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纲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5947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纲要.docx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纲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纲要.docx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纲要

军事理论复习纲要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国防要素

 1、国防的概念: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四要素:

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

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国防的类型

扩张型(如美国)、

自卫型(如中国)、

联盟型(如北约、独联体、美日韩)、

中立型:

分为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

4、 国防的功能:

立国、卫国、强国、

5、国防的目的:

①捍卫国家的主权;②保卫国家的统一;③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④维护国家的安全。

 

二、国防历史

1、中国古代国防 

中国古代国防,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大约经 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近代国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国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

(可选)

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

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

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

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三、主要启示

中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有着声威远播、天下归附的武备;有过引而不发、强虏驻足的宁静;有过遍体创伤、不堪回首的屈辱;也有过抗敌卫国、坚守气节的巨大胜利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第二节国防法规

一、国防法规的特性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二、国防法规体系

1、国防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P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P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P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P23

 

2、《兵役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3、根据《兵役法》和国家、军队的有关政策规定,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通常有三种形式:

1) 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2) 按军官待遇入伍

3) 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4、《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今年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是9月18日。

 

5、你身边的防空设施有哪些?

地铁、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城、隧道等等。

 

三、公民国防义务和权利

1、公民的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主要有3种形式:

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协助国防活动的主要义务:

开展拥军优属工作、为武装力量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支前线参战。

 

2、公民国防权利

  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第三节 国防建设

1、 国防建设的概念

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

3、 国防领导职权

根据宪法和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行使。

中央军委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1)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

(3)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

(4)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职权

(5)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央军委之下,设有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

总参谋部:

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

总政治部:

负责管理全军党的工作,组织进行政治工作;

总后勤部:

主管全军后勤工作;总装备部主管全军装备工作

 

二、国防建设成就

1、 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合成军队;

2、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

我国在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A.建立国防动员机构;

B.积极储备国防后备力量;

C.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人才;(2005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建    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

D.民防措施不断完善。

3、 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4、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曾先后经历过六次对外战争,即:

 

  1)抗美援朝战争; 1950至1953

2)中印边境反击战; 1962

  3)抗美援越战争; 1965至1975

  4)中苏珍宝岛之战; 1969

  5)中越(南越)西沙之战; 1974

  6)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1979―1989年中越十年战争

 

三、国防建设目标和国防政策

1、国防建设目标

  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

  2)制止分裂,实现国家完整统一;

  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

  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事现代化;

  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2、国防政策

 国防政策的概念:

指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

 国防政策的内容:

(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2)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4)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5)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四、武装力量建设

 1、概念: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构成。

通常由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最高领导人统率。

 

2、世界武装力量的构成大体可概括为三种类型:

   1)多种(三种以上)武装力量相结合的形式;

   2)两种(军队或武装警察)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

3)单一(军队或警察或民兵)武装组织

 

3、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是一种“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4、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陆军:

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兵。

海军:

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等兵种。

(海军,1949年于泰州成立)。

空军:

歼击航空兵部队、强击航空兵部队、歼击轰炸机航空兵部队、轰炸航空兵部队等。

第二炮兵:

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中国湿式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5、导弹分类

导弹分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两种。

(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线轨迹飞行的导弹。

巡航导弹是指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

按射程分:

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叫做洲际导弹,

         射程在4000至8000公里的称为远程导弹,

         射程在1000至4000公里的称为中程导弹,

         射程在1000公里以内的称为短程导弹。

 

6、武警的职能:

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7、民兵

  概念:

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民兵的作用:

一是积极参加现代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二是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三是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第四节国防动员

1、 国防动员的概念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阵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2、 国防教育的方针:

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究实效;

3、国防教育的原则:

1)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

                    2)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

                    3)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

4、国防教育的意义:

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

                   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二章           军事思想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1、 军事思想的概念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它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一、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 古代军事思想

孙武的《孙子兵法》:

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核心思想只有八个字:

“趋利避害,奇袭歼敌。

”;

(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2)“知己知彼”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致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文武兼施、恩威并重”的治军思想

