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迁论俗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2628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不迁论俗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不迁论俗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不迁论俗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不迁论俗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不迁论俗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不迁论俗译.docx

《物不迁论俗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不迁论俗译.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不迁论俗译.docx

物不迁论俗译

《肇论·物不迁论》俗译

作者:

曾宁朴道

【物不迁论·题解】

  2.0.这是一篇论述关于物的变迁的论文。

凡与物相关的理,佛学上都将其归于“俗谛”。

人们一般都认为物都在迁徒,且变易无常。

僧肇却以相反的一面来看待物的变迁,将物描述为“不迁”,其反常之义却仍然合于道之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僧肇所用的是一种分化的方法,即将物无限地分化,使其达到小之极的情状。

这相当于现代数学中的关于寻找极限的方法。

当物处于极小状态时,所有的物都趋于其本质之态,这种状态就可以用“同”来描述,或者干脆叫做“无”。

物的迁与不迁,也就是所谓“动”与“静”,而“静”是一切“动”的本质,当“动”趋于极小时,就会最终转化为“静”。

古人的这些观念是经过种种论证之后所得出的结论,且可以补充到现代科学之中,因为现代科学恰好缺少这种观念。

现代科学过分强调实验手段,从而有见树不见林的倾向,也就是只见到物的“迁”,而见不到物的“不迁”。

当现代科学与古代的(科学)观念结合起来时,现代科学就会得到完善,也只有如此才会得到完善。

【原文】

  2.1.夫生死交谢。

寒暑叠迁。

有物流动。

人之常情。

【俗译】

  从自然中人们看到了生和死的现象:

有生的,有死的,生来和死去不断交替出现;人们也看到了寒和暑的更迭和变迁的现象。

这些现象表明了有物在运动变化。

人们把这一切物的运动变化当作自然现象的“常情”,即所谓普遍现象。

【原文】

  2.2.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

放光云。

法无去来。

无动转者。

寻夫不动之作。

岂释动以求静。

必求静于诸动。

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俗译】

  我则说,未必尽然。

为什么这么说呢?

放光经说:

“法无去来。

无动转者。

”(法的本质是既无所谓来亦无所谓去,既无所谓动亦无所谓转,因为法的本质是“无”。

)如何去找这“不动之作”呢?

难道得以解释“动”来求得“静”吗?

如果当真是这样,当然就得从各种“动”去求得“静”。

既然各种“动”最终必可求得“静”,则不管怎么样的“动”最终都应“常”处于“静”的状态。

如果不以解释“动”来求得“静”,则不管怎么说“静”其实都离不开“动”。

【原文】

  2.3.然则动静未始异。

而惑者不同。

缘使真言滞于竞辩。

宗途屈于好异。

所以静躁之极。

未易言也。

【俗译】

  其实,这么说来说去,动和静并没有产生什么不同,动还是动,静还是静,只是迷惑者本身的不同罢了。

这么说来说去只是把本质原因流于表面的争辩之言辞,人们也只不过是在言辞上作一选择而已。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要讲清楚动和静的极点,或者说要去求诸动和静的极大或极小的情形,实际上是不容易一下讲得清楚的。

【原文】

  2.4.何者。

夫谈真则逆俗。

顺俗则违真。

违真故迷性而莫返。

逆俗故言淡而无味。

【俗译】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要“谈真”也就是去揭示动和静的本质嘛则会“逆俗”也就是与“常情”相违背;如果“顺俗”也就是顺着“常情”来讲嘛则又与动和静的本质“真”相违背。

如果与“真”相违背,则必然在性质上迷失方向,找不到归途。

如果与“常情”相违背,则讲起话来便“淡而无味”,可能让人听起来兴趣索然。

【原文】

  2.5.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

下士抚掌而弗顾。

【俗译】

  由于这种种缘故,才有这种现象:

中等水平的人对于动和静的存与亡就有所疑惑,难于决断;下等水平的人听到如此谈论动与静便禁不住拍手大笑,不肖一顾。

【原文】

  2.6.近而不可知者。

其唯物性乎。

【俗译】

  其实,与我们整日最贴近而我们却浑然不知的,正只是“物性”而已。

【原文】

  2.7.然不能自已。

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

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

【俗译】

  然而我们却不能随时将其截住拿来研究,只能依靠心力,从动和静之间的关系变化去加以了解。

是不是必然如此呢?

