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教材分析精编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2025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教材分析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教材分析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教材分析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教材分析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教材分析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教材分析精编版.docx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教材分析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教材分析精编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教材分析精编版.docx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教材分析精编版

第三节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和立宪派。

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以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为目的的,实际是一场骗局。

以四川为中心的保路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收回路权、反对卖国的斗争,它给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通过对保路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保路运动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对“铁路国有”政策的教学,使学生认清该政策的实质和清政府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对“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透过现象认识问题实质的能力。

通过对武昌起义成功后复杂形势的认识,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法指导方面:

指导学生联系前两节的内容,分析、、归纳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使学生学习综合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有关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材料的方法。

教学要点

一、“预备立宪”和立宪派

1.“预备立宪”的背景

2.“预备立宪”是一个骗局

二、保路运动

1.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

2.保路运动

三、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1.武昌起义的成功

2.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3.武昌起义后的形势

本课重点:

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

重点分析:

(1)保路运动是重点。

保路运动是由清政府的“铁路国有”卖国政策引发的一次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爱国运动。

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四川的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它给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助于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爆发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是重点。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始。

湖北军政府是辛亥革命中建立的革命政权。

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响应,各省相继摆脱清朝统治而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呈现土崩瓦解之势。

与此同时,各省的立宪派、旧官僚相互色结,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篡权活动,使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潜伏着严重危机。

本目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指:

武昌起义的爆发基于前面两节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以及保路运动的发生、发展等。

“启后”是说:

没有武昌起义的爆发,便不会有各省的纷纷响应和相继独立,也不会有中华民国的建立。

因此,学好本目内容,既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认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也会对学生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结局有重要的帮助。

 

本课难点: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实质

难点分析: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实质是难点。

受理解能力的制约,学生难地认识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实质。

教师应从“预备立宪”出笼的背景、目的和《钦定宪法大纲》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清“预备立宪”是一个欺骗国人的大骗局。

教学方法:

启发为主的双边活动。

教具:

《辛亥革命形势图》及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清统治摇摇欲坠,为欺骗人民和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清实行“新政”,并玩弄了“预备立宪”的骗局,但这并没有挽救清政府覆亡的命运,武昌起义的爆发更是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一.预备立宪和立宪派

1.预备立宪

(1)预备立宪的背景。

八国联军的入侵,《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全国人民越来越看清了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亡的紧迫形势和清政府卖国媚外的反动本质。

因此在广大人民群众反抗斗争风起云涌的同时,一个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爱国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同盟会之后,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有力地促进了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使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而惶惶不可终日。

(2)目的:

遏制革命形势,维护封建统治

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为了遏制革命,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在一面加强专制统治,实行武力镇压的同时,便演出了一场“预备立宪”的丑剧。

何谓“预备立宪”呢?

可引用载泽《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中所讲:

“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之预备。

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这就是说,清政府只是摆出了要实行立宪的架势,至于何日真正实行立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3)过程:

·1905年派载泽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回来后称行宪政可“皇位永固,平和邦交,内乱可弥”。

·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1911年裁辙军机处,设责任内阁,奕劻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皇族内阁”)载沣集权于皇室的阴谋彻底败露。

(4)实质:

清王朝借“立宪”之名继续加强封建专制集权的国家机器,使满族贵族继续专权,遏制并消灭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清政府所宣称的“预备立宪”实际是一个骗局。

(5)结果:

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加剧了矛盾激化。

清王朝空前孤立

2.关于立宪派

(1)概念:

既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有所改革;也反对革命,而主张封建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

(2)代表:

其组成在海外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在国内以张謇等人为代表的地主、绅商。

(3)分化:

立宪派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一是震慑于革命形势的高涨,企图以立宪来抵制革命;另一方面希望参与政权,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提高政治地位,在“预备立宪”的骗局暴露之后,彻底暴露了清政府“冥顽不灵”,促进了各阶层群众的觉醒。

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一部分开始向革命靠拢。

清政府更加陷于孤立的境地。

二.保路运动

(1)直接原因:

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清政府宣布的“铁路国有”是一个什么样的政策?

