。

乐观向上有自信,

学习生活添光彩!

学生欣赏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回答:

说明不良情绪是可以传染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负面情绪,如果处理不当,负面情绪就会像“踢猫效应”一样不断向外传染,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工作生活。

 

学生回答:

当我们发脾气时,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这样伤害可能让人很久都无法释怀。

这说明情绪的表达关于人际交往。

 

学生回答:

不合适。

因为我们表达自己的情绪要顾及到他人的感受,要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分组辩论

 

学生回答:

情绪是可以调节的,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享受喜悦和快乐。

 

学生回答:

我们的情绪需要调节,要做到喜怒有常、喜怒有度。

 

我们的不良情绪是由不合理的信念导致的,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可以改变消极情绪。

 

学生回答:

这启示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对问题认知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情绪。

 

学生回答:

曹操把士兵的注意力从“渴”转移到“梅子”,运用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调节情绪。

 

从诗朗诵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从诗歌中感受情绪调控的作用。

 

通过这个心理学的理论,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通过展示实验过程以及生活中人们应用情绪感染的事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的观点。

 

通过这个故事,形象地引导学生,要注意情绪表达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通过小平经历的一件事情,帮助学生情绪表达的不同方式,判断出哪些情绪表达方式是恰当的,并学会合理地调节负面情绪。

 

通过正反双方的观念碰撞,引导学生明白情绪表达要顾及他人感受。

 

通过林黛玉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

 

通过老奶奶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情绪是可以调节的。

 

通过ABC理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改变认知评价对调节情绪的作用。

 

通过“望梅止渴”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转移注意对调节情绪的作用。

 

从反面教育学生发泄情绪要合理。

 

之所以选取“愤怒”这一情绪为例,是因为学生在日常交往中,愤怒是负面情绪中比较常见且表现比较突出的情绪状态。

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更容易理解。

 

青春期,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关注最多的还是自己,缺乏共情的能力。

选取这一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并践行“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板书设计】

情绪的管理

一、情绪的表达

1、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2、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二、情绪的调节

1、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

2、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

3、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作业布置】印成卷子下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