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导学案5070节张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1488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7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5070节张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5070节张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5070节张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5070节张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5070节张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5070节张丽.docx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5070节张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导学案5070节张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5070节张丽.docx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5070节张丽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

序号

50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

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

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下面是六一班的两个组在一分钟电脑打字比赛中的成绩记录。

第一组:

张帆13个 王玉16个 李晓光16个 李强15个 刘清12个 徐禄18个

第二组:

李娇17个 赵有14个 刘利14个 王志坚19个 张萌16个

(1)、说一说如何判断哪组成绩好,并说明理由。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制作一个条形统计图吗?

试试看

 

(3)、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4)、在体育课上你做过投球游戏吗?

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投球时单手投的远还是双手投的远?

 

合作学习:

1、下面是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的头球情况:

(米)

投球者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单手投球的距离

12.5

13.0

12.5

11.5

12.0

10.5

13.0

双手投球的距离

11.0

9.5

11.0

13.0

9.0

10.5

12.5

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

小组合作试试看。

 

你认为制作这个复式统计图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2、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情形头球距离远一些?

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4、你认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课堂检测:

课本第60页“试一试”。

拓展提高:

课本第64页练习四第一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课

序号

51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特点。

重点

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难点

能自己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2、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3、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不同之处是什么?

 

合作探究:

1、下图是北京市和深圳市的气温统计图。

2005年2月

 

①浅色直条表示(),深色直条()。

②每个单位长度直条表示()。

③看了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还知道些什么?

 

④通过比较,你觉得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优点?

 

2、蓓蕾幼儿园2012年12月各班男女生人数如下:

大班:

男生46人,女生51人;中班:

男生38人,女生32人;小班:

男生26人,女生24人。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制作一个条形统计图。

 

课堂检测:

练习册第51页第1、2、3题。

 

拓展提高:

资源与学案第54页第2、3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

序号

52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学会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

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学会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下面是2005年甲乙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雨量统计表。

单位:

毫米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11

12月

甲市

5

10

20

25

60

140

180

210

70

30

15

10

乙市

20

50

80

160

290

280

210

240

190

65

30

15

(1)、你能分别用折线统计图表示2005年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吗?

 

(2)、完成下题:

甲市月份降水量最高,月份降水量最低。

乙市月份降水量最高,月份降水量最低。

甲、乙两城市几月份平均降水量最接近?

2、你认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第一题的第三问我们很难从图上看出来难,请我们

学把上面的两张折线统计图叠放在一起比比看。

2、学生试画复式折线统计图。

 

3、观察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城市()月份的平均降水量相差最多,相差()

毫米。

(2)、两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相差30毫米的是()月份。

(3)、甲市月平均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

乙市呢?

(4)、从总体上看,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4、你认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课堂检测:

课本第63页“试一试”

拓展提高:

课本第64页练习四第2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复式条形、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序号

53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感受统计思想。

重点

运用复式条形、折线统计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

绘制复式条形、折线统计图过程中分配调性的位置和确定单位长度的大小。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合作探究:

1、这是六

(1)班同学水果喜好情况统计表(见下表)

西瓜

香蕉

桔子

葡萄

13

5

1

2

5

8

3

2

4

8

①因为表中是人数,只要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就行了,所以画成()比较好。

②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步骤有:

(),(),()。

 

③请将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认真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根据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完成练习题:

(1).一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台;

(2).二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台;

(3).第三季度,()车间产量增长得快;第四季度,()车间产量增长得快。

课堂检测:

练习册第56页第3题。

拓展提高:

练习册第58页第3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练习四

序号

54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重点

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难点

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课本第64页练习四第1、2题。

 

合作探究:

1、测量全班同学的身高,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1)、完成下表:

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单位:

cm

身高

140以下

140-144

145-149

150-154

155-159

160-164

165-169

男生

女生

(2)、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制作一个复式统计图。

 

(3)、根据上面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男生在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你?

女生呢?

 

②、男生最高的是()厘米,最矮的是()厘米,相差()

厘米。

女生呢?

 

③、你自己的身高位于全班身高的哪个位置?

 

(4)、下面是某校六

(一)班男生、女生身高分布图的照片。

男生身高分布从左至右依次为:

140-144cm,145-149cm,150-154cm,155-159cm,160-164cm,165-169cm;

女生身高分布从左至右依次为:

140-144cm,145-149cm,150-155cm,155-159cm.