1911年5月9日(宣统三年四月十一日)清政府发布上谕指出:

“用特明白晓喻,昭示天下,干路均归国有,定为政策。

所有宣统三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集股商办之干路,延误已久,应即由国家收回,赶紧兴筑。

”真正要收归国有由国家兴筑吗?

就在5月20日清政府与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签订了《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以借款600万英镑,出卖了这两大铁路干线的修筑权。

可见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实际上是名为将商办改为国办,实为通过借款把铁路修筑权拱手送给了帝国主义,以进一步出卖铁路主权求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与支持,来达到挽救其垂危统治之目的。

因此,“铁路国有”政策完全是一种“夺路转送外人”的卖国政策,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2)保路运动是一场收回路权反对卖国的斗争。

清政府颁布的“铁路国有”政策使早在20世纪初通过收回利权斗争的成果又得而复失,使成千上万人民的血汗付之东流,使中国铁路修筑权又一次控制在帝国主义手中。

这不仅侵夺了绅商的利益,而且也直接危害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四省的广大劳动人民立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保路运动,四省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一些地方官绅以及立宪派的头面人物从本身利益出发也积极参与并出头掌握保路运动的领导权。

这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保路运动首先从湖南掀起。

保路运动首先从湖南掀起而四川的保路运动规模最大

(3)四川保路运动:

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

·时间1911年

·组织:

保路同志会

·口号:

“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宗旨:

“保路、废约”,声明“川人之极端反对者,不在借款,而在借此丧失国权之款,不在路归国有,而在名则国有,实则为外国所有”使保路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

·政权:

荣县革命政府,领导人吴永珊这是同盟会会员建立的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

·军队:

保路同志军

面对清政府的屠刀临危不惧,以武装反清起义来回答清王朝的镇压。

在同盟会会员吴永珊的领导下,在荣县建立了当时全国最早的革命政权并掌握了保路运动的领导权,组织保路同志军,发展为武装起义。

·影响:

四川保路运动震动全国,加速人民群众与清政府矛盾的激化,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给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三.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1、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原因:

·声势浩大的四省保路运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争信心;

·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群众基础,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在这一地区格外激烈(①九省通衢②帝国主义重要据点,清统治的一个重心。

③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地区和各省革命党联系的枢纽。

·革命党在武汉做了长期的准备,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新军做了大量的工作,起义前已有五六千人参加了革命组织,占湖北新军人数的1/3左右,为起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将湖北新军西调,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是发动起义的绝好机会。

2、武昌起义的经过:

爆发时间1911年10月10日;领导人:

熊秉坤、金兆龙

1911年10月10日夜,新军工程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领士兵鸣枪起义。

各营士兵三千多人冲出营房、占领军械库,激战一夜,占领武昌,12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武昌起义成功。

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

3、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黎元洪任总督,号“中华民国”

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旧军官黎元洪任都督,立宪党人汤化龙任民政部长。

黎元洪何许人也,他是怎么当上湖北军政府都督的?

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本目教材的第五、六两段和“张难先:

《都督府之组织设施及人选》”一材料,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有其客观原因,也有其主观原因。

而这正说明起义准备的不充分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幼稚软弱。

从而使革命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4、武昌起义后的形势。

(1)意义

武昌起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这时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举义响应。

到11月下旬,在全国24个省中,已有14个省宣告脱离清政府独立,成立了军政府。

这一形势表明,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已陷入土崩瓦解的局面。

这是武昌起义后形势的一个方面。

在讲这点时,教师可出示“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以使学生有清楚而直观的认识。

(2)危机

武昌起义后形势的另一个方面是各省立宪派和封建旧官僚、旧军官相互勾结,采取不同形式进行篡权活动,控制了大部分的地方政权。

有的则同湖北军政府的情形一样,如陕西、江西、山西、浙江、福建等省就是如此;

有的则在所谓“和平光复”的名义下,由旧官僚与立宪分子相结合,把旧的督抚衙门改称都督府,原有的督抚改称都督,再发表一纸“独立”通电,摇身一变而为革命政权,如江苏、广西、安徽等省就是如此;

有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则采用武力手段从革命派手中夺权,如湖南、贵族等省就是如此。

这种复杂的形势出现说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潜伏着严重的危机,也预示着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必然。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表明封建反动势力的强大,另一方面也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与幼稚。

