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演示材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2197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尼演示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尼演示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尼演示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尼演示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尼演示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尼演示材料.docx

《中尼演示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尼演示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尼演示材料.docx

中尼演示材料

一、项目简要介绍

1、项目背景情况介绍

中尼两国于1961年签订边界条约,1962至1963年勘定边界。

1978年-1979年进行的中尼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虽然对全线进行联检,但有部分界桩未找到。

 

1988年进行的中尼边界第二次联检,只对部分地段进行了联合检查。

4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有的界桩已消失,或者被掩埋,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坏损。

(加照片)

2004年,中尼两国政府决定对中尼边界全线进行第三次联合检查。

2006年4月,中尼边界第三次联合检查外业工作正式启动。

2、工作目标与任务情况介绍

中尼边界第三次联合检查外业测绘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界标测量和议定书附图局部修测等。

中尼边界全长1400余公里,全线共79个界标(号),98棵界桩(包括单立、双立和三立桩),分布于中尼边界西藏自治区阿里、日喀则两地区的普兰、仲巴、萨嘎、吉隆、聂拉木、定日、定结7个县。

其中:

普兰(1至12号界标,17棵界桩)、仲巴(13至32号界标,20棵界桩)、萨嘎(33号界标,1棵界桩)、吉隆(34至51号界标,21棵界桩,其中37、38号界桩未树)、聂拉木(52至59号界标,12棵界桩)、定日(60至62号界标,3棵界桩)、定结(63至79号界标,22棵界桩)。

具体情况见《界标(桩)现状情况》(附件5)。

由于各地区环境复杂、自然条件恶劣,边界地区气候及地形状况差别很大,有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也有海拔2000米以下的亚热带丛林。

由于自然条件所限,除边界口岸地带和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有双方边民居住外,大部分边界地区人迹罕至,交通、通讯均极为不便。

全线98棵界桩中,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24棵,2000米以下的9棵,其余界桩高程在2000至5000米之间

根据界桩的分布情况、各地区气候的巨大差异以及《中尼边界第三次联合检查工作组细则》对工作组的划分要求,组成普兰县、仲巴县、吉隆县、聂拉木县和定结县五个组,分头组织实施联检工作。

各组分工如表1所示。

 

表1.联检组区段分工表

组号

界标区间

界桩数

所属地段

1

1

12(含)

17

普兰县

2

12

33(含)

21

仲巴县(萨嘎县)

3

33

51(含)

21

吉隆县

4

51

62(含)

15

聂拉木县(定日县)

5

62

79(含)

22

定结县

二、项目参与单位及分工

参加本次联检外业测绘工作的协作单位有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西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陕西测绘局地信中心、国家测绘局第一地形测量队。

各单位的具体分工是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和1个GPS基准站建站与2个GPS基准站连续运行,数据处理,联检信息系统开发等。

 

西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

  负责联检的界桩维护和外业后勤保障。

陕西测绘局地信中心:

 

  负责联检前的地图数字化及最终的议定书附图的制图印刷。

国家测绘局第一地形测量队:

 

  负责联检的外业测绘工作,即1个GPS基准站建站与连续运行,界标测量,地形图修测的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和调绘工作、界桩位置叙述及边界线走向叙述等测绘技术文件的起草。

三、联检组织管理的科学性

1、组织管理

为了给中尼边界第三次联合检查提供及时、可靠的测绘保障,确保联检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圆满完成。

2005年10月国家测绘局第一地形测量队接到陕西测绘局下达的联检任务后,及时组成了“中尼边界联合检查外业测绘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检外业测绘办公室”),联检外业测绘办公室设有主任、副主任各一名,成员9人,各联检测绘办公室成员各有明确分工。

为了便于工作开展,联检测绘办公室下设后勤保障组、技术服务组、联检外业中队、宣传报道组。

四个工作组在联检外业测绘办公室的统一指导下于2005年10月开始开展工作,各项工作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组织结构图

