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洋思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3025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评洋思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点评洋思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评洋思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评洋思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点评洋思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点评洋思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x

《点评洋思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评洋思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点评洋思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x

点评洋思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

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在全国众多的农村学校中,江苏省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山东省的杜朗口中学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佼佼者。

在正常的开学时间,每天都有几十乃至几百人到这三所学校参观学习。

这三所学校都是农村乡镇初中,他们原来的办学条件在当地都是最差的,他们的改革始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但真正体现他们改革价值的是新课程改革。

他们的办学理念和课堂教学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特征,成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排头兵,每天都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朝圣者”前去参观学习。

那么,他们究竟为新课程贡献了什么?

1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

建国以来,我们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先教后学,课后作业”,在课堂上教师以讲为主,每堂课都是假定学生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教师要不厌其细地系统讲授,唯恐哪个知识点讲不透,学生不明白。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就练习巩固,如果没有时间就留到课后练习。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对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他们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

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比如:

“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材的第23页至24页(明确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方法),5分钟后请回答下列问题(明确要求)”。

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进行自学。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

课堂上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

洋思中学规定:

“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

这些规定似乎有些机械,但改革的初期,给教师一些基本的规定和模式便于教师遵循,一旦教师理解了新的课堂模式的意义,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灵活变通。

在洋思中学改革之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提倡学生自学的实验,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老师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常州市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实验”,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等等。

这些实验都为洋思中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但在整个学校、在各门学科都推行“先学后教”的做法,洋思中学在全国确属首例。

他们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

洋思中学的做法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被称为“洋思现象”。

2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大面积转化“学困生”不是仅仅打出一条标语,而是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在全国的中小学,似乎每个班都有“学困生”。

个别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很多,但大面积转化“学困生”却往往难有成功的措施。

在洋思中学的教学楼上有一条醒目的标语: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这是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也是洋思中学的追求。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似乎有些绝对,但它却对教师、学生、家长产生了震撼心灵的作用。

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上进心的学生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重新鼓起上进的勇气——“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肯定也能变好!

”他们在这里又找到了自信,又恢复了往日的朝气和勇气。

对于那些责任心强的教师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反复地责问自己:

“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果我的班内出现了“学困生”,肯定是我的责任”,他会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

在洋思中学,我曾经看到有的老师“怀着歉疚的心情”给学生补课,他们把学生的落后看成是自己的责任。

对于那些已经对孩子失望的家长来说,看到这条标语,对孩子的前途又充满了希望——“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的孩子也肯定会被教好”,因此他们不远千里跨省市把孩子送到这所偏僻的农村学校来。

当然,洋思中学不是仅仅打出一条标语,而是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制度。

前去参观的许多校长说:

“这四清制度,就像四道拦河大坝,截住了学生后退的道路”。

所谓“堂堂清”是指:

每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必须当堂巩固,不留尾巴。

每堂课的达标测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能看书,不要讨论,教师要当堂批改。

在下课时,可能有3名学生没有做完,4名学生没有做对,这7名学生没有做到“堂堂清”,就转变成了“日日清”,教师在当天的课外和自习时间就要找这7个学生补课辅导,使他们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巩固。

每周星期五下午,班与班进行对调检查,主要是对那些所谓“学困生”的数学和外语进行检查和辅导,这是“周周清”。

每个月的月考是“月月清”。

另外,他们还有许多措施,如“从初始年级开始抓起”,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就要给他补课,有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就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不要等学生到了高年级才采取措施。

另外,如把“学困生”按在前排,与好学生相伴而坐,减少他们的“求助”难度,采取“兵教兵”的战术,等等。

正因为他们有许多具体而有效的措施,有责任心很强的教师群体,所以他们才敢向社会承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3 “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 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

“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这是洋思中学前任校长蔡林森经常说的一句话。

乍一听觉得有些极端:

现在学生负担过重,每天作业都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如果课堂再像考试一样紧张,学生还有轻松的时刻吗?

学生的负担不就更重了吗?

但仔细一想也有道理: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负担重?

固然与应试倾向和追求升学率有关系,但也与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有关系。

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紧张起来,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只能课上损失课下补,校内损失校外补。

于是,作业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

有的学生还要参加各种校外文化补习班,补的还是书本上的知识。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紧张起来,把应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课下就可以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所谓“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

考试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的速度比平时都要快,人的潜能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课堂教学都是40分钟或45分钟,为什么有的教师不留课后作业或作业很少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

而有的老师每天都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而学生成绩还不好?