 

宋代的《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又称《武学七书》,简称《七书》。

即《孙子》、《吴子》、《司马法》、《李卫公问对》、《尉缭子》、《三略》、《六韬》。

 

2、 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1)克劳塞维茨:

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理论应该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

              防御不应是单纯的据守,应有进攻和反击;

              要善于运用民众战争;    

              集中兵力,速战速决,消灭敌人军队。

2)约米尼:

战争是有原理和规律可循的,按此种原理和规律作战方能致胜。

3)马汉:

制海权理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4)施利芬:

速战速决。

 

 

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涵义:

  1)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2)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集体智慧的结晶;

  4)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1、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

2、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3、人民战争思想(核心)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主要内容: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

5、国防建设思想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P75

1、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指南

2、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

3、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五节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一、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1、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2、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提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

           

(1)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3)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4)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队伍

胡锦涛指出“人民解放军的优良革命传统集中起来就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

4、科学统筹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发展

5、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

6、积极推动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

7、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8、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是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环境是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的客观依据,它包括世界战略格局、国际战略形势,尤其是周边安全和国内稳定的基本状况

 

2、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安全战略(P99~105)

(思考题:

这些国家与我国有哪些冲突、挑战、威胁?

1)美国——追求绝对安全的“先发制人”战略;

2)欧盟——推进一体化防务建设与强化共同安全相结合的安全战略;

3)俄罗斯——固本联邻的“现实遏制”战略;

4)日本——变“专守防卫”战略为“主动先制”战略,加速向军事大国迈进;

5)印度——立足于全面赶超的军事战略调整。

3、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与特点

(思考题:

结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三个特征和书本上内容分析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并举例说明。

(P105~111))

首先,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十分复杂。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

直接接壤的邻国就有14个。

我国周边的多样性突出,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各种文化、民族和宗教聚集在我国周围。

新世纪阶段,我国外部特别是周边一些地区仍然充满变数,如朝鲜核问题、伊朗问题等,对我国安全利益和发展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其次,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安全环境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不断改善,且这种势头迄今仍在加强。

4、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面临的主要挑战(P111)

1) 少数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对我国的战略防范与牵制;

2) 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注意中日钓鱼岛和大陆架问题)

3) 台海局势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严峻、复杂;

4) 周边地区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对我国的威胁增大;

5) 我国南海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存在严峻复杂的挑战。

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

1、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1) 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闲的啊战场与作战行动;

2) 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的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

3) 作战指挥体系将“扁平网络化”。

2、 精确制导技术

类型:

自主式制导;遥控式制导;寻的式制导;卫星定位制导(精确、远距离、自动对准);复合式制导。

作战特点:

高精度;高效能;高技术(主要有: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转换技术);射程远;威力大。

 

3、精确制导技术的应用

  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目标在杀伤半径之内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

(1)  导弹

(2)   精确制导弹药

精确制导弹药与导弹的主要区别是它自身无动力装置

4、伪装与隐身技术

 伪装:

指为欺骗或迷惑敌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

  隐身技术:

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走向高技术的发展和延伸。

5、 侦察监视技术包括:

可见光侦察;红外侦察;雷达侦察;电子侦察;多光谱侦察;声学侦察。

6、 电子对抗的概念

    电子对抗指军事上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统称

7、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手段(看书,判断属于哪种对抗P137)

(1)通信对抗;

(2)雷达对抗;(3)光电对抗(光电侦察、光电干扰:

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4)水声对抗

8、航天技术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世界上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地球近地轨道,其第一艘宇宙飞船为“东方号”。

1958年1月美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揭开了航天技术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

“东方红”,“长征一号”

航天器的军事应用:

(1)军用卫星(侦察卫星:

数量最多、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气象卫星);

(2)天基武器系统;(3)军用载人航天器

卫星发射基地:

酒泉、太原、西昌、海南(在建)

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有

四大发射中心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蒙-额济纳旗塞汉桃来)

 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凉山州冕宁县)

 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岢岚县)

