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素质训练案例.docx
《成功者素质训练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功者素质训练案例.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功者素质训练案例
25个成功者素质训练
精选案例
案例1:
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
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孩子,又把乐观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
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
“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
”
“玩了就会坏的。
”孩子仍在哭泣。
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房,却发现那乐观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什么。
“告诉你,爸爸。
”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
”
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其差别是很有趣的:
乐观者看到的油炸圈饼,悲观者看到的是一个窟窿。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了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
案例2:
发明家爱迪生为了找到可做灯丝的材料,做了5000多次实验都失败了。
有一位记者对爱迪生说:
“看来我们要用电灯照亮黑暗真是太难了,你已经失败了5000多次。
”爱迪生微笑着说:
“我不是失败了5000多次,而是找到了5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我终会找到那一种可以做灯丝的材料的。
”
这就是积极的心态——他不会相信世上有什么样的挫折可以将自己打倒。
案例3:
拿破仑?
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极有启发。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
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
她没有人可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
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
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了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
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
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胜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
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留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心态改变了,心态改变了。
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
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
她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案例4:
那一年深秋,我拿着自己公开发表的几十万文字作品满街寻找工作,因为没有文凭,不断地碰壁。
庆幸的是,一家广告公司让我去复试。
笔试过程中我从几十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最后总经理面试,在等待的过程中,窗外的天灰蒙蒙的,偶尔几声闷雷,让人心颤,我不由得自卑起来,终于小姐叫了我的名字。
总经理并非想象的那么严肃,挺年轻的三十多岁,友善的笑容让我心里踏实多了。
他递给我一张名片,让我坐下问道:
“如果你进入广告圈,该从何做起呢?
”“做人。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以前看过一些广告方面的书吗?
”“看过。
”“广告界前辈丹尼?
卫斯的作品如何?
”我从脑海中苦苦地思索,大卫?
奥格威?
李奥?
贝拉……就是没有卫斯这个前辈的印象(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前辈是老总随意杜撰的),我只回答:
“这个前辈的作品我没能读过。
”接下的许多问题我都有种似曾相识的印象,却不知怎么具体回答,只好千篇一律地回答:
“不知道。
”
次日,我打点行囊准备到远方浪迹天涯,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在离去的一瞬间,邮递员送上一份快件:
“你已经被公司正式聘用,请你三日之内到公司报到。
”泪水在脸庞无声滑落……一次周末我们在一起闲聊时,问起老总:
“当初面试时,你问我的许多问题我都回答不上来,还录用我?
”老总微笑着对我说:
“你的才华从笔试中我已充分感触到,但你的品性我却不了解,我问的许多问题都是假的,我期望最好的答案是不知道,这就是真诚。
我不需要不切实际、夸夸其谈的人在我身边。
”
后来看见董建华曾经说过一句话:
“何在成功,惟真惟诚!
”我释然了。
去年10月,石家庄市科龙电子衡器厂招聘了一批大学生做业务员,企业对他们进行了几天的培训后,分别把他们派往山西、邯郸等地跑业务。
而让人诧异的是,其中4名大学生在向厂里预支了700元到1000元不等的差旅费后,竟没了音讯。
按照厂方的规定,外派的业务员每隔3天要通过电话跟单位联系一次,每月回单位开一次会。
可是,近半年的时间里,这4名大学生中的小陈不仅没与单位联系过,而且单位多次打他留的电话,不是号码空号就是手机关机。
3月20日,记者多次与小陈联系,也均以失败告终。
随后,记者拨通了其中另外两人的手机。
他们说,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抵顶当月的工资。
“现在就业形势本来不容乐观,大学生们如果不拿诚信当回事,不仅损害了企业利益,而且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前途。
”石家庄市科龙电子衡器厂办公室主任说,虽然不讲诚信的大学生是少数,但其造成的恶劣影响却是无法挽回的。
案例5:
最近有一篇报道,讲述的是女大学生梁婷在火车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近万元现金和信用卡,她立刻与失主联系,做人诚信的品质感动了失主所在单位,本来这个单位只收研究生,却破格录用梁婷为公司成员,因为她的优秀品质为她加了分,成为打开求职大门的金钥匙。
从这件事情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重视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对职员个人品德的重视。
大多数的求职者都要经过投简历和面试两道关口。
简历,是对我们能力的简要概括,是间接吸引用人单位的媒介。
企业也借用简历对求职者作一个初步的评判。
而面试,才是关键的,企业不仅要考察简历有没有掺水,更为关键的是要观察求职者的个人品性。
在求职过程中,不少人因为细节问题而被刷下来,很多人因此忿忿不平。
其实这是没必要的,在企业看来,个人修养在细节上最能体现,当然要考察这一方面了。
也许有人会说就因为拾金不昧而录用一个人,这也太草率了吧。
其实不尽然,企业对求职者竖起两道门槛:
能力,人品。
选拔人才时,德才俱备者为先,两者难全时大多会取才浅而德高者。
虽然梁婷学历差了一点,但在人品上却高出很多,而且学历低并不代表能力差,两相权衡之下,单位当然就要她了。
因为诚信而被录用也指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大众身上这一品质的缺失。
正因为稀少,所以才显得珍贵,才会在招聘中成为砝码。
诚信是企业的金字招牌,诚信的企业要用诚信的人。
而在利益的冲刷下,诚信,这本来理所当然的品质居然变成了稀罕物品,成了求职中除了能力之外的另外一把金钥匙。
那么如何才能诚信就业呢?
