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教育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电大《学前教育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学前教育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学前教育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电大《学前教育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幼儿园的创始人是(A)。
A.张之洞
B.陈鹤琴
C.张雪门
D.蔡元培
2.被称为“中国的福禄贝尔”的教育家是(D)。
A.陶行知
B.马寅初
C.胡适
D.陈鹤琴
3.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即(A)。
A.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公共教育
B.学前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C.学前家庭教育和托幼机构教育
D.学前社区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4.杜威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B)思想,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
A.游戏是生命的镜子
B.儿童中心主义
C.归于自然
D.绅士教育
5.(B)是按照社会要求去促进幼儿发展,是将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为幼儿发展的总设计师。
A.幼儿园园长
B.幼儿教师
C.幼儿园教育要求
D.家长
6.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是指(B)原则。
A.幼儿参与性
B.发展适宜性
C.开放性
D.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7.在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行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是(A)。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类型来分,幼儿园环境可分为游戏活动环境、学习活动环境和(D)。
A.交往环境
B.文化心理环境
C.语言环境
D.生活活动环境
9.(C)岁的幼儿开始能够正确辨别上、下两个方位。
A.4
B.6
C.5
D.3
10.在游戏的条件下,幼儿注意的稳定时间比一般条件下(C)。
A.短得多
B.差不多
C.长得多
D.视情况而定
11.婴儿时期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够成熟,神经活动过程中兴奋与抑制不平衡,易兴奋,也易疲劳,对长期的刺激耐受力小,注意力很难持久,在从事某种活动后,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将由兴奋转入抑制,出现疲劳。
因此,幼儿教师在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应注意(B)。
A.形成动力定型
B.保证劳逸结合
C.保证睡眠时间
D.保证饮食营养
12.幼儿园环境的特点是(A)。
A.教育性和可控性
B.物质性和精神性
C.装饰性和安全性
D.趣味性和空间性
13.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B)为前提。
A.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B.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
C.间接指导
D.完成教学要求
14.当前学前教育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人们普遍认定学前教育的两大基本价值是(D)。
A.政治价值、经济价值
B.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C.个人价值、文化价值
D.育人价值、社会价值
15.幼儿园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反映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特点的(A)。
A.广泛性
B.计划性
C.多样性
D.平等性
16.(C)、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
A.心理发展
B.情绪发展
C.社会性发展
D.思维发展
17.(D)是幼儿园教育的任务。
A.培养特长幼儿
B.完成教学要求
C.培养健康幼儿
D.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
18.(D)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和完善课程,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A.游戏
B.反思
C.总结
D.评价
19.(B)岁以后的幼儿发音器官已发育完善,如果坚持以普通话教学,让幼儿进行反复的语言实践,幼儿就能掌握汉语中的全部读音。
A.3
B.4
C.5
D.6.1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A)能力是儿童认识、理解、描绘对象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儿童美术才能的关键。
A.观察
B.思考
C.模仿
D.创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编排、组合、平衡的方式。
2.教师拟定教育教学计划的过程是把具有指向性的计划框架转化为可操作的教育教学活动。
3.幼儿园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集体活动 、小组活动、个别活动三种。
4.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幼儿、教育活动、教师这三方面的评价。
5.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有三个环节,即设计、准备、实施,三者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计划过程。
6.计划过程是一个幼儿教育目标的循环系统,应处于不断发展上升的过程之中,而课程标准是计划和设计活动的中心。
7.课程目标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表述:
一是从教师的教育出发;二是确定目标。
8.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9.“尚自然,展个性”是蔡元培的教育主张。
10.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把游戏分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科学教育的目标。
2.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什么?
