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价值.docx
《鲁迅作品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作品价值.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迅作品价值
鲁迅离初中生有多远
——结合初中语文课本所学鲁迅作品论述
摘要:
鲁迅作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中国的文化历史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可是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很多中学语文教师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教,很多中学生也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懂,在近几年的教材编排中鲁迅作品的篇目在不断减少。
这种尴尬的局面其实与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很大关系。
鲁迅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现代精神的代表,不应该遭遇这样的“冷寞”。
本文旨在通过初中语文课本鲁迅作品体会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的价值与地位、以及鲁迅作品入编语文教材的比重变化、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的困惑,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建议等五个方面来探究中学生离鲁迅到底有多远。
关键字:
鲁迅作品价值篇目变化争议教学建议
1、鲁迅作品对中学生的意义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鲁迅作品的主要内容
(1)黄婷.《初中语文鲁迅作品的解读和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0.5
在近十年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大方面:
(1)鲁迅浓厚的“故乡情结”。
故乡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忘记的地方,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有这种情结,一提起故乡这两个字,无论是男女老少,贫穷富有内心都有很多的感慨,或喜或悲,可是不变的是对故乡的情感都是那么真实。
在中学语文人教版的语文书中有很多篇文章都是关于故乡的,例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
我们不难看出故乡是他们共同的主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开头就写到“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让我们看到了鲁迅那梦幻般的童年。
因为在那些天真的孩子们的眼里一切都是美的,鲁迅对于那段日子充满着深深地留恋之情。
《社戏》这篇文章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故乡生活图画,一个僻静的小山村里生活着一群淳朴善良的人们,这里没有饥饿之苦,更没有战争的喧嚣,空气里弥漫的都是庄稼和水草的芳香,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趁着月夜划着小船嬉戏玩耍,如梦如画仿佛生活在一种仙境里。
《故乡》则是作者以一种充满激情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构成了一副寂静而优美的图画,刺猹、捕鸟,拾贝壳更是充满了神奇的诱惑。
作者对故乡的回忆有痛苦也有快乐,但最终他还是逃离了那个让他既爱又恨的的地方,心里的故乡了无踪影,现实的故乡又不愿意承认,生活还要继续,作者只有带着失落远离故乡。
在《故乡》一文中写道: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作者还是用逃离来对抗自己内心的绝望。
(2)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
可以说鲁迅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植根与他对于民族的忧患。
鲁迅的小说永远具有那么深刻的警醒意义,他的文章都很彻底的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同时也将人们的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的作品似乎就是一面镜子,将我们民族的状态都请清楚楚的展现出来。
他的精神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特有的土壤中,在那个非常混乱的年代里,鲁迅作品的精神主旨就是揭露黑暗的社会和腐朽的思想,为了使人们觉醒,呼唤起人们的斗志,鲁迅意识到仅仅是拯救中国人的身体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于是他弃医从文,开始了他的文学之路。
他呼唤着沉睡的人们,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鲁迅在为国人争辩的同时,也呼唤人们自信自强,向世界呐喊: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在《孔乙己》一文中,他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的科举制度对人们精神上的残害和压迫。
《藤野先生》一文中则揭露了中国人的麻木,这些都深刻的揭露着中国令人忧患的处境。
他又是一位关心农民善于将农民问题作为文章内容的作家,因此具有很多反映农民疾苦的文章,他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倾注了他很大的心血,他苦苦的寻找着拯救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道路,他想要让农民摆脱压迫,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带领他们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上。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故乡》则是最具代表性的,《故乡》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民的生活和精神现状的作品,小说开头就已经营造出了一种萧索的环境氛围,故乡前后的变化似乎也在预示着人的变化,润土的变化,杨二嫂的变化,这些无不揭示着封建制度对人们的摧残和折磨。
闰土搬香台更是表现出闰土被旧思想所束缚和甘做命运的奴隶。
闰土的悲剧并不是他自己不努力生活,而是和其它的农民一样,遭受着封建制度的侵蚀,他辛苦安分的劳作着,可还是避免不了封建制度的残害。
这种悲惨的境遇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变得越来越严重。
这种悲惨的命运似乎也是很普遍的,人民强国家才能更强大,如果想解决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最底层人民的精神和思想。
在《故乡》中作者这样写道:
“我希望后辈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清楚的表达了自己呼吁人们要大胆的改变自己的这种生活境遇,不能再这样一代代的继续下去了。
特别是结尾处那句话: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就说明作者想要呼吁像闰土这样的农民要勇敢地感于反抗,改变受压迫的生活状态。
一个民族,如果不消除这种奴隶意识,则社会上任何的新事物和新变化都会被扼杀在萌芽中,社会就不会进步,“一个个愚昧的民众,一群做惯了奴隶的农民,让鲁迅先生振臂呐喊希望唤醒他们麻木的精神,有一群甘愿做奴隶的民众那么国家又谈何振兴和富强呢?