案例6:
她是世界名模,但对于她的容貌客观地讲我们不能用形容美女的词汇来赞美她,她长得实在算不上一般意义的美女,小眼睛、厚嘴唇、宽鼻子,而且满脸雀斑,很多人称之为十足的“丑女”。
以她的容貌凭什么当上模特,又凭借什么走上超模大赛T型台?
答案就是自信。
当这位名模出现在世界2000年世界超模大赛的一刹那,许多人震惊了,她的美与众不同,发自内心,充满自信,浑身流露出一种憾人的魅力。
最终这位名模获得了亚军。
她把自己的成功的总结为建立自信的过程。
案例7:
2001年5月20日,一个叫乔治?
赫伯特的人把一把斧子卖给了美国总统布什,他得到了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送的金靴子,上面写着“最伟大的推销员”。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72年。
这个奖励已经空了26年,1975年一个人因为把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而获奖。
乔治?
赫伯特给布什写了封信,说:
“总统先生,我很荣幸参观了你家的植物园,那个植物园真是别具匠心,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
遗憾的是,一些桑菊树已经枯死了,大煞风景。
我知道您特别需要一把斧子把它们砍掉。
不过现在出售的斧子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不是太快就是太钝。
我家有一把老斧头,是爷爷留给我的,特别适合砍掉那样的桑菊树。
如果你喜欢,我就把它15美元卖给你。
”布什回信了,邮寄来了15美元,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推销员。
案例8:
20世纪初,有个爱尔兰家庭要移民美洲。
他们非常穷困,于是辛苦工作,省吃俭用3年,终于有钱买了去美洲的船票。
当他们被带到甲板下睡觉的地方时,全家人以为整个旅程中他们都得呆在甲板下,而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仅吃着自己带上船的少量面包和饼干充饥。
一天又一天,他们以充满嫉妒的眼光看着头等舱的旅客在甲板上吃着奢华的大餐。
最后,当船快要靠爱丽丝岛的时候,这家中一个小孩生病了。
做父亲的找到服务人员说:
“先生,求求你,能不能赏我一些剩菜剩饭,好给我的小孩吃?
”服务人员回答说:
“为什么这么问,这些餐点你们也可以吃啊。
”“是吗?
”这人回答说,“你的意思是说,整个航程里我们都可以吃得很好?
”“当然!