教师在分析这一复杂形势时应注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和联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特点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B。

二、1.①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革命党的骨干。

②武汉是帝国主义较早入侵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势力的压榨,使人民群众的反抗思潮不断高涨,而成为武昌起义的群众基础。

③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起义准备,而成为辛亥革命的摇篮。

2.①宣布立宪,而以预备为由不实行立宪。

②实行“预备立宪”的目的在于使“皇位永固”、“内乱可弥”。

③从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和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及责任内阁的组成,可见是为加强封建专制集权、满族贵族继续专权、消灭革命。

资料和注释

预备立宪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将来实行立宪之准备”。

1906年,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说因为“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所以只能做立宪的准备工作。

开始改变中央官制,设度支部、法部、邮传部、民政部、农工商部等,同时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把他们的军权收归中央。

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下令在中央设咨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各省设咨议局。

第二年又宣布以九年为期完成立宪的筹备工作。

革命派不断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接连发动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

保皇派和立宪派对预备立宪热烈响应。

康有为对它大加赞赏,将保皇会改为“帝国宪政会,期待从清朝的立宪中寻找政治出路。

立宪派张謇等在上海组织“预备立宪公会”,汤化龙等在湖北成立“宪政筹备会”。

他们在各省咨议局中占据多数,希望从此走上政治舞台。

他们发起16省咨议局联合请愿,要求立即召开国会。

1910年,清政府宣布,将原定九年预备立宪期缩短为五年,提前于1913年召开国会,在国会召开前两年成立新内阁。

1911年5月,撤销军机处,成立以庆亲王奕为首的责任内阁。

在13名阁员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7人,全部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室,被称为“皇族内阁”。

预备立宪的骗局完全暴露,立宪派大失所望,许多人转而投机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

  

五大臣出洋

  1905年,清政府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9月24日,他们从北京前门火车站乘车出发。

开车前,革命党人吴樾怀揣炸弹潜入车内,打算一举把他们全部炸死,但因火车猛烈摇动引起炸弹爆炸,吴樾死难,载泽、绍英受伤。

后改由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接替徐世昌和绍英,延期于12月11日启行。

分两批,载泽、李盛铎、尚其亨赴英、法、日、比等国;戴鸿慈、端方赴美、德、意、奥等国。

第二年夏秋间先后回国,以事先请梁启超、杨度在东京写好的有关宪政的文章为基础,草拟“考察宪政报告”,向慈禧太后复命,呈请实行君主立宪。

  

《钦定宪法大纲》

  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

大纲分正文“君上大权”(14条)和附录“臣民权利和义务”两部分。

仍规定皇统永远世袭,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皇帝拥有统帅军队、宣战、媾和、用人、立法、行政、发布命令、诏令、限制人民自由等权力。

大纲虽有允许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权利,但诏令可予以限制。

  

溥仪

  溥仪(1906—1967),清朝末代皇帝。

1908年11月至1912年2月在位。

退位后仍居宫中。

1917年7月张勋拥其复辟,12天后下台。

1924年被冯玉祥驱出皇宫,移居醇王府,翌年避居天津日租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潜往东北。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任“执政”,1934年改称皇帝,充当日本侵略者傀儡。

1945年被苏军俘虏。

1950年由苏押解回国。

1959年获特赦。

自1963年起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工作。

曾任全国政协委员。

1967年病死。

著有《我的前半生》。

  

载沣

  载沣(1883—1951),光绪帝载之弟,宣统帝溥仪之父。

号伯涵。

1891年袭醇亲王爵,1907年任军机大臣。

溥仪即位后,以监国摄政王主持朝政。

武昌起义后,12月6日被迫辞职。

1928年迁居天津。

1951年病死。

  

  奕(1836—1918)道光帝之侄。

1884年4月12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11月封庆郡王。

1894年进封为庆亲王。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903年4月入军机处,兼管外务、财政和练兵等事。

1911年5月任内阁总理大臣,11月改任弼德院院长。

清帝退位后避居天津。

1918年病死。

  