试作论述如下。

【原文】

  2.8.道行云。

诸法本无所从来。

去亦无所至。

中观云。

观方知彼去。

去者不至方。

斯皆即动而求静。

以知物不迁明矣。

【俗译】

  道行经说:

“诸法本无所从来。

去亦无所至”(诸法并不是由哪个地方来的,若说其“去”,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

中观经说:

“观方知彼去。

去者不至方”(由“观方”的方式可知其“去”了,然而其“去”却不是去到确定的“方”)。

这些话都是以观“动”去追求“静”,其中所包含的“物不迁”的意思是很明显的。

【原文】

  2.9.夫人之所谓动者。

以昔物不至今。

故曰动而非静。

我之所谓静者。

亦以昔物不至今。

故曰静而非动。

【俗译】

  这里人们提及的所谓“动”,指的是过去的物不是今天的物,所以认为其缘由是发生了动而非总是静。

我所要指出的所谓“静”,也是借用此话,指的是过去的物不是今天的物,所以才叫做静而非为动。

【原文】

  2.10.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俗译】

  说“动而非静”,其着重点在于“以其不来”。

【原文】

  2.11.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俗译】

  说“静而非动”,其着重点在于“以其不去”。

【原文】

  2.12.然则所造未尝异。

所见未尝同。

【俗译】

  然而,这对于所造之物而言并没有发生什么相异之处,人们的见解也没见得有何相同之处。

【原文】

  2.13.逆之所谓塞。

顺之所谓通。

苟得其道。

复何滞哉。

【俗译】

  正所谓相逆就会有所阻塞,相顺就会有所畅通。

所有的一切,全在于是否得到了其“道”,若得到了“道”,哪还有什么“滞”的事呢?

【原文】

  2.14.伤夫人情之惑也久矣。

【俗译】

  这种困惑,伤人脑筋,时日已很久了。

【原文】

  2.15.目对真而莫觉。

既知往物而不来。

而谓今物而可往。

往物既不来。

今物何所往。

【俗译】

  人们是睁着眼睛,眼看着“真”却浑然不觉而已。

既然知道“往物”亦即过去之物没有延续至今,今天之物怎么又会有“可往”的前景呢?

过去之物没有延续至今,今天之物也不会延续下去。

为什么呢?

【原文】

  2.16.责向物于今。

于今未尝有。

【俗译】

  对于“向物”而言,无非是有“向”也就是方向和综迹,如果拼命去追溯这个曾经有过的“向”,这个“向”未必就是“无”;若把“向物”置于今,去追溯其“向”,这个“向”对于今天的物而言又未必一定为“有”。

【原文】

  2.17.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

【俗译】

  既然这个“向”对于今天的物而言未必一定为“有”,则可明确知道没有物来。

【原文】

  2.18.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俗译】

  同样地,因为曾经有过的“向”未必就是“无”;则可明确知道物没有从原来的地方离去。

【原文】

  2.19.覆而求今今亦不往。

【俗译】

  如此再反过来看待今日之物,便可知今日之物也不会往何处去。

【原文】

  2.20.是谓昔物自在昔。

不从今以至昔。

【俗译】

  这就是说,过去之物自然就是处在过去,不会由今天返至过去,即是不会因今天而改变其过去的属性。

【原文】

  2.21.今物自在今。

不从昔以至今。

【俗译】

  今日之物自然就是处在今天,不会由过去来至今天,即是不会因过去而改变其今天的属性。

【原文】

  2.22.故仲尼曰。

回也见新交臂非故。

【俗译】

  所以孔子曾感叹地说,我一生好不容易与颜回你有一臂之交,现在“见新交臂”却不再是故人。

【原文】

  2.23.如此。

则物不相往来明矣。

【俗译】

  由此看来,孔子所说的这些话,其所表露的“物不相往来”的意思也是很明白的。

【原文】

  2.24.既无往返之微朕。

有何物而可动乎。

【俗译】

  既然一切连一点往返的微小征兆都没有,那又有什么“物”在“动”呢?

【原文】

  2.25.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

江河竞注而不流。

野马飘鼓而不动。

日月历天而不周。

复何怪哉。

【俗译】

  然而,有见旋风吹过山岳却说“常静”,有见江河往下倾注却说“不流”,有见尘土飞扬却说“不动”,有见日月经过天空却说“不见周转”,这么说话,岂不怪哉?

