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运行管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5671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doc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设备运行管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doc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

为了规范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满足生产及检测等要求,更好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能耗,增加经济效益,对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并坚持日常维护保养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积极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推行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维修方法,不断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的现代化水平。

目前,我国的企业正朝着大型化、自动化、高速化的方向发展。

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的技术水平跟不上企业飞速发展的步伐,这就常常导致企业的高科技设备的运作性能低下以及频繁的设备故障,提高生产成本,造成很大的生产损失。

机电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企业管理的重心应当向设备的管理方面转移,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管理的需求。

1.使用与维护  

设备在生产中发挥作用,产生经济效益的时期,被称作设备的服役期。

在此期间,设备的维护和操作是设备保持良好状态,防止和减少突发故障和非正常磨损,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环节。

1.1设备维护的日常内容  

通常来说,机器的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就是设备日常维护的工作人员。

不过,目前很多企业都让设备的操作人单独进行日常的设备维护,当然,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企业对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就会不断增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一趋势还能对培养设备的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那种自动化的流水线设备来说,因其设备非常复杂,所以在日常的设备维护中,对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就比较高。

一般的大企业,他们都会聘用专业的维护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

设备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1.1设备的检查。

设备的操作员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参数、振动、润滑、是否有异味、温度和声音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记录,一般来说操作员用人的感官和简单的检测仪器就能完成这个环节。

  

1.1.2设备的润滑和清洁。

在检查润滑情况时,首先要检查润滑油脂的压力、温度、液面和是否已经变质,再检查油路的通畅性。

此外。

维护员还要定期给设备补充或者更换润滑油脂。

在清洁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对设备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打扫,保持清洁状态,还要对相关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摆放。

  

1.1.3设备的紧固。

这一环节主要是对设备非转动部分的紧固螺栓进行检查,有松动现象的,要立即上紧加固。

  

1.2建立健全日常管理体系完善日常维护程序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设备的自主管理体系,如对设备问题的根源进行攻关与对设备的整理整顿规范化等方面,企业应当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一步一步进行解决,并形成日常的管理项目。

在日常维护的程序化方面,日常设备的维护应当要定时、定点、定量、定人、定标准和线路,形成规范化。

2.点检制度  

2.1点检制的系统功能及业务  

设备的点检制度是指以设备的点检为核心进行设备的管理,点检制度对于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水平和减少维修费都非常有效。

通常来说,专业的点检员会负责设备的检点工作,也要负责设备的管理工作。

他们对管理区的设备负全责,要制定设备的维修标准、检修计划和编制材料计划等多方面预算。

点检体系主要包括“岗位人员的日常点检、技术专员的定期检查、专业人员的精密点检、专家的技术诊断和倾向性诊断、技术专家的精度测试检查”等方面。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点检计划和标准,且要多检点工作的结果进行跟踪考核。

  

2.2专业点检员  

由于点检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非常多,企业对从事点检工作的员工要求相当高,如点检员不仅必须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支撑,还要掌握各种相关的技术、管理的标准;制定相关的维修计划、资金预算和材料计划;分析故障并提出处理意见。

  

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制定点检的作业卡,周点检的计划卡和长期点检的计划表等,使点检工作严肃且标准。

3.设备的故障管理  

在设备管理中,故障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它对企业及时掌握设备的实际情况非常重要。

对设备故障的分析和整理,能帮助技术人员了解设备,能提高维修的水平,还能有效避免设备反复发生故障。

从设备的生产方来说,这些故障分析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产工艺。

但是对设备故障的分析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所以,企业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分析。

  

3.1综合统计方式  

这种方法是对企业的设备总体发生故障的概率分析。

比如,各种设备故障的发生率;根据故障的现象或者原因分析发生率;某种使用次数比较多的故障发生故障的类型的分析。

专业人员针对这些设备的发生故障的概率,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找到降低设备故障的方法。

3.2典型失效分析方式  

对于某些设备的部位产生缺陷,导致使用失效时,或是时常发生失效的模式,专业人员就必须找到设备的内在原因。

要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就会用到技术分析手段与借助专业的分析仪器进行解决,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金属失效的分析技术。

  

3.3故障诊断分析  

我们还可以用监测诊断的仪器,对正在运行的设备实行监测与诊断,找出设备的故障发生和变化的状态与趋势。

一般步骤如下:

等到设备停机时,专业人员还要对故障的设备进行解体检查及检测,验证所得的故障结论并将它和诊断的分析对照。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振动监测、腐蚀监测、声音监测、温度监测、和润滑监测等。

4.设备操作维护人员和专业点检人员的培训  

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以及专业点检都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也就是人在这些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对于这些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培训就非常重要了。

这些人不仅要了解设备的相关性能结构,还要能对一些常见的一般故障进行处理。

  

在对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要先明确培训的目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和对培训的内容进行分类。

然后要根据员工的情况分类进行培训及考察培训的结果。

最后,企业还要对培训的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在设备管理和维修上的技术水平,增强员工在业内的竞争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5.结束语  

对机电设备运行进行管理,必须从日常的基础维护入手,做好机电内业工作,加强机电运行的考核管理以及设备使用的环境管理等各项基础工作。

对于一个拥有着许多高科技设备的企业来说,完善设备的管理制度和建立健全预防性的维修制度,对保证机电设备维修的策略得到贯彻以及取得预期的结果和对机电设备进行科学地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机电设备来说,由于机电设备非常复杂,停机的损失很高,所以对它的日常管理的要求非常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