 4)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市)

西昌为什么可以发射地球同步卫星:

因为西昌纬度低(北纬28.2度),海拔高(15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纬度越低,离赤道越近,这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负荷。

 

 

   扩展:

①遨游太空第一人:

尤里·加加林(苏联1961年);

②登月第一人:

阿姆斯特朗(美国1969年);

③第一个太空空间站:

“礼炮”一号(苏联1971年);

④最大最先进的空间站:

“和平”号空间站(苏联);

⑤第一架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号(美国)。

8、 军用卫星:

侦察卫星:

数量最多,分为照相侦察、电子侦察、核爆炸侦察、导弹预警和海洋监视等。

通信卫星:

战略通信卫星和战术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1)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2) 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

3) 欧洲“伽利略”系统;

4) 中国“北斗”系统。

测地卫星以及气象卫星

 

 

9、 指挥信息系统概念

指挥信息系统,是在军队指挥机构中,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收集与处理军事指挥、控制所需的信息,并能为各级指挥员提供战场军事情报的应用系统。

10、新军事变革的概念

  新军事变革(RMA),也叫军事信息化变革,它的实质是工业革命以来建立起来的现行的机械化军事体系,向未来信息化军事体系的整体转型,即机械化基础上的信息化。

11、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1)始终坚持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军事变革;

2)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谋划军事变革;

3)始终坚持以开拓精神推动军事变革。

12、指挥信息系统(C4ISR)

   运用:

(1)收集情报;

(2)传递情报;(3)处理情报;(4)显示情报;(5)定下决心;(6)实施指挥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1、信息化战争的概念

  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大量装备和使用信息化武器的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化战争理论为指导,在信息化网络化战场上展开的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目标,以信息对抗和知识对抗为主要对抗手段,附带杀伤破坏减到最低限度的多兵种一体化战争。

2、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1)信息成为战争的主导要素;

  2)战争行动在多维化空间同时展开;

  3)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一体化对抗;

  4)非线式、非接触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样式;

  5)信息域、认知域和太空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战略制高点。

 

3、信息化人民战争

(思考:

如何打赢信息化人民战争?

P193)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要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充分运用人民战争的各种手段,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实战功能、威慑功能、激励功能与指导功能,使人民战争及成为指导我国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又要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手段。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继承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必须在人民战争理论创新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实践形式上有所创新。

  要树立人民战争与信息化战争相统一的观点,一是我们要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打信息战争;二是未来的人民战争就是打信息化战争。

思考题:

1、我国在和平时期为什么要加强国防建设?

从国防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回答。

国防建设的功能、目的。

答题要点:

1)国防的概念: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 国防的功能:

立国、卫国、强国。

3) 国防的目的:

①捍卫国家的主权;②保卫国家的统一;③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④维护国家的安全。

   4)国防教育意义:

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2、为什么十七大提出要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共同发展?

从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论述“富国强兵”的内涵。

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表现:

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国家武器装备发展的总水平和国防力量的总规模;但另一方面,现代国防对于经济并不是消极和被动的,它不仅能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能充分发展国防系统的社会经济功能,直接多方面支援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3、人民战争思想在信息化战争时期还能不能发挥作用(如何打赢信息化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思想内容: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要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充分运用人民战争的各种手段,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实战功能、威慑功能、激励功能与指导功能,使人民战争既成为指导我国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又要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手段。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继承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必须在人民战争理论创新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实践形式上有所创新。

要树立人民战争与信息化战争相统一的观点:

一是我们要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打信息战争:

二是未来的人民战争就是打信息化战争。

 

4、结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三个特征和书上内容分析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并举例说明

美俄欧日印与我国有哪些冲突挑战威胁

中日东海问题发展趋势

(p105-p111这个真得自己搞了)

5、联合攻击弹药(科索沃中美国使用)的优劣(这个我也不懂)

精度高、制导距离远

有限指令制导(距离短受环境影响大)

6、为什么我国通讯卫星均在西昌发射(通讯卫星特点、地理位置(与其他几个发射场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