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0166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酒馔(zhuàn)岑寂(cén)央浼(miǎn)未雨绸缪(móu)

B.鳟鱼(zūn)碣石(jié)休憩(xī)命运多舛(chuǎn)

C.赍发(jī)迤逦(yǐ)雾霾(mái)扛鼎之作(gāng)

D.仓廒(áo)踹水(tuān)结束(shù)流水潺湲(yuá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凌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B.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减低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把他们禁闭起来。

C.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园满。

D.永远膨胀下去的宇宙的未来相当泛味。

但是一点也不能肯定宇宙是否会永远膨胀。

我们只有大约为使宇宙坍缩的需要密度十分之一的确定证据。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除非海盗们在攀爬过程中被货船上的水手使用高压水龙赶走,否则,这些身手矫健的人登上甲板后,往往能在10多分钟内摆平大惊失色的船员。

接下来,得意洋洋的海盗们就会押着自己的“俘虏”返回索马里北部港口,然后囤积居奇,向船东们“待价而沽”了。

尽管各方都呼吁船东“不要向邪恶势力低头”,拒绝支付赎金,以免助纣为虐,刺激海盗更加猖狂地开展打劫活动,但几乎所有的船东都反其道而行之,交钱了事。

A.大惊失色B.囤积居奇C.助纣为虐D.反其道而行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虽有九十高龄,但以无尽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业,他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了世人。

B.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C.智能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往往是未知的、变化的和难以预测的,因此需要具备思考、行动和感觉三个要素,即能感知识别环境状态,具有学习能力,能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思考和规划,从而对外界做出适应性反应。

D.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得益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采取限行机动车,禁止露天烧烤等措施密不可分。

5.儒家看重道德,反对沉溺物质生活。

下列《论语》中语录,无关这种意旨的一项是

A.君子忧道不忧贫

B.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C.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D.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

韩非子·和氏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

“天下之刖者多(),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

“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主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此其难也!

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群臣士民之私邪;然则有道者①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

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②不敢卖重;官行法则浮萌③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陈,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

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注释】 ①有道者:

法、术之士。

②近习:

指君主宠爱亲信的人。

③浮萌:

游民。

萌,通“氓”。

④论:

认可。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

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枝解于楚。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⑤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⑥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

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

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

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

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

【注释】⑤告坐:

被告发而连坐。

⑥遂:

举荐。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薨,文王即位      薨: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人死去

B.贞士而名之以诳     名:

命名

C.损不急之枝官    损:

损害

D.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  治:

社会安定太平

7.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A.矣于乃B.矣若则

C.也于则D.也若乃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A.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B.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C.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D.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9.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和氏得到玉璞后,先后两次进献君王,均以欺骗罪被处以刖足之刑。

后至文王时他才得以献玉而正名,并将玉命名为和氏之璧摂。

B.第二段,韩非指出若以法、术治国的话,臣则失去擅权弄权的自由,士民则失去游说游荡的自由,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

C.第三段,韩非借吴起与商君之例,阐明了法、术能否施行于世,取决于君主的判断力以及臣子细民的处世态度。

然后借此针砭时弊,指出当世乱而无霸主的原因。

D.文章除了运用和氏之喻、吴起商鞅之例外,还拿悼王孝公楚秦两国君主对法的态度及其结果作对比,文笔犀利而深入浅出,叙议相间而富于变化。

10.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3分)

(2)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

(4分)

(3)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

(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6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8分)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襄邑道中

南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

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

(1)两首诗均为诗人在行舟上所作,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如何表现“舟行江上”的?

(4分)

 

(2)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4分)

 

12.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得仙人之旧馆。

(王勃《滕王阁序》)

(2)怀良辰以孤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合百草兮实庭,。

(屈原《湘夫人》)

(4)忽魂悸以魄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其二)》)

(6)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7),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

(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这样来规定宗教一词的含义,实际上与普通的用法并无不同,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

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

儒教、道教、佛教。

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

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

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

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

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

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

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

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

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

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

例如,德克·布德教授有篇《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的文章,其中说:

“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

 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完全正确。

但是有人会问:

为什么会这样?

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观念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

这种追求如果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竟是一个例外?