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课堂教学效率是否高。

课堂教学的辩证法就是如此,课上老师讲得多了,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就少;课上学生轻松了,课后作业就多,负担就重。

因为时间是个常数,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一个常数。

4 “两案合一” 教与学不再两张皮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

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

但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如有的老师在教案中写道:

“师问:

……生答:

……”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得好不好。

有些老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学艺术。

实际上,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

而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

“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

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

“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

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

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

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

“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

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

5 “两本合一”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课后复习还是这张纸

大多数中小学学生至少需要为每门课准备两个本子:

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

作业本往往不止一个,而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社会上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说的学生负担过重,实际上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一般中学生晚上都要做到11点以后。

而东庐中学的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一般是8K的一张纸)。

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

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

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

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提醒学生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

另外还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如初中语文《曹刿论战》的讲学稿,补充了文言文《小港渡者》让学生随堂练习,合理地开发了课程资源。

在课堂上掌握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近年来教辅资料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催生了许多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同时也培养了许多教师的惰性。

现在有很多中小学教师讲完了课不会设计练习题,不会出考试题,买些现成的复习资料和考试题让学生做,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要从头做起,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有一个中学教师说过,要想把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教师首先要在题海里畅游,教师要从成千上万道练习题里精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让学生做。

实际上,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很少买现成的练习册让学生做,都是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给学生编题,也只有这样的练习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

东庐中学“讲学稿”中的练习题也都是老师自己出的,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老师最清楚。

只有精选练习题,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如果老师吃透了教材,把握了重点和难点,熟悉了中考和高考的命题规律,还需要在考试前猜题押宝吗?

还需要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吗?

东庐中学的做法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应当从教师自己精选精编练习题开始。

6 “备研合一”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集体备课的做法,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单靠各级教研员和一些教学专家是指导不过来的,只有自力更生,通过校本教研,使全体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过程中学习和实施新的课程理念。

另一方面,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都不平衡,即使一些重点中学和名校,也不是每个教师的水平都很高。

只有通过校本教研,把备课和教研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般说来,每个教研组既有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又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水平不同,经验不同,教学质量自然有差别。

教师的劳动又是一种个体劳动,一个人负责几个班的一门课,别人很难代替。

如果学生遇到一个水平高的老师算是走运,几年下来提高很快。

如果碰到一个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学生也就成了教师成长期的实验品。

如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各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

如有的学校实行师徒制,让老教师带徒弟,师徒共同备课,共同研讨。

有的学校设立“青蓝工作室”,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

但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师父也很难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经验都传授给徒弟。

而东庐中学采取集体备课的做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

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

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这样的备课周期比较长,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却务实有效,可操作性强。

现在有些学校虽然每周学校领导都检查教师的教案,但往往只注意形式而难以顾及内容和效果,至于在课堂上教师用不用这个教案,有多大效果,就很难说了。

而东庐中学的做法,过程完备、环环相扣,即使有个别老师不认真,也很难在整个过程敷衍过关;即使有的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

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这种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优秀教师的经验得以扩散,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校本教研的功效和过程得到了落实。

东庐中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现在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由“教学分离”变为“教学合一”,找到了教与学的有效结合点。

虽然还不能说这是一个最佳结合点,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7 “开放课堂”打破传统教学的封闭式管理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

与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相比,山东省茌平县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改革力度更大,这所学校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开放,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那种封闭性管理模式。

课堂的开放首现表现为整个学校24个教学班全天候的开放。

在正常的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不需要预先通知。

许多学校每年都搞一次开放日或开放周,有的放胆搞一个开放月,事前都要精心准备,师生认真排练,届时伴以各种标语、展牌,邀请有关领导、新闻单位和学生家长到校参观,借以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

而在杜朗口中学,长年全天候的开放,不需要预先准备,学校不怕“亮丑”。

这样的做法不仅需要胆量,更体现了对自己办学的自信。

说实话,作为一所农村学校,从硬件到软件,与城市重点中学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

杜朗口中学之所以敢开放,就在于对自己的办学理念深信不疑,他们每天展现的都是自己实践的教育原生态,不需要粉饰和包装,想的、说的、做的是一致的,不用担心露了什么“马脚”。

另外,每天的开放对老师与学生也是鼓舞和督促,天天都是公开课,每天都有外地的老师“督教督学”,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不能有侥幸心理;学生也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唯恐被别人摄入镜头。

课堂的开放还表现为独特的教室设置。

作为近代学校的课堂管理形式——“班级授课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学生单向而坐,教师站在黑板前系统讲授,讲台、黑板、粉笔、教鞭,既是教师的专用工具,也是教师权威的象征。

在中国,班级授课制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更是服服帖帖、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听课背着手,发言先举手,举手不能高过头顶。

而在杜朗口中学,彻底打破了这种封闭式的课堂管理模式,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讲桌,一面窗户、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对面而坐,不再朝着一个方向。

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也就没了权威。

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谁有想法站起来就说。

“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成了学生的信条。

8“张扬学生个性”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不仅可以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还可以表演出来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然而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有的学校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师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多大变化。

而在杜朗口中学,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改革的力度和效果。

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大板块:

预习——展示——反馈。

在“预习板块”,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在“展示板块”,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在“反馈板块”,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说、谈、演、写,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特别是在“展示板块”,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本质性的转变,他们不仅仅是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他们要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

表演、辩论、歌唱、讲解、朗诵等方式多种多样,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形式丰富多彩。

学生的展示不再是把书上的东西简单表述出来,而是创作、拓展、交流、合作,用各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唯一的评判者,甚至作文讲评课也大多由学生相互点评。

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化:

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

启示:

这三所学校的改革,虽然具体做法不同,但有许多共同之处:

都是农村薄弱学校,不甘被淘汰,奋发图强,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找到了出路。

这三所学校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学校。

在改革初期,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条件都是当地最差的。

他们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转变了师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逐步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成为全国名校。

他们能做到的,别的学校也应该能做到。

都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带头搞教改,用行政的手段推动课程改革,保证了新的教学模式在全校的推广。

一所学校,如果不是主要领导亲自搞改革,用行政的手段推广新的教学理念,单靠教师的自觉和自发搞改革,其力度和进展程度都不会很理想。

这三所学校的校长都是新教学模式的创立者,他们带头上课、评课,以身示范,他们既是改革的领导者,又是改革的实践者。

他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这三所学校都限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都强调全校推行一种教学模式,这些做法看起来有些武断,但在改革的初期,如果没有一定的力度,往往坚冰难破、陋习难改。

一线教师们,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有传统教学的惯性,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已驾轻就熟。

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些做法都是科学有效的,但的确花费了他们不少的心血,他们中的部分人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的东西去探索新的东西。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当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学校不必再作硬性的规定了,即使让老教师们再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

当然,三所学校的改革也不是尽善尽美,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家长重视升学率的情况下,这三所学校也不能免俗,他们改革的成功与否有时候还要靠升学的成绩来说明问题。

为了学校的生存,为了取得好的升学成绩,他们还不能完全取消学生的课后负担。

这些问题只有随着整个国家、社会和教育改革的进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

    一、搞好数学预习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几年来,我们坚持:

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

预习与否,预习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展示课能否获得成功。

预习是落实“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关键。

上好数学预习课,关键在于编制数学预习提纲。

    数学预习提纲遵循着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

把学生学习的每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方法、技巧都编制成一个个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

   

(一)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

(1)》时我给学生编制了以下预习问题: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

在定义中着重强调了几点?

哪几点?

如果给你一个方程让你判断它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你看几方面?

哪几方面?

下面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吗?

试试看!

   

(二)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规律

    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一章时,有这么一节课:

《30°,45°,60°的三角函数值》教材中把正弦、余弦、正切混在一起一共提了三个问题,如果学生按照教材提供的问题进行预习会远远达不到老师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我借鉴旧教材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类预习,在黑板的一个版块上我画了三个直角三角形(分别含有30°,45°,60°角)。

在这三个直角三角形下面附加四个问题:

(1)你能求出30°,45°,60°角的正弦值吗?

(2)请你观察以上三个函数值,你能找个窍门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它吗?

(3)请你总结一下正弦值是随着角度如何进行变化的?

(4)请同学们比较以下函数值的大小。

下面的余弦、正切的预习仍然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问题,本节课的预习效果还是很理想的。

   (三)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创设情景法。

在预习《三角形的内切圆》一节时,我给学生创设了以下情景:

在某加工厂,工人张师傅遇到这么一个问题:

他想在一块三角形铁皮上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可是这样的圆怎样才能把它画出来呢?

通过本节课的预习,你能帮助工人张师傅完成这个任务吗?

让学生带着悬念进行预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编制错例法。

在学生预习新课时,有好多内容学生往往感觉到会,但是做却做不对。

对这种会而不对的内容,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身份编制错例,某某同学在解答某某问题时,是这样进行解答的……他的解答正确吗?

有什么错误?

怎么才能避免这种错误?

这种做法来源于学生,又返回到学生中间,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预习问题的设计以及预习练习的配置应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要减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梯度,让学生在预习问题的引导下自然达到一定的高度,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预习提纲的出示方式:

1、刻制在试卷上。

2、出示在黑板上。

3、出示在多媒体屏幕上。

预习课是落实“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预习提纲则是上好预习课的关键。

在预习提纲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的学习,而不是“大撒鹰”。

    预习课中教师的作用:

    1、编制预习提纲。

预习提纲需要教师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编制出适合我们孩子自己的、有特点的预习提纲。

    2、老师要做好预习指导。

当孩子们进行预习的时候,老师要参与到各小组中去,对孩子们的预习情况,通过观察、提问、询问,了解孩子们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遇到共性疑难时,教师要及时予以点拨,帮助学生度过预习难关,顺利完成预习任务。

在今年春天学生预习《圆综合证明题》时,有一道比例线段的证明题好多同学遇到了困难。

有的同学拿着材料对我说:

“这道题准出错了!

你看,要证这个等积式,我把它化成比例式。

可是这两条边在直角三角形中,这两条边在钝角三角形中。

我们怎么样也不会证明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相似啊?

”面对学生的这种共性疑难,我只给学生提示了一个字:

“换!

”怎么换?

学生在初二曾经经历过换线段或换比例进行证明的例子,有了老师的提示,学生在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发现:

这道题不仅换线段能进行证明,换比例同样也能证明!

    3、老师要搜集好预习疑难。

在预习过程中,哪些问题出错率高?

哪些问题遇到的困难比较大?

这些内容将是展示课中的展示重点,使我们的展示课做到有的放矢。

    二、上好数学展示课,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一)数学展示课展示什么

    我们遵循这么一个展示原则:

在预习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