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5492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docx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docx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

  摘要:

以就业为导向,对中职教育人力资源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迫切需要通过文化课程转型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在对湖北省9所中职学校的文化课课程开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中职教育鲜明的职业属性出发,提出实现文化课程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就业导向;中职教育;文化课程现状;课程转型

  “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的提出,是目前职业教育生源少、质量低、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在大的方向上引领着职业教育的改革。

职业教育以当前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有知识、有能力、会学习、能应用,全面发展创新人才来衡量,[1]文化课程的实施现状仍没有摆脱普教模式,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诸如课程目标决策不明,内容选择欠佳等问题,偏离了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地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毕业生。

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就业角度出发,对处于湖北省三个不同经济区的9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程(语文、数学、英语、政治)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和课堂观察,系统地了解文化课程总体情况和师生

  对文化课程认识的状况,确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析其成因,并为实现文化课程转型提供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调查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调查对象与样本的选择

  本次调查、访问对象为中职学校在校学生和文化课教师,学生总体为二年级和三年级,且以三年级为主,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由表1所示。

  

  调查的方法与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问卷法、访问、座谈、课堂观察。

调查使用的工具为:

教师、学生问卷各一份;教师、学生访谈提纲各一份;课堂观察表一份。

  调查结果与分析

  文化课程的开发主体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

表2调查结果显示,文化课程开发主体虽然实现多元化,但学校自主开发、与企业合作开发的力度不够,大部分文化课程仍以国家专家委员会编排为主。

访问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学校对自主开发教材要求不够;不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积极性比较高,而企业态度并不积极。

  

  文化课程的目标定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不仅要有一般文化课程的共性目标要求,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表3显示:

在各选项目标中,“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是学生认为在自身体现得最好的目标,选择这两项的人数分别达到了%和%。

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在学生身上体现得最好的人数分别为%、25%和%。

当前教育评价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能力指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分别有%、%的学生认为自身较差或最差。

按照终身教育观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成为最主要的智育目标。

[2]对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工作等都有重大影响的合作学习、学会学习、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等课程目标,选择体现较差或最差的学生人数都在50%以上。

  表3和表4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完成文化课程目标与文化课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成正比。

文化课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程度越高,学生完成课程目标的情况越好,否则就越差。

访谈发现,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情况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依据有直接关系。

所有被调查学校,评价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考勤、教案、批改作业、工作态度等,而对教师是否完成课程目标与教师的年终考核、奖励没有必然的联系。

  

  文化课的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传统的以百科全书为范式的“囊括式”课程内容选择模式,逐渐被“精选式”课程内容选择模式所取代。

其变化是强调学习者自身进行建构式学习以及创造新知识框架能力。

[3]以就业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同样要适应这种趋势。

笔者从课程内容规定性、应用性、选择性、创新性四方面的调查发现,目前文化课程内容依然以知识本位为主,还没有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内容的规定性对“您是否能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内容”,只有%的教师回答能在规定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

访谈发现,校领导、教师普遍认为,文化课课程内容从“知识点”的角度来看繁而难,但从“知识面”的角度来看窄而深。

  内容的应用性对“您是否经常用所学的文化课知识解决职业领域的问题”,回答“经常用”的学生只占被调查学生的%,“不会用”和“不用”的学生占%,“偶尔用”的学生占%。

访谈发现,%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应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

  内容的选择性每位学生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只有按照这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才能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

在问卷调查中,%的教师认为“不同的专业应该学习文化课,其内容要有一定的选择性”,%的被访谈的学生都认为应当让他们有选择的余地。

这表明,课程内容的规定性和选择性是文化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基本矛盾。

  内容的创新性对问卷中“您认为现行教材是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只有%的教师回答“非常有利于”,%的教师选择“比较有利于”,选“不太利于”和“不利于”的教师达到79%。

由此可见,现行文化课程内容不利于教师发挥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部分教师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课本上的例题过于陈旧,开放题、情境题、应用题几乎没有,没有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留下质疑、探索的空间。

这也是造成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化课的课程结构

  以就业为导向主张打破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体系,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模块,增加课程弹性,对职业化课程进行优化和补充,其最终目的是指向培养富有能力的劳动者、问题解决者和终身学习者。