这么说话,是因为说话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

着眼于风,则后一阵风非为前一阵风;着眼于水,则后一滴水非为前一滴水;着眼于尘,则后一颗尘非为前一颗尘;着眼于日月,则后一时非为前一时。

【原文】

  2.26.噫。

圣人有言曰。

人命逝速。

速于川流。

【俗译】

  圣人有言告诫:

“人命逝速。

速于川流”(拿人的生命与川流相比,当人逝去时,川流还仍然以同样的形态流动着)。

【原文】

  2.27.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

缘觉觉缘离以即真。

苟万动而非化。

岂寻化以阶道。

覆寻圣言。

微隐难测。

若动而静。

似去而留。

可以神会。

难以事求。

【俗译】

  所以,有以“声闻”而悟道的,是从“声”的非常情境而悟得了道。

有以“缘觉”而悟道的,是从“缘”的“离”的情境而感觉到了其中所蕴含的“真”并因此而悟得了道。

假如不是万物千变万化,那人们又怎么能从寻找这些千变万化而悟道呢?

再返过来啄磨圣人之言,便会觉得其中极其微妙,幽隐之中亦含有无限深意,这些微妙幽隐又难于测度,所以总是难于一下表述出来。

其微妙幽隐的情境就仿佛在动之中又仿佛在静之中,仿佛在逝去,仿佛又在留下。

这种情境可以自己心领神会,却难于要求事事都将之描述出来。

【原文】

  2.28.是以言去不必去。

闲人之常想。

称住不必住。

释人之所谓往耳。

岂曰去而可遣。

住而可留也。

【俗译】

  所以就其心领神会而言,可以说,人要进入那种情境却可以不必真去,就如同一介“闲人”常常在想事儿的那个样子就可以了;而且人要住进那种情境却同样可以不必真住。

信佛(出家)之人说的所谓“往”,怎么会是说“去”就一定得自己亲自前去,说“住”就一定得自己亲自留下呢?

【原文】

  2.29.故成具云。

菩萨处计常之中。

而演非常之教。

摩诃衍论云。

诸法不动。

无去来处。

【俗译】

  所以,成具经说:

“菩萨处计常之中。

而演非常之教。

”(菩萨处于“计常”(平常、平凡)之中,却可以从“(计)常”而推衍出“非常”来,并将其作为“教”来开化人们。

)《摩诃衍论》说:

“诸法不动。

无去来处。

”(“诸法”即万物的本质是“不动”或说是“静”,(因为“不动”或说“静”之中已没有任何区别,所以)没有所谓去和来的处所。

【原文】

  2.30.斯皆导达群方。

两言一会。

岂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俗译】

  这些话都是为了引导众生,到达超越“群方”(宇宙,方﹦物:

方以类聚)的境界,也就是使人们能够得道。

两句话,两种说法,从本质上来领会,就只是一个意思而已。

怎么能以为文之表面的不同就说其本质上也不同呢?

【原文】

  2.31.是以言常而不住。

称去而不迁。

不迁故虽往而常静。

不住故虽静而常往。

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

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

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

仲尼之所以临川。

斯皆感往者之难留。

岂曰排今而可往。

【俗译】

  所以就可以有这样的情形:

在说到“常”的静的情境时人却并未在其情境中住留,在说到“去”的变动迁移的情境时人却并未真去到其情境之中。

正因为其“不迁”的缘故,所以虽然是在说“往”,人却处于“常静”的情境之中。

正因为其“不住”的缘故,所以虽然是在说“静”,人却处于“常往”的情境之中。

正因为人处于“常静”的情境之中的缘故,所以虽然是说“往”却没有当真迁移变动。

正因为人处于“常往”的情境之中的缘故,所以虽然是在说“静”却没有当真住留下来。

也正因为这样,才有庄子的“藏山”的说法,也才有孔子的“临川”的说法,其实都是感到了“往”这种时光流逝而难于留住的情形而发出的叹概。

难道说只要把今天排遣开来就能达到“往”的境界吗?

【原文】

  2.32.是以观圣人心者。

不同人之所见得也。

何者。

人则谓少壮同体。

百龄一质。

徒知年往。

不觉形随。

【俗译】

  所以,虽然都是观察圣人之心,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见解。

为什么呢?

