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练习地理必修一参考答案修订版07.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7666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8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练习地理必修一参考答案修订版0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校本练习地理必修一参考答案修订版0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校本练习地理必修一参考答案修订版0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校本练习地理必修一参考答案修订版0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校本练习地理必修一参考答案修订版0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练习地理必修一参考答案修订版07.docx

《校本练习地理必修一参考答案修订版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练习地理必修一参考答案修订版07.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练习地理必修一参考答案修订版07.docx

校本练习地理必修一参考答案修订版07

参考答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课时练习1·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解析:

选C。

结合图中信息可以判断①是银河系,②是地月系,③是总星系,④是太阳系,所以选C。

2.D3.C4.B5.C6.B7.D8.D

9.解析:

此题考查天体系统,以及有关中心天体的知识。

图中包括两级天体系统,较高一级为太阳系,较低一级天体系统为地月系,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为地球。

答案:

B

10.选D。

太阳电池围绕地球运行,而地球属于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轨道是卫星轨道。

11.解析:

选C。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电池利用的是太阳光,其开发的能源类型是太阳能。

【课时练习1·提高篇】

二.综合题:

12.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天体系统的名称.分类及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

天体系统共分四个层次,级别越高,其范围越广,天体的数目越多。

其中A为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依次B为银河系,C为太阳系,D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答案:

(1)总星CD地球

(2)银河8万光年/10万光年(维基百科)

(3)如下图所示: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第二课时)

【课时练习2·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B2.C

3.D解析:

八大行星按照它们距离太阳的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B解析:

九大行星按结

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5.C6.C

7.A解析:

液态水的存在需要有适宜的温度。

8.答案 B解析 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的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9.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地球上为什么能出现生命”这一问题及其原因的思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可以分为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

其外部条件主要是指地球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包括适中的日地距离,使温度适宜从而使水呈液态存在。

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以及地球内部放射性元

素衰变产生热量,使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

答案:

C

10.答案 B解析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11.解析:

选B。

小行星带位于M(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12.解析:

选A。

一个天体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主要看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是否满足。

13.解析:

选C。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此外还有很多人造卫星绕地旋转;图中有地月系及月球与绕月卫星构成的二级天体系统;材料中“嫦娥”奔月时间为2010年10月,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距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

14.解析:

选D。

早已有证据证明月球上无生命存在。

【课时练习2·提高篇】

二、综合题:

15.答案:

(1)C 金星 火星 类地 

(2)E F 巨 (3)两 太阳系 太阳 质量巨大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16.解析:

由材料分析“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上,①为地球,②为火星,③为木星。

(1)题,图中包括2级天体系统,即太阳系.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

(2)题,小行星具有质量小.体积小的特征。

第(3)题,偏心率0.19说明与其他行星的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公转轨道的特征为地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

第(4)题,地球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是有液态水.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及适宜的光照和温度。

答案:

(1)2 太阳

(2)火星 木星 体积 质量

(3)标注略。

 同向 平面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4)存在生命 充足的水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一课时)

【课时练习3·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B

2.解析:

选C。

太阳辐射能可以促进水循环,也会为外力作用提供能量。

3.D

4.C

5.解析:

选BC。

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上,太阳能发电不需要大量劳动力。

6.解析:

选A。

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会受到昼夜变化.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并且能量较分散,所以投资成本大。

7.D

8.D

9.【解析】①为紫外线区,②为可见光区,③为红外线区。

投射到纸上的阳光,属于可见光。

紫外线和红外线用肉眼无法看到。

【答案】B

二、10.答案:

(1)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

内蒙古西部和青藏地区最多,四川盆地最少。

(2)低纬 高纬

(3)地面状况、大气状况、太阳高度(纬度)等因素。

解析:

(1)题,由图可以读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大势是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

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加上纬度位置较低,故太阳辐射量大;而四川盆地因地势低平,云、雨、雾天较多,故太阳辐射量小。

(2)题,由材料二可知全球太阳辐射能从低纬向高纬减少。

第(3)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由上面分析可知主要有气候、地形、太阳高度(纬度位置)等。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二课时)

【课时练习4·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C2.C 3.B

4.解析:

选B。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引发地球“磁暴”;对气候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一定引发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5.解析:

选B。

太阳强烈爆发会对局部地区的降水产生影响,但不会使全球的降水量增加;会使极光出现频率增加,而不是降低;对自然带的季相变化不会产生影响;太阳强烈爆发会影响卫星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GPS导航。