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

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

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

(1)。

但是依我看来,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

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

严格地讲,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

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后者是

(2)。

所以,说基督教的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是很成问题的。

它是(3)。

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超道德价值。

  对以上的问题,我要回答说,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

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

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

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

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13.本文节选自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文章首先通过,来判断儒家不是宗教,然后指出道教与道学、佛教与佛学的区别,并顺势说明中国人对于宗教的态度,探究其原因,在层层剥析之下,最终揭示。

14.下列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先天的欲望,人类可以通过按照哲学去生活来满足这种追求。

B.中国人最不关心宗教,但对其他民族来说,宗教的观念和活动是他们生活中的最重要、最迷人的一部分。

C.基督教的上帝具有人格,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这是因为这种爱不是超道德的。

D.道教的教义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这很明显是反乎自然的,而道家的观念恰好相反。

15.根据文章内容判断,第六自然段中

(1)

(2)(3)处所填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

(1)宗教价值

(2)超道德价值(3)准超道德价值

B.

(1)准超道德价值

(2)道德价值(3)宗教价值

C.

(1)准超道德价值

(2)宗教价值(3)道德价值

D.

(1)宗教价值

(2)道德价值(3)准超道德价值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秋天

李广田

①春天是走向生摂的路,却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因为我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过这自然的季候之变化,为什么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

为什么听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门外?

一枝幼芽,一朵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

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

但是到了现在,这秋天,我却不记得对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场了,只有看见那枝头的黄叶时,也还想:

这也像那绿柳才黄半未匀摂的样子,但总是另一种意味了。

我不愿意说秋天是走向死摂的路——请恕我这样糊涂安排——宁可以把死路摂加给夏天,而秋天,甚至连那被人骂为黑暗的冬天,又何尝不是走向生摂的路呢,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是走向生摂路的。

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

而它们的沉着的力,它们的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而表现出来的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

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

②但是比较起冬天来呢,我却偏爱了秋。

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

③在我,常如是想:

生活大非易事,然而这一件艰难的工作,我们是乐得来作的。

诚然是艰难,然而也许正因为艰难才有着意义吧。

而所谓“好生恶死”者,我想并非说是:

“我愿生在世上,不愿死在地下。

”如果不甚荒谬,我想该这样说:

“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

死不足恶,可怕而可恶的,而且是最无意味的,还不就是停在途中吗?

这样,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

前途是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

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

而希望大的人的呢,他们也是有福的吗?

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

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然而路上的荆棘呀,手脚的不利呀,这就是所谓人间的苦难了。

但是这条路是要走的,因为人就是走在道上啊,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

④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灯塔,但是,在背后推着前进,或者说那常常在背后给人以鞭策的是什么呢?

于此,让我们来看看这秋天吧!

实在的,不知不觉地就来到秋天了,红的花已经变成了紫紫的又变了灰,而灰的这就要飘零了,一只黄叶在枝头摇摆着,你会觉到它即刻就有堕下来的危机,而当你踽踽地踏着地下的枯叶,听到那簌簌的声息,忽而又有一只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背飞了下来时,你将感到了什么呢?

也许你只会念道,“落了!

”等你漫步到旷野,看见那连天衰草的时候,你也许只会念道,“衰了!

”然而,朋友们,你也许不曾想到西风会来得这样早,而且,也不该这样凄冷吧,然而你的单薄的衣衫,已经是很难将息的了。

“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这在我,年年是赶不上时令,年年是落在了后边的。

懑怨时光的无情是无用的,而更可怕的还是人生这件事故吧。

到此,人不能不用力的翘起了脚跟,伸长了颈项,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灯塔”。

⑤我真不愿看见那一只叶子落了下来,但又知道这叶落是一回“必然”的事,于是对于那一只黄叶就要更加珍惜了,对于秋天,也就更感到了亲切。

当人发现了自己的头发是渐渐地脱落时,不也同样地对于头发而感到珍惜吗?

同样的,是在这秋天的时候来意味着我们的生活。

春天曾给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为人看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时,也不由得不自己照一照镜子了。

⑥给了人更远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识到了生之实在的,而且给人以“沉着”的力量的,是这正在凋亡着的秋。

我爱秋天,我对于这荒凉的秋天有如一位多年的朋友。

于一九三0年十二月

(选自《李广田文集》,有删节)

16.文章以“秋天”为题,开篇为什么要写夏天和春天?