皇族内阁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组织责任内阁,以庆亲王奕为总理大臣。

因内阁13人中奕、善耆、载泽、载洵、绍昌、溥伦、寿耆等7人是皇族,分别控制着总理、民政、度支、海军、司法、农工商、理藩等大臣职位。

另满族贵族那桐、荫昌则任协理、陆军大臣。

由于军政大权集中在这批皇族贵族手中,故人们称它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1911年11月1日皇族内阁解散。

  

收回利权运动

  帝国主义列强掠夺中国路矿及其他权益,损害中国主权,欺压工农群众,阻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因而中国资产阶级发动了收回利权运动。

在这场斗争中收回路权的斗争尤为激烈。

收回路权的斗争以湘、鄂、粤三省人民收回粤汉铁路主权为开端。

紧接着京汉、津浦、道清、沪杭甬、川汉、滇越等路预定通过省份的爱国人士都提出了收回路权,改归“商办”的要求。

他们指出,“外人假铁路以实行殖民政策”,夺取路权即夺取我财政权、行政权及其他各种主权的开端,也就是夺我人民的“性命财产”,坚决主张废约自办。

尽管斗争未能完全实现愿望,但终于导致了十多个省自办铁路公司的兴起,形成了抵制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的力量。

  从1905—1911年各地又进行了收回被帝国主义霸占的矿区的斗争,先后收回了黑龙江都鲁河及吉拉林河砂金矿、奉天锦西暖池塘煤矿、山东峰县中兴煤矿及茅山等处华德公司矿区、安徽铜官山矿区、四川江北厅煤矿区、云南七府锡矿区、湖北阳新炭山湾煤矿等矿权,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发布“铁路国有”上谕:

“中国幅员广阔,边疆辽远,……国家必得有纵横四境诸大干路,方足以资行政,而握中央之枢纽。

从前规划未善,并无一定办法,以致全国路政,错乱分歧。

不分支干,不量民力,一纸呈请,辄行批准商办。

乃数年以来,粤则收股及半,造路无多;川则倒账甚钜,参进无着;湘、鄂则开局多年,徒资尘耗。

……恐旷时愈久,民累愈深,上下交受其害,贻误何堪设想!

用特明白晓谕,昭示天下,干路均归国有,定为政策。

所有宣统三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集股商办之干路,延误已久,应即由国家收回,赶紧兴筑,除支路仍准商民量力酌行外,其从前批准干路各案,一律取消。

……如有不顾大局,故意扰乱路政,煽惑抵抗,即照违制论。

”  

保路同志军发动起义

  在四川保路运动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坚持暴力革命,反对“文明争路”。

1911年8月4日,同盟会会员龙鸣剑、王天杰等邀集哥老会首领开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将同志会改称同志军。

9月7日,成都发生血案,四川总督赵尔丰下令开枪打死要求释放保路会首领的群众三十多人。

龙鸣剑等为了向全川人民揭露清政府的暴行,裁木片数百,上书“赵尔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救自保”,涂以桐油,投入锦江。

这些“水电报”,“不一日几遍西南”。

各地群众闻警,纷纷而起。

9月10日,同志军围攻成都。

经过十多天的战斗,同志军没有攻下省城,分兵攻略仁寿、资阳、自贡、简州等各州县。

9月25日,同盟会员吴永珊(即吴玉章)和王天杰等在荣县宣布起义,建立革命政府,成为成都东南反清武装斗争的中心。

  

吴永珊

  吴永珊(1878—1966),即吴玉章,四川荣县人。

早年留学日本,参加拒俄义勇队,倾向革命。

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反对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

1907年在东京创办《四川》杂志,鼓吹革命,并与焦达峰、孙武等组织共进会。

1911年4月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再赴日本。

6月被派回四川工作。

9月与王天杰等宣布荣县独立。

11月又在内江起事。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总统府秘书。

1913年宋教仁被刺,主张武力讨袁。

“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法国留学,在巴黎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

1916年归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著有《辛亥革命》等。

  

龙鸣剑

  龙鸣剑(1878—1911),四川荣县人。

1906年入成都优级师范学堂肄业,因反对学校实行奴化教育,被勒令退学。

旋赴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

1907年为吴永珊主办的《四川》杂志撰写《党祸论》,揭露清廷屡兴党狱,残杀革命志士的罪行。

1908年到云南,不久回四川,被选为咨议局议员,在成都创办法政学堂,进行革命活动。

1911年保路运动兴起,他与王天杰等组织保路同志军,进行武装斗争,并于8月4日在五保镇起义。

9月,率保路同志军攻打成都,在仁寿与清军激战,给予重创。

后因众寡悬殊,改攻叙州。

在行军途中病死。

  

