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考试秘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5943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考试秘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考试秘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考试秘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考试秘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考试秘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考试秘笈.docx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考试秘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考试秘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考试秘笈.docx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考试秘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考试秘笈

1.生物的基本特征

已经发现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其中动物大约150多万,植物有50多万,真菌有8万多种,其中在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细菌。

生物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metabolism)生物体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最后成为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而被排出体外。

同化作用(组成作用)(anabolism):

从外界摄取物质和能量,将它们转化为生命本身的物质和贮存在化学键中的化学能。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异化作用(分解作用)(catabolism):

分解生命物质,将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之用。

大便不属于新陈代谢,而属于排遗。

生长、发育、繁殖(Growth):

生物体能通过新陈代谢的作用而不断地生长、发育,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外界环境因素也有很大影响。

遗传和变异,genetics:

生物体能不断地繁殖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续。

生物的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某些性状会发生变异;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遗传是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而变异指的是亲代与子代及子代之间的差异性。

应激性(irritability)和适应性:

生物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反应。

生物的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黏虫的幼虫危害小麦,当黏虫大面积发生时,农民常用木棍、簸箕等工具顺麦陇敲打小麦植株,黏虫受震就会装死跌落在簸箕里,便于集中消灭。

这是黏虫的应激性,农民的这种做法利用了动物的防御行为。

花卉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植物应有尽有,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其中有一种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欢快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称为应激性。

还有诸如此类的向日葵随着阳光转动花盘,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等都属于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

演化,evolution:

表现出明确的不断演变和进化的趋势,地球上的生命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开始,走过了多细胞生物形成,各生物物种辐射产生,以及高等智能生物人类出现等重要的发展阶段后,形成了今天庞大的生物体系。

2.《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过程大致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观察法是对生物不产生影响,仅是观察,比如说:

观察光照对黄粉虫幼虫(鼠妇)的影响,而实验法要设置对照性实验,对单一变量对生物的影响进行研究。

3.实验设计的相关问题:

3.1对照实验的概念。

即研究某一因素对特定反应(事物)的影响时,需要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察该因素的不同情况对特定反应的影响,以便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

例如:

已知一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受水分、温度、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请自选材料和用品设计实验探究光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这个实验设计须体现对照实验。

本实验的研究因素是光,实验结果是种子萌发与否。

因此在研究时,只能观察在不同的光照情况下(有、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而课题中说到的水分、温度、氧气均影响实验的结果,为了避免误差,不同实验组中的水分、温度、氧气都必须处于相同条件而且是适宜状态。

3.2实验设计对照原则。

该原则的主要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对于对照实验,一个实验应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指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即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对象组)。

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等4种方式。

例如在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

甲组:

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

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丙组:

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空白对照)

《严整的生命结构》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的识别及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使物象更加清晰。

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

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2.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直到目镜里看到圆形的亮圈,叫做视野,安放装片。

(3)观察:

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接近装片2毫米,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发现物象为止。

(4)整理和存放:

擦拭干净显微镜,还原显微镜,放回镜箱送回原处。

【04】1、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横切面装片时,实验室的光线较暗,调试操作应使用()

A.大光圈、平面镜B.小光圈、平面镜C.大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

【04】2、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小动脉的辨别特征是()

A.血液由较细的血管汇入较粗的血管 B.血液流向心脏

C.血液由较粗的血管流入较细的血管 D.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05】3.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毛细血管的方法是寻找()

A.血液流向头部的小血管B.血液流向尾部的小血管

C.搏动的小血管D.血细胞呈单行通过的小血管

【06】4.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不能验证的结论是()

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B.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C.草履虫的运动非常灵活D.草履虫的外形象一只鞋底

【07】5.右图表示用显徽镜观察草履虫时,视野中物像的位置及运动方向(箭头所指),若要让草履虫不从视野中消失,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左下方B.右上方C.右下方D.左上方