”服务人员以惊讶的口吻说,“整个航程里,这些餐点也供应给你和你的家人,你的船票只是决定你睡觉的地方。
并没有决定你的用餐地点。
”遗憾的是,当这家人知道他们还有这样多的机会以后,他们已经到站了,需要下船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很多道理:
克服不良思维习惯。
这家人因为一直很穷,所以到了别人面前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以为不可能同别人处于同样的待遇水准上。
所以,改变命运先改变思维。
不要自我设限,在我们没有做出任何努力之前先不要自我封闭。
不要凭想当然办事,你头脑中的不可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不可能。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如果我们站起来,我们同样是伟大的人。
桌子上面有各种食物,无论你品尝的是什么滋味,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
过去的属于过去,过去不等于现在,你现在正在走向一个崭新的明天,不要用过去的习惯来束缚现在的思维,你现在的选择正为明天打基础。
要善于沟通,沟通的前提条件是自信,圣人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相同的船票,当我们同样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已经上船,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就是下船。
人生只有一次机会,仅仅一次,因此,充分利用机会,享受生命。
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东西的效用,在拥有“船票”时,应充分了解这个用金钱交换得到的通行证有何作用,能为自己在哪些方面带来服务。
当然也许把这张船票可以带来的服务写在其背后,这一家人就可以看到,也就不会出现在案例中的尴尬境地。
但是,这一家人若是不识字的话,这种方法也就失去其作用。
还有关键的一点,这一家人面对的只有一次机会,当他们意识到船票的作用时,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如果他们还有下一次机会,就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但是,在人生中很多事情往往只有一次机会,一旦错过,再无后悔可言,只能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以这案例可以警醒我们把握一次机会,充满自信,抓住今天。
案例9:
有两个人,到非洲去考察。
他们突然迷路了,正当他们在想怎么办时,突然看到一只非常凶猛的狮子朝着他们跑过来,其中一人马上从自己的旅行袋里拿出运动鞋穿上。
另外一人看到同伴在穿运动鞋就摇摇头说:
“没用啊,你怎么跑也没有狮子跑得快。
”同伴说:
“嗨,你当然不知道,在这个紧要关头最重要的是我要跑得比你快。
”
这个故事让人联想到:
人们正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界,你必须参与一场人生的竞赛,而这场竞赛的对手可能是你的同学,可能是你的同事,也可能是你生意场上的对手。
然而,不管怎样竞争,最让你感到束手无策的一样东西——时间。
时间就好比故事里的狮子一样,你怎么跑也不能跑得比它快。
但是你只要比竞争对手跑得快,你也就会赢得时间,最终赢得胜利。
竞赛以快取胜,搏击以快打慢,军事以先下手为强,商战已从“大鱼吃小鱼”变为“快鱼吃慢鱼”。
大而慢等于弱,小而快可变强,大而快王中王!
快就是机会,快就是效率,快就是瞬间的“大”,无数的瞬间构成长久的“强”。
案例10:
鹅卵石与人生
在一次上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
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
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道:
“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
“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
“真的吗?
”教授笑着问。
然后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问学生:
“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
”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
最后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道:
“也许没满。
”
“很好!
”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的倒进罐子里。
倒完后,于是再问班上的学生:
“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
还是没满?
”
“没有满。
”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说。
“好极了!
”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孺子可教也”的学生们。
称赞完了后,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
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他班上的同学:
“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得到什么重要的信息?
”
班上一阵沉默,然后一位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回答说:
“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挤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
”这位学生回答完心中很得意地想:
这门课到底讲的是时间管理啊!
教授听到这样的回答后,点了点头,微笑道:
“答案不错,但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
”说到这里,这位教授故意顿住,用眼睛向全班同学扫了一遍说:
“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
【案例点评】
1.对于工作中林林总总的事件可以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
做到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
2.对于人生旅途中出现的事件也应如此处理。
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处在哪一年龄段要完成哪一年龄段应完成的事,否则,时过境迁,到了下一年龄段就很难有机会补救。
案例11:
下面是来自企业的一个经典案例,仔细阅读后,认真思考文中给出的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改写这个案例,将其改编成一个经典的有效沟通的案例。
一次失败的沟通
杨瑞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姑娘,在她身上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北方人的热情和直率,她喜欢坦诚,有什么说什么,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她在上学期间很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
今年,杨瑞从西安某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她认为,经过四年的学习自己不但掌握了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因此她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很高。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毅然只身去广州求职。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投简历和面试,在权衡了多种因素的情况下,杨瑞最终选定了东莞市的一家研究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公司。
他之所以选择这家公司是因为该公司规模适中、发展速度很快,最重要的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尝试阶段,如果杨瑞加入她将是人力资源部的第一个人,因此她认为自己施展能力的空间很大。
但是到公司实习一个星期后,杨瑞就陷入了困境中。
原来该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小型家族企业,企业中的关键职位基本上都由老板的亲属担任,其中充满了各种裙带关系。
尤其是老板给杨瑞安排了他的大儿子做杨瑞的临时上级,而这个人主要负责公司研发工作,根本没有管理理念更不用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他的眼里,只有技术最重要,公司只要能赚钱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
但是杨瑞认为越是这样就越有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因此在到公司的第五天杨瑞拿着自己的建议书走向了直接上级的办公室。
“王经理,我到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我有一些想法想和您谈谈,您有时间吗?