(4分)

 

17.简析“他们是有福的吗?

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这句话含义。

(5分)

 

18.简析文中多处提到“一只黄叶”的妙处。

(5分)

 

19.秋天引发了作者哪些人生感悟?

请简要概括。

并联系实际,任选一点谈谈你的认识(7分)

 

六、阅读下面一则报道,并按要求完成题目(6分)

“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那就已经迟了十个月零两天!

”站在广州番禺某早教机构门前,刘雷(化名)夫妇看着这条广告标语,第一感觉是啼笑皆非。

但当看到其他父母都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跑过去询问课程时,他们马上就感觉到了一种紧迫感,仿佛不报早教,就注定落后似的。

而有着刘雷夫妇类似心态的年轻父母在国内其实并不少。

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约有8000万0至3岁婴幼儿,全国早教市场空间总值约为500亿元。

据记者调查,在广州最小的早教学员出生仅33天。

早教市场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发展壮大,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国内教育专家的反思。

20、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

21、请根据文意概括出早教市场红火的两个主要原因。

(4分)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

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

“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

”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

“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有人感觉生活无比痛苦,便向盟鸥禅师请教,禅师低眉顺气,道出一句:

“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

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娄底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9.C(A项,“将玉命名为“和氏之璧”,应是楚文王。

B项“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有错,原文“所祸”,所字结构,“祸”应为动词,根据前后文,其意应为:

(被群臣士民)看作祸害;另,依据选项表述,“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是韩非的观点,这与文章的观点是相违背的。

D项,“拿悼王孝公楚秦两国君主对法术的不同态度及其结果进行对比”有错,文中楚悼王与秦孝公并非对比。

10.

(1)(3分)【译文】而是为它本是宝玉却用石来称呼它而悲伤。

【解析】计分点:

宝玉、而、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

宝玉,名词用作动词,是宝玉。

而,表转折,却。

题之以石,循直译原则,应为介宾短语后置,还原应为“以石题之”,以,用;题,称作、称呼等。

悲,为动用法,为……感到悲伤,也可灵活译为动词“悲伤、悲叹”。

另,夫,助词,表感叹语气。

(2)(4分)【译文】既然这样,那么法、术之士还没被杀戮,只是因为促成帝王之业的法宝还没进献罢了。

【解析】计分点:

然则、特、帝王、句意各1分。

然则,古汉语常见固定结构,古今异义词,此处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这样,那么”。

特,只是。

帝王,能促成帝王之业,或类似意思,直接译为帝王的,不计分。

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译时删去;不戮,含被动义,没有被杀。

璞。

是一个喻词。

(3)(3分)【译文】约束靠游说求官的人而使从事耕作与为国作战的人显贵起来。

【解析】计分点:

禁、游宦、显各1分。

禁,约束,译为禁止,不计分,译为制止,勉强算对。

游宦,靠游说求官,若译为“游说求官”,也给分(游宦: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

显,使动用法,使……显贵。

11.

(1)(4分)答:

李诗巧用地名表现“舟行江上”。

后两句中诗人乘舟从清溪出发,途经三峡前往渝州。

(2分)陈诗以景物衬托舟行。

前两句是静景生动(化静为动)以两岸的花与树来表现舟行之快。

后两句是动景生静(化动为静)。

以江上行舟上的“我”去观流动的云,物与我俱静,写出船行平稳的特点。

(2分)

(2)(4分)答:

李诗表达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诚挚情谊。

(2分)陈诗表现了风华正茂的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前程充满信心,抒发了豪迈俊发而又沉稳自信的襟怀。

(2分)

12.

