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企技术困局07083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9224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摩企技术困局0708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摩企技术困局0708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摩企技术困局0708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摩企技术困局0708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摩企技术困局0708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摩企技术困局070830.docx

《中国摩企技术困局0708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摩企技术困局070830.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摩企技术困局070830.docx

中国摩企技术困局070830

中国摩企技术困局

现在,中国制造业面临“四高一低”的巨大挑战:

高价人力,高价能源,高价材料,高汇率,低出口退税率。

(见图1)

如果要生存,制造业必须要向质量效益型和品牌价值型转型。

要转型必须从技术入手。

图1

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一些大型企业,但仍然大而不强,产品的研发能力始终上不去,与日系摩企相比,技术差距不是在减小,而是在扩大!

显然,中国摩企已步入技术困局。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技术困局的来拢去脉吧。

摩企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完全模仿阶段,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摩托车行业从引进日本技术起开始飞速发展的,至今都还有林林总总的合资企业,广大的中国民营企业没有钱和日本企业合资,没有钱引进车型,怎么办呢?

饥寒起盗心!

模仿!

相对技术引进,模仿也是一种创新!

摩企的完全模仿分几种:

第一种最简单的是摸清别人的配套体系,然后让配套厂送样件,此种名曰配套开发。

第二种是原版照抄,直接三维扫描买来的样车,把数据给配套厂或把拆下来的样品给配套厂,让他们照着做。

第三种是买个样车,只抄它的外观,而车架和发动机等功能件用成熟产品的,比如说某公司买了韩国晓星(Hyosung)的越野摩托车(见图2)放到油泥模型室去,在嘉陵越野车的骨架上,照着这个样车做油泥模型,后来这个车挺成功的。

图2

这个阶段,比的是眼光,看谁最有眼光到国外去选车,选好就往国内运,回来就拆成几块来仿制,一个国内厂家仿制出来之后,该产品立即成为国内其他厂家模仿的对象。

有个比较狡猾厂家找到了雅马哈踏板车who,把它模仿了,改动得很小。

然后在广告上大肆吹嘘是请了意大利著名公司设计云云。

在发动机上的模仿也是普遍的,至今为止,有AX100、CG125、CB125等称呼,这些都是日系摩企的产品编号,中国摩企也生产这些产品,而且还沿用称呼,不过没有向日系摩企交知识产权费。

有个老总曾坦言,他当初研发发动机是怎么回事,在国外,发动机研发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

当初,研发人员就他一个人,怎么办呢?

就把发动机拆散,让配套厂把零件拿去,照着样子做,把样子做像,先送样件,基本上能装配上就可以算开发成功了,样机出来后的第三个月,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成熟了,就可以量产了。

这个阶段,图纸是混乱的,甚至无图生产。

学机械的都知道,尺寸包括基本尺寸和公差,这个阶段的图纸,基本尺寸都有大量的矛盾。

为此老总给我们讲,有一次,发现发动机的换档拔叉经常断,他们就告诉配套厂把换档拔叉做得很粗壮,这一来,换挡拔叉是不断了,而脚踏换档臂又开始断,结果分析是拔叉和换挡凸轮之间干涉,是基本尺寸的冲突!

图3

凭籍这些模仿项目,民营企业得到了宝贵的资金和经验的原始积累,时至今日,此类创新还在延续,有不少国企也加入了这种创新的行列,老板常说,我们是棒棒,把零件运到工厂,在工厂把零件装到一起,然后把产品运到市场上,赚一点棒棒钱。

(见图3)

第二、力所能及的创新阶段。

很多长大了的摩企都经过这个阶段,老板常说,当初捷达摩托车厂就是靠小马拉大车,在大车上装个小发动机,小发动机上装个大侧盖,卖疯了。

在整车上,改一下覆盖件等外观件,以求和其他车不同。

为此各大摩托车企业均设立外观设计部门进行外观改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发动机上的创新有:

扩缸、加电启动、改侧盖、卧式发动机改进立式发动机、加机油冷却系统、加水冷系统。

在发动机上,扩缸,指的是把发动机的缸径扩大,从而取得排量的增加,功率的增加。

加电启动指的是在脚踏启动的发动机上装发动电机,实现按钮电启动。

改侧盖,是改一个与发动机性能无关的左、右侧盖,从左右看过去,让发动机有所不同。

卧式发动机改成立式发动机是把卧式的缸头改成立式的缸头。

加油冷是从曲轴箱上钻孔,把曲轴箱的机油接到散热器上外循环,降低机油的温度。

加水冷是在发动机的缸体上加水套,水套接散热器外循环,降低缸头和缸体温度。

图4

水冷可以说已经到了中国摩企力所能及的技术顶峰(见图4),至今各摩企均未能超过做水冷发动机的水平。

这些创新不触及核心技术,具体的是发动机没有触及热机进排气燃烧系统,整车没有触及到车架设计。

这些项目的特点是创意好,技术难度低、商业效果好,凭借这些项目,部分民企迅速壮大。

第三,涉及核心技术的创新,

后来,胆子越做越大,敢做更大的创新,但技术并没有提高,出现了一些无法逾越的问题,成为摩企的梦魇。

对于摩托车,什么是核心技术呢?

