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精美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6110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精美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精美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精美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精美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精美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精美解析版.docx

《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精美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精美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精美解析版.docx

高二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精美解析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自学自测(16)

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发展历程说明 (    )

①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基本不变  

②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不可能促进区域发展  

③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  

④区域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不断的克服不协调因素,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与科技进步有关。

从可持续发展看,不断协调环境。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发展历程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区域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克服不协调因素,寻找新的发展空间,③④正确。

故选B。

2.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你认为是(   )

A.区域地理信息的获取B.区域发展历史的研究

C.区域人口发展的研究D.区域遥感信息的获取

A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区域地理环境进行研究,需要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其中获取信息是研究的前提条件。

读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上升 B.植被破坏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

4.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根据图示:

图中地壳的运动引起地形抬升,地形抬升使背风坡受湿润气流影响减少,气候变得干旱,形成草地和荒漠。

所以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上升。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地盛行西风,在地壳没有隆起之前,西风将海洋上湿润气流带到大陆,降水丰富,全为森林而后地壳逐渐上升,阻挡了西风气流带来的水汽,山脉以东背风坡降水减少,逐渐形成草地、荒漠。

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故选D。

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对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5.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能做出估计的原因是

A.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

B.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

C.科学技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中

6.关于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大的地区,人类活动是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B.环境人口容量小的地区,人类活动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C.环境人口容量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无关

D.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人口数量没有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7.下列决策有助于提高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B.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

C.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D.大力开发湿地资源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特点。

环境人口容量能做出估计是因为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A对;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不利于估计人口容量估计,B错;科技发展是环境人口容量变化的原因,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不断变化不利于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C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人口数量没有超过环境人口容量,D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不只取决于环境人口容量,ABC错。

故选D。

本题考查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

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助于减少资源的使用,从而增加环境人口容量,A对;引进有污染的企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可能导致环境人口容量下降,B错;高耗能企业增加资源消耗,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C错;大力开发湿地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人口容量降低,D错。

故选A。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与乡村配套发展的环境示意图(左下角为当地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该地区

A.若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B.经济作物分布区可种植棉花、甘蔗

C.河流存在明旅的夏汛和凌汛现象

D.环境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影响不大

9.为进一步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该地区还应

①提升农民收入②大力发展房地产建筑业③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④发展现代农业⑤利用广阔土地发展工业制造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1】根据指向标,图中化工厂布局在西部,若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为东风,A错。

根据图例,该地气温最冷月小于0度,不适宜种植经济作物甘蔗,B错。

根据图中降水量有明显季节变化,所以河流存在明显的夏汛,河流自南向北流,所以有凌汛现象,C对。

城市功能区布局也要因地制宜,环境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影响较大,D错。

【小题2】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就要提升农民收入,①对。

大力发展房地产建筑业,可能导致虚假城市化,②错。

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③、④对。

利用广阔土地发展工业制造业,不利于城乡一体化,⑤错。

所以B对。

A、C、D错。

考点:

城市功能区布局原则,城市化发展阶段。

10.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下列10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A.都位于入海口处B.都位于我国季风区 

C.土壤都比较肥沃   D.都是平原地区

A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入海口,而松嫩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脉及松辽分水岭之间,主要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不是位于入海口,那么都位于入海口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共性,A正确。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位于东部季风区,土壤都比较肥沃,都是平原地区,BCD都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共性。

故选A。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

据此回答8~9题。

1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

A.气候、地形B.气候、水文C.土壤、植被D.植被、自然带

12.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决定着海陆位置(水分)和纬度位置(热量)的不同。

两者综合影响气候的形成,进而导致了各地植被和土壤的差异。

这些因素和各自然带之间又互相影响,从而决定了我国自然地理的环境差异。

故选A。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人文差异。

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降水量逐渐减少,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减小,A错;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微弱的地区是青藏地区,B错;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C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畜牧业为主,D错。

故选C。

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3.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生活条件B.生活特点

C.经济发展水平D.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14.以下叙述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             