。
3.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4.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5.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内容。
6.简述幼儿教师应如何训练幼儿的思维。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2.论述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
五、材料分析题(15分)
如今走在大街上,时常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小眼镜”;寒暑假,各大医院儿童眼科专家常常要为前来就诊的大量眼疾患儿治疗。
已有20年幼儿教育教龄的罗老师感慨地说:
“近几年,视力不佳的幼儿明显增多了。
”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幼儿教师应如何帮助并教育幼儿注意眼的保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答案】(A)[详解]1903年9月,张之洞创立湖北幼稚园,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幼儿园。
幼儿园的全套办园方法都是仿学日本的,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
2.【答案】(D)[详解]陈鹤琴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开创我国现代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
他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幼儿教育问题,探索和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思想体系。
3.【答案】(A)[详解]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二是学前公共教育,主要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4.【答案】B[详解]"游戏是生命的镜子"是福禄贝尔的游戏理论;杜威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归于自然"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绅士教育"是洛克的著作《教育漫话》的主题。
5.【答案】(B[详解]幼儿教师是按照社会要求去促进幼儿发展,是将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为幼儿发展的总设计师。
幼儿教师必须正确、清楚、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的教育目标的内涵,并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内在"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6.【答案】(B)[详解]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是指发展适宜性原则。
从一般年龄特征来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身心发展特点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其身心发展所需要的环境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
7.【答案】(A)[详解]形成性评价也叫“过程评价”,它是在课程系统运行、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行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
8.【答案】(D[详解]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类型来分,幼儿园环境可分为生活活动环境、游戏活动环境和学习活动环境等。
9.【答案】(D)[详解]方位知觉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
3岁幼儿已经能正确辨别上下方向。
10.【答案】(C)[详解]在游戏的条件下,幼儿注意的稳定时间比一般条件下特别是枯燥的实验条件下要长得多,2—3岁幼儿注意持续时间可达20分钟,5—6岁幼儿可达90多分钟。
11.【答案】(B)[详解]儿童干一件事坚持不了多久,需要合理安排生活制度,经常变换活动内容和方式,使大脑皮层的"工作区"与"休息区"轮换,保证劳逸结合,从而预防过度疲劳。
12.【答案】(A)[详解]幼儿园环境具有教育性和可控性。
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创设不仅是美化的需要,更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意图隐含在环境中,让环境去说话,让环境去引发幼
儿应有的行为。
幼儿园内的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
13.【答案】(B)[详解]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为前提。
否则,一切指导都可能是徒劳的,甚至可能成为幼儿发展的障碍。
14.【答案】(D)[详解]学前教育的育人价值是指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学前教育不仅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也具有重要作用。
15.【答案】(A)[详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广泛性是指幼儿园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
计划性是指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不同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的学习活动。
多样性是指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多种形式:
一对一的;教师对全体幼儿的;幼儿自选的;教师指定的;等等。
平等性是指幼儿园教学活动建立在教师与幼儿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
16.【答案】(C)[详解]社会性发展、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
让幼儿"学会做人"的教育远较知识和智能教育重要。
完善的人格对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
17.【答案】(D)[详解]幼儿园教育是按照幼儿教育的规律与原则,以及幼儿发展的规律与需要,加以科学合理的组织;并转化为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8.【答案】(D)[详解]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和完善课程,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评价要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不断改进课程、提高教育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倡以研究的精神看待评价。
19.【答案】(B)[详解]4岁以后的幼儿发音器官已发育完善,如果坚持以普通话教学,让幼儿进行反复的语言实践,幼儿就能掌握汉语中的全部读音,而且学得迅速,掌握得也较快。
只是对某些相似的音发音仍有困难,需要反复练习,加以区分,如n、L、r等。
20.【答案】(A)[详解]在美术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是儿童认识、理解、描绘对象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儿童美术才能的关键。
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指导幼儿通过日常的观察,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和浓厚的观察兴趣。
二、填空题:
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科学教育的目标。
(答案解析)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2.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解析)①熟记儿童的名字
②选用适当的语言
③注意身体的姿势;如当教师看到幼儿害怕时,应弯下身体与孩子平视,用双手扶住他,注视着他,以平静的、自然的声音,以稳定的情绪与孩子谈话。
④语调语速要适当
⑤语气要和善
⑥善于倾听
⑦以鼓励、肯定、引导为主。