鲁迅先生对人民的拷问,恰巧就是他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的深层体现,一个极弱的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的落后,任人宰割的局面,首先要“立人”,从人民的精神开始疗救。
”
此外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杂文中我们也能看到鲁迅的忧国忧民的精神,“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正是需要我们万众一心抵御外族入侵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却因为当前的局势,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他们的头脑。
”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荡然无存,那么这个民族不用外敌的入侵,他就会自动灭亡。
鲁迅就是这样一位敢于反抗,敢于面对自己惨淡人生的人。
在那样一个动荡年代中,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勇士,在他看来,一个愚昧的民族,即使体质在健全,也是毫无用处的,他要拯救他们更深层次的弊病,那就是要医治他们的精神疾病。
、
二、鲁迅作品对初中生的影响
(2)崔莹《浅析鲁迅作品对当代中学生精神性格的影响》[J].海门市城北初中226100
(1)鲁迅作品增强当代中学生的爱国情感
鲁迅用他锋利的文笔及无穷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他独特的思想和深厚的爱国情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是中国人当之无愧的精神导师。
(1)鲁迅精神对于成长在新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学时代是培养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等最重要的时期,鲁迅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感受独特的艺术特色。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文章揭示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蔑视和污蔑,鲁迅的极力争辩,就是激励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要振奋起来,做一个自信、自强的人,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来面对世界,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是特别重要的。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作为祖国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应该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为国效力。
身为当代中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铭记历史,国安定则家安定。
坚定信念,追求更好的明天。
(2)鲁迅作品激励当代中学生坚持不懈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上想要立足于不败之地,就要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失败了不要紧,要充实自己继续前进。
鲁迅就是这样用自己手中的笔,坚持不懈的与黑暗势力作斗争,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着。
成功就是在日积月累的结果,用那颗最坚定的心去面对一切,放开自己的思想,充分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伟大的祖国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故乡》是鲁迅对儿时的回忆,文章展示出故乡的变化和故乡人的变化,看到故乡的萧条,和故乡人的麻木,感到痛心疾首,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黑暗势力的不满和对光明与希望坚持不懈的追求,在当今社会黑暗势力依然存在,学习鲁迅的可贵精神,坚定自己的信念,用一颗积极的心去为美好的明天奋斗。
(3)鲁迅作品对学生写作方面的影响(3)陆晓燕《试论鲁迅的写作观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5.5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鲁迅作品的语言简练、准确的,是文章创作中的典范,“我作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的顺口;没有相宜的话,宁可引古语,总希望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得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
”(4)《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命全集》.第4卷,512-513页)鲁迅的语言丰富、简练。
他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一位伟大的文体家,他的小说、散文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无论是对人物的描写,还是对事件的描写,更可贵的是文章中有时还大量穿插诗的语言。
《故乡》的结尾: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正是诗情哲理融合的语句。
鲁迅的文章中的人物都是一个剪影或者是速写,他总是力求用最简洁的方法,直接揭示人物的精神灵魂。
《孔乙己》的主人公形象,作者通过几个动作和简单的外貌描写就把人物鲜活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故乡》中的“豆腐西施”,《阿Q正传》中的阿Q等,无不是就用几句话就把人物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在描写人物的方面,鲁迅主要运用的是白描的方法,少修饰,少卖弄,依靠的是细心的观察和语言的准确,并且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经过精心加工,精心组织起来的语言。
这样具有典范性的作品,如果我们中学生从中吸取和积累语言材料,对于中学生的写作和表达交际能力大有益处。
综上所述,鲁迅作品有利于中学生精神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具有良好的激励和鼓舞作用。