②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 

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             

④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15.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C.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的相对一致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16.导致上图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

A.气候条件B.交通条件C.土地条件D.历史条件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A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

即不同的干湿地区,生产类型不同,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区域的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地理环境差异。

我国东部为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多,西部为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所以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①正确;我国南方多河流,可发展水运,北方河流少,以陆地运输为主,所以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②正确;我国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差异大,所以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③正确;我国南方和北方热量条件的差异大,所以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④正确,所以①②③④都可反映出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特征,A对,BC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

图中反映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其多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不同,这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正确,该图体现不出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A错误;也体现不出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B错误;自然区域的边界是模糊的,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据图可知,该图体现的是干湿状况与农业生产,说明导致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降水差异,即气候条件,A对,BCD错。

故选A。

二、非选择题,自练自提(本大题共2小题,)

17.(26分)

材料一京津冀彼此相接,联系紧密。

2019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概念。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但必须先解决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材料二

京津冀产业结构状况对比(2019年)

总产值

(亿元)

第一产业占比(%)

第二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占比(%)

北京

19500

0.8

22.3

76.9

天津

14370

1.3

50.6

48.1

河北

28300

12.4

52.1

35.5

(1)运用材料,比较河北省和北京的区域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差异。

(10分)

(2)张家口和承德是河北省贫困县集中分布的地区,有人说是“限制开发”的结果,请从区域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限制开发”的原因。

(6分)

(3)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加强区域联系的角度,说明河北和京津应分别采取的措施。

(10分)

(1)北京:

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1分)。

人均GDP高、增长快,经济水平高,发展速度快(2分);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的比重极低(2分);河北:

处于工业化阶段(1分)。

人均GDP较低、增长慢,经济水平低,发展速度慢(2分);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较高(2分)。

(2)张家口和承德位于京津的西部和北部,多山区,是河流的上游(2分)和冬季风的上风向(2分),它们的大规模工业开发会影响到京津的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2分),所以几十年间一直限制开发工业。

(3)河北: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承接京津的工业等产业转移;加强与京津的经济联系;(任写3点,6分)

京津:

适当分散城市职能,减少区域行政壁垒(4分)

试题分析:

(1)北京人均GDP高、增长快,经济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的比重极低。

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河北人均GDP较低、增长慢,经济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较高。

处于工业化阶段。

(2)张家口和承德位于京津的西部和北部,多山区,是河流的上游,冬季风的上风向。

它们的大规模工业开发,会影响到京津的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所以几十年间一直限制开发工业。

(3)河北省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承接京津的工业等产业转移,加强与京津的经济联系。

京津地区应适当分散城市职能,减少区域行政壁垒。

考点: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差异,区域限制开发的原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措施。

18.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流域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一条河流的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4分)

(2)分析该流域城市的分布特点。

(2分)

(3)该流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并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

(4)说明该流域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3分)

(1)流量较大;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汛期出现在夏季;落差较大,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无结冰期等。

(4分)

(2)多沿河、沿铁路分布;西北部、中部较少,东南部较多。

(2分)

(3)水土流失(1分)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引发洪涝灾害,影响航运。

(2分)

(4)东南部地势平坦,降水丰沛,海陆交通便利。

(3分)

本题考查流域开发的水文特征、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等方面来分析。

该河流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一条河流,为季风气候区的外流河,所以流量较大,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汛期出现在夏季;无结冰期;流域西北部城市较少,说明落差较大,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等。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据图不难得出该流域城市多沿河、沿铁路分布;西北部、中部较少,东南部较多。

(3)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且图中有水电站分布,说明图示区域地势起伏较大,加上该区域因生活用能缺乏而大量砍伐薪柴,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淤塞河道,降低泄洪能力,易引发洪涝灾害,影响航运。

(4)根据该流域的位置,可从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交通便利等方面分析。

城市一般分布于地势平坦、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农业发展条件优越的地区。

图示区域东南部位于沿海,地势平坦;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沛;图中有多处港口和铁路线,海陆交通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