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作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9094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作业.docx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作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作业.docx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作业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对应学生用书P029

                   

子目一 选官制度

1.观察下面这幅漫画。

与漫画反映的现象有密切关系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D.科举制

答案 B

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

”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创立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演变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C.选官标准始终家世才能并重

D.是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的制度

答案 B

3.“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朝推行(  )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

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答案 D

4.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主要是因为它(  )

①打破士族的特权垄断②扩大官吏人才的来源

③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④极大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C

子目二 三省六部制

5.假如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掠夺,按唐太宗的旨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流程是(  )

①交兵部出兵 ②交门下省审议 ③交尚书省处理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①③②D.②①③

答案 B

6.在唐朝的政治运行中,门下省(对)诏书之出,有不便者得以“封还”。

这里的“封还”是指门下省(  )

A.将不合理的决策交付皇帝审议

B.重新拟定诏令以备皇帝的审核

C.将未通过的诏令发中书省重拟

D.与中书省重新拟定皇帝的诏令

答案 C

7.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下,负责执行政令的机构是(  )

A.中书省B.门下省

C.尚书省D.政事堂

答案 C

8.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B.强化君主集权

C.扩大统治基础D.利于集思广益

答案 B

子目三 赋税制度

9.北魏至隋唐实行均田制,“均田”是指(  )

A.按全国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

C.对广大农民平均分配土地

D.不侵犯地主阶级的土地

答案 B

10.史学家钱穆先生说:

“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

”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  )

A.“调”是指缴纳一定量的谷物

B.“租”是指缴纳一定量的绢和布

C.“庸”是指缴纳一定的绢或布代役

D.在租庸调制下农民生产时间具有一定的保证

答案 D

11.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这一转变发生在(  )

A.西周时期B.北魏时期

C.唐朝初期D.唐朝中后期

答案 D

12.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改变税收的标准

C.保证农业生产的进行

D.继续维护均田制

答案 A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僚的选拔还不足以反映皇权的绝对权威,也不够严密。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魏晋之前的朝代并未实现皇权的高度集中

B.自下而上的推荐选官削弱了中央的用人权

C.中央掌控官员选拔开始于明清的八股取士

D.隋唐科举制之前没有形成系统的选官制度

答案 B

解析 自下而上的推荐选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的用人权,所以造成了官僚的选拔还不足以反映皇权的绝对权威等现象,B项正确。

魏晋之前的朝代已经实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中央掌控官员选拔开始于秦朝而非明清,排除C项;隋唐科举制之前也形成了系统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

2.李木洲认为,中国古代人才选拔经历了“推举—推举并考察—规范化考试”的转变过程。

这一过程(  )

A.具体表现就是从察举制到科举制的演变

B.彻底完成了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

C.实现了道德学问和实践能力的完美统一

D.体现了制度设计对于公平和效率的追求

答案 D

解析 从中国古代人才选拔过程来看,“推举并考察”是对“推举”的完善,而“规范化考试”即科举制的选拔方式更能体现出对于公平和效率的追求,故选D项。

这一过程是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中的“完美统一”说法过于绝对,科举制选官的标准是考试成绩,排除。

3.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

A.促进了中外交流

B.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巩固了国家统治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可知,科举制度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材料与中外交流、南北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的融合无关,故排除A、B、C三项。

4.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

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

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制度的影响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分散相权的需要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答案 A

解析 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更多的官员通过科举入仕,故A项正确。

表格没有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表格没有体现对相权的分割,故C项错误;表格没有体现文化的普及,故D项错误。

5.自西晋至南朝,或设丞相,或设司徒,废置不一,但若要总揽朝政大权,必须加有“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行,否则只是赠官,并无实权。

据此可知,三省体制形成的过程中,最初握有实权的是(  )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司徒

答案 A

解析 必须加有“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行,意在强调尚书省最初是拥有实权的,故选A项。

6.在隋和唐初,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每日上午在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

由此可见,隋至唐初(  )

A.实行三省六部制B.决策与行政分离

C.实行集体宰相制D.决策权归门下省

答案 C

解析 根据“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每日上午在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可知,三省六部制下宰相权力三分,互相牵制,互相配合,故选C项。

A、B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

7.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

“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各拟意见,再由中书令即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经门下省,由其属官给事中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

