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滚子内控标准.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747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锥滚子内控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圆锥滚子内控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圆锥滚子内控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圆锥滚子内控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圆锥滚子内控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锥滚子内控标准.doc

《圆锥滚子内控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锥滚子内控标准.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锥滚子内控标准.doc

洛阳市展豪滚动体有限公司

圆锥滚子内控标准LYZH/RD7301-0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圆锥滚子的公差等级、技术要求、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圆锥滚子的质量检验。

2术语、符号及定义

下列未给出定义的术语按GB/T6930的规定。

2.1滚子公称直径,Dw

指滚子大端包括遐想尖角在内的径向平面内最大的理论直径。

2.2滚子单一直径,Dws

2.3滚子单一平面平均直径,Dwmp

2.4滚子单一平面直径变动量,VDwp

2.5滚子公称长度,Lw

2.6圆锥角,2φ

2.7圆锥角偏差,△2φ

在滚子任一轴向平面内,滚子圆锥表面两素线的夹角与滚子公称圆锥角之差。

2.8圆度误差,△Cir

2.9滚子基准端面半径,SR

以滚子任一轴向平面内,滚子圆锥表面两素线延长线的交点为球心,以交点与遐想尖角之间的距离为半径作一球面,滚子基准端面即为球面的一部分,球面的半径即为基准端面半径,也称之为球基面半径。

2.10滚子基准端面圆跳动,SDw

滚子基准端面上一距滚子最大倒角尺寸1.2倍处,且圆心在该滚子轴心线上的圆周,在此圆周上的各点距一径向平面的最大与最小轴向距离之差。

2.11滚子规值

在滚子长度中部径向平面内,滚子单一平面平均直径偏离公称直径的上、下偏差所限定直径偏差范围。

2.12规值批

同一公差等级、同一公称尺寸的一批滚子,这些滚子的单一平面平均直径Dwmp和圆锥角在同一规值内。

2.13规值批直径变动量,VDwL

在同一规值批中,具有最大单一平面平均直径的滚子与具有最小单一平面平均直径的滚子,其单一平面平均直径之差。

2.14规值批角度变动量,V2φL

在同一规值批中,具有最大圆锥角的滚子与最小圆锥角的滚子,其圆锥角之差。

2.15基准端面半径偏差,△SR

滚子基准端面半径与滚子公称基准端面半径之差。

3技术要求

3.1材料及热处理

3.1.1退火材料技术要求

3.1.1.1采用真空脱气钢,钢种:

GCr15。

3.1.1.2退火后硬度:

硬度179HB~207HB。

3.1.1.3显微组织:

细小、均匀分布的球化组织,级别2-3级。

3.1.1.4网状碳化物:

不大于2.5级。

3.1.1.5脱碳层深度不大于材料直径的0.8%

3.1.1.6表面无裂纹、拉伤、锈蚀等。

3.1.1.7材料尺寸:

棒材长度应不小于6m,直径尺寸公差为φD0-0.1,每捆材料批直径变动量不得大于0.05mm;线材直径小于10mm的每盘重量不低于200Kg,直径大于10mm的每盘重量不得低于400Kg。

3.1.2热处理后技术要求

3.1.2.1硬度及同一零件的硬度差按表1的规定

表1

Dw

mm

淬火后硬度

回火后硬度

同一零件硬度差

30

不低于64

61~64

1

3.1.2.2显微组织应由隐晶、细小结晶马氏体、均匀分布的细小残留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以及少量屈氏体组成,金相组织2~4级。

3.1.2.3脱碳层单边不得大于0.03mm。

3.1.2.4滚子热处理后不允许有裂纹、软点。

3.1.2.5滚子回火后应保证回火稳定性,即滚子第二次回火前后相应点的最大硬度差、硬度差不大于1HRC。

3.2公差

3.2.1公差等级

滚子按制造的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分成Ⅱ、Ⅲ级,精度依次由高到低,另按球基面精度分为SR12、SR16、SR32、SR40四级。

两种级别系列互不干涉。

3.2.2公差值

各公差等级滚子的尺寸及形状公差按表2、表3的规定。

标准中未规定的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表2

球基面公差等级

SR(mm)

表面粗糙度

△SR

max

上偏差

下偏差

SR12

200

0.12

0

-5

200

400

0

-5

SR16

200

0.16

0

-10

200

400

0

-15

SR32

200

0.32

0

-15

200

400

0

-30

SR40

200

0.40

0

-15

200

400

0

-30

表3

公差等级

Dw

mm

形位公差

圆锥角偏差

规值批尺寸变动量

VDwp

△Cir

SDw

△2φ1)

VDwL

V2φL1)

超过

max

上偏差

下偏差

Max

10

1.2

3

+2.0

-2.0

2.0

2.0

10

18

1.2

4

+2.0

-2.0

2.5

2.0

18

30

1.5

5

+2.5

-2.5

3.0

2.5

10

2

5.0

+2.0

-2.0

3.0

3.0

10

18

2

6.0

+3.0

-3.0

3.0

3.0

18

30

3

8.0

+4.0

-4.0

5.0

5.0

3.3表面粗糙度

各公差等级的表面粗糙度按表4的规定

表4

公差等级

Dw

mm

表面粗糙度Ra

滚动表面

非基准端面、倒角

超过

max

10

0.06

2.5

10

18

0.08

2.5

18

30

0.10

2.5

10

0.06

2.5

10

18

0.08

2.5

18

30

0.10

2.5

3.4凸度

各公差等级滚子凸度形状应左右对称,近似对数曲线形状。

修型滚子的凸出量允许范围为0.002mm~0.006mm。

3.5残磁

各公差等级滚子的残磁按表5的规定。

表5

Dw

mm

超过

18

18

30

残磁最大限值/mT

0.2

0.25

3.6外观质量

滚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工作表面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缺陷、锈蚀。

