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8881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7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五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五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五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五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x

《五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x

五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

学科

年级()册

备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1《窃读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过程与方法: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教学方法

讲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窃”是什么意思?

你认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

“窃”时心里会怎么想?

请你打开书本,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

讲授新课: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两遍。

2、读第一遍,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3、读完第二遍,把书合上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反馈

1、梳理内容:

窃读的时间段?

窃读的办法?

窃读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紧密围绕课题展开叙述。

2、识读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3、范写观察:

饿、惧、柜、檐、酸、撑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4、生书写作业本上的汉字。

四、再读课文

1、画出描写林海音动作和心里活动的句子

2、体会:

这样写的好处,并摘抄在自己的语言积累本里。

五、放声朗读全文。

六、结束语:

“我”是担忧又害怕的跨进书店,因为那是一种怎样的窃读滋味?

(文中第四段)

——很快乐,也很惧怕。

我快乐什么?

害怕什么呢?

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二、学习课文

1、体会作者看书的急切心情。

·指名读描写林海音动作的句子。

·标出描写林海音动作的词语:

跨、踮、钻、挤、找。

体会:

顾客多,我看书的心情急切。

·板书:

跨、踮、钻、挤、找心情急切动作描写

·读出这种感受。

2、体悟作者窃读的独特感受。

·指名读描写窃读心里活动的句子。

·为了能顺利的看书她是?

为什么这样做?

板书:

惧怕找到相关的语句体会:

1、光读不买的人不多,怕老板撵我走。

2、常此这样,自己感到不好意思。

板书:

独特感受心理描写

·自由地有感情读4-7段。

·如果说窃读时的心里是惧怕的,那么窃读后的心里感受呢?

·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

(找出相关的语句或谈谈自己的看法)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的”指的是身体成长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食粮,粮食哺育的是身体,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身体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作者真正的领悟到这句话的意义,于是她(),于是作者“怕并快乐着”,乐大于苦,喜大于惧。

3、出示:

读书名言

抓紧时间读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好书:

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善读书: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读书的乐趣:

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日日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4、生创作“我的读书名言”。

布置作业:

语文练习册

教后修改

参考资料

签字

学科

年级()册

备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的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对话中得到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和不可偏科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

利用阅读课外书的种种益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析利弊引导学生阅读健康的书籍

难点,分析利弊引导学生阅读健康的书籍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讲读小组合作方朗读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一、导语

同学们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说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讲授新课:

二、总结学法

1、识生字,读懂词、句意思。

2、分角色读课文,知内容

3、总结学习收获。

三、反馈交流

1、识生字,读懂词、句意思。

2、文中的小苗和大树指的是谁?

3、这篇课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访谈录:

时间、地点、访谈内容

4、他们的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各自交流了自己爱看闲书的一次经历。

·文章要想写好,就要多看课外书。

·21世纪的青年,要树立三贯通的人才观念。

给你印象深刻的是?

5、从对话中我们知道季羡林爷爷是个作家翻译家、学者,课题怎么说是大树呢。

6、总结学习收获。

四、拓展

1、根据自己的作文现状,看课外书情况,谈谈自己以后该朝哪方面努力。

2、怎样对自己的学科进行调整,才能适应21世纪的三贯通的人才要求

五、板书设计:

访谈录:

时间地点访谈内容

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将整个教学环节分成以下五个环节:

(1)初读课文,读出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比较,有什么不同?

(4)读重点的句和段,体会人物的好品德。

(5)找出课文中季羡林和苗苗对读书的主张,同时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看课外的看法。

这样重点突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布置作业:

语文练习册

教后修改

参考资料

签字

学科

年级()册

备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3、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

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讲授新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

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

‘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

‘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课时

一、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

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

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比?

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

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

(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三、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布置作业:

语文练习册

教后修改

参考资料

签字

学科

年级()册

备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4、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1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难点:

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一、质疑导入

齐读课题,“长生果”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我的“长生果”呢?

请你从书中寻找答案。

讲授新课:

二、自学课文

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同桌互相考读。

反馈:

教师抽查自学情况

2、知内容:

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主要写了童年读书、作文两大方面的经历)

3、找出描写两次作文经历的段落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为什么她的作文被表扬?

而且一次比一次进步的原因?

反馈:

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谈自己的理解。

(爱读书——广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爱思考——勤总结)

4、同桌接读课文,重点抓住第二自然段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反馈:

阅读跟他带来无穷乐趣的同时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当这些乐趣和收获镶嵌进了少年时代,生活便像蝴蝶飞过花丛,像……像一枚让你的生活永远年轻的“长生果”。

(体会比喻的表达方法)

三、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结合自己的作文情况,你认为读书和作文有什么关系。

教后反思:

今天我讲的是《我的“长生果”》一课,教学中使学生懂得了读书与作文的关系,通过重点段的阅读,让学生明白:

一个是要构思新颖,别出心裁;一个是要写真情实感,在模仿借鉴后要进行呕心力血的创造,才能够打动人心,获得成功。

这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本,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在文本中读出想象来。

本节课,我没有讲得太多,词语没用我去解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板书也少而精。

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

正是作者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他们的课堂上,热烈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只有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时,他们主动的学习,自觉地学习,才不甘落后,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学习就成了他们的需要,成了他们体验成功的活动,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

享受。

布置作业:

语文练习册

教后修改

参考资料

签字

学科

年级()册

备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

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

教学方法

讲读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一、导入

1、齐读单元导语。

2、释题。

泊:

停船

3、知诗人:

王安石,北宋诗人,祖籍江西临川县,因父亲在江苏南京担任官职,后死于南京,因此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据说这首诗是诗人从南京赶往北京做官上任的途中写的。

4、读题。

讲授新课:

二、学习古诗

1、齐读古诗

2、生根据注释理解整首诗的大意。

3、前两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理解诗句:

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体会诗情:

人在途中,心系家乡

我从故乡南京出发去北京,途中将船停靠瓜洲,看见江苏的镇江到瓜洲只有一水只隔,镇江离我的家乡南京只隔着几座山而已。

(1)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出门主要靠的是?