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诏书才算合法。

”由此可知,这种做法(  )

A.提高了政府执行力度

B.剥夺了宰相权力

C.减少了决策的随意性

D.废除了君主专制

答案 C

解析 经过多道程序审定、两省共同认可,诏书才具有合法性,有利于减少决策随意性,故选C项。

材料只是说明诏书的起草和决策问题,没有谈到政府执行力度,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此做法对相权起到制约作用,不是剥夺宰相权力,B项错误;唐朝并未废除君主专制,D项错误。

8.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

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

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行政权

B.削弱三省权限

C.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

D.加强皇权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行政权出现转移,而非扩大,故A项错误;尚书省“被排除出决策系统”,只有尚书省权限受到削弱,故B项错误;材料中决策权和行政权的分割,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决策权和行政权的分割,没有体现出对皇权的影响,故D项错误。

9.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

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

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

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

A.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政事堂的由来是因为要克服“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的弊端,唐太宗“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C项正确。

材料中设立政事堂无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A项错误;政事堂的设立并没有扩大三省长官的权力,B项错误;设立政事堂为的是解决三省议政程序中存在的弊端,不是要终结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

10.北齐规定:

“男18岁以上为丁,丁从课役,60岁为老。

”而隋朝规定:

“男以21岁为丁,58岁为限实行从丁课。

”隋朝这一变化(  )

A.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

B.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推动了农产品商业化

D.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 B

解析 从北齐到隋朝男子成丁年龄从18岁提到21岁,而入老的年龄则从60降到了58岁,说明纳税服徭役的成年男子的年龄段缩短,服徭役的时间缩短,表明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增加了,故选B项。

丁课要服徭役和缴纳赋税,A项表达不全面,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农产品商品化,C项错误;成年男子服役纳税的年龄段缩短会相对减少政府的赋税收入,D项错误。

11.唐代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

与这一现象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

A.两税法的推行B.均田制的实施

C.曲辕犁的推广D.人身控制增强

答案 A

解析 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建立在均田制上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无法推行,于是唐朝开始实行两税法,故A项正确。

材料现象反映的是均田制被破坏,排除B项;曲辕犁的推广与材料现象没有因果联系,排除C项;材料现象导致两税法的推行,按照土地和财产多少收税,一定程度上使人身控制松弛了,排除D项。

12.学者认为:

“自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名目繁多,民不堪命。

两税法则规定百姓只需纳夏秋两税……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

”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  )

A.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

D.起到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可知,两税法的实行,起到了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故选D项。

A项“解决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两税法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排除C项。

13.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中期实行两税法。

其实质都是(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答案 D

解析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所有经济改革的实质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D项正确。

A、B、C三项皆不是其实质,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门下:

第十二女幼挺幽闲,地惟懿戚……可封临川郡公主,食邑三千户。

主者施行。

贞观十五年正月十九日敕

中书令臣××宣 中书侍郎臣××奉 中书舍人臣××行侍中(缺) 黄门侍郎臣×× 给事中臣××等言:

诏书如右,请奉诏付外施行。

谨言。

贞观十五年正月二十日

制可(盖门下省印+皇帝印玺)

正月二十日申后都事××受 左司郎中××付主爵(交付尚书省吏部负责封爵事务官员)

尚书令(缺)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尚书右仆射××在京 (吏部)尚书××在京

吏部侍郎××在京 尚书左丞××

告临川郡公主:

奉被诏书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 主爵郎中阎立本 令史×× 书令史(缺)

贞观十五年正月二十日下

——以上整理自《临川公主诏书刻石》(贞观十五年,即公元641年)

(1)根据此诏书并结合所学,请详细描述当时中央机构三省六部的工作流程。

(2)此诏书由草拟到颁发只用了两天,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看法。

答案 

(1)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权力机构。

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2)此诏书由草拟到审核再到颁发,虽然事涉三省,但前后只用了两天,不仅可见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办事程序比较完备,而且也反映出其办事效率也是极高的。

唐代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保证了行政运作的有效运行、有效制衡。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中诏书先后经由部门,并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2)问,由材料可知,诏书颁布虽程序较多,但却只用时两天,可知办事程序完备,效率高,再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衡角度回答即可。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初实行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制,“赋役之法:

每丁岁入租粟二石。

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

各二丈……凡丁,岁役二旬。

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地方官员擅立名目摊派,阶级矛盾激化,江南地区出现袁晁、方清、陈庄等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天下之人苦而无告,朝廷负担遽增”。

764年,唐代宗下诏:

天下户口,由地方官员据当时实在人户,按贫富定等,作为征税及差派徭役的依据。

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

”两税法的推行改变了过去的征税标准,实现了“以人丁为本”到“以资产为本”的转变,“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两税法是中国赋税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都是它的继续和发展。

——据《旧唐书·杨炎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德宗推行税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税法的影响。

答案 

(1)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国家财政困难;农民大量逃亡,社会矛盾激化;唐代宗改革奠定了基础。

(2)保证了(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成为此后中国古代社会税收制度的基础(或对后代赋税制度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可知,土地兼并严重;根据材料“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可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根据材料“朝廷负担遽增”可知,国家财政困难;根据材料“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可知,农民大量逃亡,社会矛盾激化;根据材料“唐代宗下诏”可知,唐代宗改革奠定了基础。

(2)问,根据材料“赋不加敛而增入”可知,保证了(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根据材料“人不土断而地著”“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可知,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根据材料“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都是它的继续和发展”可知,成为此后中国古代社会税收制度的基础。

一、选择题

1.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

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

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

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加大了荐官的随意性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

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

答案 C

解析 根据曹魏时期选官在程序上要求中正出具书面的正式材料,选拔内容包括家世、品行和道德才能等,反映了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注重公正合理的一面,C项正确。

要求“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等,表明其并没有随意,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以家世为先,不能促进社会阶级流动,也无法摒除门第间的差别,排除B、D两项。

2.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点十八岁以下男丁为兵的敕文,并下发到门下省。

当时担任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职官之一)的魏征,坚持不肯署敕,这道命令最终无效。

魏征此举(  )

A.削弱了中书省的权限

B.说明决策权发生异变

C.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

但当政令不当时,门下省可以驳回,故对于材料中唐太宗签署的敕文,魏征不肯署敕,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C项正确。

A、B两项表述错误,故排除;材料不能体现“提高行政效率”,只是强调中书省、门下省的职责,D项错误。

3.(2018·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 C

解析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项。

材料并未涉及职权,排除A项;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只是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这样的官员并未得到晋升,排除B项;材料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项。

4.陕西西安出土了22枚银饼,其中两件錾文“洊安县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

“洊安县”位于今广州。

《旧唐书》记载:

成年男子每年需为国家服徭役20天,若不服役则可按每日三尺布帛折收,此即为“庸”。

官府将所收之布帛,折变成金银等运往京师。

据此推断(  )

A.白银已成为国家通行的主要货币

B.缴纳布帛替代劳役曾经普遍实行

C.广州地区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

D.沉重的赋税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官府将所收之布帛,折变成金银等运往京师”难以判定白银是否已成为国家通行的主要货币,故A项错误;根据考古文物和史书记载,可以证明缴纳布帛替代劳役曾经普遍实行,故B项正确;材料“洊安县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反映的是广州庸调制,但不能说明国家财政主要来源于广州,故C项错误;材料与激化社会矛盾无关,故D项错误。

5.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实行两税法。

其中规定:

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据此可推知,唐代两税制改革(  )

A.承认了土地兼并现实B.导致藩镇割据形成

C.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D.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答案 A

解析 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说明唐代两税法承认了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实质上承认了土地兼并现实,故选A项。

两税法赋税制度的改革与唐代藩镇割据形成无关,排除B项;税法赋税制度的改革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无关,排除C项;两税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唐代在人才选拔上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

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

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 

(1)异:

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科举制是靠才能,九品中正制是靠门第;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科举制是考试,九品中正制是举荐。

同:

都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工商业者都不在举荐或考试之列。

(2)特征:

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录取;由全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最终被废除;带有较强的时代色彩。

(3)借鉴价值:

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一,从人才选拔标准和人才选拔方式方面分析不同点,从制度功用和报考限制方面分析其相同点。

(2)问,根据科举制大事年表,从考试内容、考试方式、严谨公平、僵化被弃、时代色彩等方面归纳其特征。

第(3)问,根据材料三的关键信息“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概括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