【09】6.右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10】7.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左边缘7厘米左右的地方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8、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

A:

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

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

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

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9、“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

   A:

b       B:

d     C:

q      D:

p

10、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11、用低倍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转动高倍镜后异物还在,这异物可能是在:

   A:

反光镜上     B:

装片上    C:

物镜上   D:

目镜上

12、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

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B.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D.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13、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消物像。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

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D.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14、某学生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参考(见下图)。

使用该显微镜观察某组织时,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A.③和⑤B.④和⑥C.①和④D.②和⑥

15、显微镜的使用。

(1)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

(2)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

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种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C.黑藻叶片细胞D.菠菜叶肉细胞

(4)观察血涂片时,看到了图①所示的物像。

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白细胞A(如图②),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

【05】16.请根据显微镜图示,结合有关操作技能,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0分)

⑴与图中数码③⑥相对应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⑵用低倍镜观察菠菜叶片横切标本时,若想对选择的物象作进一步细致观察,应该怎么调试显微镜?

⑶通过显微观察比较,你发现人体口腔细胞比菠菜叶肉细胞缺少哪些结构?

⑷为了便于显微观察,必须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

你在实验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⑸某同学观察蛙脊髓横切面标本时,装上目镜和物镜,放好玻片标本,就开始观察,结果发现视野漆黑一片。

请你帮助分析说明可能的原因。

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变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

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

A.③→①→②→④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

答案:

D

2.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左边缘7厘米左右的地方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四:

参考答案

1、C2、C3、D4、D5、B6、A7、C8、D9、C10、A11、D12、B

13、B14、C

15、

(1)D

(2)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3)A(4)C

16、

(1)物镜粗准焦螺旋

(2)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

(3)细胞壁液泡叶绿体(4)在载玻片上放少量棉花纤维

(5)物镜未对准通光孔;光圈未对准通光孔;反光镜未对准光源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是最外层一层透明的薄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

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

具有保护细胞内部和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其直接原因是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的选择透过性,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菠菜浸泡在清水中,清水不变色;用开水浸泡菠菜后,水会变成绿色。

这是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结构。

而细胞壁仅起保护和支持作用,没有生命。

细胞核:

植物细胞一个近似球形的结构。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质: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具有流动性,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质里有:

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泡状结构,其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比如酸、甜、苦、辣、尼古丁等。

叶绿体,球形或椭球形,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粒状或棒状,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临时装片的制作植物细胞:

擦→滴(清水)→撕→展→盖→染(碘液﹢吸水纸)

动物细胞:

擦→滴(生理盐水)→(漱)刮→涂→盖→染(碘液﹢吸水纸)

4.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的组织培养:

1958年,美国斯图尔德利用胡萝卜韧皮部培养完整的胡萝卜。

(无性生殖)动物的克隆:

A羊乳腺细胞核↘

融合→重组细胞→早期胚胎→植入C羊子宫→克隆羊

B羊去核卵细胞↗

三、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1.细胞通过分裂产成新细胞: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但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2.细胞分裂过程:

体积增大→细胞核分裂(一分为二)→细胞质分裂

3.细胞分裂的结果:

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使细胞数目增多。

由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子代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和亲代细胞相同。

4.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

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是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变化

5.细胞分化:

相同细胞在遗传物质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不可逆性)

6.细胞分化的结果:

(正常分化)细胞逐渐成熟,形成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组织。

(不正常的分化)细胞失去控制形成具有很强增生能力的癌组织

7.组织: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8.几种组织:

植物的几种组织(保护、营养、输导、机械组织)

动物的几种组织(上皮、神经、肌肉、结缔组织)

机械组织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撑和保护作用的组织。

它有很强的抗压、抗张和抗曲挠的能力,植物能有一定的硬度,枝干能挺立,树叶能平展,能经受狂风暴雨及其他外力的侵袭,都与这种组织的存在有关。

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机械组织可分为厚角组织(collenchyma)和厚壁组织(sclerencnyma)两类。

