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30氧气管线设计规范要求.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6220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50030氧气管线设计规范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B50030氧气管线设计规范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B50030氧气管线设计规范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B50030氧气管线设计规范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B50030氧气管线设计规范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B50030氧气管线设计规范要求.doc

《GB50030氧气管线设计规范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50030氧气管线设计规范要求.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B50030氧气管线设计规范要求.doc

氧气站设计规范

GB50030-1991

第2.0.3条氧气站等的乙类生产建筑物与各类建筑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应符合表2.0.3的要求。

注:

⑩液氧贮罐周围5m的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设置沥青路面。

第9.0.1条氧气管道的管径,应按下列条件计算确定:

二、流速应是在不同工作压力范围内的管内氧气流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氧气工作压力为10MPa或以上时,不应大于6m/s;

2.氧气工作压力大于0.1MPa至3MPa或以下时,不应大于15m/s;

3.氧气工作压力为0.1MPa或以下时,应按该管系允许的压力降确定

9.0.14条六、穿过墙壁、楼板的管道,应敷设在套管内,并应用石棉或其他不燃材料将套管端头间隙填实;

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16912-1997自  1998-2-1  起执行

8氧气管道

8.1.6氧气管道的弯头、分岔头不应与阀门出口直接相连。

阀门出口侧的碳钢管、不锈钢管宜有长度不小于5倍管外径且不小于1.5m的直管段。

8.1.10架空氧气管道与其他管线之间最小间距要求应按表8执行。

表8厂区及车间架空氧气管道与其他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m

8.1.11除为氧气管道服务的电控、仪控电缆(或共架敷设的为该类管道服务的专用电缆)外,其余电气线路不准与氧气管道共架敷设。

8.2氧气流速1)

1)流速均指管内氧气在工作状态下的实际流速。

氧气管道中最高流速不应超过表10的规定。

表10管道中氧气最高允许流速

8.3管道材质

氧气管道材质的选用应符合表11规定。

表11氧气管道材质选用表  

8.4管件选用

8.4.1氧气管道上的弯头、分岔头及变径管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氧气管道严禁采用折皱弯头。

当采用冷弯或热弯弯制碳钢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5倍;当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碳钢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5倍;采用不锈钢或铜基合金无缝或压制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

对工作压力不大于0.1MPa的钢板卷焊管,可以采用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5倍的焊制弯头,弯头内壁应平滑,无锐边、毛刺及焊瘤;

b)氧气管道的变径管,宜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件。

当焊接制作时,变径部分长度不宜小于两端管外径差值的3倍;其内壁应平滑,无锐边、毛刺及焊瘤;

c)氧气管道的分岔头,宜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件,当不能取得时,宜在工厂或现场预制,但应加工到无锐角、无突出部位及焊瘤。

不宜在现场开孔、插接。

  8.4.2氧气管道上的法兰,应按国家有关的现行标准选用;管道法兰的垫片,宜按表12选用。

8.4.3氧气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但与设备、阀门连接处可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

丝扣连接处,应采用一氧化铅、水玻璃或聚四氟乙烯薄膜作为填料,严禁用涂铅红的麻或棉丝,或其他含油脂的材料。

表12氧气管道法兰的垫片

8.4.4氧压机入口处应设氧气过滤器,调节阀前宜设氧气过滤器。

氧气过滤器壳体应用不锈钢,滤网应用铜基合金或纯铜材质制作。

其网孔尺寸宜为160~200μm。

8.5氧气阀门选用

8.5.1氧气管道的阀门应选用专用氧气阀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工作压力大于0.1MPa的阀门,严禁采用闸阀;

b)PN≥1.0MPa、DN≥150mm口径的氧气阀门宜选用带旁通的阀门;

c)阀门的材料应符合表13的要求。

8.5.2经常操作的PN≥1.0MPa、DN≥150mm大口径氧气阀门,宜采用气动遥控阀门。

表13阀门材料选用要求。

  

8.6氧气管道的施工、验收

8.6.1氧气管道、阀门及管件等,应无裂纹、鳞皮、夹渣等。

接触氧气的表面必须彻底除去毛刺、焊瘤、焊渣、粘砂、铁锈和其他可燃物,保持内壁光滑清洁,管道的除锈应进行到出现本色为止。

在安装过程中及安装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受到油脂污染,防止可燃物、锈屑、焊渣、砂土及其他杂物进入或遗留在管内,并应进行严格的检查。

