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城镇体系规划》第三章课堂笔记53.docx
《福师《城镇体系规划》第三章课堂笔记5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师《城镇体系规划》第三章课堂笔记53.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师《城镇体系规划》第三章课堂笔记53
福师《城镇体系规划》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化战略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重点了解区域经济的增长规律;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区域经济政策建议;清除体制和认识障碍;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要走集约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性城市,融入全球城市体系等相关内容。
◆知识点整理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城市与区域
是与生俱来的一对共同体,它们相互依存,互为作用。
每个区域均有其自己的主体、每个主体也都拥有自己的区域。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城市体系。
任何城市都是一定区域内城市体系的一员。
每个城市都依据其自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区域发展的舞台上,通过整个城镇体系的分工、协作、交融,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所以说,研究城镇体系,首先必须研究与其对应的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
城镇体系中所研究的区域经济是指与之对应的区域内各产业之间、城镇之间、经济区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共生互动关系。
它具有四个属性:
1.系统整体性
城镇体系中研究的区域经济所追求的是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在各种城镇结构上的合理组合和各类城镇功能上的互补,对所能支配的区域内外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在整体上实现区域经济、城镇的合理增长与发展,产生出任何单一城镇所无法获得的经济、社会效果。
其研究的基点足将单个城镇置于区域经济这个系统之中来考察。
系统整体性是区域经济具有共性的基础。
2.空间差异性
区域经济空间差异性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各个城镇之间经济活动表现出空间差异性。
无论是城镇的要素禀赋还是部门构成、经济规模、经济增长能力等等,都会因城镇的不同而相异。
3.活动关联性
区域经济的空间差异性导致了城镇之间存在着发展要素、发展成果上的互补性,而且,一个城镇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其它相关城镇经济发展的影响就越大。
城镇之间在经济发展上既存在分工,也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可能。
任何一个城镇经济的发展都不可离开其它城镇而独立进行,需要相互协凋。
4.相对独立性
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城镇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每个城镇都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
由此决定了城镇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竞争。
但是,区域经济又包含在国民经济系统之中,其发展必然受制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受到国民经济全局利益的约束,并在一定程度上要服从于国民经济全局利益。
区域经济的上述四个属性决定其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及研究的必要性和共同性。
当然,城镇体系规划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并不是纯专业性的区域经济规划,而是择其纲,确定与城镇体系相对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本地区的具有全局性的谋划。
它通过对本地区经济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规律的分析与判断,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任务、方向、形式,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协调全区域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及相应的理论
一)总述区域经济的增长规律
经济增长包含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改进两个方面。
区域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
研究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有助于判断一个区域所处的经济增长阶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把握具未来走向。
在关于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的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胡佛一费雪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及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1.胡佛—费雪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胡佛与费雪尔在其1949年发表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中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
他们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自给自足阶段。
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区际经济交流较少,具有较大的封闭性,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散布状态。
第二,乡村工业崛起阶段。
随着农业和贸易的发展,区域内的乡村工业开始兴起,在经济增长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乡村工业发展是以农产品、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市场为基础的,因此,乡村工业主要集中于农业发展较好的地方。
第三,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
在这个阶段,农业生产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区际贸易逐步扩大。
第四,工业化阶段。
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区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首先发展起来的一般是以农副产品和矿产为原料的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纺织等工业,其后发展的是以工业原料为主的冶炼、石油加工、机械生产、化学工业。
第五,服务业输出阶段。
在这个阶段,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服务业的输出。
资本、技术、专业性服务的输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行业。
2.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陈栋生等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待开发(不发育)、成长、成熟(发达)和衰退等阶段。
第一,开发(不发育)阶段。
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
其特征表现为生产力水平低下,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极高,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市场规模小;自身资金积累能力低下,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经济增长缓慢。
第二,成长阶段。
区域经济增长跨过工业化的起点,就标志着进入了成长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第二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逐步发育,区域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形成带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极。
第三,成熟(发达)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减缓,逐渐趋于稳定;工业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第三产业也较发达,基础设施齐备,交通和通信基本形成网络;生产部门结构的综合性好,区内资金积累能力强。
但是,在这个阶段也往往会产生潜在的经济衰退因素。
如“空间不可转移”和“不易转移”的要素价格上涨,引起生产和生活费用增高,环境质量降低;设备刚性导致越来越多的产业和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第四,衰退阶段。
部门区域在经历了成熟(发达)阶段后,有可能进入衰退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
经济增长缓慢,失去原有的增长势头;处于衰退状态的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上所占比重大,出现结构性衰退;此后,经济增长滞缓,逐渐走向衰落。
若在经济增长出现衰退的初期及时采取有效的工业化和结构调整政策,可以防止出现进一步的衰退,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甚至有可能使经济增长进入新的增长时期。
3.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阶段理论
由于区域之间在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应地,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形式也就不完全一样。
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有许多观点和理论,其中较为有影响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有以下几种:
(1)配第—克拉克定理
其基本观点是,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移动。
这样,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
第一产业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将增加。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收入差异,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进一步得知,一个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则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越小,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越大。
反之,一个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低,则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越大,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越小。
案案例分析:
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高收入国家,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均低于5%,第二产业的比重介乎于20-30%之间,第三产业的产业高达70%左右,反映了经济整体转型为服务型经济的特点。
以俄罗斯、巴西为代表的中等收入国家,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介乎于10-20%之间,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60%,而第二产业的比重中,俄罗斯接近高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巴西则接近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印度作为低收入国家的典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高达60%,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
以国际平均值为基础,可以看出中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偏离度最低,第二次产业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显示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