走习惯了,“一水之间”“重山之隔”已经算是很近了,虽然我现在离家只有“一水之间”“重山之隔”,但是我是在赶路啊,在慢慢地远离家乡啊。

(板书:

人在途中,心系家乡)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是(后两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天过去了,又有再来的时候,你瞧,他把江南大地吹绿了,那么团圆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家乡。

(2)朗读体味情感

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你有吗?

送进去读!

心在家乡,人却离家越来越远,这是一种南辕北辙的矛盾。

你边读边体会!

就把这种想重返家乡的感情寄托给象征着团圆的明月吧!

你读吧!

三、背诵并默写。

第二课时《秋思》

一、复习导入

1、背诵《驳船瓜洲》。

2、北宋王安石在《驳船瓜洲》中倾诉了自己还未远离他乡,就盼望着回家之时,于是他把自己的这中感情寄托在象征着团圆的明月身上。

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关于思乡的诗,诗人又是看到什么想起自己的故乡呢?

3、读课题,释题,知诗人。

二、学习古诗

1、齐读古诗,学习生字“洛”。

2、看注释,知诗句的内容。

3、男、女生分别齐读全诗。

三、体会诗情

1、学生试着翻译诗前两句。

2、体会“见”:

请你闭上眼睛想想作者眼里的秋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3、“意万重”:

此时他最想最想对亲人说什么。

4、齐读: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捎信的人临出发前,你干嘛又把信拆开来呀!

四、朗读体味诗情

1、秋风乍起之时,你想起了自己的故乡。

指名读!

2、秋风乍起,年关已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说不完,写不尽。

男同学读!

3、思乡的季节里,担心捎回故乡的思念有遗漏,赶紧把信拆开来看看。

齐读!

五、背诵并默写

第三课时《长相思》

一、导入

1、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欲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萧杀的秋风引起,那么身在边关的战士呢,他们的乡愁是由什么勾起的,让我们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齐读诗题,释题。

知诗人:

纳兰性德“清代第一词人”。

二、明大意

1、自读古诗,学习“榆、畔、帐”。

2、看注,明大意。

3、再读古诗。

布置作业:

语文练习册

教后修改

参考资料

签字

学科

年级()册

备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6、梅花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讲读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魂,是什么意思?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

梅花的精神是什么?

为什么以此为题等等)

讲授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一遍,画出生字新词。

2、想想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

3、学习生字新词:

分外、抹静、低头折节等字的读音,“幽”的笔顺,“衰”与“哀”的区别。

三、再读课文,体会内容

1、接读课文,正音。

2、思考:

从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你体会出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课文,体味感情

第一件事:

外祖父教我念唐诗宋词,常会落下冰凉的泪珠。

1、外祖父为什么而要落泪?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读古诗,谈看法。

第二件事:

因我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发脾气。

1、生质疑。

2、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谈自己体会: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静……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外祖父的哪两件事,你的感受是?

(外祖父思念祖国和家乡;非常喜爱墨梅图。

)思念祖国和家乡与喜爱墨梅图有什么联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品读课文,体味感情

1、默读课文。

2、第三件事:

我们将要回国,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地哭起来

●哭什么?

3、第四件事:

把心爱的墨梅图赠送给我(13段)

●我弄脏墨梅图,外祖父为什么发脾气,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静?

这些原因都在这里。

●梅花与中国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找出相应的句子。

(梅花魂来比喻我们的“民族魂”。

●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是指什么?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你都知道哪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物?

●感情朗读第13段,积累语言。

4、第四件事:

临行时,送我梅花手绢。

●手绢上锈的仅仅是梅花吗?

●你从哪里看出外祖父强烈的想回国,这个细节动作在文中反复的出现了三次?

三、领悟表达方法

1、齐读首尾段落,体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2、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

通过具体的事例,抓住人物的细节表现出来的。

布置作业:

语文练习册

教后修改

参考资料

签字

学科

年级()册

备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7桂花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2个生字。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

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讲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一、导题

校园的桂花开了,你用几个词语来赞美赞美它:

丹桂飘香,星星点点,缕缕幽香,沁人心脾……同学们对桂花的感受是这么的真切,让我们沐浴着“桂花雨”一起去体会作者对桂花的独特感受。

讲授新课:

二、自学课文

1、掌握两个新词。

2、自由读课文,想想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3、试着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三、体会情感

1、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画出描写家乡桂花和这里桂花飘乡的句子。

●对比理解:

为什么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呢?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我们私有的,我和母亲可以尽情地享受桂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闻花香,摇花乐,送桂花,泡桂花茶,做桂花饼。

可以说桂花已经成了母亲生活的一部分,是母亲怀着什么样的情感在区分着桂花的香味?

四、领会表达方法

1、叙事抒情

2、直接抒情

五、拓展延伸

听长辈讲关于小时侯家乡生活的故事。

布置作业:

语文练习册

教后修改

参考资料

签字

学科

年级()册

备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8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

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一、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1、齐读《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看到了课题,读了上面的这首诗,你想说点什么?

3、让我们走进这幅美丽的画卷,用你的心去琢磨作者的心思!

讲授新课:

二、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故乡的哪些景致让作者难以忘怀。

2、同伴互助:

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从这些景致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故乡的哪些景致让作者难以忘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探究表达方式

1、能举例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吗?

2、默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3、例句分析

直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方,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