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文史资料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6339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室文史资料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研室文史资料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研室文史资料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研室文史资料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研室文史资料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研室文史资料3.docx

《教研室文史资料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室文史资料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研室文史资料3.docx

教研室文史资料3

教研工作——教学质量的保证

——回顾船山区教学研究的光辉历程

2004年12月何寅生

笔者自1980年遂宁县文教局教研室建立以来,一直在教研室担任小学教研员。

虽然见证了我区教研工作的全过程,但一因年代久远,记忆依稀,二因自身所处角度的局限,无法全面地记叙反映出我区教研工作发展情况。

本人在老教研员赵熙樵、刘长才、雷宗晓等同志的帮助下,从自身的视角对我区教学研究的历程作个回顾。

一、教研机构的沿革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1980年10月,绵阳地区文教局召开了一个会议,宣布绵阳地区教研室成立,并要求各县文教局尽快将教研室建立起来,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该次会议正值国家加强“双推(推广汉语拼音和普通话)”工作期间,所以会上同时提出了各地教研室要配置一个“双推”人员。

遂宁县是文教局彭元帮副局长和教育股罗民瑞同志参加的会议,会议结束后,经文教局领导研究决定立即建立教研室。

11月抽调了云峰小学校长刘长才、桂花小学主任赵熙樵、三家六村小学教师何寅生,罗民瑞任教研室主任,一共4人,组建了我区(县)最早以“教研”命名的教学研究机构——遂宁县文教局教研室,属文教局机关的股室之一,办公地点在文教局机关。

后来随着文教局机关的名称变更(教育、文化分离,县改区),教研室也一直属于局机关的股室之一。

教研室内分中学组和小学组,具体业务工作分工负责,中心工作统一调度。

1994年8月,为了顺应行政事业人员分置的改革形势,市中区文教局将教研室、勤工俭学办公室、成人教育办公室以及电教站等事业股室从局机关分离出来,组建了遂宁市市中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下设中学教研室、小学教研室、勤工俭学办公室、成人教育办公室、电教站以及所办公室,办公地点在三清街。

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仍由中小学教研室负责。

2001年7月,教科所与市中区小学教师进修校合并,以遂宁市市中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为法人单位,仍保留小学教师进修校牌子,办公地点在马房街。

这以后的教育科学研究所,下设教研室(中小学合并)、师培部、技装部、办公室。

中小学教研工作由教研室负责,中小学教研员有分工,也有合作。

2004年初,随着船山区的成立,在遂宁市市中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原址设船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下属机构设置不变,人员分别分化为船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安居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人员。

自2002年下期起,由于一些教研员退休,具体分管小学业务的教研员只剩下何寅生(语文)、刘光汉(数学)两人,中小学业务工作加强了配合,特别是船山区建立后,教研员人数共5人,中小学教研工作更是加强了统筹安排。

二、教研人员的变迁

教研室历届主任有:

罗民瑞、聂兆富、廖光彩、潘昌盛、唐俭、黄益德、蒋松柏、郭擎宇

教研工作分工及人员更替情况:

罗明瑞:

曾任教研室主任,主持中小学全面教研工作。

后调教育股,继后任文教局副局长。

现已退休。

赵熙樵:

先后分管中小学语文教研、物理教研工作。

后调教育股,继后任文教局副局长。

组建教科所后,曾任教科所所长。

现已退休。

刘长才:

曾为教研室小学组负责人,分管小学数学、小学自然教研工作。

直至1992年退休。

何寅生:

先后分管小学低段语文、数学教研、“双推”工作;分管低中段语文教研和“双推”工作;分管低段语文教研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工作;

2002年下期以后分管小学语文、小学综合实践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工作。

聂兆富:

曾任教研室主任,主持中小学全面教研工作。

曾分管中学、小学高段语文教研工作。

后调党校。

黄复山:

曾为教研室中学组负责人、教研室代理负责人,曾分管中学政治、小学思想品德教研工作。

直至1997年9月退休。

李时富:

曾分管中学化学、英语教研工作。

建市后调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华:

曾分管小学中段语文教研工作。

建市后调市教育局教研室。

王定文:

曾分管中学物理教研工作。

后调就业局。

廖光彩:

曾任教研室主任,主持中小学全面教研工作。

建市后调市教育局教研室。

潘昌盛:

曾任教研室主任,主持中小学全面教研工作。

曾分管中学语文教研工作。

后调区计生办。

雷宗晓:

曾分管小学中高段语文教研工作,担任《教研参考》主编。

直至2002年下期退休。

唐俭:

曾任教研室主任,主持中小学全面教研工作。

曾分管中学物理教研工作。

组建教科所后曾任教科所副所长,同时分管中学物理教研工作。

后调文教局教育股。

叶竖兹:

曾分管中学地理教研工作以及教研室资料管理工作。

直至退休。

吴高义:

曾分管小学数学教研工作。

直至2002年退休。

郭擎宇:

现任教研室主任,主持中小学全面教研工作。

曾任教科所办公室主任、教研室副主任。

分管中学化学、生物教研工作以及教育科研工作。

黄益德:

曾任中学教研室主任,主持中学全面教研工作。

曾分管中学语文教研工作。

组建教科所后曾任教科所副所长。

后调安居区教科所。

贺大成:

曾任中学教研室副主任。

曾分管中学数学教研工作,直至2001年退休。

曾斌:

曾任小学教研室主任,主持小学全面教研工作。

曾分管小学自然教研工作。

教科所和进修校合并时调师培部工作。

王敏:

曾分管小学中段语文教研工作,搞教研工作时间较短,后调文教局文化股。

王莲芳:

曾分管中小学英语教研工作,任教科所工会主席。

后调区政协工作。

刘光汉:

曾任小学教研室副主任。

曾分管小学数学教研工作。

后调安居区教科所。

贺伯操:

曾任教研室副主任。

曾分管中学历史、地理教研工作。

后调安居区教科所。

曾光荣:

曾任教科所副所长,曾分管中学政治、小学思想品德教研工作。

2002年退休。

蒋松柏:

曾任教研室主任,主持中小学全面教研工作。

曾分管中小学英语教研工作。

后调教育局教育股。

秦道政:

曾分管中学化学、生物教研工作,2002年退休。

游兵:

曾分管中学化学、生物教研工作,2002年退休。

蒋咏梅:

曾分管小学语文教研工作,搞教研工作时间较短,后调文教局档案室。

唐廷友:

曾分管中学语文教研工作、教研室资料管理。

2002年退休。

邹用高:

曾分管中学语文教研工作。

后调安居区教科所。

李清道:

现分管中学物理、中学综合实践及小学科学教研工作。

徐光远:

现分管中、小学数学教研工作。

邹耀宗:

曾分管中小学品德及中学历史教研工作。

后调区政协工作。

刘敏:

现分管中学语文、地理及幼教、特教教研工作。

截至2004年底,船山区教研室共5人:

郭擎宇(主任)、何寅生、徐光远、李清道、刘敏。

负责全区中小学教研工作。

三、教研工作的开展

在教研室成立之前,学校教学研究由遂宁县文教局视导组负责,那时的课堂主要按照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主张的教学模式教学,就是所谓的“组(组织教学)——复(复习旧知)——新(讲解新知)——巩(巩固新知)——布(布置作业)”教学模式,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指导,现在看来属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范畴。

那时的课堂以教师活动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调,课堂教学方法研究相应较薄弱,一般教学研究活动由各校为单位进行,视导组人员下校进行一些检查指导工作。

1980年11月遂宁县文教局教研室建立以后,我区(县)教研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1、建立三级教研网络,开展各类教研活动

