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教案及课堂教学收尾技巧.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教案及课堂教学收尾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教案及课堂教学收尾技巧.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教案及课堂教学收尾技巧
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教案及课堂教学收尾技巧
教学目标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
3.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设计思路
《白杨礼赞》是一篇名篇,更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作的经典篇目。
因而在设计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象征手法的理解,我首先用多媒体呈现四幅图片要求学生分析四幅图片的象征意义。
从而引出象征这一概念。
再通过概念回顾前面的图片,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接下来在整体感知的朗读中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的白杨树象征什么。
结束时再给一给图片仍要学生分析它们的象征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导语: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不同的树有不同的韵味。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燃烧的是奔放,“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流淌的是愁苦。
不同的树外观、性格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着自身高贵的内在品质。
2.幻灯片显示象征的定义,通过定义回顾前四幅图片。
象征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
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3.幻灯片呈现白杨树的图片,显示课题、作者。
4.请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后对白杨外形特征进行概括并设想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5.作者简介
(1)学生根据资料进行自己介绍。
(2)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浙江桐乡人。
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虹》、《子夜》;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
6.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
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
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把解放区的新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用笔表示了他对共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写下了《白杨礼赞》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
(二)自主学习
1.师:
本文题目为《白杨礼赞》,请同学们说说看“礼赞”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词语又告诉我们本文的基调是什么呢?
生:
答“礼”为敬礼,致敬,“赞”是赞美,因而本文以崇敬的、赞美的作为基调。
2.字词积累。
(1)给下面划线的词语注音。
(见ppt)
(2)解释下列词语。
(见ppt)
3.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同学们思考本文的线索也就是本文的“神”是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后课件显示: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4.动手:
本文五次提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用笔在书上画出来。
老师检查学生画的是否准确。
5.手脑并用:
根据主线试对本文进行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
(1)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2-4)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5-6)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7-8)提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9)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三)小结:
《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
作者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
作者借赞美白杨树到底要赞美什么?
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四.作业:
掌握“字词积累”及课件所显示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探究,研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1.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思考:
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结合学生平时作文开头冗长的毛病进行分析)
(2)自由朗读2—3段,要求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
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明确:
特点: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
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
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3)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从反面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作铺垫。
(二)学习探究,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学生在听读时,注意画出文中有关直接描写白杨树的语句。
2、思考几个问题:
(1)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2)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
(1)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2)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
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
(3)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3、同学们在你们的作业本上用简笔画下白杨树外观结构并标明其特点。
叶:
片片向上
枝:
笔直、紧紧靠拢
干:
笔直
皮:
光滑、有银色的晕圈
(三)继续研读课文第四部分
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的“外形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
然而,文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白杨树的“内在美”。
1、教师朗读第四部分内容。
要求:
教师朗读时,学生画出文章中赞美白杨树的相关词语。
2、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
(1)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3)这一部分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
(1)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采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
(2)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第一句由树及人,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为下文作铺垫。
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
“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一层深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
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
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展示了阔大而深远的境界。
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3、学生自由朗读第7段,体会排比和反问的表达作用。
明确:
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反问的作用:
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小结:
第8段进一步表明: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深化了四个反问句的意思,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四)研读课文第五部分
1、学生阅读课文第五部分。
2、讨论:
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教师补充:
茅盾同志曾经说过: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
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
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篇首。
2、思考:
回顾我们曾经学过的周敦颐的《爱莲说》其中有写到菊、牡丹,结合刚才我们所说的楠木的作用说说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
菊与莲形成正衬,牡丹与莲形成反衬。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布置与心灵对话
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
(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
如:
心灵善良是一种美。
朴素是一种美。
妈妈劳碌的身影是一种美。
孩子纯真的笑容是一种美。
仿照以上句子写几句话。
板书设计
白环境之美
杨不平凡形神之美
树象征之美
课堂教学的收尾技巧
1.轻松结尾法
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
“同学们,这一节课的内容就讲完了。
”此种方法宜在一定的条件下适用:
一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顺利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时就不必再多说一些;二是学生近日各科学习任务较重,需要得到休息,以缓解大脑的紧张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结尾再多说一些,倒不如来一紧急煞车,戛然停止好些。
2.章回小说法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问题等下一节课接着讲。
”此种方法宜在教学任务较重,需要两课时以上的情况下适用。
这就要把教学任务像章回小说那样分成“几章”(几课时),但不一定死搬参考书,要根据教材实际而分,要善于找个“节骨眼”,像章回小说那样在关键的“节骨眼”上“刹车”,造成一种悬念。
这样有力于促进学生探求新知。
3.总结重点法
这也是当老师习惯使用的一种方法。
每讲完一节课之后,都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几点或几条,重点是什么,反复强调一下,强化记忆。
这种结尾的好处是,在学生们学习了一节新课之后,对主要内容和重点,能做到眉目清晰,记忆牢固。
4.编顺口溜法
实际上这是总结重点法的一种特殊形式。
讲完一课之后,为了让学生牢固记住本节所讲内容,如果只列出一、二、三……若干条,恐怕学生不易记住。
如果老师稍微动动脑,根据教材内容编成几句顺口溜,使学生们念起来朗朗上口,易背易记,条理系统。
有的顺口溜能使学生终生不忘。
5.留有余味法
老师在讲课时,有些要重点讲,有些要略讲,有些则故意不讲,只做简单提示,留下让学生自己去做,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刻苦钻研的习惯。
如一道应用题有几种解法,在课堂上老师只讲其中常见的一种或两种,其余方法留下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做。
6.稳定兴趣法
假如一节课上得好,定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这种兴趣表现得还非常强烈。
“打破砂罐问到底”“鸡叫等不到天明”是这种兴趣的表现形式。
但如果缺乏引导,这种兴趣是极易变动、衰退的,若要把这种兴趣引向稳定,就需要当老师的加以引导,进行培养,把本节课的兴趣迁移到后面。
7.表扬鼓励法
喜欢表扬,是人们共有的心理状态,中小学生更加如此。
一节课结束后,总结一个成绩,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会使学生受到莫大的鼓舞。
特别在某一章某一节即将结束的那节课的结尾,或是在一次测验之后的评卷课的结尾,运用此法,定会显示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8.布置作业法
这也是一种较常用的结尾方法。
在一节课的结尾布置预习下节课或是完成课后作业和补充作业,目的都是巩固本节所讲内容。
但要适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就能完成。
否则,作业布置太多,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造成负担过重,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一个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课堂收尾的技巧也是丰富多彩的,以上所述仅仅是一孔之见。
值得注意的是,收尾的技巧不是唯一的,既能单独运用,又可融会贯通,总的原则是不落窠臼,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