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 重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1473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原理 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马克思原理 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马克思原理 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马克思原理 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马克思原理 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原理 重点.docx

《马克思原理 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原理 重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原理 重点.docx

马克思原理重点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

(22-23)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

第一、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时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时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什么是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 24-26)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姓。

 时间是有限的,内容是无限的。

多选:

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实践性的表现)?

(26-28) 

答: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什么是意识?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有哪些?

(28-30)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 30-31) 

答: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第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能动性最集中的表现

第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实践是两者统一的基础。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

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现实意义:

社会历史趋势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经过反复实践,我们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

所以,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适的,关键在于主体选择不能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

 

9、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

联系的概念、特点是什么?

普遍联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34-36)什么是发展、新事物和旧事物?

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

(36-37) 

总观点: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概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事物之间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

方法论意义:

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特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质变

第一,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新事物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

a、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

b、保留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心得条件的因素;

c、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事物永恒发展的原理

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必然战胜:

1)新事物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败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任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更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三个含义(原理)

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意义:

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10、什么是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

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方法论意义?

 

1、 同一性含义:

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2、斗争性含义:

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3、同一性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收有利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4、斗争性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的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量变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质变

5、方法论意义:

在队里中把握同一,在同一种把握对立。

关系:

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哲学范围。

对立性也称斗争性,统一性也称同一性

1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42-43) 

答: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1.区别:

(1)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分析: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理论成果是: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邓小平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

答:

第一,在矛盾群中存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其中,根本矛盾贯彻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

第二,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其中,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重点论:

我们要重点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两点论:

既要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又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两个点都不能忽视。

‌度的含义和方法论意义。

第一,度是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第二,方法论意义:

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把握分寸,把握火候。

 1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43-44)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更变,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发展的渐进性,表现为统一、平衡、静止、相持

质变:

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变化,是对度的突破,是发展渐进性的中断,表现为静止、平衡等的破坏

区分二者的根本标志

就是看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

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最后,远大的理想与求实、脚踏实地精神结合起来。

1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意义

第1、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

第2、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坚持“扬弃”的态度。

对待外来文化:

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

反对:

全盘西化,闭关自守。

对待传统文化: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反对:

历史虚无主义,复古主义

否定了否定归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原理

1、前进性表现在:

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

曲折性表现在:

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

2、事物的发展形式上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内容上表现为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3、错误倾向:

循环论——只看到曲折性,否定前进性。

直线论——只看到前进性,否定曲折性。

4、对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方法论意义:

学习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①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②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首先,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

同时,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历史事实证明,那些对新事物采取讽刺讥笑态度的人,最后往往被历史所讥笑。

1、实践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形式是什么?

实践主体、客体及其根本关系是什么?

 概念: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特点:

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与认识: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一个人的知识,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目的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方法论意义: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总之,实践观点是认识论的第一的基本的观点。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需要与被满足的价值关系,欣赏与被欣赏的审美关系,反应与被反映的认知关系。

实践主体:

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人类主体。

实践三要素:

主体,个体,中介。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什么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使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所以,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即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是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实践的这种特点,是它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1、确定性:

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肯定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由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所决定的。

2、不确定性:

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

一是指局限性:

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一定的具体条件(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是历史的,具体的。

二是指不完全行,过程性: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这种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3、错误倾向

否定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唯物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

否定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教条主义和独断论

小题:

两条对应的认识路线:

1.从物到思想,感觉的唯物主义论   2.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3、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理解?

(66)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不但具有再现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特征,认识是主体以实践为基础对客体能动的、创新性的思维在现。

 

什么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67)什么是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概念、形式、辩证联系是什么?

一、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体现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二、不断反复的原因

1、客体方面:

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暴露有一个过程。

2、主体方面:

人的认识能力受到生理、心理、实践、认识等主体条件制约,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无限发展的原因

1、社会实践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

2、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不会完结,人们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的深化,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三、方法论意义:

主观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飞跃: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感性认识:

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辩证联系:

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4、错误倾向

片面强调理性认识——唯理论——教条主义;

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经验论——经验主义

原理:

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性的认识包含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要用实践这个客观标准来检验认识是不是真理。

(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即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4)方法论意义: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始终为真理而斗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其一,二者相互依存。

其二,二者相互包含。

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绝对之中有相对)。

二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相对之中有绝对)。

其三,二者辩证转化。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其四,反对割裂两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其五,方法论意义:

对待马克思主义应采取即坚持又发展的科学态度。

真理向谬误转化的条件

1、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是全面的。

具有全面性的真理是对客观现实尽可能全面的真实反映,它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每个原因同其他原理处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

如果忽视其中的任何一点,或者把其中的任何一个原理孤立起来,真理都可能变为谬误。

谬误向真理转化的条件

1、把超出特定对象、条件、范围的错误认识加以纠正。

2、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

3、方法论意义:

正视错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加以改正,是获得真理、避免谬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6: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物主义的区别:

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规定了认识的发生发展,目的,作用及检验标准。

2. 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02)

答: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来存在的两种根本树立的观点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2、什么是社会存在?

为什么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的概念及其构成是什么?

(104-107)

答: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首先,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部社会生活;4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构成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108) 

答: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存在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3、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其次,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原理: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未完成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原理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二、两条“一定要适合”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三、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决定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4、生产力的概念、特点、结构是什么?

(110-111) 生产关系的概念、结构、基础是什么?

(112-113) 

生产力:

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特点: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构成:

一是劳动资料,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

 生产关系: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系。

 

结构:

狭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基础: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113-115)

答: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规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

理论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现实意义:

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按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6、什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15-116)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118-120) 

答: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循环往复发展的过程 

意义:

在当代中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科技革命的作用原理、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二、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三、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

2.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9. 什么是人民群众?

(140)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41-142)什么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43)什么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量上说,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最稳定主体部分是从事物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二、人民群众的历史决定作用的表现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

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历史分析法:

要求从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法:

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什么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50-151) 答: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什么是商品和商品二因素?

什么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

(152)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