根据上面的数据制作一个统计图:

 

课堂检测:

练习册第60页第5题。

 

拓展提高:

假如你是一个儿童体育服装设计者,你觉得上面的数据对你有什么用处?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整理与复习

(二)

序号

55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加深对比的认识和理解,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景,能正确的化简比。

3、能力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结合具体情景,能正确的化简比

难点

能力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化简:

7:

281/2:

1/40.75:

0.5

9/5:

3/20100:

251:

3/5

11/6:

22

2、填一填:

(1)、明明身高1.4米,爸爸身高1.8米,父子身高的比

是()。

(2)、绿化大队今年植数的棵树是去年的2倍,今年植树的棵树和去年植树棵树的比是()。

(3)、火车5是行驶600千米,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之歌比值表示的是()。

(4)、圆周长与直径的比是(),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是()。

合作探究:

1、什么是比?

 

2、什么是比值?

 

3、怎样化简比?

它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4、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1/6,再加5克盐后,盐占盐水的1/5.原来盐水多少克?

 

5、甲、乙两数的比是5:

4,乙、丙两数的比是3:

2,

乙数是48,甲数和丙数分别是多少?

 

课堂检测:

课本68页第5、6、7题。

 

拓展提高:

1、甲、乙辆车间原有人数的比是3:

2,从甲车间调人到乙车间后,甲车间人数与乙车间人数的比是2:

3,原来甲、乙车间各有多少人?

 

2、六年级一班人数是二班的4/5,三班人数与二班人数的比是9:

10,一班有40人,六年级三个班共有多少人?

 

3、甲、乙、丙三人分42千克苹果,甲与乙分得的比是

1:

2,丙与乙分得的比是2:

1,乙分得多少苹果?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整理与复习

(二)

序号

56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

2、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3、能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有弯道距离。

4、进一步运用复式条形、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重点

1、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2、能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有弯道距离。

难点

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完成课本第67、68页的第2、3题。

2、2002年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有32支球队参加,平均分成8个小组,与中国队分在同一个小组的有巴西、土耳其、哥斯达黎加。

每小组中的2支球队都要进行一场比赛。

(1)、中国队在小组比赛中,比赛了()场。

(2)、在小组赛中,巴西队比赛了()场。

(3)、这个小组一共进行了多少场比赛?

 

3、如果参加世界杯的32支球队每两支球队都要进行一场比赛,全部比赛一共需要多少场?

如果每天安排四场比赛,全部比赛需要多少天?

合作探究:

1.在比赛场次这节课中,我们学会了解决这类问题,你能举例说说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吗?

5位小朋友来参加一次聚会,每两位小朋友要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2.小组合作解决自主学习的第3题。

 

3、你能举例说说怎样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解决“起跑线”的问题吗?

标准跑道全长400米,玩到最内半径是36米,每条跑道宽1.2米,现有8个弯道。

若经行800米赛跑,第8跑道运动员要比第5跑道运动员起点大约提前多少米?

 

课堂检测:

练习册第59页第3、4题。

 

拓展延伸:

资源与学案第60页第4大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数据世界

序号

57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2、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能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数量,提高估算能力。

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收集生活中的大数。

2.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1)人们需要什么?

需要多少?

 

(2)学生讨论数据。

(3)说说这些数据说明什么意思。

 

合作探究: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40年来并引发了海啸

据报道:

印度洋发生大海啸之后,造成多达万500人缺乏基本生活所需……

(1)、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何感想?

 

(2)、假如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5千克的大米,这些灾民每天大约需要250万千克的大米。

250万千克大米到底是多少呢?

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多少吗?

根据提示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题,我们一起来感受。

①如果把装满25千克大米的袋子看成一个长方体,量一量它的长大约是()米,宽大约是()米,算出它的体积大约是()米。

②某仓库的长是8米,宽是5米,高是3米,相当于一个教室的大小,它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是()立方米。

③一个这样的仓库大约可以放()袋大米,相当于(

)千克大米。

④存放250万千克大米,大约需要()个这样的仓库。

⑤如果一辆卡车一次可以运10吨大米,需要()辆卡车才能一次把250万千克的大米运往灾区。

(3)、这500万人每天大约需要多少水呢?

如何得到这个数据?

学生讨论解决。

 

课堂检测:

课本第70页试一试。

 

扩展提高:

收集每个家庭产生垃圾的数量,估测一间教室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如果把我们全班同学家庭一年产生的垃圾全部堆到教室里,约占几间教室?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数据世界练习课

序号

58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够了解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

2、使学生能看懂数据,能对数据作简单分析。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重点

使学生能看懂数据,能对数据作简单分析。

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在课外都收集到了哪些大数?

