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一五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2816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docx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十一五规划.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docx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年1月18日在浙江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省长吕祖善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一)“十五”取得巨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十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台风洪涝、高温干旱等灾害的严峻考验,面对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严重冲击,面对发展中资源环境制约、贸易摩擦加剧、社会矛盾增多的种种压力,全省人民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奋力克难攻坚,保持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使“十五”时期成为浙江综合实力提高较快、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的时期。

全省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000亿美元;城市化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点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居各省区之首。

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放眼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潮流。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明显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国内外经济互动日益增强。

这总体上有利于浙江利用国际资源、吸纳高端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

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油价和人民币汇率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围绕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这对浙江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新挑战。

  纵观国内,经济社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充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潜力巨大。

这为浙江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步伐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国区域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这对浙江实现高起点上更高水平的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出了新要求。

  立足浙江,实现高起点上更高水平的发展任重道远。

“十五”计划目标圆满完成,中共浙江省委相继作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等重大战略部署,全省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良好氛围,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科技等高端要素制约加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

缓解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模式。

  

(二)深入实施“八八战略”,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坚持依法治省,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

  按照“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必须切实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推进又快又好的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发展意识,抓住发展机遇,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强化经济增长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推进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倡导和睦相处,健全民主法制,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改善民生,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

  力争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10年达到200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0元左右;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45%左右,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更趋合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各省区前列。

——体制机制和对外开放形成新优势。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民营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更加繁荣,初步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

  ——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城乡、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新增城镇就业3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0%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左右,努力缓解城乡、地区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公共服务有较大改善;居住、交通、工作、休闲环境逐步优化,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总体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30%的县(市、区)和40%的设区市基本达到生态县、市建设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5%左右;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阶段性目标;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

  ——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

文化大省建设步伐加快,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扎实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卫生、体育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国民教育、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医疗卫生体系和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完善,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省份建设有效推进。

  

  ——依法治省得到明显加强。

“法治浙江”建设成效显著,政府职能全面履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制环境不断改善,基层民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顺应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积极推进城市化,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提高基本农田的地力和产出,确保全省3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粮食流通和储备体系建设,加快省外粮源基地合作开发,确保粮食安全。

增强农业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气候调节、自然观光等综合效用。

  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着力建设浙北浙东沿海平原、浙中盆地丘陵、浙西北浙西南山区和沿海及岛屿四大农业区块。

创建一批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示范园区,重点建设400个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150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一批环保型畜牧业养殖场和100万亩标准养殖塘。

实施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建成高效生态林业基地200万亩。

  

  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把传统农业逐步提升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高效生态农业。

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重点培育1万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100万专业农民。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建立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农户有机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经济组织体系。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行复种轮作、立体种养等农作制度,推进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粮饲牧结合和水产混养、套养、轮养。

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建立100个农业优势产业农机化示范基地。

实施种子种苗和肥药减量增效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推行从育种、生产、加工、储运到营销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化生产,强化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比重。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

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发挥乡村文化、养生、休闲功能,促进“农家乐”等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

继续完善对农民的各项直接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

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生产成本过快增长。

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有效增加非农产业收入。

  

(二)建设农村新社区,努力改善农村整体面貌

  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大力治理农村“散、脏、乱、差”,把传统村落建设成为现代文明的农村新社区。

优化小城镇和村庄布局,积极稳妥地开展乡村撤并,加快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力争完成20000个村庄的整治任务,建成200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

合理制定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定额,完善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机制,控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引导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

以生态村建设为载体,建设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实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和沼气工程,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建设万村文化阵地和农村体育设施,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整合发挥“浙江农网”等信息平台的作用,加强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

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农民健康工程。

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建成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大力开展普法教育,鼓励司法部门和中介机构向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改善农村治安状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抓手和十大目标

  十大抓手:

  1、“强龙兴农”工程,农机化促进工程,农业10大科技专项,1500万亩标准农田、400个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150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一批环保型畜牧业养殖场和100万亩标准养殖塘建设

  2、“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3、中心镇培育工程

  4、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乡村康庄工程、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

  5、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和沼气工程

  6、农民健康工程

  7、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

  8、万村文化阵地和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

  9、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浙江农网”、“百万农户农民信箱”等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10、农村综合改革

  十大目标:

  1、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2、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

  3、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4、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

  5、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6、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7、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8、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

  9、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10、城乡协调的发展体制

  推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以城乡共享为导向,完善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交通枢纽和农村运输节点的连接,推进以乡村康庄工程为重点的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

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等工程,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以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中心村为基本联接点,完善覆盖城乡的公交、电力、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网络。

  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劳动力培训,把传统农民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加大扶贫助学力度,继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等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

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主的专业培训。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

  (三)积极推进城市化,强化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

  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发挥城市群的网络效应,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杭州市要加快沿江、跨江发展进程,强化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构筑杭州都市经济圈,使之成为全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核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区。

宁波市要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构筑宁波都市经济圈,使之成为浙江临港重化工业的核心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市要加快城市东拓和港口建设步伐,加大外向发展力度,逐步发展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工业、商贸中心和港口城市,构筑温州都市经济圈,使之继续成为民营经济的先行区,辐射浙南闽北、影响皖赣的经济枢纽。