他滋养着我们民族的后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难得的遗产,他是我们民族最丰富精神资源,更是推动民族进步的主要力量。
同时对于培养中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2、鲁迅作品入编语文教材的篇目变化
21世纪,在总结了过去20几年的教育经验上,中国开始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去被忽略的人本教育和尊重个性发展的教育观点,渐渐的受到了重视。
21世纪的语文教材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进而鲁迅作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1、2000年-2003年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
根据2000年下半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规定,这时期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选入了鲁迅的作品分别是:
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鲁迅自传》、《阿长与<山海经>》。
小说:
《孔乙己》、《社戏》、《故乡》。
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其中《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自传》是新增的。
2、2004年-2006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根据2003年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规定,在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选入鲁迅作品:
散文:
《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
小说:
《孔乙己》,《社戏》、《故乡》。
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这一时期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呈上升趋势,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领着重要地位。
3、2007年-2009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散文:
《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小说:
《孔乙己》,《社戏》、《故乡》。
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4、2010年-2013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小说:
《孔乙己》,《社戏》、《故乡》。
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从2007年到2013年教材的变化中,鲁迅作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小,鲁迅作品为什么被删除,他的作品真的没有什么价值意义了吗?
这真的值得每个人去深思。
3、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的困惑(5)
作为中国文学巅峰上的佼佼者,虽然他离我们已经有八十几个年头了,但是鲁迅精神还是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文章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多的灿烂的文化遗产。
(6)江泽民在《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中指出:
“作为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而进行百折不挠斗争的伟大代表之一,鲁迅是不朽的战士,他的作品和思想,是鼓舞人民从事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永具生命力的精神遗产。
”中学语文课堂在继承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遗产方面发挥着一种重要作用,可以说语文课堂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传承者。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对于鲁迅的认识都是在语文课堂中得来的。
但是近几年对于鲁迅的褒贬评价此起彼伏,这也就反映出了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至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状况出现。
当然也有一些人支持鲁迅作品继续在语文书中占大比例,可是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支持鲁迅的人还是少数的。
1、学生的困惑
在中学校园里,有这么一句顺口溜: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学生对于鲁迅的困惑有很多,在笔者走访的几个学校里,学生们普遍都说对于鲁迅他们根本不了解,因为他们当中没有几个喜欢鲁迅的,鲁迅的文章中描写的事都是离他们很远的事情,语言也很难理解,因鲁迅的文章很多都是白话文和文言文掺杂在一起的,还有认为鲁迅太过尖酸刻薄,有点太过愤世嫉俗了,其次就是他文章里面描写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根本不能理解,对于鲁迅描写的这个革命那个制度的他们根本就不能体会。
还有的认为文章太长了等等。
学生很难真正理解鲁迅以至于对于鲁迅产生了以上几种厌烦感,令他们苦恼的是他们不喜欢但是还得学习,因为如果想取得一个好成绩,就必须好好学习。
这种状况真的令人忧虑,在笔者中学时代对于鲁迅的文章没有像他们这样强烈的厌烦感,那时只是感觉这是一篇课文,没什么想学不想学的,对于鲁迅更是没有什么概念。
可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在读过很多文章的时候会清晰的发现,鲁迅的文章是为数不多的作家作品中能够给你留下印象的人,因为在读过以后,会发现心里会有很多感想,可是有的作家作品在读过以后,只是在当时有一点点印象,心里也没有太多的感想。
这便是鲁迅的伟大力量。
2、老师的困惑
在笔者走访的老师当中,他们的困惑也有很多,有的老师很实在,他们很直白的就说,他们对鲁迅也不是很了解,在讲解的时候也就是参照教参,这种状况一方面由于时间原因,另一方面是作为老师他并没去彻底的去研究鲁迅,这是他们的不足之处,作为一名老师他必须做到通读百书,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老师这一角色,特别是语文老师。