(1)临帝子之长洲

(2)或植杖而耘耔(3)建芳馨兮庑门(4)恍惊起而长嗟(5)垆边人似月(6)人事音书漫寂寥(7)女娲炼石补天处(8)不霁何虹

 

18.(5分)答案:

作者妙用“一只黄叶”重现的手法,(1分)生动而具象地表现出秋的“更显示生命”的季候色彩,(2分)以及这“一只黄叶”带给人的“时光无情”的紧迫感;(1分)说黄叶联系着枯荣,为生而落的联想也就得到了强化。

(1分)

19.(7分)答案:

感悟:

(1)衰败是为了繁荣,衰亡孕育新生;

(2)真正尝味过人生苦难的人才能真正地知道人生的快乐;(3)“希望是道上的灯塔”我们应该对人生满怀希望;(4)危机常给人以鞭策;(5)人生应该懂得珍惜。

(其他表述符合文意即可)(5分,每点两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认识:

略。

(2分)

20、(2分)答案:

疯狂的早教(点出报道中心事物“早教”,并给予一定的评价即可;合情合理皆能得分)(2分)

21、(4分)答案:

①父母不甘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②全国0至3岁的婴幼儿人数约8000万。

(或“全国早教市场空间巨大”)(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22、写作提示:

根据第一则材料,学生或许可以确定诸如“牢骚”“羡慕嫉妒”之类的观点,但结合两则材料,重点还是应该落在“淡然的生活态度”上面。

生活中很多人因感觉不平而心生怨恨,因牢骚太盛而感觉痛苦,而解决这种痛苦的方法,则是要遵从自然规律和生活规律,保持内心的平和沉稳。

原材料中“父亲”“轻描淡写”地回答,“禅师”“低眉顺气”地道出都是表明一种正确心态。

写作时关键要深层挖掘,对人们为何会不“淡然”以及如何才能“淡然”最好能有独到的分析,而不能只停留在搜集人物事例展示淡然的生活态度上。

【参考译文】楚人卞和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玉璞,捧着进献给楚厉王。

厉王让玉匠鉴定。

玉匠说:

“是石头。

”厉王认为卞和是行骗,就砍掉了他的左脚。

到厉王死,武王继位。

卞和又捧着那块玉璞去献给武王。

武王让玉匠鉴定,玉匠又说:

“是石头。

”武王也认为卞和是行骗,就砍掉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文王登基。

卞和就抱着那块玉璞在荆山下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干了,跟着流出的是血。

文王听说后,派人去了解他哭的原因,问道:

“天下受断足刑的人多了,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

”卞和说:

“我不是悲伤脚被砍掉,而是悲伤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贞的人称作骗子。

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

”文王就让玉匠加工这块玉璞并得到了宝玉,于是命名为“和氏之璧”。

珍珠宝玉是君主急需的,即使卞和献的玉璞不够完美,也并不构成对君主的损害,但还是在双脚被砍后宝玉才得以论定,鉴定宝玉就是如此的困难。

如今君主对于法术,未必像对和氏璧那样急需,还要用来禁止群臣百姓的自私邪恶行为。

既然这样,那么法术之士还没被杀戮的原因,只是促成帝王之业的法宝还没进献罢了。

君主运用法术,大臣就不能擅权独断,左右近侍就不敢卖弄权势;官府执行法令,游民就得从事农耕,游说之士就得冒着危险去当兵打仗;那么法术就被群臣百姓看成是祸害了。

君主如果不能抵制大臣的议论,摆脱黎民百姓的诽谤,单要完全采纳法术之言,那么法术之士即使到死,他们的学说也一定不会被认可。

从前吴起向楚悼王指出楚国的风气说:

“大臣的权势太重,分封的贵族太多。

像这样下去,他们就会上逼主而下虐民,这是造成国贫兵弱的途径。

不如使分封贵族的子孙到第三代时君主就收回爵禄,取消百官的俸禄等级,裁减多余的官吏,来供养经过选拔和训练的士兵。

”楚悼王施行此法一年就死了,吴起在楚遭到肢解。

商君教秦孝公建立什伍组织,设置告密连坐的制度,焚烧书,彰明法令,堵塞私人的请托而进用对国家有功的人,约束靠游说做官的人而使农民士兵显贵起来。

孝公实行这些主张,君主因此尊贵安稳,国家因此富庶强大。

八年后秦孝公死了,商鞅在秦受到车裂。

楚国不用吴起变法而削弱混乱,秦国推行商鞅变法而富庶强大。

二人的主张已够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