2003年10月重庆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摩托车关键技术现阶段攻关指南》,规定了五个方面,共15项技术,上面有多气门大排量技术、整车噪声振动技术等,是中国摩企挥之不去的梦魇。

摩托车整车的研发胆量越来越大,有一个项目是已有一台发动机,研发一辆ATV(全道路越野,俗称沙滩车),工程师把发动机带去配套厂,几天后带回来一个车架,车架确实是可以装发动机,但坐上车架后发现车架太高,坐在车架上根本没有办法踏到脚踏板,连最基本最简单的人机工程都没有考虑。

(见图5)

图5

在摩托车系统的人大多没有听到过“总布置”这三个字,没有做这种工作的人,也没有这样的部门,而总布置是一个自主创新做新车不可或缺的流程,简而言之,我们不知道要做核心技术创新的基本流程。

有的工程师接到这样的项目,干脆就让模型师根据造型设计师的效果图来直接试制车架,车架是摩托车的骨架,是摩托车上最重要的部件,必须在计算机中先用软件进行模拟,这就是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在计算机里面反复修改,直到CAE分析结果满意,才做出样件,进行各种试验,样件不断改进,直到试验效果满意后,最后定型,再投资工艺装备。

而多数模型师没受到过力学方面的高等教育,他们做的车架能用吗?

所谓无知猛于虎也。

发动机多气门技术,是一个涉及发动机核心技术的的创新,它把两气门的发动机变成三气门或者四气门。

很多技术人员认为这是很简单的,也做了很多种多气门发动机出来,结果发现全部失败。

这些发动机仅仅可以称为一个结构多气门发动机,而不是功能上的多气门发动机,它徒具形式,总体性能上不及两气门的发动机。

因为发动机的设计进气和燃烧是极其复杂的,须在计算机中先用软件进行模拟,这就是CAE在计算机里面反复修改,直到CAE分析结果满意,再用快速成型的方法做出样机,进行各种试验,样机不断改进,直到试验效果满意后,最后定型,再投资模具等工艺装备,中国摩企的技术人员是无知者无畏,直接把毫无成功可能的计算机数据进行模具制造,浪费了太多的资源,虽然浪费的是配套商的钱,但毕竟是浪费了人类的财富。

技术困局不能用技术以外的方式解决

可以说中国摩企陷入了一个技术困局,当然,合资企业可以暂时不考虑这个问题,自主研发的摩企发现他们陷入了困难的境地,第一方面,这样的技术研发状态百年以后赶不上日系摩企,象无限接近的曲线一样不能突破核心技术的界线,另一方面不知道怎样来提高水平。

有的摩企天天炒概念,有的摩企投靠了日企,搞上了合资,有的进军汽车行业,有的摩企则进军房产业。

很多摩企喜欢炒概念,炒什么陶瓷汽缸、镁合金、新一代、6档机、顶杆机、8气门、双核摩托车、纳米技术等等,炒概念仅仅是营销手段,如果一个企业仅仅靠炒概念而不搞技术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在技术上是永远也无法进步的。

投靠日企相当于放弃了自主研发,把自己的企业变成了日本人的血汗工厂,如果大家都投靠了日系摩企,我们的子子孙孙以后也只有选择在日本人的血汗工厂里卖命了。

搞汽车,组织新的团队去掌握汽车技术,有朝一日,用搞汽车技术的办法推广回摩托车。

这也许是可行的,但现在世界上还有哪个企业这样做过,但愿可行吧。

搞房产赚了再多的钱也不可能帮助企业越过摩托车核心技术这道坎,这道坎是绕不过去的。

中国摩企的技术困局,至今无一摩企冲出重围,是窝窝囊囊地活着还是轰轰烈烈地投入战斗呢?