3.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①班级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
②班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③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
④班集体使幼儿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⑤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
⑥为幼儿之间提供了观念共享的环境。
4.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答案解析)符合以下七个标准的环境为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1)安全和健康;
(2)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3)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
(4)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
(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
(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5.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内容。
(答案解析)
(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情况;
(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
(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6.简述幼儿教师应如何训练幼儿的思维。
(答案解析)训练幼儿的思维,幼儿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动手能力的培养。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对事物的直接操作和直观认识,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让幼儿积极参与教育环境的创设,多为幼儿准备可操作的材料,理解、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
(2)鼓励幼儿多想多问。
从三四岁开始,幼儿会经常问"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好奇、
爱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
教师要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氛围,对他们的提问给予积极的回应。
(3)根据幼儿思维过程的特点对幼儿思维进行培养。
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进行教育,需要教师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尽量避免抽象、空洞的说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参考答案)托儿所的保教目标:
1981年,卫生部妇幼所就颁发了《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提出托儿所的保教总目标是:
“培养小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为造就体魄健壮、智力发达、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打下基础。
”具体表现为:
(1)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身心正常发展。
(2)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及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小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
(3)进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
(4)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的观念。
幼儿园的保教目标:
199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主要表现在: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2.论述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
(答案解析)培齐幼儿的自我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幼儿进行正确恰当的评价。
幼儿自我意识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依赖、轻信他人尤其是成年人的评价,往往以别人的评价为依据来评价自己。
年龄越小的幼儿受成人评价的影响越大。
即使到了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独立性也还是比较差的,成人的评价是他们认识自我的重要依据。
因此,成人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以积极的态度来评价幼儿。
(2)明确行为要求。
获得成功感是幼儿形成自信心的基础。
2—3岁幼儿就开始强烈地要求自己做事。
明确要求可以使幼儿有明确的努力方向,用一个标准来衡量自己,也可以知道自己的差距,从而对自己有一个合适的判断,进而形成合理的自我意识。
在向幼儿明确行为的具体要求时,要用幼儿可以接受的、可以具体操作的方式;过于抽象的要求对幼儿来说很难理解在行动中执行更是不可能,这样的要求是没有意义的。
(3)增加交往机会。
幼儿从个人经验中获得的知识与通过交往积累的关于自己的评价和认识的协调结合是形成确切的自我概念的前提。
与成人交往的经验是幼儿自我评价的主要根源,通过与成人交往,幼儿可以意识到并且说出自己的经验,可以向成人学到社会知识和行为方式,将成人传递的社会文化、道德规范逐渐内化,进而进行自我评价。
幼儿与同伴交往,特别是通过游戏等活动,可以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同伴,进而看待自己,通过同伴认识自己。
增加幼儿交往活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改善交往环境;其次,增加幼儿与成人交往的频率。
(4)在专项活动中进行教育。
如设计"我长大一岁""我的姓名""我的名片""我的家庭"等活动。
活动要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既有利于幼儿认识自己,又有益于幼儿认识别人。
五、材料分析题(15分)
如今走在大街上,时常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小眼镜”;寒暑假,各大医院儿童眼科专家常常要为前来就诊的大量眼疾患儿治疗。
已有20年幼儿教育教龄的罗老师感慨地说:
“近几年,视力不佳的幼儿明显增多了。
”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幼儿教师应如何帮助并教育幼儿注意眼的保健。
(答案解析)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很多幼儿沉迷于电脑游戏,导致视力下降.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幼儿为此所困扰,幼儿教师应初步具备帮助幼儿保护和提高视力的能力。
(1)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画画;看书写字时眼睛距书本保持1尺以上距离;不躺着看书,以免眼与书距离过近;不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因为身体活动可导致书与眼的距离经常变化,极易造成视觉疲劳;集中用眼一段时间后应望远或到户外活动,以消除眼的疲劳。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适宜的读物和教具。
幼儿活动室窗户大小适中,使自然光充足。
室内墙壁、桌椅家具等宜用浅色,反光较好。
自然光不够充足时,宜用白炽灯照明。
为幼儿提供的书籍,字体宜大,字迹、图案应清晰。
教具要大小适中、颜色鲜艳、画面清楚。
(3)定期给幼儿测查视力。
要定期为幼儿测查视力,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矫治。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行为,及时发现幼儿视力异常表现。
(4)教育幼儿注意用眼安全和卫生。
幼儿教师要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揉眼睛,毛巾、手帕要专用,用流动的水洗手、洗脸,以防沙眼、结膜炎等;教育幼儿不玩可能伤害眼睛的危险物品,预防眼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