自1980年建立教研室起,文教局就把教研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1981年开始,当时的各区文教办公室(后来叫办事处文教办公室,乡、镇文教办公室)均配备了一名专职教研员,负责安排、督促文办辖区范围内各校的教研活动开展以及组织辖区内各校的联合教研活动。

各校采用年级教研组和学科教研组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研活动。

形成区(县)——文办——学校的三级教研网络。

教研室负责教研工作的宏观控制,确定阶段教研方向,指导研究课题,制定全面研究计划,安排组织实施教研活动。

教研室教研员深入城关学校、乡镇学校、村小学校课堂听课,和教师一起探讨教学问题,进行业务指导,这是自教研室建立以来长期坚持的一项常规教研活动。

高中由文教局教研室中学组负责,开展全区性各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有时也开展与市直属学校间,与市内外知名学校间的相互交流活动。

初中主要由各办事处的文教办负责,以重点初中(区直中学和文办所在地初中)为骨干分片区开展各学科、各年级的联合教研活动,教研室中学组进行指导,以点带面。

小学由各乡镇的中心校负责,以重点小学(文办所在地小学)为骨干,以教研组为主要活动形式,由校长负责、教导主任分管,分年级、分学科定期开展学区内的小学教研活动。

文办的教研员、小教专干负责进行管理和指导,区教研室进行重点指导,以点带面。

各文办间也开展联合教研和交流活动。

把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相结合,以毕业班带动非毕业班。

长期坚持开展各层次、各学科教学的评优选能活动,采取上示范课,献最佳课,评选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等等活动方式,为培养教学新人,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起了积极的作用。

组织各层次、各学科的学生竞赛活动。

结合完成“普九”任务,小学组深入乡镇、乡村小学听课、检查、指导,深受教师欢迎。

教研员除了大型培训会上主持各种培训活动外,还不定期地到各片区、学校举办讲座,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坚持由教研室编制单元练习题、期末考试题为教师教学引航导向,随时进行教学质量监测。

强调领导深入教学,加强教学管理,校长全面负责,、教导主任主管的分工负责制,要求领导坚持任课并上主科,校长、主任每期听课节数分别在40、50节以上,并开展相应检查。

2、认真探索热点问题,扎实开展教研工作

(1)小学六年制教材学习研究。

1980年建立教研室初期,正值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制教材之时,当时叫统编教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省曾自编教材)。

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的成果。

它既不同于文化大革命中使用的极左教材和文革刚结束时带有较重“文革”影响的过渡教材,又不同于文革前的传统教材。

这套教材已经有了一些新的理念,比如语文教材,安排了三类课文教学,即讲读课文、半独立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主张对学生采用从“扶”到“半扶半放”直到“全放”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们对这种教材的编排形式生疏,教学要求难以把握,教学方法心中无数。

学好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成了教研工作重点。

1981年,举办了全县200多骨干教师参加的教材教法培训班,进行新教材的学习和教法的探讨培训。

在此基础上,在全县全面展开学好新教材,过好教材关活动。

1982年又召开了全县教师课堂教学教法研究会,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克服满堂灌”为主题,采用公开课观摩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教法研究。

此间,语文重点就三类课文的教学进行研究,数学则推行“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

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放在了一个重要地位。

(2)培养教学新生力量

最初的教学研究活动,不管是发言还是上公开课,各校都偏重于由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出场献技。

随着众多的年轻人充实教师队伍,培养教学新生力量的任务提了出来。

1983年起,一边抓教师的教材教法学习和考试(至1985年分三次进行,人人参考过关),一边抓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当时,提出了老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合格课的口号,全面开展“传帮带”活动。

强帮弱,老带新,互相听课,互相促进。

1984年由教研室组织了一支赴蓉学习队伍,有教研室小学组刘长才、聂兆富、何寅生3人,有城关文办领导胡兴秀,顺南街小学领导唐振碧,另有城关各校的老中青教师蒋忠琼、谢静如、雷宗晓、陈华、周光宁、李敬科、廖节、杨艳鸿、李英、谢明静等人,一行共22人。