6.C7.D8.D 

9.解析:

选A。

根据材料可知,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显然是指太阳活动,它极有可能是太阳耀斑爆发的。

10.解析:

选D。

太阳活动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没有关系。

【课时练习4·提高篇】

二、综合题:

11.解析:

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周期大约是11年,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它常随黑子的增多而增多,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影响: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再回答本题就容易得多了。

答案:

(1)光球层 色球 日冕 

(2)耀斑 色球 黑子 (3)太阳黑子 光球 (4)11年 电磁波 电离层 移动 磁场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课时练习5·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C 2.A 3.D

4.A地球的自传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的上空观察作逆时针运动,从南极点的上空观察作顺时针运动;除南.北极点外的地表各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极点为0。

5.

6.

7.

8.

9.

10.解析:

选C。

由于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的长度均相等,而图中三条经线所跨的纬度差也相等,故这三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11.B

12.解析:

选A。

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因此从北回归线上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北极圈的全部.北半球的大部分.南半球的小部分。

【课时练习5·提高篇】

二、综合题

13.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课时练习6·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B

2.【解析】B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从而产生昼半球和夜半球。

即使没有地球自转,昼夜现象照常存在。

晨昏线又划分为晨线和昏线两段,晨线的东边是昼半球,西边是夜半球;昏线东边是夜半球,西边是昼半球。

3.C4.C5.B6.D

【课时练习6·提高篇】

二、综合题

7..解析本题把侧视图中常见的昼夜各半情况,转换为全部显示夜半球的情况,考核学生对侧视图的阅读能力。

解本题,首先从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得到晨昏线和经线完全重合,确定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确定坐标时要注意直射点的坐标既要有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又要有经度(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的时间是春分日和秋分日,解题时还要根据太阳直射点南移确定此时的节气为北半球的秋分,因此此时北半球进入秋季。

从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从晨昏线得到地方时为6点和18点的经线,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出A点和北京的时间。

答案

(1)7O°E0°秋

(2)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160°E(3)见下图(4)11O°W见下图(5)181215点20分

8.

(1)20°W10°E

(2)B、D,昏

9.

(1)北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转。

(2)涂晨昏线左侧,OEAE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

【课时练习7·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2.

4.B

5.

6.A

7.

8.

9.

10.A11.C 12.A13.C 14.A 15.C

16.答案:

D点拨:

如果没有相对运动,地球上观察连续两次正午的时间间隔应为一个太阳日,如果物体顺着地球运动方向运动,其连续两次观测正午的时间间隔小于24小时,如果物体逆着地球运动方向运动,其连续两次观测正午的时间间隔大于24小时。

【课时练习7·提高篇】

二、综合题:

17.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日照图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仔细读图每小题比较容易解答。

答案:

(1)南极点 12 22

(2)(23°26′S,90°W)

(3)

 

(4)A>D>E 东

(5)12 18 3 21

(6)D (7)D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课时)

【课时练习8·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C2.B3.A4.B5.B6.C7.D8.A9.D10.C11.B12.C13.C

【课时练习8·提高篇】

二.综合题:

14.答案:

(1)66°34′黄道面

(2)BD(3)南北回归线

15.答案:

(1)赤道;秋分

(2)B;12月22日;南回归线(3)向南移动;0°-23°26′S(4)B;D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五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课时练习9·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A2.A3.B4.C5.C

6.B解析:

由题意和图示,该地为我国某地,则说明其纬度为北纬度,又由于图示中太阳高度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即说明当地此时为正午时刻,且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相等,均为n米,则说明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又由于此时该地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范围,说明此时该地处于冬至日时。

因为,对于北半球而言,只有当太阳高度角最小时(即北半球的冬至日时),其同样的太阳辐射范围才能达到最大值。

由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得:

45°=90°—|φ—(—23°26′)|

有φ=21°34′N

即该地的纬度为21°34′N。

又因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

40,说明此时该地为正午12时,该地的位置位于北京时间所在的120°E以西的某地,并且两地的地方时相差40分钟,由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的原理得出,某地在北京时间所在的120°E以西的110°E处,故答案是B。

7.C8.B9.D10.C11.C12.D13.A14.B

【课时练习9·提高篇】

二.综合题:

15.答案:

(1)C

(2)43°08′66°34′(3)h/tan30°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六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四季更替)

【课时练习10·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A2.B3.D4.B5.A6.A7.C8.A9.B10.B11.B12.A13.C14.D15.B16.C17.C18.D19.C20.B21.B

22.【解析】选A。

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的太阳辐射总量变化较小,且最大值出现在太阳直射赤道附近的春、秋分日前后,最小值出现在夏至、冬至日前后,故该地最可能位于赤道。

23.【解析】选C。

N地一年中只有春分日至秋分日能获得太阳辐射,故它应位于北极点,五月一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的北极点发生了极昼现象。

24.【解析】选B。

从图中可以看出,5~7月间,位于北极点的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赤道处的M地多,这是因为N地发生了极昼,虽然它的太阳高度角没有M地大,但其昼长远长于M地,所以其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

【课时练习10·提高篇】

二.综合题:

25.

(1)西 6

(2)北 东经60° (3)11

26.D

理由:

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时间为19时,说明飞机飞越的是昏线;北半球当地时间为19时日落可以知道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

27.

(1)夏至日(或6月21.22.23日) 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23°26′N~90°N(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远

(2)14︰00 3/4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课时)

【课时练习11·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C2.D3.B4.D5.A6.A7.B8.D9.D10.C11.B12.B

13.C14.D15.A16.A17.B

【课时练习11·提高篇】

二.综合题:

18.答案:

⑴莫霍界面⑵地幔 ⑶ A  ⑷软流层

19.答案:

(1)硅铝 硅镁 上地幔顶部 软流

(2)A.B C.D.E

(3)地壳厚度不均 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4)软流 D 岩石圈

(5)B.C F.G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课时)

【课时练习12·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A2.A3.B4.D5.C6.B7.B8.C9.A10.C11.B12.C13.B10-13解析:

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

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14.D15.B16.D

17.D

解析:

泉水.冰盖.瀑布.溪流和积雪都属于水圈,云雾属于大气圈,岩石属于岩石圈,苔藓属于生物圈。

18.B19.C20.B21.B22.B23.A24.C25.D26.C

【课时练习12·提高篇】

二.综合题:

27.

(1)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为D.A.B.C。

(2)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生物圈和水圈 岩石圈 水圈

28.

(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标注高度在2000km-3000km之间即可

(2)陆地地形起伏状态是陆地地壳厚度不均的原因。

(3)A界面上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4)大气岩石水

(5)大气圈CO2水汽臭氧紫外线人类健康

地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1、C  2、A  3、C 4、B  5、B  6、B  7、B  8、C 9、D  10、D 11、D 12、D  13、B 14、D 15、C 16、C 17、B  18、C 19、A   27、B  28、A 29、C  30、A  31、A  32、A  33、A  34、D

35.

36-37

38.A39.C

40、答案:

(1)OE其朝向为正北方向,其长度为一天中最短

(2)等于两时刻与12时(当地地方时)时差相等(3)找到杆影长度相等的两个位置,再作角平分线,正午杆影的位置在其角平分线上(4)F15ºE

41.(8分)

(1)春分或秋分0º180º

(2)18:

008:

00

(3)AC(4)正南

42.

43.解析:

(1)由图中经度变化规律可知,图中经度为西经度,再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可知为西半球。

甲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

(2)由图中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可判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甲地位于37.5°W与22.5°W之间的中点位置,故可推知甲地经度为30°W,由上题可知甲地地方时为6时,而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60°E。

(3)甲地为30°W,地方时为6时,乙地经度为22.5°W,即可算出乙地地方时为6:

30,而乙地正好位于晨线上,即可知乙地该日6:

30分日出,再根据昼长=(12-日出时间)×2,即可算出乙地白昼时间长约11小时。

(4)由前一题可知,甲地为30°W,地方时为6时,则上海的地方时约为16点,农历十五的圆月大约是18时升起,故还要再过2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5)由题可知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0°N,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算出该日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9°,由此推出,太阳能电池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69°。

答案:

(1)西 6 

(2)北 60°E (3)11 (4)2 (5)69°

第二章地球上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课时练习13·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A2.D3.D4.C5.D6.C7.B8.D9.D

10.A。

点拨:

由题图,5时、20时近地面气温越向上越高,也就是出现了逆温现象,大气不容易产生热力对流运动,即大气较稳定,选项A正确。

而图中12时、15时近地面气温越向上越低,显然不是逆温现象,选项B错误。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显然选项C错误。