滚子穴窝直径允许范围为滚子直径的40%~55%,其他尺寸要求按表6规定,穴内清洁,无杂物,形状规则,无明显缺陷。

滚子倒角应匀称,倒角面无明显缺陷,倒角与滚动面过度圆滑,无双眼皮,倒角尺寸按表6规定。

表6

Dw

~8

8~12

12~16

16~20

20~24

24~

同型号滚子穴大小允许偏差

0.2

0.3

0.4

0.4

0.4

0.4

穴深(min)

0.2

0.25

0.25

0.3

0.3

0.3

倒角尺寸

0.4±0.2

0.6±0.3

0.8±0.4

1.0±0.4

1.2±0.4

1.4±0.4

本表尺寸单位为:

mm

3.7其他

对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滚子,与客户协商确定。

4标志

4.1标志的内容

a)种类:

圆锥滚子。

b)滚子公称尺寸:

Dw×Lw×2φ,单位(mm)不标志。

c)滚子公差等级:

分别按Ⅱ、Ⅲ标志;SR12、SR16标志;SR32、SR40不标志。

d)滚子规值:

用上、下偏差表示,单位“μm”(不标志)。

e)滚子生产批号及所需要的特殊标示。

4.2标志的方法

在滚子的订货单、合格证、包装物等需要标志的地方,按4.1内容的顺序标志。

5清洗、防锈

5.1清洗后应使滚子表面无污物。

5.2防锈油外观应为均匀透明油相、无杂质、分层、沉淀、臭味,黏度允许范围为7~9cSt。

6测量方法

6.1外观

滚子的外观质量在散光灯下目视检查。

6.2公差

6.2.1DwsDwmpVDwp的测量:

采用两点法测量。

一般取滚子长度中部的一径向平面测得的值,作为该滚子的测量值。

另外,Dws也可以从大端面起在一定位置与标准滚子进行比较测量。

6.2.2VDwL:

为在规值批内,从大端面起在滚子长度二分之一处的径向平面内平均直径(Dwmp)与最大滚子和最小滚子平面内的平均直径之差求出。

可使用D051M或D744进行测量。

6.2.3SDw的测量:

按图2a)所示的方法,将滚子置于V形块(架)上,旋转滚子一周,测试仪所示的最大差值不得超过表1中SDw的规定值。

也可采用图2b)所示的方法,滚子旋转一周,测试仪所示最大差值不得超过表1中SDw规定值的二倍。

6.2.4滚子圆锥角的测量。

用D744测量仪,使用该滚子标准件进行比较测量。

6.3表面粗糙度

滚子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按JB/T7051的规定。

使用轮廓粗糙度仪或样件比较法进行测量

6.4滚子素线

在测量滚子素线形状或凸度滚子、修形滚子凸出量时,将被测滚子放在量仪上,使滚子素线两端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调整量仪测头,使测头处于滚子轴向平面内且垂直于被测素线。

在素线除倒角以外的全长范围内测量,测量轨迹即为素线的形状,测得的素线两端与中部位移之差值即为凸度或修形滚子素线凸出量。

测量示意图见图3。

6.5球基面

6.5.1滚子球基面的形状用轮廓粗糙度仪检查,也允许用样板检查。

6.5.2滚子球基面的粗糙度用轮廓粗糙度仪检查,也允许用样板检查。

6.6硬度

滚子硬度的测量按JB/T7361的规定,用洛氏硬度计测量,测量部件原则上要求用相应圆锥角度台测量滚动面,也允许测量滚子非基准端面。

6.7残磁

滚子残磁的测量按JB/T8196的规定,用轴承残磁测定仪测量。

6.8裂纹

滚子裂纹检查按JB/T1255规定的方法进行。

6.9圆度误差

滚子圆度误差的测量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

6.10穴窝

6.10.1冷镦冲压的穴窝深度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也可用高度仪先测量滚子整体长度后(大端向下),然后将测帽对准穴窝的中心测量,两测量值差为穴窝深度。

6.10.2双端面穴窝深度用游标卡尺同6.10.1

6.10.3球基面穴窝深度同6.10.1

6.11倒角

滚子倒角坐标尺寸用投影仪测量,也允许用样板测量。

7包装及贮存

7.1包装

7.1.1经检验合格的滚子,按JB/T3034的规定进行防锈和内包装,包装时应把不同尺寸、不同公差等级、不同分组的滚子装入不同的容器(盒)中,不得混装。

直径小于15mm的圆锥滚子装入聚乙烯塑料袋,封口后装入小盒中;直径大于15mm的圆锥滚子分排直接排列在包装箱中,滚子与包装箱间应垫塑料袋以便密封,排间用塑料布隔开,特殊形状无法排列的按直径小于15mm滚子包装方法包装。

7.1.2包装容器(盒)外面,应标明滚子的标志、材料、数量、公司名称、批号和包装日期。

7.2贮存

滚子经防锈包装后入库贮存,将其分排排列,并记录存放位置,注意包装箱不准破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