此行到成都泡桐树小学、龙江路小学等知名学校听课参观,听学校介绍情况,增长了见识,为我们后来的教研活动打下了基础。

1984年,开展了青年教师上最佳课活动,规定30岁以下教师精心准备,人人上课,上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自此以后,各校都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改变了由老教师独占观摩课课堂的局面。

四川省省教厅有关领导了解情况后,专门指示省电教馆派员到遂宁顺南街小学为青年教师杨艳鸿老师录制了《荷花》一课的教学录相片,由省电教馆向全国发行。

在以后这些年里,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各校都让年轻教师出场,让新人出场锻炼,而且教研活动的主讲教师选定,由原来的推委状况一改而为争着抢着上场献课。

年轻教师思想前卫,理念较新,综合素质好,他们积极投入教研主流队伍,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增强了活力。

(3)开展声势浩大的“评优选能”活动

1985至1986年间,全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评优选能”活动,在人人献优质课的基础上,采取层层选拔的形式,全区选出乡级教学能手273人,区级教学能手70人,县级教学能手15名。

当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1985年,在高升街小学、顺南街小学召开了“第二课堂”现场会,研究开辟第二课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问题。

1986年,为了促进全区教学改革的发展,教研室雷宗晓、何寅生两人蹲点顺南街小学一个月,完成了《在教育改革的海阔天空中奋飞》的调查报告,以《教研资料》形式印发至全县中小学,推广顺南街小学办学经验。

为了加强学校教研,提高教导主任的导教水平,1986年,教研室还组织了各校教导主任培训活动,探讨如何当好教导主任,抓好学校教学研究问题。

1986年暑期,教研室组织了暑期备课活动,在分级培训的基础上,各校在暑期进行了期前集体备课。

用以提高教师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该年教研室请省电教馆帮助在我区摄录了四堂最佳课(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制成录像带,供全区学校的教师学习。

以后,“评优选能”活动在各级长期坚持了下去。

(4)组织学习新大纲,开展教学实验活动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修订教学大纲,教研室及时组织了新大纲的学习。

在新大纲培训会上,雷宗晓、刘长才分别作语文、数学大纲的学习辅导报告,后来以《教研资料》形式印发教师人手一册。

当时,国家教委、国家语委充分肯定了黑龙江省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并向全国介绍推广,该年,由何寅生负责,在顺南街小学蹲点,开设了第一个“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这成为了我区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开端。

这一年还在新盐市街小学开展了“改革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实验。

1988,召开了全区小学教改教研交流会,以此推进大面积的教研教改工作。

该年暑期举办了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培训班,历时半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师资质量。

该年,新开“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8个。

(5)狠抓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继续进行并推广教学实验

1989,为了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教育局召开了农村小学管理现场会,教研室为这次现场会准备了观摩课。

为农村小学课堂改革作出了示范。

1989年暑期,为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培训师资,教研室组织小学自然教师培训,历时半月。

该年新开“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6个。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虽然表现出了很大的优越性,由于该实验使用的另一套全新教材,大面积使用有一定困难,为了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成功经验尽快用于提高大面积教学质量,从该年起,我们在使用统编教材作基本教材的基础上,自定方案,自编辅助教材,开办“音节直呼,助读助写”实验班15个。

1990,在全区语数优质课评选的基础上,在电教站的配合下,摄制了最佳课4堂(语文有黎容胜、刘小华,数学有伍晓娟、唐坤成),将录像带发放各校观摩学习。

1990年至1991年间,教育局在农村小学管理现场会的基础上,重视了村小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提高。

教研员深入村小听课、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在1991年,教研室组织开展了“教学工作先进村小”评比活动,按照乡镇、片区、中区三级层层评选的方法,最后评出12所区级先进村小,教育局召开了村小管理现场会,对先进村小进行了表彰,教研室还为这次会议准备了现场观摩课。