只有推进核心技术创新才能突破技术困局

世易时移,变法宜也,推进核心技术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转换观念;

曾经听一位技术干部的豪言壮语:

市场上有的摩托车,我们都要生产。

这样一来,我们有几百个摩托车和发动机的生产目录,真是骇人听闻,肯定要把项目数量降下来,把项目做精。

这是政治路线问题,含糊不得。

有人说,开玩笑吧,真正研发一个发动机要进行几百项分析,要做多少试验,要花多少钱。

要知道,我们走上了这条路只有往山顶攀登,哪怕用我们一生的精力,只往上爬了几米,总算离山顶近了一点距离,如果因山高而不去攀登,那么将永远在山下羡慕那些登上山顶的人了。

(见图6)

要依靠团队的力量,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几个”专家”头上。

第二,人员配备;

在政治路线确定后,最重要的就是领导班子的构建。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一个团队的成败,团队领导班子要负有90%的责任,人员配备首先要解决领导班子问题。

图9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数千年前兵家选将要秉承这五个字,技术干部至少应秉承“德才”两字吧。

(见图9)

对于技术人员要加强培养,把担子压到他们肩上,加快技术人员的成长。

有人说,你把这些研发人员都培训成真正的工程师,如果他们跳槽了,那么我公司会损失培训费用和流失核心技术,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担心,因为“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邪;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哪个人才不希望自己有发挥才能的舞台呢!

再说我们的核心能力将是我们这个研发体系所拥有的,跳槽几个人是带不走核心技术的。

图10

当然,公司为了稳定技术队伍,需要从事业、感情和待遇上下工夫留人,应该有相应的福利制度,比如有的公司的现状是“脑““嘴”倒挂,花高薪聘请的专家是只能吹牛不能做事的,下层做事的技术人员待遇极低,纷纷跳槽,整个技术系统毫无凝聚力可言,陷入不断地培养队伍和人员奇缺的怪圈。

(见图10)

第三,组织结构;

把人员分成两类:

一类是计算机操作人员,一类是工程师。

计算机操作人员负责计算机里的三维软件模型建立,工程师则对产品负责,指导建模,结构优化等。

按流程和按车辆的总成把工程师分成若干组,比如整车研发有总布置、车架、电器、行走系等,发动机有传动、热机还有一些特殊的组,比如造型、NVH等。

第四,建立现代化研发流程;

在摩托车系统的很多人不知道“CAE”和“总布置”两个词是什么意思,CAE是计算机输助工程分析,内容包罗万象,从基本的强度刚度分析到热舒适性,整车性能分析等等,可以说CAE分析贯穿核心技术创新设计的几乎每一阶段。

总布置要控制整个研发过程,对专业组的参与进行分工指导、协调。

理清一个流程很重要,哪怕最初的流程是错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流程会逐渐正确,可怕是没有流程。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最简单的方式是买一辆日系摩托车交给国外的设计公司,让他们来分析这辆车的优劣,提出可以改进升级的地方,向我们提供一整套方案数据和几辆样车,这样我们有可能做出比日系企业车更好的产品。

当然,每一个设计公司都承诺可以帮你培养一批人,真的可以吗?

在国际级设计公司,有两个部门绝对不允许客户涉足,第一个是总布置部门,第二个是A级曲面部门。

我们派出去的人是否除了这两个部门的能力不能拥有之外,其他部门的工作都学得会呢?

这是由多方面因素确定的,比如我们派出去的人水平低,相当于派初中生去上研究生课程,别人跟你讲课,你也不能听懂,那可不能怪人家,如果别人不给你讲课,你天天去看,能看懂吗?

难!

几乎不可能。

设计公司的长项是做设计项目,至于培养人,不是他们的长项,也不是他们愿意做的事情,所以一方面要让我们跟项目的人有相应水平,另外要把培养的目标写进合同,把培养的效果和经济利益挂钩。

结束语:

老虎和狐狸

中国有个成语“狐假虎威”,讲的是狐狸凭藉老虎的威风来威胁百兽从而威胁老虎。

中国摩企主要靠模仿日系摩企产品来抢夺日系摩企的市场,狐假虎威是不能长久的。

日系摩企也曾经是狐狸,日系产品曾经被欧美用户轻蔑地称呼为“便宜的冒牌货”。

但日系摩企靠着生产冒牌货的资金和经验积累,大力推进核心技术创新,逐渐地,日系产品成为了物美价廉的代名词。

现在中国摩企也承受着日系摩企当年的压力。

是要继续做狐狸呢?

还是痛下决心成为老虎,这是中国摩企不能逃避的问题。

如果中国摩企的有识之士有决心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打破摩企技术困局,那么,我们中国摩企一定会变成老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