  文化课模块化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特征:

[4]一是课程决策分权化——市场导向(以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学生培养目标);二是课程目标具体化——宽窄并举(课程编制以岗位能力为中心开展);三是课程理论适度化——够用为度(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岗位、专业课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四是课程设计动态化——动态适应(课程内容不以学科为中心,向综合化发展,随着职业岗位要求予以调整);五是课程结构模块化——能力为本(编排各种组合的知识单元、情境模拟单元或操作单元,各模块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

问卷调查发现,能按这种模式特征进行教学的教师仅占%,有%教师居然还不知道模块化教学模式,更谈不上进行模块教学。

  文化课模块的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文化课模块开发需要发挥其知识性和工具性两种功能,以“必需、够用”为度,淡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更新。

整个课程结构因核心课程(专业课)内在结构以及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富有弹性,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调查发现,仅有%的教师能结合核心课程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开展文化课教学。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文化课程的开发几乎没有专业课教师的参与。

  文化课的课程实施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

其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学科概念,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思考和运用。

  学习方法在对学生学习策略的问卷调查中,学生通过记忆策略、问题策略和多媒体学习策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分别占%、%、%,而应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性学习策略,在所调查的学校几乎没有使用。

从访问结果来看,原因有三:

一是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缺乏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指导;二是学校、家庭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有限;三是学生对学习教材缺乏研究的心向。

  学习路径在“您认为现在的文化课教学中,最亟需改进的有哪些方面”问题中,约有69%的教师和67%的学生认为课程实施应加强实践性。

这意味着文化课教学行为应该以专业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分量,使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将学科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增加学生职业的适应性。

  结论与建议

  实证研究表明,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理念衡量文化课程的实施现状,大部分学科偏离其职业属性,需要与职业特征联系在一起,实现文化课程转型。

  实现文化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

  文化课课程开发主体虽然实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但仍有大部分课程过多地依赖专家委员会统编的课程。

国家文化课程试图摆正技术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但由于技术太分散,文化课程只是解决概括性问题,而没有专门的知识基础和技能,[5]降低了文化课知识性功能。

因此,学校要提高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扩大与企业合作的规模和领域,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文化课程。

  文化课课程目标突出岗位就业目标

  文化课课程目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突出体现岗位就业目标的创新能力、合作学习、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等相对薄弱。

课程设计要抓住“职业”特色,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标准。

学校管理要把教师完成课程目标与年终考核挂钩,以增加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程度。

  文化课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

  文化课课程规定过多,缺乏选择性、创新性、应用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需要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需要增加与学生生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知识教育能够贴近实际、走向生活,[6]改变过去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的现象,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强调课程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问题。

[7]

  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

  文化课课程结构突出知识的系统性,缺乏与核心课程(专业课)相关性,有相当一部分课程还没有实行模块化教学模式,忽视了文化课程对职业化技能的优化和补充,对课程的工具性功能认识不足。

模块设计应以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核心,以岗位和职业对知识的规范要求为标准,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参照,综合考虑知识结构、常识水平、技能应用和个性化需求,形成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文化课基础知识模块。

这种文化课程模块突破了以校园为中心的模式,构建开放式的课程模式。

[8]

  课程实施开放性

  学生学习知识就其性质来说,更多的是模拟性。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文化课知识对典型职业活动的实践性体验,学习效能感低,参与程度弱。

因此,课程实施以职业情境为导向,通过对职业工作过程“学”的过程,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主观知识——过程知识。

[9]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而创建一种新型的、多元的课堂教学文化模式——思维型教学文化:

对话、合作与探究,使学生从课堂的边缘走向教学的中心。

[10]

  参考文献:

  [1]王凤秋.当代知识的变化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0,.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成为最主要的智育目标[N].文汇报,1999-12-30.

  钟启泉.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1,.

  刘欣.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与特色办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5,.

  翟海魂.21世纪英国中等职教改革动向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4,.

  钟启泉.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J].全球教育展望,2004,.

  肖凤翔.隐性经验习得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2,.

  姜大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初探[J].教育研究,2004,.

  [10]钟启泉.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教育研究,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