 

2、和父母说说你收集大数的方法。

 

合作探究:

小花家平均每天有1.5桶垃圾,假设一桶垃圾的体积为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如下图)。

30

 

30

30

1、小花家的垃圾每天约为多少立方米?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小花所在的班级有40名学生,如果每位学生家产生的垃圾与小花家一样多,全班学生一天家里产生的垃圾总和为多少立方米?

 

3、小花全班同学家一年产生的垃圾总和为多少立方米?

 

课堂检测:

课本第71页练一练第2题。

 

扩展提高:

课本第71页的小调查。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数字的用途

序号

59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经过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2、了解数字在具体情景中所代表的意义。

重点

经过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难点

了解数字在具体情景中所代表的意义。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收集你周围人的身份证号码,我省、外省的邮政编码

 

2、仔细观察收集的数据,说说你都知道些什么?

 

合作探究:

1、明明想为六年级的同学编一个号码,如果是你你认为该怎样编?

应该注意些什么?

(1)小组讨论。

(2)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说出理由。

 

(3)听了其他小组的编码,你认为怎样编码比较合理?

为什么?

应该注意些什么?

 

(4)、如果给全校同学编码应该注意些什么?

 

2、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果和含义。

提问:

你知道122431这个邮政编码中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吗?

(1)、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邮政编码中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

 

3、了解身份证编码的结构和含义。

(1)、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身份证编码中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

 

课堂检测:

课本第73页想一想。

 

扩展提高:

一个宾馆共有10层楼,王老师住的房间门牌号码为0816,你知道王老师住在几楼几号房间吗?

同来的一位老师住在7楼20号房间,那么这位老师的房间门牌号应是多少?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正负数

(一)

序号

60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

重点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

难点

求正负数之间的距离。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说说数字的作用。

 

2、提问:

你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数字?

举例说明。

 

合作探究:

(1)班和六

(2)班比赛。

看比赛记分办法。

出示记分规则和记分办法。

(一)班

(二)班

第一局

1

-1

第二局

-1

1

第三局

-1

1

记分规则:

胜一局:

记1分

平一局:

记0分

负一局:

记-1分

(1)、学生认识负数。

(2)、说说负数和正数的关系。

(重点是1和-1可以抵消。

 

(3)、说说各班的得分

(4)、如果六

(一)班要赢六

(二)班,至少还需要胜多少局?

 

(5)、通过这节课什么你学会了?

你认为负数有什么作用?

 

课堂检测:

课本第74页试一试第1、2题。

 

合作探究:

某果园有8棵梨树,去年每棵梨树的收成与今年相比情况如下(增产为正,减产为负)。

+6千克-3千克-6千克-2千克

+4千克+2千克+3千克+12千克

 

今年梨树的总产量与去年相比情况如何?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正负数

(二)

序号

61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

2、会画折线统计图描述事物的变化情况。

重点

会画折线统计图描述事物的变化情况。

难点

以不同的数据为0点,画出与正负数有关的折线统计图。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某车间质检员为了检查产品的重量是否合格,抽查了5袋钢珠,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每袋钢珠净重500克。

第一袋

第二袋

第三袋

第四袋

第五袋

比净重量多多少

+5

-4

+4

-6

-2

1、第一袋钢珠与第二袋钢珠的总重量是多少?

第三袋与第四袋的总重量是多少?

 

2、5袋钢珠的总重量是多少?

 

合作探究:

看书本P-75页例子。

某市水电站讯情公告。

(1)学生自己读题。

(2)小组内说说怎么画折线统计图,并自己动手实践。

(3)小组内说说负数和正数表示的意思。

 

(4)、小组汇报。

 

(5)小组内讨论,学生在书上完成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警戒水位线在哪?

 

课堂检测:

课本第77页试一试。

 

扩展提高:

课本第77页练一练。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2013年月日

科目

数学

课题

正负数练习课

序号

62

设计

审核

修订人

姓名

学习目标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画与正负数有关的折线统计图描述事物的变化情况。

难点

以不同的数据为0点,用正负数重新表示每个数据。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1.某市水文站发布的8月1日~8月6日期间,每日下午2:

00的汛情公告。

8月1日:

水位32米;8月2日:

水位32.9米;8月3日:

水位32.48月4日:

水位32.6米;8月5日:

水位32.2米;8月6日:

水位31.8米;(警戒水位32米,历史最高水位32.6米)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某市8月1日~8月6日汛情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