8.6.2焊接碳素钢氧气管时,应采用氩弧焊打底。

管道的安装、焊接和施工、验收除按本规程要求外,并应遵守GBJ235(金属管道篇)、GBJ236的有关规定。

氧气管道类别应上升一级。

8.6.3氧气管道、阀门等与氧气接触的一切部件,安装前、检修后必须进行严格的除锈、脱脂。

阀门及仪表已在制造厂脱脂,并有可靠的密封包装及证明时,可不再脱脂。

除锈可用喷砂、酸洗。

脱脂可用无机非可燃清洗剂、四氯化碳溶剂等方法。

并应用紫外线检查法、樟脑检查法或溶剂分析法进行检查,直到合格为止。

脱脂后的碳素钢氧气管道应立即进行钝化或充入干燥氮气封闭管口。

进行水压试验的管道,则脱脂后管内壁必须进行钝化。

8.6.4氧气管道安装后应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试验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a)氧气管道的强度试验应用不含油的干净水或干燥空气、氮气进行。

工作压力大于3.0MPa的氧气管道应用水做强度试验。

碳素钢氧气管道采用水压法试验时,试验前管内壁应进行钝化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氧气管道,水压试验时水质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准超过25g/m3,否则应采取措施。

b)试验压力以被试系统的设计压力作计算基准。

当图纸上无规定时,用系统的工作压力作试验压力计算基准。

c)用水做强度试验时,强度试验压力为1.25倍设计压力,并不小于0.1MPa;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管道,水压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设计压力。

水压强度试验时,达到试验压力后维持10min,检查管件无变形,无渗漏为合格。

试验结束后应用无油气体将管内残液吹扫干净。

d)用气体做强度试验时,强度试验压力应为1.15倍设计压力并不小于0.1MPa。

用气体做强度试验时,升压应逐级进行,先升50%的试验压力,经检查后,再以10%的试验压力级差逐级升压,每级停留不小于3min,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定5min,以无变形,无渗漏为合格。

设计压力小于0.1MPa管道,可不分级升压。

用气体做强度试验时,应有安全措施,并经主管单位安全部门批准。

e)氧气管道强度试验合格后应进行严密性试验。

严密性试验用介质应是无油、干燥的空气或氮气。

严密性试验压力等于管道设计压力。

管道内气体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后保持24h,平均小时泄漏率对室内及地沟管道应不超过0.25%;对室外管道应以不超过0.5%为合格。

泄漏率A按式

(1)、

(2)计算:

当管道公称直径DN≤0.3m时:

当管道公称直径DN>0.3m时:

式中:

p1——试验开始时的绝对压力,MPa;

p2——试验终了时的绝对压力,MPa;

t1——试验开始时的温度,℃;

t2——试验终了时的温度,℃;

DN——管道公称直径,m。

8.6.5氧气管道在安装、检修后或长期停用后再投入使用前,应将管内残留的水分、铁屑、杂物等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扫干净,直至无铁锈、尘埃及其他杂物为止。

吹扫速度应不小于20m/s。

严禁用氧气吹扫管道

8.7操作及维护管理

8.7.1手动氧气阀门的开启应缓慢进行,操作时人员应站在阀的侧面。

采用带旁通阀的阀门时,应先开启旁通阀,使下游侧先充压,当主阀两侧压差小于等于0.3MPa时再开主阀。

8.7.2禁止非调节阀门作调节使用。

8.7.3必须建立氧气管道档案,由熟悉管道流程的氧气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8.7.4对氧气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前,须先制定动火方案。

其内容包含负责人,作业流程图、操作方案、安全措施、人员分工、监护人、化验人等,并经有关部门确认后方可进行。

8.7.5氧气管道或阀门着火时,应立即切断上游侧气源。

8.7.6碳钢氧气干管宜每五年进行一次吹扫,每五年进行一次管壁测厚,主要测定弯头及调节阀后的管道。

9检修维修

9.1一般要求

9.1.1检修设备时,必须执行本章及其他章中的有关规定。

9.1.2严格执行动火制度。

在生产区域及设备、管道动火时,氧气含量必须控制在23%以下;氢含量不准超过0.4%。

在空分装置周围动火时,不准排放液氧、液空。

暂停动火后,再次动火前,需重新取样分析氧、氢含量。

如动火作业连续超过4h后,亦需重新取样分析氧、氢含量,不应超过标准。

9.1.3在空分设备生产区域内进行气焊施工作业时,应使用溶解乙炔气瓶。

9.1.4所有运转设备检修前,应将电源开关断开,挂上“正在检修”的警示牌。

非工作人员严禁取牌合闸。

合闸前应检查,确认无人作业后,方可合闸。

9.1.5安全阀检修时,应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进行校验,不准随意更改起跳压力。