1990年,由何寅生自编了《汉语拼音直读法》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在城南小学、东禅小学开办5个实验班,何寅生蹲点城南小学一个月,进行具体业务研究指导。

在此基础上,1991年,由四川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批准印制教材4200册,在全区75个班开展了汉语拼音直读法的实验和推广工作。

自此,汉语拼音直读法教学在全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大面积地改变了传统拼音教学模式,至今都有很大比例的教师已经自觉地使用直读法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6)配合“普九”工作,抓好初中、小学教育教学

1992,教研室组织了市中区初中优质课竞赛以及市中区小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为了迎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潮的到来,该年,教研室参与了’“普九”启动乡小学教育教学情况调查,为“普九”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1993年,教研室参与筹备召开了市中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教研经验交流会。

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决定从1993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实施。

教研室组织了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活动。

1994,在继续学习新大纲、新教材的基础上,教研室组织了小学自然课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召开了“开发型作文教学暨目标教学”观摩研讨会。

1995年,教研室教研员主要深入各乡镇学校,参与各乡镇、片区的教研活动和“评优选能”活动。

1996年,举行了市中区小学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讲课大赛。

1997年,举办语文、数学、自然优质课评选活动。

1998年,举办了中小学语数优质课赛课活动。

(7)实施“一、二、三”工程,高中教育重新腾飞

自撤县建市后,由于我区基础较好的几个学校划归市教育局直属管辖,区属中学主要分布在农村,中学教育相对比较薄弱。

1998年,文教局邱开益副局长分管教科所工作,提出针对市中区特点,办好中区农村中学,狠抓高中教育的口号。

提出了实施“一、二、三”工程的设想,即高考上线人数力争1999年高考上线100人,并在以后两年高考上线依次达到200人、300人。

教研室人员深入各中学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和教师一起认真研究教学以及高考复习问题。

经过上下共同努力,遂宁市市中区高中教育成功完成“一、二、三”工程,每年高考上线人数大大超出制定的目标。

至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600人,在全市高中教育工作总结会上荣获了一等奖。

自此重新树立起市中区高中教育形象。

(8)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研工作重点转入实施素质教育研究。

在中兴镇小学、城南小学、城北小学开展了小学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并召开了素质教育现场会,主要研究如何促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该年还组织了全区语文、数学、社会课讲课大赛。

2000年,继续围绕素质教育进行教研活动,认真抓了学生“减负”工作,通过检查、督促以及相关研究活动,探讨如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问题。

2000年5月,召开了全区小学素质教育语文科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会上,三个试点校教师献了观摩课。

就如何将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结合问题进行了探索,为大家提供了借鉴。

该年,还进行了小学自然优质课评选活动。

2000年,市中区普教科研工作启动,当年市中区3个科研课题立项,填补了我区科研立项课题的空白,并有了良好的开端。

(9)学习新课程理念,启动“洗脑”工程

2001年,国家颁布了学科《课程标准》,并一边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新教材教学试点工作,一边在原教材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作为向新课程教材的一种过渡教材。

该年,教研工作的重点放在组织学习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小学修订教材的学习培训上。

教研室提出了实施“洗脑工程”,通过一系列大型培训活动以及结合常规教研活动的宣传学习,组织全区学校领导、教师全面学习新课程理念,彻底转变教育教学思想。

这年,在组织参加遂宁市阅读教学赛课活动的同时,还组织城关6名优秀青年教师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

几位教师下乡巡回上课展示,为农村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做出了示范。

2002年,一边组织参加了市上的语文赛课活动,一边举行了农村小学优质课竞赛。

在此基础上,举办了市中区农村小学青年教师“送教进城”活动。

与2001年“送教下乡”活动相对应,加强了城乡交流,促进了共同发展。

2003年,市中区新课程改革实验在一年级(小学一年级)和七年级(初中一年级)启动。

教研室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暑期中,组织了大规模的学习培训活动,学习《课程标准》,学习新理念,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