”杨瑞走到经理办公桌前说。
“来来来,小杨,本来早就应该和你谈谈了,只是最近一直扎在实验室里就把这件事忘了。
”
“王经理,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企业来说,要持续企业的发展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功夫。
我来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据我目前对公司的了解,我认为公司主要的问题在于职责界定不清;雇员的自主权力太小致使员工觉得公司对他们缺乏信任;员工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制定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基础,因此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性都较低。
”杨瑞按照自己事先所列的提纲开始逐条向王经理叙述。
王经理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
“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公司也确实存在,但是你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公司在盈利,这就说明我们公司目前实行的体制有它的合理性。
”
“可是,眼前的发展并不等于将来也可以发展,许多家族企业都是败在管理上。
”
“好了,那你有具体方案吗?
”
“目前还没有,这些还只是我的一点想法而已,但是如果得到了您的支持,我想方案只是时间问题。
”
“那你先回去做方案,把你的材料放这儿,我先看看然后给你答复。
”说完王经理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研究报告上。
杨瑞此时真切的感受到了不被认可的失落,她似乎已经预测到了自己第一次提建议的结局。
果然,杨瑞的建议书石沉大海,王经理好像完全不记得建议书的事。
杨瑞陷入了困惑之中,她不知道自己是应该继续和上级沟通还是干脆放弃这份工作,另找一个发展空间。
案例点评:
随着企业对人才价值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把企业拥有高素质人才的多少作为企业未来能否成功的一块砝码。
因此,企业必须设计出良好的用人机制以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新员工的导入机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新进入员工与其直接上级之间的沟通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去留以及未来的工作态度。
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是企业人才招聘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部分人群的主要特点是成就动机较强,期待别人的认可;急于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渴望受到较少的限制拥有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具有很强烈的挑战和创新精神,不甘于维持现状;理论水平高但缺乏实践经验,对现实的看法比较理想化;做事急躁,更渴望看到结果而忽略过程等。
这对企业来说,如果导入正确就可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如果导入失败企业不但损失招聘成本而且影响了企业的社会美誉度。
因此,企业必须针对这类人群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新员工导入机制,使这些新员工在认识和接受现实冲击的同时继续保持积极创新的心态和富于挑战的精神。
本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由于管理者缺乏新员工导入机制理念而导致上下级沟通失败,最终使新员工的积极性受挫的案例。
杨瑞满腔热情想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获得成就感。
可是他的直接上级却没有认识到杨瑞的特点和需求,过分强调杨瑞缺乏实践经验的一面对杨瑞的行为做出了消极的反馈,致使杨瑞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沟通失败的原因
沟通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有效的人际沟通可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达到,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借助外界的力量和信息解决问题的目的。
但是由于沟通主客体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沟通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沟通障碍,因此,为了达到沟通的目的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沟通中可能存在的障碍,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避免障碍,从而实现建设性的沟通。
所谓建设性沟通是指在不损害或改变人际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确切的、诚实的沟通。
它具有三个特征:
(1)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
(2)人际关系至少不受损害;(3)不仅是为了他人喜欢,而是解决问题。
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建设性沟通是可以获得的,但是必须遵守一些沟通原则,掌握建设性沟通的技能,如:
信息组织原则、正确定位原则、尊重他人原则、倾听技巧、传递正确的非言语信息等。
但是最关键之处在于沟通双方在沟通中是否能够换位思考,也即是否能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下面我将从沟通的目标、原则、策略等角度分析本案例中沟通失败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沟通建议。