9.2空分装置

9.2.1空分装置的低温部分设备检修,宜升到常温进行。

必须在低温状态下进行抢修时,应有防止人员冻伤的措施。

9.2.2进入冷箱检修前,需先切断气源,用空气置换内部气体,扒出检修部位的保温材料,经分析冷箱内气体含氧量超过18%方准人员入内。

9.2.3设备、阀门、管道和容器,严禁带压拆卸。

9.2.4与氧气接触的设备、阀门、管道和容器,检修时严禁被油脂污染。

检修后必须进行脱脂处理,确认脱脂合格后,方准投入生产。

脱脂检验应执行8.6.3的规定。

9.2.5冷箱内搭脚手架,应在冷箱骨架或大管径管道上固定牢实,检修毕应将架子和一切杂物清理干净。

施工中应采取防滑防跌措施。

9.2.6管道施焊时,严禁在其他管道上打火引弧。

铝管间一处焊接不能超过两次,否则应重新配管施焊。

9.2.7冷箱内高处作业时,人员应佩带安全带,所携带工、机具应固定或系牢,不准乱扔物品。

9.2.8在冷箱内进行查漏作业时,严禁攀登直径50mm以下的细管及仪表管线。

9.2.9空分装置用四氯化碳清洗时,应采取防中毒措施。

空分装置检修清洗后,投产前应进行系统全面大加热。

9.2.10空分装置试压前,应首先制定试压方案,试压应采用气压法,所用气体必须是无油、干燥、洁净的空气或氮气。

严禁用氧气试压。

用瓶装的高压气体做试压气源时,必须减压。

9.2.11空分装置试压应有专人操作和监护。

试压所用的压力表就在检验周期内,系统较大的装置试压时,应安装两块以上符合要求的相同精度与量程的压力表。

9.2.12空分装置试压时,应按不同压力分别进行,应缓慢升压,严禁超压。

9.2.13空分装置的查漏,应采用涂刷肥皂水的方法。

铝管应采用中性肥皂水。

9.2.14扒珠光砂前,应充分加热冷箱中珠光砂,加热时应打开冷箱顶人孔板。

当冷箱上部存在珠光砂时,严禁操作人员在底部进入冷箱。

9.2.15扒、装珠光砂时充装口和各层平台人孔均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栅网。

9.2.16在进行扒、装珠光砂作业时,应采取有效的劳动保护措施。

9.2.17用氮气作气源进行浓相输送充装珠光砂作业时,应严防氮气窒息。

9.2.18多台空分装置管道相连时,检修的空分装置应与其他空分装置可靠隔离。

9.3空压机、氧压机、氮压机

9.3.1空压机、氧压机、氮压机在检修时应划出一定的检修范围,并有标志,与检修无关人员不准入内。

9.3.2压缩机检修时,严防异物进入或遗留在设备内。

检修后应彻底清理。

9.3.3压缩机检修,对运转部位、气封、油封应进行严格检查,氧压机油封不准有泄漏。

保证各部间隙,达到要求,不准超出公差。

9.3.4在压缩机主机进行检修时,对配套的温度计、压力表、轴位移、振动表、防喘振等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应同时进行检查或检修。

9.3.5压缩机检修时,应对润滑油系统进行严格的检修,检修后还应进行清扫和调试。

9.3.6气缸用油润滑的活塞式空压机,检修时必须将气缸内、吸排气阀及管道系统的积碳清理干净。

9.3.7氧压机与氧气接触部位检修时,工具、吊具、工作服等严禁沾染油脂。

检修毕,与氧气接触部位应进行脱脂,用紫外线灯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准安装或扣盖。

9.4膨胀机

9.4.1透平膨胀机转子检修后,必须对转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