上皮组织也叫做上皮,它是衬贴或覆盖在其它组织上的一种重要结构。

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

结构特点是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质少。

通常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

皮肤的表皮,口腔、咽食管、肛门和阴道的表面,还有眼睛的角膜是复层上皮。

复层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更有利于保护作用。

腺上皮更具有分泌功能。

以腺上皮为主要组成成分的器官为腺体。

腺体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有胃腺、肠腺、汗腺等。

它们是由腺上皮围成的腺泡,分泌物流入其中央腔内,再由导管排到管腔或体表。

内分泌腺有肾上腺、垂体、甲状腺、性腺等。

腺细胞常排列成团状、索状或泡状,没有导管,激素分泌后立即进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具有重要功能意义。

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内,分布无极性。

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液状的血液、淋巴,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和较坚固的软骨与骨;

四、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受精卵)→组织→器官(营养+生殖)→植物体

细胞(受精卵)→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2.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3.人体内的八大系统:

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系统。

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绿色植物的种类绿色植物包括孢子植物(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属于低等植物,又分为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属于高等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类植物)。

●藻类植物:

(1)结构简单,大多个体微小,单细胞植物,一般生活在水中,多细胞的个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素、藻红素等多种色素,植物体呈绿色、红色、褐色多种色彩。

(2)种类:

石莼、马尾藻、鹿角菜、紫菜、海带、石花菜、裙带菜、衣藻(单细胞)、水绵(生活在洁净的池塘、小溪的水面,为碧绿、滑腻的丝状物,细胞呈筒状,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带状的叶绿体构成)。

(3)与人类的关系:

①是浮游动物、鱼类的饵料②大气中90%的氧来源于藻类植物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食品、食品原料、日用品原料、提取药物、用于养殖、工业材料等。

●蕨类植物:

(1)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出输导组织,体型较大,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的茎大都埋在地下,因此地上部分都是叶,叶长而分裂,背面有褐色的斑状隆起,内有孢子,用孢子繁殖。

(2)种类:

蕨、凤尾蕨、肾蕨、鹿角蕨、满江红、卷柏、贯众、紫萁、芒萁。

(3)作用:

食品(蕨、紫萁);药物(卷柏、贯众、凤尾蕨);绿肥(满江红);强酸性红壤土指示植物(芒萁);观赏(肾蕨、鹿角蕨、卷柏)。

●种子植物:

(1)有根、茎、叶,有发达的输导组织,一般个体高大,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

(2)裸子植物:

没有果皮,种子裸露,因此没有果实,只有种子;多为高大的乔木,叶针状、鳞片状,根系发达,适于干旱环境。

种类:

松(雪松、马尾松),杉(银杉、水杉),柏(侧柏、圆柏),银杏、铁树等。

巨衫(世界爷)

(3)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它是植物中最高等、分布最广、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植物类群。

它为人类提供粮食、蔬菜、花卉、药品、木材。

2、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的关系:

蒸腾作用:

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用于蒸腾作用。

主要的器官是叶,茎也可。

(1)实验:

甲枝条去全部叶,乙去掉部分叶,丙不作处理。

(作对照)用三个透明的塑料袋,只套住枝条,扎紧袋口,不能套住花盆(可以防止花盆内的水蒸发到袋内,不能说明袋内的水都是来自植物体)。

光下照射后,观察现象:

甲,几乎没有水珠;乙,有少量水珠;丙,有大量水珠。

得出结论:

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2)叶片的结构叶片分为表皮(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叶脉。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有保护作用;表皮上有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气孔是蒸腾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可以光合作用;一般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

叶肉由叶肉细胞构成,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的紧密,数量多,叶绿体多,而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数量少,叶绿体少,因此,叶的正面颜色比背面深;落叶时正面向下(重),背面向上。

叶肉细胞是光合作用的车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机器。

叶脉有支持、输导作用(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物),叶是一个器官,由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构成。