学校领导、承担新课程实验的各科教师全员参加培训。

广大教师学习热情空前,城关没有承担新课程实验年级教学的教师全员参加了学习,农村很多非实验年级教师也主动参加了学习。

开学后,教研室教研员全员出动,深入课堂,检查指导教学,促进课改实验健康发展。

该年,除了组织各科的课改观摩示范教研活动外,为了进一步培养新人,还全面开展了“明日之星”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

2004下期,船山区增加两个年级(二年级和八年级)进入课改实验,2004年暑期,由教科所组织了船山区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活动。

着重研究学科教学。

由于船山区教研工作抓得扎实,课程改革进展顺利,遂宁市教育局于2004年12月13日在船山区召开了全市课改工作现场会,观摩了课堂教学,交流了课改工作经验,船山区的课改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各区县代表的一致好评。

(10)自觉融入大教研环境,锻炼强化自身的教研力量

教研室除了组织好本区的各种教研活动外,还积极配合国家、省、市的各种教研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备赛参赛,中小学教师在各次赛课活动中都取得了良好成绩,为我区教育争了光,也促进了我区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研室还多次组织了中小学学生参加各级的各种学科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钻研的积极性,促使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3、编制教研资料,指导教研教学

除了每期由教研室编制中小学单元检测题和期末考试题,用以教学导向和质量检测外,教研室还先后编写了一些用以帮助教师教学的资料,比如,1981年针对教师在古诗教学中缺乏相关资料的情况,编写了《小学古诗教学参考》一书;1983,为了帮助教师组织学生系统复习,编了《小学语文总复习》、《小学数学总复习》两本书(以后的复习资料配合单元题编发);1985年,为了配合课堂教学研究,编写了《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系列书;1994年编辑了《遂宁市市中区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开发了本土资源,促进了本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配合高考复习,每年编写了《时事政治》;不定期编写了《教研资料》小册子,就热点教研问题为教师提供有用资料;1988年内部《教研参考》创刊,每年出版一至两期,作为本土的教研刊物,为本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发表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

2003年起,为配合课程改革和普教科研,教研室又不定期地编辑了《课改动态》、《船山教研》等内部刊物。

4、教学质量成效显著,教研人员功不可没

由于有了文教局对教研工作的重视,有教研人员的共同努力,遂宁的教育质量一直很有名气。

在撤县建市之前,遂宁县的大中专升学考试一直在绵阳地区名列前茅。

建市后遂宁市教学质量在全省长期名列前茅也跟我们区的教学质量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1982年,由于遂宁县教育教研在社会的影响较大,绵阳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在遂宁召开。

教研室教研员都是从教学第一线选拔出来的优秀骨干教师,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在教研岗位上,他们兢兢业业、勤勉治学,学术上有造诣,工作上有成就,为我区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研员深入课堂研究教学,指导教师;在各种场合举办学术讲座,主持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教学骨干。

各校的领导成员、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知名教师等基本上都是通过教研活动锻炼,通过教研活动成名的教学骨干分子。

担任教研工作较久的刘长才、雷宗晓、吴高义等同志德高望重,在教师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虽然他们退休好几年了,至今在教师中常常有人提起他们当年的业绩。

教研员在各种刊物发表学术文章,在各级获奖论文无计其数,对提高教研员自己的研究水平,提高我区的教研名度都产生了巨大作用。

年代日久,对于教研工作所获的集体成果和荣誉以及其他同志的个人业绩无法尽述,笔者自己做过的一些有影响的事情记得清楚一些。

1989年,由于我自定方案,自编教材进行了汉语拼音教学实验,将方案寄国家语委后,受到了国家语委拼音室专家的重视,邀请我参加了一系列全国性拼音教学改革实验学术活动。

我多次在全国学术会上发言,并在分组讨论时,担任西部地区讨论组组长。

那几年的汉语拼音直读法实验,国家语委、国家教科所联合编写了教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