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docx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2357782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docx

《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docx

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

1、信息化管理目的

项目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为项目的生产管理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实现有序的、科学的信息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管理程序

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并与西昆公司、监理通过网络联结,实现管理自动化,将进度、质量、安全、物资、设备等信息通过网络快速传输,为各部门提供信息。

项目经理部在工程技术部设专职调度,掌握现场的施工进度情况,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自上而下的调度网络,采取垂直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全面及时掌握施工动态,迅速、准确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严重的工程进行超前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及时调整生产要素,保证施工均衡连续进行。

在项目经理部会议室设立会议视频系统,在制(存)梁场、隧道施工掌子面等重点位置设立现场视频监控点,实现自上而下、由里到外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加强现场的监控管理。

3、具体内容

对施工中的每道工序进行计划制定、过程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对其中的合同、项目信息、人员、材料、设备、新技术、场地等要素进行信息化管理。

记录生产要素(人、材、机、资金、技术)的调动使用情况及各种检测检验表格、技术资料、合同,可随时查阅在不同时期的投资、工序进展等情况,以便随时调整下一步工作的进度、成本等;对已完工程,可追溯到每道工序的生产日期、生产人员、使用材料、设备和质量状况等,可有效地定位到具体责任对象。

4、信息化应用方案

(1)施组动态管理系统(含桥梁隧道形象化)。

施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核心,也是铁路工程管理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现场进度数据与施组计划进行对比分析,自动生成格式化进度报表,管理工程实体,实现工程进度的跟踪和预警,对施工过程实现动态管理。

(2)混凝土拌和站及试验室系统。

按照公司《铁路建设项目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和《铁路建设项目混凝土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办法》要求,应用物料验收,生成材料进场、使用台账,通过试验室信息系统监控原材料和半成品试验,拌和站系统进行混凝土生产过程监控,实行数据信息统一管理、生产情况实时把控、质量监督全面推广,对数据进行整合、挖掘、分析处理,实现安全预警、统计查询和图表输出等功能,在确保原始生产数据的严肃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实时监控原材料的质量,确保铁路混凝土拌和质量,为各参建单位提供可视化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为铁路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保证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基础。

(3)隧道监控量测系统。

按照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监控量测管理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集'现场数据采集、自动分析处理、及时预警、远程监控”于一体的隧道施工监测管理系统,数据及时上传至铁路工程管理平台,进一步规范隧道建设监控量测管理,及时掌握围岩和支护动态信息,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分析、预警发布与处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满足监管人员和监测人员工作的不同需求,按作业面配置相应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系统。

(4)沉降观测系统。

确保满足《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信息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站前函(2018)40号)要求,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利用终端采集软件读取测量数据并上传至铁路工程管理平台,授权各级用户查阅和调用相关数据,实现信息互通,提高沉降变形观测质量。

(5)电子施工日志(含检验批)系统。

利用系统平台进行施工日志当日填报上传,及时记载施工现场技术、进度、安全、质量控制过程等活动,实时上传到铁路工程管理平台,便于施工管理,是处理问题的备忘录和总结施工管理的基本素材,以及事后的可追溯性。

(6)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系统。

按照国铁集团《关于规范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隐蔽工程视频资料管理工作的通知》(铁总建设2017}151号)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隐蔽工程影像资料信息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科信函(2018)178号)要求,采用拍照、摄像等方式记录隐蔽工程及关键性工序的施工过程,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影像资料并及时上传,可以切实加强工序施工管理,提升工程实体质量,反映工程质量验收资料和现场实物质量的一致性,便于参于各方进行查阅和使用。

(7)悬臂浇筑连续梁线形监测系统。

按照国铁集团《铁路悬臂浇筑连续梁(刚构)线形监测信息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站前函[2018)125号)要求。

通过自动化线形监控技术,能够根据现场实际适时地进行施工参数的调整,简化了施工流程,使施工能按设计意图进行,确保合拢精度和结构线形的圆顺,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并最终达设计的理想成桥状态。

有连续梁的施工标段根据连续梁数量配备相应的自动化线形监控设备。

(8)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按照国铁集团《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站前函(2018)147号)要求,进一步推进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标准化管理,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数据采集、传输分析、预警发布与处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质量。

(9)按规定采用现场视频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RFID)。

应用信息网络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现场施工管理实施远程监控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具备定位、视频采集、传输、编解码和终端监控等功能。

本系统着重解决施工人员进出的自动化识别,替代'人工翻牌”式的管理,实现灾害预防、事故救助、信息化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手段。

I、II级风险隧道及长度大于5Km(含5Km)的一般性隧道,特殊结构、跨高等级(I级及以上)公路、跨通航河道桥梁,高陡顺层边坡高风险工点和既有线施工全面应用,视频监控都须接入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并与运营期间的监控系统相结合。

(10)视频会议系统。

各施工单位局项目部按照要求采购视频会议系统,确保能接入公司视频会议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