中尼边界联检外业测绘办公室主要职责:

✧联检测绘保障工作的组织实施;

✧收集资料、起草测绘技术文件、与协作单位的沟通和联系;

✧编制联检测绘技术规程,负责技术培训工作;

✧组织对各项测绘成果进行检查验收等;

进展情况适时上报等

2、联检外业测绘办公室下设各单位任务分工

1)后勤保障组

  保障联检测绘设备正常运转,提供后勤服务。

2)技术服务组

  起草测绘技术文件,编制联检测绘技术规程,负责技术培训工作。

3)联检外业中队

  1个GPS基准站建站与连续运行,界标外业测量,地形图修测的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和调绘工作,界桩位置叙述及边界线走向叙述等测绘技术文件起草。

4)宣传报道组

  联检测绘工作的具体宣传报道。

四、本次联检采用的测量方法先进性

1、作业技术流程

1)各联检组在不同界桩点与连续运行参考站进行同步联测,采集原始观测数据;

2)连续运行参考站及各联检组在完成野外数据采集后,及时地将经过中尼双方确认,加密处理过的界标观测数据传送给设在北京数据处理中心的专用数据服务器;

3)数据处理中心将上传数据进行平差处理,并在2天内将解算结果通过网络反馈给外业联检组;

4)各联检组根据解算成果,整理、填写相应表格及技术文件,中尼双方对所有成果和文件经过检查后签字确认。

2、三次联检测绘所采用方法的比较

1)前两次采用的是经典的大地测量方法(交会法),投入人力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2)本次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直接进行测量,采用基于GPS连续运行参考站进行界标的高精度定位观测,通过互联网实现观测数据的远距离传输与交互,采用长距离GPS数据处理和平差技术,以实现数据观测、处理、服务的同步进行。

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人员投入,而且在测量精度方面减少了误差积累、工作效率上有大的提高,并且使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大大减小。

这次联检中,使用了新开发的中尼边界GIS地理信息系统辅助野外联检工作。

该系统备有边界全线的电子附图和电子沙盘模型,对外业上界路线的选择、外业实施计划的制定起了直接的指导作用,使相关联检法律资料和有关界桩信息的查询及边界线长度的计算变得既快捷又方便,同时,还为边界线走向及界桩位置叙述和有关表格的填写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平台。

因此,为我们资料整理的规范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五、工程质量水平

(一)质量控制:

1、技术规程的制定

按照ISO9001质量认证的要求,根据西藏外办的界标内调情况,国测地形一队组织成立联检技术组,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论证,不仅编写制定了界桩测量技术规程、连续运行参考站技术规程、1:

5万议定书附图局部修测技术规程等技术性文件,而且制定了测绘工作实施计划、界标(桩)测绘工作程序及联检测绘工作纪律。

2、战前练兵、积极培训

在技术线路和规程制定后,为了能够按期保质保量完成这一任务,确保测量成果万无一失,针对测区地形特点,国测地形一队组织全体联检人员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封闭训练和专业培训。

通过训练和培训,不仅使测绘人员的身体素质达到要求,更重要的使每个联检队员能够吃透技术规定、规程及相关规范、文件的精神,明确各项精度指标及相关技术要求,熟练掌握工艺流程和技术的关键环节。

并且通过达标考核达到上岗要求。

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为确保成果及成图质量,本测区采用目标管理,根据中尼边界第三次联合检查委员会文件规定“双方对中尼边界全线界标进行联合测量,工作方式为一方主测,另一方检查确认;数据解算工作由中方实施,尼方参与。

界标原始观测数据及数据解算成果共享。

”的原则,各联检组所有联检数据及成果都通过中尼双方各自检查复核后,共同签字确认。

具体检查情况如下:

1)对全线98棵界桩进行了100%的检查,数据采集、手簿记录、各项限差都符合技术规定要求。

2)对像控点的选刺点及整饰进行了100%检查。

3)对调绘片室内进行100%检查,室外进行了抽查,确保表示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4)对辅助测量和各种数据的计算进行了100%检查。