由图中数据,可发现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减少,显然选项D错误。

11.D 12.B点拨:

由图可知⑦①为太阳辐射,⑤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

向宇宙空间的部分,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③、⑤较小使得其气温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低。

同时由于空气稀薄,导致②小、①大,即当地太阳辐射强,①大,③、⑤较小导致当地气温日较

差大,当地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

差大,使得小麦产量高,质量好。

13.C 14.B解析:

该实验与温室大棚的原理相同,地面释放的长波辐射被塑料外罩阻挡,不能向外散发,故有塑料外罩的器皿中土壤温度较高,与大气的保温作用相似。

15.选B。

解析:

本题中的玻璃瓶相当于大气受热过程中的大气层,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因而玻璃瓶里的温度高于外面,但是不会过高。

16.解析:

选B。

“地球变暗”主要是因为云层变厚,反射作用强

【课时练习13·提高篇】

二.综合题:

17.

(1)大气的削弱作用

(2)BDCBDC

(3)长波地面大气逆

(4)DC

18.

(1)太阳地面大气逆

(2)削弱

(3)地面逆辐射保温

(4)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热量越多,太阳高度角越大,经过大气的路径越短。

(5)①②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二课时)

【课时练习14·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D2.B3.C4.B5.A6.A7.C8.A9.A10.C11.D

12、A。

解析:

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脊上,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只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东北风

13、C

【课时练习14·提高篇】

二、综合题:

14.答案:

(1)8~16时 

(2)变小

(3)如下图:

(4)①A ②如下图: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三课时)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季节性移动)

【课时练习15·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选C。

解析:

甲图中副热带高压带南移,故为1月;乙图中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故为7月;P地为地中海气候,而我国没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2.C3.A4.B5.C6.C7.A8.C9.B10.B

【课时练习15·提高篇】

二、综合题:

11.解析:

该题考查等压线的综合判读,解题时首先要根据经纬网判断出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的非洲陆地,再根据图中气压的分布状况确定出气压场和风力大小,进而确定出对应的天气状况。

答案:

(1)乙 甲 

(2)乙

(3)画图略(大致为东北风) A地风力大于B地

(4)D为阴雨天气,C为晴朗天气。

12.

(1)北半球

(2)CE(3)对流东北信东北顺时针

(4)AEA、E分别位于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四课时)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课时练习16·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B2、A.解析:

读图时注意提取有效信息,图中陆地上盛行下沉气流,海洋上盛行上升气流,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为低压。

因此是北半球的冬季。

此时东京盛行西北风,我国北京是寒冷千燥的天气。

3C4C

【课时练习16·提高篇】

二、综合题:

5.答案:

(l)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

(3)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4)东南风高温多雨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四课时)

(大气环流对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练习17·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A2.B3.C4.D5.A6.C7.A8.D9.B10.C11.B12.A13.C

【课时练习17·提高篇】

二、综合题:

14.答案:

(1)②温带海洋性

(2)③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③下沉热带沙漠气候

(4)⑤④热带草原

(5)⑤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五课时)

【课时练习18·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D 2.D 

3.A4.D5.A6.C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以推断,此次天气过程出现了大风降温天气,故为冷锋。

第4题,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

第5题。

冷锋过境前后气压一直升高。

第6题,冷锋还可能造成华北地区春季的沙尘暴天气;江淮地区的梅雨和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都与准静止锋有关;台风属于气旋

7.选D。

解析:

据图可知甲图为冷锋天气,①④为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②③为冷锋后,受冷气团控制。

乙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a为冷锋后,b为暖锋前,均受冷气团控制;d为冷锋前,c为暖锋后,均受暖气团控制。

8.:

选A。

解析①地因离锋面较远,受冷气团影响不明显,故①地气温最高。

④地未来将受冷气团控制。

乙图中a、b两地可能形成降水,c、d两地处在暖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

城市因处在气旋中心区域,盛行上升气流,易形成阴雨天气。

【课时练习18·提高篇】

二、综合题:

9.答案:

(1)暖 向东 

(2)前

(3)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

(4)都容易形成阴雨、大风天气 受单一性质的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10.解析本题以寒潮过境为背景,主要考查冷锋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解答本题必须明确以下三点:

第一,要会识别锋面符号,掌握冷锋过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