人们都认为人从小到大,从老到死,其身体就总是那一个“体”,哪怕活到一百岁,也还是那一个“体”。

这只是着眼于“体”为同一个,却忽略了另外的因素:

随着年月的流逝,人的“体”之形也随着有了改变。

【原文】

  2.33.是以梵志出家。

白首而归。

邻人见之曰。

昔人尚存乎。

梵志曰。

吾犹昔人。

非昔人也。

邻人皆愕然。

非其言也。

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趋。

昧者不觉其斯之谓欤。

【俗译】

  所以(印度)有故事说,梵志年少出家,直到满头白发才回归故里,过去的邻居见到他的归来惊诧不已,问道:

“你就是以前那个梵志活着回来了吗?

”梵志回答说:

“我就是以前那个梵志,我也不是以前那个梵志了。

”邻居们都为之愕然,似有不解。

这只不过是通常人们并不那么说话而已。

正如庄子的“藏山”之说,说的是为“固”而将船藏于山泽,深夜由强壮有力的人背负着前行,船上之人却无有知觉,因为不知前山非后山。

也正如孔子“临川”所感叹的“逝者如斯夫”,蒙昧不学之人对其“斯”却难于理解,因为不解前水非后水。

【原文】

  2.34.是以如来因群情之所滞。

则方言以辩惑。

【俗译】

  正是看到人们在理解上有所蒙蔽滞碍,如来之佛才以“方言”为人们辩析解惑。

所谓“方言”就是依“方”而言,而所谓“方”则是指宇宙整体。

【原文】

  2.35.乘莫二之真心。

吐不一之殊教。

【俗译】

  如来是向人们揭示宇宙万物所共有的“真心”也就是其本质,因为从整体上来看,宇宙就只是一个,其“真心”也只是一个。

如来是向人们传授可以掌握宇宙万物本质的永恒的法则,因为从个别的分析的观点来看,宇宙中每一事物都有其自身特征,也就是没有相同的东西,所有事物的“同”都是表现在“真心”这个本质之上,而人要认识和掌握“真心”这个本质就必须有“教”,只有接受了“教”,人才能认识和掌握“真心”这个(逻辑)本质。

【原文】

  2.36.乖而不可异者。

其唯圣言乎。

【俗译】

  那永不变异的法则,不就是圣人所说的话吗?

【原文】

  2.37.故谈真有不迁之称。

导俗有流动之说。

【俗译】

  所以,在谈到“真”也就是宇宙万物的本质的时候,就可以有“不迁”的说法,以便用来疏导人们所痴痴着眼的流逝变动的表象上的世俗观念。

【原文】

  2.38.虽复千途异唱。

会归同致矣。

【俗译】

  虽然自古以来有种种不同的文章来进行论说,但归根到底却在说着同样的本质,归致于关于“一”的那种“同”的结果。

【原文】

  2.39.而征文者闻不迁。

则谓昔物不至今。

聆流动者。

而谓今物可至昔。

既曰古今。

而欲迁之者。

何也。

【俗译】

  人们从文字上看到“不迁”之说,便认为是“昔物不至今”;又听到了“流动”之说,便认为是“今物可至昔”。

既然已说到了古和今,那“欲迁”又是什么呢?

【原文】

  2.40.是以言往不必往。

古今常存。

以其不动。

【俗译】

  所谓“欲迁”就是:

说“往”却不必真“往”,如此则古和今都各自常存于自身那个范围或范畴,这是因为其“不动”的缘故。

【原文】

  2.41.称去不必去。

谓不从今至古。

以其不来。

【俗译】

  说“去”却不必真“去”,即不是由今走到古,这是因为其“不来”的缘故。

【原文】

  2.42.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

【俗译】

  正因为不来的缘故,就不可在古和今之间往来穿梭。

【原文】

  2.43.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

【俗译】

  正因为不动的缘故,古和今各自的属性都归属于且住留于各自的那个范围。

【原文】

  2.44.然则群籍殊文。

百家异说。

苟得其会。

岂殊文之能惑哉。

【俗译】

  然而,有众多经文书籍,百家争鸣,文章各不相同,人们要如何去领会呢?

其实,怎么可能因文章各异就会被迷惑呢?