其它老师表示,他们的课时是有限的,如果想彻底的讲好鲁迅的文章,仅仅那么三两课时是不够的,所以在他们讲解鲁迅文章的时候大多也就是简单的介绍一下鲁迅,认识一下生字,分一下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再总结一下中心思想,也就这么几部分,所以很难让学生真正的理解鲁迅,更不用说让学生喜欢上鲁迅了。
有的老师在讲解鲁迅文章的时候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喜欢上鲁迅的方法等等,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于鲁迅的讲解大概都是停留在怎样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个目的上。
对于鲁迅的文章的文章主旨如果讲的太过深,又怕学生不能理解。
经典的文章,对于文章主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可是还不能脱离文本去自由讲解,又要达到教育目标。
鲁迅作品的讲解,如果仅仅停留在文本上是不能理解透彻的,如果限制学生的理解又达不到真正的教育意义,鲁迅有些文章的主题往往有很多,例如:
《孔乙己》我们既可以理解为辛亥革命对人民的摧残,也可以理解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精神的残害,还有人的急功近利,过分满足欲望对自身造成的伤害等。
并且“孔乙己”这个离学生有七八十年的人物对学生来说他的一举一动都很难理解,辛亥革命和科举制度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仅仅是靠老师在课前那么几分钟的介绍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些都是令老师困惑的事情。
3、困惑产生的原因(7)蔡焕杰.《中学鲁迅作品厌学现象的分析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5.4
学生的困惑很大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引起的,在这里我们主要阐述一下教师产生困惑的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时代的差异造成的心理隔膜
对于21世纪的中学生他们很难理解鲁迅作品所依靠产生的那个年代,对于《故乡》中的闰土和杨二嫂,他们就像鲁镇的看客看祥林嫂一样,没有太多的感情,只是将他们看成是鲁迅描写的作品中的人物,就像他们作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一样。
请不要批评这些孩子,毕竟生活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上,理想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离他们越来越远,在这个社会上如果让人们在选择和谐温馨的家庭、健康的体魄和理想主义、爱国主义这两大方面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两者。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让学生去体会那个年代的事情,确实是很难的。
当今这个时代人类的精神世界、人文世界整体呈现出一种荒芜景象,所以鲁迅很难走进学生的心里,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忧虑。
鲁迅作为第一位用白话文创作的作家,在他的文章里,当然会留有他那个时代特有的语言,必然会掺杂一些白话文和一些让学生陌生的词语,一方面可能是作文大文豪在语言表达方面当然会很深刻,很精练。
另一方面就像我们现在的方言一样,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殊语言,其次随着时间的变化许多文学词语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有的词现在根本就不用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困难。
(2)过分强调鲁迅文章政治意义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语文就被当做政治的传播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老师很自然的就会过分的强调文章的政治意义,这大概都成了一个传统,对鲁迅的作品更是这样,因此将鲁迅作品的革命性和政治性过分夸大,将鲁迅作品当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忽视了它的真正价值,在2010年出版的语文教材参考书中,对鲁迅的几篇文章的主旨是这样概括的:
《故乡》是“通过‘我’回故乡的所见和感受,描述农村的破败和闰土少年到中年的巨大变化,揭示了农村破产和农民痛苦生活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8)《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60、94)
《孔乙己》是“通过孔乙己这个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控诉了腐朽的科举制度的罪恶,鞭挞了丁举人之类的地主豪绅的冷酷和暴虐。
作品对孔乙己的悲惨早遭遇寄予同情,对他的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而又麻木不仁的思想行为作了批判。
”
以上对两篇文章主旨的解释,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上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很大的难度,虽然现在的语文课标中强调要逐渐淡化语文的政治化和阶级化,可是语文教师受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很深,想要彻底消除是不可能的。
(3)教师教学的过分模式化
我国的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对系统知识的教育,这就会导致我们有时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课堂中总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跟着老师走,虽然具有一定的交流和探讨,但是那大部分都是老师发起的,所以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我国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是以一种模式讲课的,几乎每篇课文都是按照“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字词注音解释--通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分析段落层次大意--分析文章--总结中心--归纳文章写作特点”的步骤,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他们充当的就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因此这就违背了在语文课标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性的要求。
