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新版苏科版.docx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新版苏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新版苏科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新版苏科版
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过程与方法
⑴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⑵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的性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分子模型的建立和理解.
三、教学资源
炭笔、放大镜、高锰酸钾颗粒、烧杯、酒精、水、吸管、一端开口的玻璃管(长60cm、内径5mm)肥皂水、中间系有细线的圆形铁丝圈、水银、铅块.
四、教学设计自主空间
师:
一支粉笔可以折成两段、四段、八段……甚至粉末,这些粉末是什么形状?
生:
回答.
师:
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庄子在他的《天下篇》提出一个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针对这句话,请同学来翻译一下,并说明庄子所表达的观点?
在上面所列举的几个例子中,当这些微粒分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肉眼将不能看到,科学家是如何探索这些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领域的.
介绍物理方法:
建立模型法
实验1
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炭笔在白纸上的划痕.
师:
通过观察得到什么结论?
师:
这些微小的颗粒是如何构成我们
所看到的连续体的呢?
猜想一下.
实验2
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个分组实验,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师:
水怎么变成紫色的呢?
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水变成紫色的过程.
师:
再过段时间,烧杯中的水会怎样?
实验3
师: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一半是上了颜色的水,另一半是酒精,在液面的上端用橡皮筋做了记号(先把橡皮筋拨上去,让学生看清界面,再拨下来),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与混合前有什么不一样呢?
(气泡在缓缓的上升,界面不存在了,总体积比原来要小,绕着学生走一圈)
师:
以上是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物质微观结构提出的猜想,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时,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提炼出了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完善的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呢?
模型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3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师:
为什么不选模型1、模型3呢?
生:
各个颗粒之间有空隙,并不是紧靠在一起的,所以模型1不成立,而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说明液体不是连成一片的,不仅是固体,液体之间也有空隙,所以模型3也不成立,应选模型2
师:
这样我们就从宏观现象入手,通过一次次的猜想和论证建立了物质的微观模型: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而这颗粒究竟可以分到怎
样的程度?
打个比方,学校可分为三个年级,每个年级由若干个班构成,每个班级由50多个学生组成,到这里我们再划分下去对学校的构成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学生个体是构成学校组织的最小单位.
同样物质划分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这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一杯水分下去是小水滴,小水滴分下去是小水珠,一直分到水分子,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就不具备水的性质了.也就是说水分子还是水,再分就不是水了.
内容:
一些图片,包括现代显微镜和原子分子图片.
师:
放大镜、各种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在科学家收集证据、认识物质微观世界性质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
用,它们拓展了人们的视力范围,收集了更多证据,支持了科学家提出的模型.
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而我们人眼所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仅为0.1mm,由此可见,分子不借助于高级的仪器仅凭肉眼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反之能被我们肉眼看到的显然也不是分子,而是小微粒.
板书:
物质是由大量
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
例1: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
无规则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D.冬天,雪花飘飘
例2:
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B.美酒飘香歌声飞
C.墙里开花墙外香
D.亲戚远来香
让学生再一次的回顾实验二
师:
请同学们观察面前的烧杯,看到整杯水都变成了紫红色,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分子之间有空隙造成的,除此之外这个实验还能说明什么呢?
教师可多联系生活实际多
举些例子,同时让学生也展开思维,列举与相关的现象,共同说明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的.
师:
在手帕上洒些香水,问同学们能闻到吗?
说明:
实验时,特意离一些同学近一些,然后问近处和远处的同学闻到没有,这个时间差证明了分子运动到远处需要时间.
介绍二氧化氮和空气,硫酸铜和水,铅片和金片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扩散的速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学生分析诗句: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所蕴含的物理意义.
同时在教室的饮水机中取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放入高锰酸钾颗粒,让学生比较哪杯水先红,进而找出原因.
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举例,如:
为什么炒菜比腌菜咸的快等.
板书:
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例3:
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青菜中B.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回顾实验3
设问:
既然本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为什么在没有混合之前这些分子没有紧密的连在一起,而任凭这些空隙存在呢?
实验:
肥皂泡实验、水银的聚合
结论: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但是我们又不能无限地压缩任何物体,说明
分子间还存在着斥力.
板书:
分
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存在排斥力.
总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例4:
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D.物质间有扩散现象
例5: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读一读生活物理社会
师:
仔细阅读短文《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教师再做总结.
师: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部分回答如下问题.
纳米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你所了解的纳米材料有哪些特殊的性质?
在电视广告中你所了解的有哪些商品宣传中称自己为纳米材料制成的?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