(2)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捏茨在配第一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上,对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划分了农业部门(农业、林业、渔业)、工业部门(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供水、运输、邮电等)和服务部门(商业、银行、保险、不动产业、政府机关、国防及其它服务业)三个产业类型。
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这些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他得到以下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基本上是上升的。
然而,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他认为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收入的差异。
产业之间的相对国民收入等于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比。
于是,他进一步指出,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大于1。
在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普遍上升的同时,其劳动力相对比重的变化则因不同国家工业化的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综合起来看变化不大。
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一般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上升的。
(3)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定理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霍夫曼在1931年运用近20个国家工业结构变化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所谓“霍夫曼定理”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霍夫曼把工业化进程分成四个阶段,指出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这时,霍夫曼比例为5(±1)。
在工业化进程的第二阶段,与消费资料工业相比,资本资料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但在规模上资本资料工业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
在工业化进程的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达到大体相等的状况,这时,霍夫曼比例是1(±0.5)。
在工业化进程的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通过以上表格数据可知;
第一,1978年到2005年,江西、江苏及全国的霍夫曼系数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表明在改革开放后江西、江苏及全国的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第二,总体看来,霍夫曼系数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江苏、全国、江西,根据霍夫曼定理,这一排列的经济含义是江西的工业化程度最高,江苏的工业化程度最低,全国居于中间水平;
第三,2005年,江西、江苏及全国的霍夫曼系数分别为0.53、0.50、0.59,均在0.5左右,表明江西、江苏及全国都处于霍夫曼工业化第四阶段。
上述分析与标准结构的存在偏离,究其原因,是与我国特殊的工业化道路有关:
我国曾长期大力推进“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霍夫曼系数是在消费品工业生产发展水平尚未起步或很低的基础上实现超前转换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抑制消费需求和向资本品工业部门倾斜的政府投资行为和政策来维持的。
(4)雁行形态说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1960年)认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是以雁行形态来进行的。
他指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
这个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这个模式还有两个变型,即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农业到轻工业,进而是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这样,产业结构就会向多样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
(5)产品循环说
产品循环说是以本国工业开发的新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出现为出发点来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
该理论认为,产品循环表现为四个过程,具体为:
开发出新产品,扩大市场,直到市场饱和。
在国内市场饱和后,这个产品就将寻求出口国外,开拓国外市场。
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由于国内生产成本的增长,该产业就会由出口产品而转为出口资本和技术,促成资本和技术与国外的廉价劳动力及其它资源结合,直接在国外生产和销售产品。
伴随国外生产能力的形成,又会使该产品以更低的价格回销到本国市场,这样就迫使原生产国放弃这种产品的生产,并转向开发新的产品。
上述四个过程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产品出口和资本和技术出口—产品进口—开发另一新产品……”的产品循环过程。
二)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规律
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组合形式。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始终都要考虑如何实现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组合,由此来克服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这与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形态密切相关。
研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布规律常用的理论有:
1.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由此可见,增长极具有如下特点:
从产业发展看,增长极是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从空间角度看,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从物质形态上看,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进一步,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地,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
一是支配效应。
增长极由于在技术、经济方面具有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换句话说,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是以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二是乘数效应。
增长极一经形成就会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出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受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其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三是极化与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负值,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
反之,如果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正值,结果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
增长极正是通过上述三个方面对区域的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分布与组合产生影响。
增长极的形成,必然改变区域的原始空间平衡状态,使区域空间出现不平衡。
增长极的成长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的空间不平衡,导致区域内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新的增长极的形成则会改变区域原来的空间格局,使之更为复杂。
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共同构成区域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
在不同的区域,由于增长极的发展情况不一,区域发展环境和状态存在差异,于是就形成了以增长极为中心的各具特色的区域空间结构。
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
2.核心—边缘理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的空间结构是由核心和边缘两个空间系统所构成的。
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核心与边缘的边界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区域的空间关系不断调整,最终达到区域的空间一体化。
根据核心一边缘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表现出特有的形式。
(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在这个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存在着若干没有等级结构的地方中心。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一些独立的地方中心与广大的农村所组成,每个地方中心都占据一块狭小的地方,相互之间还没有形成等级结构,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缺乏联系。
总体上,区域经济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这是工业化初期,区域中的某个地方因经过长期积累或外部刺激而获得发展的动力,出现快速增长,形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
这样,就打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原始均衡状态。
一般地,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核心与衰落的边缘地区的要素不断向核心集聚,从而使核心越来越强大,而边缘地区则更为衰落。
结果,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在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它地方产生了新的核心,新核心与原来的核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
就形成了—个核心体系。
每个新核心也都有其相应的边缘地区,当然,边缘地区的大小并不一样,随其自身的规模而发生变化。
这样,就产生了大大小小的核心一边缘结构,它们依据各核心在中心体系中的关系,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区域的空间结构。
可见,这个时期,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
这种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在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中心与外围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在逐步缩小,从而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
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
3.点一轴渐进扩散理论
在区域规划中,采用据点与轴线相结合的模式,最初是由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土提出来的。
我国经济地理工作者陆大道研究员等在深入研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吸收了据点开发和轴线开发理论的有益思想,对生产力地域组织的空间过程作出阐述,提出了点—轴渐进式扩散的理论模式,把点—轴线开发模式提到了新的高度,同时构设了中国沿海与长江流域相交的T型空间发展战略。
后来,点一轴开发成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空间发展战略的主体思想。
点一轴渐进扩散理论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
“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
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
轴带的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形成产业开发带。
区域内各个城镇是成等级系统的,同理,联结城镇的发展轴也是可分若干等级的。
不同等级的轴线对周围的区域具有不同强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圈层结构理论
160多年以前,德国的农业经济学家冯?