加快培育金华包括义乌等城市在内的浙中城市群,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和大型专业市场优势,使之成为中国小商品制造基地和贸易中心、浙江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发展极核。

  强化大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按照“35221”的城镇体系规划,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的比较优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鼓励大城市通过城际快速干道连接周边中小城市,形成点轴型组群式城市空间发展形态。

支持有条件的地级市和经济强县政府所在地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和中等城市,鼓励更多的县城和中心镇发展成为功能健全的中小城市。

发挥县城的龙头带动作用,催生具有区域特色、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加快培育中心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

  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找准城市发展定位,强化城市发展特色,提升城市发展品位。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结构布局和运行管理,建设环境优美、适合人居的生态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对产业、人口的吸纳集聚作用。

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逐步赋予进城就业农民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转化作用。

强化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服务和创新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对主城区、近郊发展空间和功能进行战略拓展与科学整合,充分发挥城市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四)加快城乡一体的制度创新,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的体制障碍。

加快实施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消除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合理功能。

探索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完善土地征用“区片综合价”制度和征用程序,切实维护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完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平等竞争。

  实施农村综合改革。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强涉农收费项目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推进县乡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乡镇债务。

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保障农村公共支出。

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合理设置乡镇机构。

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三个组织”,创新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

积极推进以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生活环境。

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待遇,切实解决涉及收费、薪酬、劳动时间和工作条件等突出问题,依法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

研究制定政策,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同等的职业培训、子女就学、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服务。

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民主法制、生态环保和城市公共生活意识。

  三、着力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顺应集群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生态化发展趋势,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推动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走出一条互动互补、集聚集约、创新创优、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之路,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区。

  

(一)着力整合提升,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全面实施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发展规划。

推动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重点园区的整合提升扩容,增强研发、信息、培训、营销等服务功能,构筑全国一流的产业集聚平台。

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化经营能力,促进区域块状特色经济向国际性产业集群转型。

合力打造中高档纺织、品牌服装及皮革、电子信息及电气等10大产业集群,以及20个左右国内重要的制造基地,培育100家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1万家专业特色强的成长型中小企业。

  推进关键领域的重点突破。

优先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

组织实施重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医疗器械,积极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环保技术。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加快改造传统优势行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纺织、服装、皮革、五金、造纸、精细化工等行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积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建设大乙烯、对二甲苯(PX)、精对苯二甲酸(PTA)等大型石化以及板材类优质钢冶炼和深加工项目,积极发展大型船舶和特色船舶修造产业。

整合提升装备制造业,依托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优势,加大国际合资合作力度,提升豪华大客车、经济型轿车、皮卡车等整车制造水平;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提升研发和工艺水平,在电子通信设备、输变电设备、环保专用设备等领域有新突破。

  

  增强建筑业发展优势。

强化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健全建筑业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标准体系。

加快培养建筑业管理人才和高技能紧缺人才,培育能参与国际竞争、承揽大型工程的建筑企业集团。

大力推进建筑业科技创新,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应用。

进一步增强浙江建筑业的品牌优势和竞争能力,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二)提升战略地位,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把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建立“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服务业体系,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全社会就业的贡献率。

着力推进服务业市场化,健全社会化、专业化的生产生活服务网络。

充分发挥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提升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旅游会展、文化和房地产等优势服务业。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等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加快培育信息、科教、中介、社区和公共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

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打破行业垄断,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

加快电信、金融、铁路、航空和市政公用服务等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

对公共服务与非公共服务、营利性服务与非营利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和差别化政策,转换运营机制,提高公共服务业的效率和水平。

  着力建设服务业高地。

鼓励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确立服务业优先发展的地位,推动杭州、宁波、温州等大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通过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浙港合作,形成长三角南翼现代物流和国际航运枢纽;通过发展网络增值服务和软件产业,培育国家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基地;通过义乌国际商贸城等大型专业市场的整合、转型和提升,积极融入国际采购和分销网络,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贸流通中心;通过优化整合全省旅游资源,打造文化、休闲、商贸、生态、海洋、红色旅游六大品牌,建设杭州国际休闲旅游等十大旅游区,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服务业发展重点:

  壮大提升优势服务业

  积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做大做强现代商贸业

  着力创建物流枢纽和物流配送中心,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

  推进金融创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

  打造文化、生态、海洋、商贸、休闲五大旅游品牌,做精做特旅游业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及高技术文化企业和基地,积极扶持文化服务业

  以改善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条件为重点,稳步发展房地产业

  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

  网络传输与增值并重、软件与系统集成并举,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和现代教育体系,扶持发展科教服务业

  推进市场化改革和规范化管理,培育发展中介服务业

  围绕便民利民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发展城乡社区服务业

  建设现代服务业五大高地

  杭州、宁波、温州等11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宁波—舟山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长三角现代物流和国际航运枢纽

  “数字浙江”及杭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义乌国际商贸城等现代商贸流通中心

  杭州国际休闲旅游等十大旅游区

  (三)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实现自主创新的重点突破。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重点建设国家和省级软件、信息、生物等高技术产业基地,努力在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创新成果,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加强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为主转变,培育100个左右驰名商标,一批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产品品牌,打造品牌大省。

  完善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

实行支持自主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