主要包括观测手簿、计算手簿和成果表,反复进行查对和复算,确保数据无一处差错。

5)对《界标(桩)观测数据确认表》、《界标(桩)登记表》、《界标(桩)坐标和高程一览表》上的数据进行了反复查对,确保数据无误。

6)对界标点之记,在野外和室内进行了全面检查。

7)对界标(桩)位置叙述、边界线走向叙述和测量小结进行了全面检查。

8)上交资料完整性的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做好检查记录,由作业者逐条修改,并经原检查人员复核同意后,资料方可上交,并交尼方复核,经复核无异议后,中尼双方签字确认。

(二)质量统计和评价

1、质量统计

GPS测量的原始数据经专用检查软件检查,数据可用率100﹪满足技术要求,且数据可用率在80﹪以上的占90﹪(技术要求数据可用率为60﹪以上),所有数据经北京数据中心解算满足精度要求,其实际解算精度指标优于设计技术指标,其中WGS-84平面直角坐标各分量中误差优于±0.05米,WGS-84大地高中误差优于±0.2米。

1)直接用GPS测量的76棵界桩的平面直角坐标各分量移位差中X方向分量最大为0.0228米,最小为0.001米;Y方向分量最大为0.0576米,最小为0.007米;Z方向分量最大为0.0268米,最小为0.004米。

2)界标归算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各分量移位差中X方向分量最大为0.0298米,最小为0.0027米;Y方向分量最大为0.0658米,最小为0.0147米;Z方向分量最大为0.0195米,最小为0.0072米。

3)像孔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各分量移位差中X方向最大为0.3889米,最小为0.0482米;Y方向最大为0.2323米,最小为0.0742米;Z方向最大为0.1831米,最小为0.0266米。

4)检查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各分量移位差为X方向最大为0.0414米,最小为0.0038米;Y方向最大为0.0604米,最小为0.019米;Z方向最大为0.0327米,最小为0.0103米。

具体所有GPS点解算精度统计见附表2、3、4、5。

5)辅助测量的界标(桩)经过平差计算,点位误差最大为0.068米,最小为0.002米(技术要求点位中误差为小于等于0.80米);高程闭合差最大为0.117米,最小为0.001米。

精度良好,符合技术规程要求。

6)调绘片内地物、地貌表示能反映出本地区地理景观及特征,图外整饰及图内文字说明注记,各类点、线和符号符合图式规定要求,质量良好。

7)所有填写的界标(桩)观测数据确认表、界标(桩)登记表、界标(桩)坐标和高程一览表格式规范,数据准确,符合技术规定要求。

所编写的界桩位置叙述、边界走向叙述、测量小结、界标(桩)点之记)内容齐全,描述准确,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2、质量评价

原始观测数据的采集、记簿及平差计算的各种限差均符合规程要求,计算正确;调绘图幅能真实反映地物、地貌,符号运用正确,要素齐全,图面清晰易读;所填写的各种表格和编写的技术文件符合规定、规程及技术要求。

在此次联检中,设计合理,方法正确,野外作业规范;成果、成图和各种技术资料符合规定、规程及技术文件要求。

全部资料均经过中尼双方签字确认,成果质量得到中尼双方专家组一致好评。

2006年10月所有外业成果经过国家测绘局陕西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组织验收,工程质量总体评价为“优”。

2006年11月,中尼联检外业测绘中队受到中国外交部表彰。

六、社会经济效益

本次联检在外交部的统一部署下,在国家测绘局、陕西测绘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西藏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西藏外办、武警边防部队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联检野外工作提前一个月顺利完成。

在此期间,联检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央和地方各大新闻媒体对整个联检外业工作给予全程跟踪报道,扩大了联检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国家版图意识和爱国热情,同时也体现出测绘对国防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示了测绘队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从而让社会各界更好地关注测绘、了解测绘和支持测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