在笔者上初中的时候,大多数语文课都是在拿着笔记老师提的问题,和最后老师总结的答案,而且老师不离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个是考试重点”。
这样的一节课是失败的,因为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主动性,学生只是参与者,而且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一味的讲,没有发挥教师的真正角色。
(4)教师知识储备不足
在笔者走访的几所学校中,很多老师都表示鲁迅文章很难教。
而且很多老师根本没读过《鲁迅自传》,他们仅仅通过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师用书来了解鲁迅的,老师都没有很好的了解鲁迅,学生更是不能做到去深入的了解鲁迅,做到对鲁迅的喜爱和研究,那真是无从谈起。
而且学生与鲁迅作品的时代差异,特别老师这座桥梁,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走进鲁迅,否则只是远远的观看,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必然影响教学质量。
(5)应试教育压力下的功利性的教学
拿成绩说话,不仅仅是对学生对老师有这种要求,现在对学校也有这种要求,这已经成为衡量学生、老师、学校的一个标准。
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考试成绩,这也就促使所有的文学方面的教学,都向理科教学模式发展,追求知识点和标准答案,这就把文学的人文性、趣味性等统统忽略了,这很难真正的发挥文学真正的教育意义。
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教师面临着学生、学校、家长三方面的压力,过分的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自觉的就会将语文教学过分功利化,他们没有时间去研究、实践、创新,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做题方面训练,所以这就很难让学生喜欢鲁迅。
四、鲁迅作品删减引起的社会争议
正是由于学生和老师的这种困惑,也就引起了一次次的对鲁迅作品的争论,是否将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删除,争论已经在现代的语文教材中得到了验证,在去年的学生开学的时候,当语文老师接过语文课本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发现鲁迅的作品真的减少了,同时有加进去几篇其它作家的文章。
鲁迅作品删减引起的社会争议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现在来看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可以说从1936年鲁迅逝世,鲁迅遭受的争论真的是有增无减。
其实争论越多越证明这个人物越重要,也能看出这个人物的影响力有多么的大。
很多支持删除鲁迅品人,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1、认为鲁迅作品过分强调阴暗面
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几篇文章,通常被强调的是他的政治意义,表现出来的都是批判性、革命性,他们认为历史的继承,需要的不是让一代代的人去记住仇恨,记住历史的黑暗,不论是《孔乙己》、《藤野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还是《故乡》,都具有一定的历史阴暗面,给人一种特变压抑和仇恨。
让学生脑海中都是对封建社会的仇恨,他们认为鲁迅一生的文章传递的都是反社会、反传统的思想,只要是他看不惯的他都会破口大骂。
2、认为鲁迅作品过于陈旧
鲁迅作品描写的都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事情,这位离我们有其实多年的老革命,已经不适合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没有什么封建制度,也没有混乱的军阀统治,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昌盛,人民富足,所以鲁迅作品不适合现代人去品读。
3、认为鲁迅作品对于学生来说太难理解
鲁迅作品的文字大多数都晦涩难懂,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困惑。
所以部分人就认为学生很害怕学习鲁迅的作品,应该被删除。
4、认为是老师们的要求
有的人认为是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教学,因为大多数老师都反映鲁迅作品太难教,所以删除鲁迅鲁迅的作品有利于教学。
5、笔者观点
对于鲁迅作品笔者不赞同删除,对于以上反对观点,笔者认为都是不成立的。
说鲁迅作品过度反应阴暗面是不正确的,他所写的阴暗面只不过是我们当时社会的真实面目。
他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唤醒沉睡的人民,要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他想要拯救我们的民族。
并且《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语文课本的改革,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传承和结合,在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以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而鲁迅的作品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因此,这个观点是不合理的。
说鲁迅作品过时,过于陈旧。
这是用时间来衡量一个作品的价值,真的是无稽之谈。
如果这么说那岂不是孔子、老子、庄子的理论都过时了吗?
一切离我们远一点的东西都要删除这是可行的吗?
显然这是不可行的,我们现在不还是在用着孔子的许多理论呢吗?
有些真理是适合不同时间的,况且鲁迅的有些文章所反映的现实在我们现代社会也会找到缩影的。
所以教材是不可能用时代来作为筛选的标准。
对于说鲁迅作品中学生不能够理解,笔者也是从中学时代过来的,可能在那个时候,我们是不能很好地理解鲁迅,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就算是中学时候对鲁迅机械式的记忆,也会对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学生进入大学或者踏入社会,这种感觉会越来浓厚。
认为是教师的要求就更不合理了,如果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