杜能在其名著{孤立国}中就已经指出,城市郊区的农业经济活动、农业的布局会呈圈层式分布,将会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向心环状分布。
从中心向外,分别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轮作农业区、谷草农作区、三圈农作区和畜牧业区。
这种圈层空间结构模式,被誉为“杜能环”。
用圈层结构来描述由城市到乡村的空间变化形态是十分贴切的。
所谓“圈”,实际上意味着“向心性”,“层”则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特征。
圈层结构反映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景观由核心向外围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
圈层结构中,城市是圈层构造的主体,由此便可得到如下几点认识:
各个城镇有各自的圈层状态。
每个城镇都有较明显的直接腹地,故各个城市对周围圈层的影响范围都是有限的。
圈层的大小与城市规模、城市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性)、城市对外辐射强度成正比例。
在城市密集区,圈层会产生交错叠置现象。
因城市客观存在着等级系统,故各个以城市为核心的圈层也有相应的等级层次系统。
三)提出区域经济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政策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法令、条例和措施。
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规范区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诱导和保证区域经济向既定目标发展的重要手段。
1.区域分工与合作政策
区域(城镇)之间在资源条件、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市场需求结构、区位条件、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大体决定了区域之间在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要素价格等方面必然不尽相同。
在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为满足各自生产、生活方面的多种需求,同时,为尽量提高经济效益,各个区域在相互间的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遵循比较利益的原则,根据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源、要素及其它发展条件,选择具有优势的产业进行发展。
于是,在区域之间就产生了分工,并逐步地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专业化。
然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又将导致和增强区域之间在商品需求和发展上的相互依赖,进而促使它们走向合作。
这里,可分成两种情况:
一是区域之间在分工的基础上,由于出现了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关联而形成互补关系,因而需要相互合作才能满足各自的多方面需求。
二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关区域通过分工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或扩大同种优势,以增强各自的竞争力,求得更稳定、更大的发展。
2.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政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高级形式。
其动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避免相互间的竞争造成内耗,有关区域就迫切需要进行联合,结成由共同利益所维系的群体,依靠群体的力量共同增强竞争力,实现对外的经济扩张,这样,势单力薄的各个区域就可以享受到联合的好处;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制度的进步等使妨碍区域之间增强经济联系的制度障碍和空间距离障碍不断削弱、消失,区域经济联系和趋同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各区域只有相互开放,并在对外开放中获得新的更多的发展机会,结果就加深了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进而强化了各区域的联合意识,产生一体化的内在需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体现是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即参与一体化组织的各个区域之间实行要素自由流动,没有商品市场进入壁垒,对外采取一致的区际贸易策略和措施,这样,内部各区域之间能够更好地互通有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其经济利益。
在一般性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亡,实行投资自由化,建立稳定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既促进专业化生产,又通过合作来互补,在一体化组织内部化解单一专业化生产的市场风险。
建立经济协调机构和经济联盟,对内协调资源配置、要求流动、经济政策,解决可能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保持经济发展的和谐;对外采取统一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共同保护组织内务区域的经济利益。
通过经济的一体化,逐步推进社会的一体化,达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一种高级状态,也是使区域分工与合作更为合理、稳定的基本要求。
实践表明,在价格体系不合理、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或是受到来自经济管理部门和其它社会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区域分工与合作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有关的区域都能获得所应得的利益。
不合理的分工、合作有可能使部分区域的经济利益受到相对的损害。
从而引发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并有可能破坏相互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加剧区域竞争。
因此,在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当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或动力并不完全来自于区域分工与合作,更主要的是来自于解决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需要。
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区域之间在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展战略、改革开放推进策略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导致和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区域之间不合理的分工及不平等的合作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但是,从发展的趋势理解,我们仍可以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看成区域分工与合作的高级状态及追求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