文学社

  清末湖北革命团体。

1911年,蒋翊武、詹大悲等鉴于振武学社已遭破坏,决定将其改名为文学社,以研究文学为名,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蒋翊武为社长,詹大悲为文书部长,刘复基为评议部长,遥尊孙中山为总理,以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半年间社员发展到近三千人,遍布湖北新军各标、营、队。

由于发展对象主要是新军中的普通士兵和学堂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具有较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战斗力。

文学社还出版《大江报》,进行革命宣传,促使湖北革命形势日益高涨。

9月,在同盟会的帮助下,与共进会联合组成统一的革命领导机关,发动了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

之后,停止活动。

  

共进会

  1907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革命团体。

由同盟会员焦达峰、张伯祥、孙武等发起,推举张伯祥为会长。

由于不满孙中山、黄兴等只注意在华南边境发动起义,所以致力于策动长江流域的起义,在四川、两湖、江西的会党中吸收会员。

虽推戴孙中山为领袖,以同盟会的纲领为纲领,但有相对独立性,并将同盟会誓词中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

1908年10月,主要成员陆续回国。

1909年4月在汉口设总机关,后焦达峰在长沙建立组织,邓文辉在南昌建分会。

除联络会党外,还注意在新军中发展势力。

1911年9月,在同盟会帮助下,与文学社联合组成革命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

之后,停止活动。

  

新军

  新军是清朝末年组建的近代化陆军。

1895年,由胡芬募集5000人,编为10营,号为“定武军”,由德国教官用西法训练,以新式枪炮装备,初驻天津马厂,后移屯天津小站。

旋由袁世凯接办,扩充为7000人,改称“新建陆军”。

同时,署两江总督张之洞也在江苏编练“自强军”两千余人。

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逐步将新建陆军扩充为六镇(师),人称“北洋六镇”。

1903年,清政府以推行“新政”的名义,设立练兵处,由奕任总理。

袁世凯为会办,掌握实权。

尔后由练兵处制定陆军军制,各省设督练公所,新军编练推广到全国,计划全国编练36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编制为12512人。

采取募兵制,应募士兵在年龄、体格、文化程度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规定。

中下级军官多由国内各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充任,也任用一些学习军事的归国留学生。

到清朝覆亡前,全国已编练成新军14镇。

清朝统治者的本意是以新军作为维护其垂危统治的支柱,但它却成为革命党人争取的重要对象。

经过革命党人的秘密工作,新军中许多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倾向革命,成为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起义的重要力量。

  

蒋翊武

  蒋翊武(1885—1913),湖南澧县人。

1909年参加湖北新军,加入群治学社。

次年群治学社改组为振武学社,1911年1月改组为文学社,被举为社长。

在新军中吸收成员,并与共进会合作,准备发动新军起义。

不久,四川保路风潮兴起,人心激愤,与革命党人密谋发难,被举为总司令。

10月9日汉口机关遭到破坏,原定是夜起义,因炮兵未接到通知未果,而武昌机关又被破获,被迫出走。

10日武昌起义爆发,遂返武昌,先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后继黄兴任战时总司令及驻汉招抚使等职。

临时政府北迁后,被袁世凯调至北京,授高等军事顾问,又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均坚拒不受。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回湖南任荆豫招抚使,策动反袁,事败在全州被捕,10月就义于桂林。

  

孙武

  孙武(1879—1939),湖北夏口人。

1897年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历任湖南新军教练官、岳州威武营管带等职。

1904年加入科学补习所,负责联络军队与会党,事泄,流亡日本。

在日期间,参加组织共进会,被推为军务部长。

1909年在武汉建立湖北共进会,组织革命力量。

次年在香港加入同盟会。

1911年筹划共进会同文学社合作,在武汉部署新军起义,被举为参谋长。

10月9日因制造炸弹失慎受伤。

武昌起义爆发后,任湖北军政府军务部长。

  

熊秉坤

  熊秉坤(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