(3)影响蒸腾作用因素:

光照强度(大,蒸腾强)、环境温度(高,蒸腾强)、空气流动状况(快,蒸腾强)、空气湿度(大,蒸腾弱)。

(4)蒸腾作用的意义:

植物吸收的水分1-5%的水参与组成植物利用于维持生理过程,95%的水用于蒸腾;①散热②促进植物吸水③促进水无机盐的运输。

蒸腾作用的时间:

时时刻刻,一天中最强的时候是中午2:

00左右,一年中最强的时候是夏季。

蒸腾作用的应用:

移栽植物时要降低蒸腾作用:

①去掉部分枝叶②阴天或傍晚移栽③移栽后要遮荫。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试验一: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①暗处理:

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遮盖后,光照射:

选取一片叶,用黑纸片把该叶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作对照,变量是光)移至光下,几小时后摘叶,去纸片

③脱色:

将该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④漂洗,加碘液

⑤冲洗观察现象:

叶片见光部分,遇碘变蓝,得出结论: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得出结论: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银边(无叶绿体)见光部分,遇碘也不变蓝,得出结论: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验二:

金鱼藻上倒罩着短颈漏斗,移至光下,用试管收集气体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得出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氧。

实验三:

将相同的两枝条暗处理后,放入甲、乙两烧杯中,然后分别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实验变量:

有无二氧化碳)和清水的水槽中,并用玻璃罩倒扣,密封,放置光下,一段时间后,各摘下叶片,脱色,加碘液,观察现象:

甲不变蓝,乙变蓝,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此实验也可以利用碳酸氢钠释放二氧化碳的来完成实验(见课本66页实验)。

光合作用的应用:

农业上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如: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呼吸作用: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实验一:

将萌发的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装入甲保温杯中,乙煮熟后装入保温杯中,并各插入一只温度计,密封。

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甲内的温度计的度数大,乙小,

得出结论: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热量。

(如:

刚收获的小麦,堆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将手深入到小麦堆内会感到热)

实验二:

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保温杯中,观察现象:

放入甲内的蜡烛熄灭,乙内的继续燃烧,

得出结论: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

实验三:

将甲乙内的气体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通入甲气体的石灰水变浑浊,乙不变浑浊。

得出结论: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此实验还可以改为用“黑”色的塑料袋套在一植物体上,然后将里面的气体排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用黑色的塑料袋的原因是:

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在无光条件下,不能光合作用,可以避免影响实验的现象。

种子为什么可以用透明的保温杯?

因为种子无叶绿体,不能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为什么用萌发的种子?

因为萌发的种子

呼吸作用旺盛,实验现象明显。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的去向:

①转变成热量散失②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

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

呼吸作用的应用:

(1)农业上采取措施,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①田间松土②及时排涝

(2)储存上,降低呼吸作用:

①储存粮食,要及时晒干,并保持低温、干燥的环境②储存水果、蔬菜,要在低温下、并充入二氧化碳或氮气,降低氧的浓度。

头部

知识拓展:

(1)植物的一片叶,在一天中的重量变化规律:

傍晚大于深夜大于早晨。

因为:

白天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到了傍晚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深夜不进行光合作用只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有机物,到了早晨消耗的更多。

(2)早上在树林中锻炼身体好吗?

不好,树林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氧的浓度低。

居室内放置过多的花卉,有利于身体健康吗?

不利于,植物夜间或光照不足时,呼吸作用十分的旺盛,吸入大量的氧,呼出二氧化碳,使室内的氧少,二氧化碳增多,日久天长会影响身体健康。

(3)如何提高大棚内的蔬菜的产量?

①改善大棚的棚膜的透明度,增加进光量②保持棚内一定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的途径有:

增施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还可以及时的通风换气。

(4)地窖上方都要留一通气孔(主要作用通风散热),人在下地窖以前应该怎么做?

人在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