1.沟通目标
任何沟通都是有目的的,沟通双方都希望通过沟通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
如果沟通双方在沟通中能够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沟通目标,在沟通中站在对方的角度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提供对方期待得到的东西,那么沟通就会实现双赢。
在本案例中根据杨瑞的个性和心理等特点,杨瑞在本次沟通中可能的目标有:
(1)从公司利益出发,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解决公司的管理问题;
(2)满足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需要,仅仅是通过向上级表达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是一个能干的人,因此希望获得上级的肯定和认同;(3)从杨瑞的性格来看,她可能只是想找一个人来探讨交流自己的观点,希望对方能和自己一起讨论完善自己的观点。
而王经理是公司可能的未来一把手,他更关心公司的盈利状况和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而且他又是主要负责研发工作的,在思维逻辑和处世方法上就会更注重实证的、数据性的东西,追求理性和准确明晰。
因此他在本次沟通中的目标可能有:
(1)借机会向新员工介绍企业的现实状况,希望新员工能更快地了解组织情况以融入组织,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2)希望杨瑞在不影响自己在公司中地位和权限的情况下拿出解决公司管理问题的方案;(3)向杨瑞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我们公司是一个家族企业,有许多东西是无法改变的,尤其是在权力分配方面,因此你不要试图改变公司的权力结构,打破公司的现状;(4)希望通过沟通,再争取一个支持者和助手,以帮助巩固和增强自己在公司中的权力和地位;(5)希望和第三者交流自己作为家族企业中的一员所要面对的各种裙带关系和权力纷争,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共鸣。
在本次沟通中杨瑞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沟通满足自己的成就和自我实现需要,因此更希望获得王经理的及时反馈,即使王经理不同意自己的观点也应该说明理由并肯定自己的做法和精神。
而王经理则可能更希望杨瑞在了解公司实际情况后,在不触及家族成员间利益关系的前提下针对公司的管理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且这种方案有助于巩固提高自己的地位或者至少不受损害。
由此可以看出,本次沟通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明确对方的沟通目标,从而向对方传递了不合适的信息。
如杨瑞提出的“管理对家族企业的发展很重要,公司中职责权限不清”等建议就与王经理的期望不符,而王经理则忽视了杨瑞期望获得及时反馈和认可的需求,不但没有对杨瑞的建议给予评价反而表现出很大的不满,并且强制性的很快中断了谈话,以后也没有做出任何反馈。
2.沟通原则
前面说过实现建设性沟通应该遵循一些原则。
在本案例中沟通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沟通双方没有很好的掌握和运用这些原则。
(1)杨瑞忽略了信息组织原则。
所谓信息组织原则就是沟通双方在沟通之前应该尽可能的掌握相关的信息,在向对方传递这些信息时应尽可能的简明、清晰、具体。
在本案例中杨瑞仅仅是到公司才不到一个星期的新员工,以前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因此在提建议时很容易给同事或上级一种“异想天开、脱离实际、年轻气盛”的感觉。
降低或消除这种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充分的准备,使自己的建议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从而具有说服力和可执行力。
但是本案例中杨瑞却仅仅凭借自己的观察和主观判断就提出了问题,而且没有针对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杨瑞忽视了正确定位原则。
沟通中的定位包括:
问题导向、责任导向、事实导向定位等。
本案例主要是下级向上级提建议希望上级给予认可和支持。
因此最好的做法是以事实为导向,先描述公司中存在的事实和问题使上级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和解决的必要性,然后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但是案例中的杨瑞却没有仔细描述事实,而只是给出了自己对公司管理的主观评价,而且没有拿出初步可行的方案只是做了许诺,这使王经理觉得很没有说服力而且认为杨瑞提出这些建议只是一时冲动而已。
(3)沟通双方缺乏某些沟通技能。
沟通是一门艺术,说话有说话的艺术,听也有听的艺术。
说话的人要引起对方的兴趣,而听话的人也要及时地作出反馈,鼓励对方透露出更多的信息,只有双方在信息交换的基础上,了解了彼此的需要和意图,才能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沟通。
在本案例中杨瑞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就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列数公司的管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使王经理觉得这更像是一次抱怨的发泄而非建议。
而王经理呢,在刚听了没几句之后就“微皱眉头”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最终以要方案为名打断了谈话。
也就是说王经理根本没有给杨瑞表达观点的机会,从这一点上说王经理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3.沟通策略
沟通讲究策略。
根据沟通客体、沟通内容、沟通情境的不同应该选择合适的沟通策略。
在本案例中双方在沟通中由于观点的不同产生了冲突,这种冲突属于简单冲突。
在面对冲突时双方选择了各自的策略。
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