【原文】

  2.45.是以人之所谓住。

我则言其去。

人之所谓去。

我则言其住。

然则去住虽殊。

其致一也。

【俗译】

  所以,人们说的所谓“住”,我则将其说成“去”;人们说的所谓“去”,我却将其说成“住”。

从表面上看起来,去与住虽然不同,然其在本质上却都归之于“一”,是一致的。

【原文】

  2.46.故经云。

正言似反。

谁当信者。

斯言有由矣。

何者。

人则求古于今。

谓其不住。

吾则求今于古。

知其不去。

今若至古。

古应有今。

古若至今。

今应有古。

今而无古。

以知不来。

古而无今。

以知不去。

若古不至今。

今亦不至古。

【俗译】

  所以有经文说:

“正言似反。

谁当信者。

”(正话看起来似乎象反话,这要看具体的人对这些话以什么角度来采信。

)说这些言论都是有一定缘由的。

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是从“今”去求得“古”,所以有“不住”的说法。

我则相反,是从“古”来求得“今”,所以知道“今”不会去到“古”。

如果“今”能去到“古”,则“古”就应该有“今”存在;反之,如果“古”能来到“今”,则“今”就应该有“古”存在。

现在“今”并没有“古”,所以可以因此而知道“古”并没有来;又“古”并没有“今”,所以可以因此而知道“今”并没有去。

【原文】

  2.47.事各性住于一世。

有何物而可去来。

【俗译】

  既然“古”并没有来到“今”,“今”并没有去到“古”,可见事情是各有各的性质,且住留于各自所属的范畴。

由此观点来看,哪有什么“物”可去或者可来呢?

【原文】

  2.48.然则四象风驰。

璇玑电卷。

得意毫微。

虽速而不转。

【俗译】

  然而,有四时物象,如风一般过往,斗转星移,雷电狂作。

所有这些现象,只要能理解到其中的“意”也就是本质,就能够观毫察微,不管运动得再迅速,都能够使其停而不转不迁。

【原文】

  2.49.是以如来。

功流万性而常存。

道通百劫而弥固。

成山假就于始篑。

修途托至于初步。

【俗译】

  这就是“如来”的功夫:

就其“功”而言,因为概括了万物的本性,所以可以作为“常”也就是规律而永远存在;就其“道”而言,因为其为一切的联系规律,所以不管历经多少万世多少劫难却永远坚固。

以土堆积成山,总得从积起的第一筐土开始;长途跋涉到达终点,总得从走出的第一步开始。

【原文】

  2.50.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

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而不化。

不化故不迁。

不迁故则湛然明矣。

【俗译】

  “如来”之“果”在于揭示了万物的本质规律,这样的功业与万物的规律一样永不朽腐。

正因为其功业永不朽腐,所以存在于过去的功业就会存在于过去,既不会化为朽腐,也不会变动迁移。

又正因为规律不朽不迁的缘故,所以古今都得到了同样的一个标准,我们也因此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

【原文】

  2.51.故经云。

三灾弥纶。

而行业湛然。

信其言也。

【俗译】

  所以,有经文说:

“三灾弥纶。

而行业湛然。

”这样的话是可信的。

【原文】

  2.52.何者。

果不俱因。

因因而果。

因因而果。

因不昔灭。

果不俱因。

因不来今。

不灭不来。

则不迁之致明矣。

【俗译】

  为什么呢?

因为果不是因,然而因和因却可以造成果;由于因和因可以造成果,果又不是因,所以可以说因没有来到今。

这样说来,“因”既不灭,又不来,则其不迁的性质便可明暸了。

【原文】

  2.53.复何惑于去留。

踟蹰于动静之间哉。

【俗译】

  “不迁”既已明了,哪还用困惑于去和留之间的问题呢?

又哪还用踟蹰于动和静之间的问题呢?

【原文】

  2.54.然则乾坤倒覆无谓不静。

洪流滔天无谓其动。

苟能契神于即物。

斯不远而可知矣。

【俗译】

  然而,为什么将乾和坤倒转却不去说其不静的情形,见洪流滔天却不去说其动的情形呢?

要理解关于“物不迁”的道理,倘若能从“物”的表象进而去体会其内在的“神”也就是“物”的本质规律,则在理解关于“物不迁”的道理方面也就相差不远了。

  

  

(物不迁论·俗译·终)

 

由朴道发表于2004-06-2723:

41:

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